• 沒有找到結果。

科學學習成效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科學學習成效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第一節 自我效能的意涵、功能及影響因素

本節從自我效能的意涵、功能及影響因素,探討過去與自我效能有關的研 究文獻,茲分述如下:

一、 自我效能的意涵

人類生存於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經常會碰到不同的問題與挑戰。然而,人 們如何調節自己,去應對複雜的環境變化,是心理學研究常關注的問題。在教育 心理學方面,許多關於人類學習行為的研究,其中之一是從社會認知理論中發展 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論,探討其對人類學習的影響。自我效能理論發展於 20 世紀 70 年代後,它是當代心理學用來探究和解釋人對其能力的知覺或信念的 最重要理論。自我效能理論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價值,已深入到人類心理和生活 的諸多領域,如學校教育、臨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職業指導、組織管理、體 育運動等領域,為人類理解自身、提高行為效能、營造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 (郭本禹、姜飛月,2008)。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最早由 Bandura 於 1977 年所提出,他將自我 效能定義為「當個體面對刺激時必須採取因應行動,一方面會衡量自己應付情境 的能力,以表現出適當行為,另一方面則會判斷這項行為是否能夠獲得良好結果」

(Bandura, 1977)。隨著各項研究而修改對自我效能定義的論述,Bandura 又於 1986

年將自我效能定義為「人們對自己組織並執行某項行動用以完成某項工作的可能 性之判斷」。Bandura 認為自我效能是與外在環境、個人能力與成就表現等交互 作用後的結果,經此過程所產生的自信心會決定其內在動機的高低。因此,自我 效能會因任務、事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此外,自我效能的信念除了會決定動機 的程度、影響個人對行動的選擇及付出行動的努力程度,同時,也影響個人遇到 逆境時堅持不懈的程度(Bandura, 1982、1986、1997)。除了 Bandura 外,另有其 他國外學者對自我效能下定義,例如:Roth(1985)定義自我效能為「個人為達成 預期結果,在執行其學習活動之行為中,對自身能力的一種知覺,且自我效能會 影響個人的動機與行為。」;Schunk(1989)定義自我效能為「個人的一種信念,

是個人自信能夠做到期望之表現水準的一種看法,亦即對自己的執行能力能夠有 效達到預期目標的信念。」

此外,除了國外學者對自我效能下定義,國內也有許多學者對自我效能提 出不同但類似的定義,例如:張春興(1991)定義自我效能為「個人對自己從事某 種工作的能力的主觀判斷,以及對該工作可能做到的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其基 本要義是個人在面對某一富挑戰性工作,經過多次成敗歷練後,確認自己對處理 該項工作,具有高度效能。」;孫志麟(1991)定義自我效能為「個人對於自己能 夠獲致成功所具有的信念,而此信念乃是對自己完成某種行動的一種能力判 斷。」;梁茂森(1998)定義自我效能為「個人執行並達成其設定的工作目標的能 力之信念,此種信念決定個人如何思考、感受及行為」,因此,自我效能其內涵 不外乎與個人的信念程度、能力表現及行為結果有關。整理國內、外學者對自我 效能的定義如表 2-1。

表2-1 國內外學者對自我效能的定義

Schunk(1989) 個人的一種信念,是個人自信能夠做到期望之表現水準的一種看法,亦 即對自己的執行能力能夠有效達到預期目標的信念。

有學者從研究結論中歸納自我效能的性質,如 Gist 和 Mitchell(1992)指出,

自我效能的性質包含以下幾項:1.自我效能的資訊可從個人經驗、工作任務及其 他人所提供的觀點處獲得,個人透過對這些資訊的綜合評估形成自我能力的判 斷;2.自我效能隨著不同的環境、任務經驗、年齡以及新知識的獲得,自我效能 也會隨之變動;3.自我效能是個體為了符合環境的變動,而透過信念對個人的外 在表現形式加以調整的過程。而 Bandura(1997)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在某一特定 領域的工作上,對自己能力與表現的自我評估。例如,對數學科有高的自我效能

綜合以上所述,自我效能是與外在環境、個人能力以及成就表現,彼此之 間產生交互作用的結果,能夠激發行為產生,是行為的動力來源。而自我效能除 了是決定行為的要素外,亦是個體自我調整機制的一部份。因此,近年來許多研 究均強調自我效能對學生的學習與表現有重大的影響,巫博瀚、賴英娟(2007)提 到一個高自我效能的學習者不僅影響學習者的自我調整行為、任務的選擇、學習 策略的使用、努力與堅持的程度等,更對個體的成就表現有深遠的影響。因此,

