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科學的教學策略

教學是施教者以適當的方法,增進受教者學到有認知異議或有價值的目的的 活動(黃光雄,1996)。邱志忠(2002)和 Brook(2002)將「策咯」的意義為:

為達到既定目標,所採取一系列有意義的計畫或行動。教學策略是指為有效完成 教學目標,所進行的有目的、有系統的教學方法或教學計畫,以能引導學生有效 的學習(張春興,1995)。Kemp & Schwaller (1988)指出教學策咯是教學途徑與 教學方法的組合;鍾一先(1997)認為教學途徑可定義為組織教材方式,而教學方 法則是教材呈現的方式。

一、教學策略的基本原則

Resflick 曾針對認知教學做了統整,玆將他所提出的大原則條列如下(引自邱 上真,1993 ) :

(一)教學是一種介入學生的知識建構歷程。

(二)教學必須:(1)提供訊息,讓學生有建構知識的素材;(2)要激勵學生 有意願主動去建構知識;(3)要指導學生如何去建構知識。

(三)教學必須先引出學生的先前知識。

(四)教學時必須透過師生對談、討論及類比的方式,將抽象概念具體化。

(五)教學時應注意認知與動機、情緒以及個人社會文化背景之問彼此的互動關 係。

(六)當知識無法直接經臉時,讓教科書成為有效的教學工具,而教科書的編輯 者應慎重考慮需要放進哪些訊息,以及如何組織與呈現這些訊息。

(七)教學應重視學習原理原則的遷移與類化。

(八)重視以歷程(process )或認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ts ) 為導向的評量。

(九)重視學習策咯與認知層次的評量。

魏明通(1997)在有效的科學教學基本原理提出了兩個過程,一為學習者與學 習的過程;一為教師與教學過程。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強調學生主動探究科學 能力養成;在教師與教學過成程中著眼於教學策略的有效使用。張祖祈等(1995 ) 在《 教學設計一基本原理與方法》 一書中指出,教學策咯是實現學習目標的方 式。教學策咯包括四個具體方面:課的劃分、教學順序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及教 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李隆盛(1995)指出教學策咯是指教師為使學生獲得預期的學 習經驗而進行的各種安排和計畫。因此教學策咯應具備四大要項:

(一)有效率且有效能的教學。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三)教學單元的結構。

(四)教學單元的準備。

Visia( 2000)曾指出:「為了教導這一代的學生,教師必需發展出更具有創意 教學方式,老套的教學方式不再成為足夠和有效的教學工具。學習過程已經改變 了,教師也因學習過程改變遇到更多的挑戰。」黃政傑(1997 )曾整理各學者的 分類,將影響教師採用教學策咯的因素簡單歸類為先在、歷程與成果因素三類(表 2-2)。

表 2-2 生活科技教師使用教學策略的因素 (引自廖俐華,2000)

1、先在因素:

在學習環境中活動的背景因素,包括教師的個人特質、學生特質與學習經 驗、學科特性以及學校特質等因素。

2、歷程因素:

經由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引起學生學習的改變。包括教學方法、教室 規劃、師生互動與學生的學習策咯等因素。

3、成果因素:

包括學生知能的增加、對學科或學習主題的興趣、智能追求的動機、學習 信心等因素,如學業成就、技能學習及人格發展等。

Cronbach & Snow(1969)認為某種教學措施或教學策咯的決定,應該依據學 習者在學習前的性向及能力作適當的分析,然後再與學生的能力及性向配合,施 以某種教學策咯。所以,研究者認為一個教學策略的選擇在先在學生學習經驗上 應多加琢磨(先在因素),在教學方法和師師互動上應詳實規劃(歷程因素),最 後在學業成就評鑑上注重多元化及生活化(成果因素)。

綜上所述,教學策咯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手段,來完成如何教學的過程。因此 教師必須採取多元而廣泛的教學策咯,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最好的教學法」

在學校教育上從來不曾出現,也就是任何教學法只有適用與否,沒有好壞之別。

所以,多元選擇與靈活應用有效而成功的教學策咯,也是現代教師的專業能力要 求。

二、科學教學策略的種類

近年來教育心理學有關教學策咯分成取向,一為教師取向的教學策咯;二為 學生取向的教學策咯(林志忠,1997)。

(一)教師取向的教學策咯

教師取向的教學策咯,有別於傳統的教師中心教學,又稱之為直接教學。

其策略活動的進行大致依循五個步驟進行:

1、從舊經驗引導新學習。

2、明確地講解教材內容。

3、輔導學生做及時練習。

4、從回餚中做錯誤校正。

5、讓學生獨力完成作業。

(二)學生取向的教學策咯

學生取向的教學策咯,源自於 Bruner 的發現教學策咯,與人本主義教學策 略。其策略要點可歸納成三點:

1、在教師引導下發現學習。

2、在合作學習中追求新知。

3、寓求知於生活的教學活動。

以下將針對各學者所提出的教學策略予以介紹:

(一)王佩蓮和林碧楨(1980)的自然科學教學策略

在王佩蓮和林碧楨(1980)在『自然科教材教法』中提出自然科學的教學方法 分為三種:一為講授,二為問答,三為實驗。

1、在講授方面可分為講述和講解

2、問答方面除了教師根據學生固有經驗提出問題外,此法最重要的就屬問 題的類別,就問題的類型可分為閉鎖性問題、開放性問題和教室管理問 題

3、在實驗方式上常見四種方式,分別為:演示實驗、學生課內實驗、學生 課外實驗和觀察。

(二)楊龍立(2000)的十種科學教學策略

楊龍立(2000)的科學教學方式則提出十種策略: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

示範法、發現探究法(布魯納強調的發現探究法、三段式學習環、探究訓練模式、

科學探究模式、概念達成模式)、組織因子法、編序增強法、戲劇法(角色扮演)、

建構法(三段式學習環、四段式學習環、五段式學習環、問題法)和實驗法。

(三)Neuman(1993)的教學策略

Neuman(1993)在教學策略上則提出了言語活動、來賓講演、運用媒體、戶 外教學、模擬演示、探究、示範、驗證、引導式及開放式發現等十種策略(引自 鐘聖校,1995)。

(四)Wolfinger(1984)的自然科八種教學方法

Wolfinger(1984)亦提出自然科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有:閳釋法(exposition)、

互動閳釋法(exposition with interaction)、討論法(discussion)、蘇格拉底法(Socratic method)、示範法(ordinary demonstration)、發現式示範法(discovery demonstration)、

引導式示範法(guided discovery)和開放示探究法(open inguiry)。茲分述如下(引 自甘漢銧等,1986):

1、闡釋法

此教學法是由教學者透過聲音(聽覺)的管道,講述內容,學生抄錄方 法。其教學以教師為主,此教學法一般稱為講述教學法或講演法。

2、互動闡釋法

互動闡釋法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穿插問答或討論讓學生的訊息也 可傳達給老師的一種教學法。此法是一種強調師生互動角色的教學法。

3、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又可分為開放式教學法、計劃式教學法和辯論法。此法大多 會在教師講述教學時使用,教師於教學時穿插提問,提供學生練習傳達、推理 和結論的機會。

這是一種由老師向學生提出一些有引導作用的問題,層層詰問之下協助學 生進行自己的推論極發表自己的結論。

5、示範法

這是一種只有教學者能操作示範材料、儀器的教學法。

6、發現式示範法

教師利用影片或實際材料的操作或活動,為學生佈置一個探究的環境,協 助學生自行發展推理及組織概念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法。

7、引導式示範法

是一種協助學生由操作教具的活動發展出科學概念的教學法。

8、開放式探究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提出待解決的問題,及提供充分的材料、教具,允許 學生思考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五)熊召弟和王美芬(2005)的自然科教學策略 1、探究教學法:區分成

(1)發現式探究教學法:教師藉由探索、發明、發現三階段,讓學生自行 去發現一些現象。

(2)理性探究教學法:利用已有事實存在的情況下,教師要學生用問答、

討論等方法去推論事實現象的原理為何。

(3)實驗式探究教學法:學生依據實驗步驟一步步進行實驗。這種方法通 常用於驗證自己的假設,或模仿專家的實驗,藉此獲得科學學習目標。

(4)資料處理的探究模式:此模式又包括主動探究模式、過程探究模式、

概念達成模式和組織因子探究模式,各教學方法將於第四節中介紹。

2、討論教學法:是由學生和學生,或由學生和老師,藉著問題的共同討論,

兒澄清問題,以至於獲得科學概念的一種教學法。

3、問思教學法:藉著教師的發問,刺激學生的興趣,以培養學生思考、討論、

及歸納之能力,亦可作為評鑑之參考。

4、角色扮演教學法:是一種「演戲」的教學方法。當確定一個問題或一個主 題後,學生把問題中心各種角色「演」出來,最後大家來討論。

綜觀以上各學者所提出的教學法,無論是教師取向或者是學生取向的教學,

方法名稱雖有所差異,都強調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據 Vygotsgy

(1978)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之論點,教師 的教學策略的選用,將會影響到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水準。

三、教學策略的相關研究

在 Flanders (1970) 根據教師所採用的教學策略研究統計中發現,有三分之 二的上課時間都是被師生的語言互動所佔據,而課堂上的說話時間,則有三分之 二由教師所獨佔。然而,Jensen(1996)在教師所採用的教學策略當中也發現,一 般教師最常採用的教學策略是講述式的;接下來是屬於探究是和發現式的教學;

第三種是合作學習的教學。另外,羅文基(2004)年針對高中和國中生活科技教師 所使用的教學策略研究當中也發現,以「講述」和「示範教學」為主要策略者的

第三種是合作學習的教學。另外,羅文基(2004)年針對高中和國中生活科技教師 所使用的教學策略研究當中也發現,以「講述」和「示範教學」為主要策略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