自我效能並不僅是個體對過去經驗展現,也常可做為預測未來行為的因素。

二、 自我效能的功能

有關自我效能的功能,根據 Bandura 與 Jourden(1991)的研究發現,自我效能 會影響一個人對所活動的選擇、願意投注心力的多寡及持久度。高自我效能的學 生會運用有效的認知策略來幫助學習、並擅於管理時間以及學習環境、也較能監 控調整自己的努力情形。而學生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項作業或任務的效能感 時,能有助於採取較周密的方式去完成任務(Wood, Bandura,& Bailey,1990)。

據 Bandura(1997)研究指出,自我效能具有的功能包括:1.自我效能會影響 個體對不同難度任務的選擇,以及對該任務的堅持程度。自我效能高的人傾向於 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仍堅持自己的行為,但是自我效能低的人則相 反;2.自我效能會影響個體面對逆境的態度。自我效能高的人比較能勇於面對逆 境,並相信努力不懈可以克服面對的困難與挑戰,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則在困難時 常選擇規避;3.自我效能會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和已習得的行為的表現;4.自我效 能會影響活動時的情緒。自我效能高的人常常具強烈信心且情緒良好;但是自我 效能低的人則時常心懷恐懼與焦慮。梁茂森(1998)也指出自我效能透過個體對行 為的選擇、對任務付出的堅持、以及個人的思考型態與情緒反應等三種途徑影響 人的行為。當人們相信自己擁有完成某種任務的能力,他們便願意投入該任務活 動中,對該任務採取行動;當人們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知覺時,他們會更願意在

活動中堅持到底,努力不懈;最後,當人們愈相信自己具有達成某項目標的能力 時,即使眼前面臨著困難,他們也能夠沈著應付,而感到較低的壓力水平。

從學習行為的動機來看自我效能的功能,Pintrich 與 Schunk(2002)提到,影 響學生學習行為最主要的動機成分包括:期盼、價值及情感。其中期盼是指學生 對於達成目標所具有的期望,或是學生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達到學習的目標,自 我效能便是期盼成分中的一項。而在期盼、價值及情感的動機成分中,以期盼成 分中的自我效能對學習行為與成就最具影響力(巫博瀚、賴英娟,2007)。

綜合以上所述,自我效能的功能是會影響個體對任務的決定、願意投入心 力的多寡及堅持的程度。自我效能高者傾向於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能勇於面對 逆境,常常具強烈信心且情緒良好;而自我效能低者常不願接受挑戰,面對困難 常選擇放棄或逃避,也常容易有較負面的情緒。因此,在教師面對學生教學時,

應多注意多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以促進學生的良好學習狀況。

三、 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

人的行為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產物,外部的經驗與主觀的認知對自我效能 感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作用。Bandura(1986、1997,引自巫博瀚、賴英娟,2007,

頁 50)認為影響個體自我效能之因素通常有以下四種:

1.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個人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是自我效 能的最主要來源,過去的成功經驗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並將提升自我效能感,而 失敗的經驗將降低自我效能,然而一旦持續性的成功增強了學習者的自我效能 時,即使偶遭挫敗,也不致於對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有太大的損害。

2.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當他人成功地完成自己即將面臨的工作時,將 能說服自己能如同他人一般地克服該任務,進而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而當楷模 與自己的能力或背景愈相似時,則效果愈佳。

3.口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說服性的言語可以使人相信自己具備成功達成任 務所需的能力,唯此種方式所引起的效能感通常是微弱且短暫的,一旦個體面臨 失敗時,建立起的效能感將被摧毀。

4.情緒反應(emotional arousal):人們常透過情緒或生理的反應來判斷自身是否具 備適應環境的能力,而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流汗、心跳加快)將影響自我 效能的評估,譬如頭痛即可能是低效能的徵兆。

如果自我效能是個人行為動機的決定性因素,則透過上述幾個面向的介 入,將對個人行為動機有既深且遠的影響。在學生的課業學習活動中,亦可從上 述幾個面向介入,轉化成為學生課業學習策略的一環,以提升學生課業學習的自 我效能。根據 Bandura(1986)的理論指出,不同訊息來源會影響個人自我效能的 形成,包含「個人成就表現」、「替代經驗」、「口語說服」及「情緒反應」,而表 生相信其有能力學習,能提高學習者的自我效能(Schunk, 1989)。因此,如何在 教學策略中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始終是教育研究的熱門議題。

第二節 科學學習成效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本節從科學學習成效的意涵、教學策略與學習成效等面向,探討過去與科學 學習成效有關的研究文獻,茲分述如下:

一、科學學習成效的意涵

學習成效(learning outcomes)是指學習者經由學習後所得到對課程內容的認 知、情意及態度的效果。從過去許多研究(Chang, C. Y., Hsiao, C. H., & Barufaldi, J.

P. 2006;徐新逸、黃麗鈴,1999;邱美虹、林妙霙,1996;楊芳寧,2008)探討

P. 2006;徐新逸、黃麗鈴,1999;邱美虹、林妙霙,1996;楊芳寧,2008)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