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接受模式與理論

2. 文獻探討

2.4. 科技接受模式與理論

從過去的研究得知,影響個人對資訊科技接受與否的因素很多;Venkatesh et al.(2003)

歸納與比較過去八個影響個人對資訊科技採用與否的理論或模式後推導出「整合性科技 接受模式」(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基本上該理論是 奠基於Davis(1989)提出「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而「科 技接受模式」是從個人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釋採用資訊科技的行為;其理論基礎奠基於

「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及「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以下即分別介紹理性行動理論、計畫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式及整合性 科技接受理論的理論基礎與內容。

2.4.1 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Fishbein & Ajzen(1975)所發展的理性行動理論,主要假設:人通常是理性且有意識 地考慮各種行為方案的結果;因此,如果要預測個人某些特定「實際行為」(Aactual Behavior),必需明確地瞭解其「行為意願」(Behavioral Intention)。由於行為意願與實 際行為間有非常強烈的直接關係,因此對實際行為的衡量,可以利用衡量「行為意願」

來替代,此一關係稱之為「意願模式」(Intention Model)。

行為意願又受個人對實際行為的「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與「主觀規 範」(Subjective Norm)影響。其基本理論架構如圖 2-5 所示:

圖2-5 理性行動理論架構圖

理性行動理論的各變數定義如下:

「行為意願」是指一個人願意從事某特定行為的強度;「行為態度」指個人對是否 從事某特定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所抱持好或不好的感受;「主觀規範」則是指對個人應 進行某特定行為的預期看法。

;「行為態度」的衡量是由「行為信念」(Beliefs)和「結果評估」(Evaluations)

交互影響所構成。所謂「行為信念」指的是個人預期執行某特定行為會產生某種結果的 意念;「結果評估」則是指某種結果的價值評論。

「主觀規範」的衡量是由「規範信念」(Normative Belief)和「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交互影響所構成。所謂「規範信念」指的是個人認知到周圍的其他人或團體 認為個人是否應該採取某特定行為的壓力;「依從動機」則是指個人對他人或團體意見 的順從程度。

2.4.2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Ajzen(1985)發現理性行動理論具有相當良好的行為解釋與預測能力,但是其解釋 能力對於需要資源、機會、自我能力、知識、及他人的幫助等因素才能展現的行為卻略 顯不足,於是進一步將理性行動理論加以延伸擴充,提出「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TPB)用來解釋個人行為。

計劃行為理論與理性行動理論都是用來解釋與預測各種不同狀態下的個人行為。依 理性行動理論,個人行為是出於自由意志的動機,個人可完全決定是否執行某特定行 為,但實際行為發生與否不只決定於一個人的動機,尚包括如時間、技能及個人知識的 配合等非動機因素。也就是說個人是否具有控制行為的能力是影響行為意願的重要影響 因素。故「計劃行為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意願會受到:「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與「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二個變數影響外,另外增加了個人對擁有的 機會、資源的「控制行為認知」(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第三個變數,其基本理論 架構如圖2-6 所示:

圖2-6 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圖

2.4.3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Davis(1989)根據 「理性行動理論」,認為個人的內在信念會影響態度,並進一 步影響行為意願與實際使用行為,利用「信念→態度→行為意願」的因果關係,配合資 訊系統使用的應用情境,探討認知與感情因素與使用資訊科技之間的關係,建構成「科 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用以解釋使用資訊科技系統的行為。

科技接受模式除簡化理性行動理論外,和理性行動理論不同的是科技接受模型的主要目 的在於提供一個能夠解釋外部變數如何影響內在信念、態度和行為意願之基礎(Davis, 1989)。科技接受模式除可以預測使用者行為外,尚能提供合理解釋,以便研究者可進 一步確認某一特定的資訊科技為何不被資訊系統使用者所接受,而可以採取適當的因應 措施。

「科技接受模式」把影響個人接受新資訊科技的預測變數,歸納成「知覺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PU)與「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兩大關鍵中 介因素,進而對個人之使用態度傾向與使用行為意願產生影響,其基本理論架構如圖2-7 所示:

圖2-7 科技接受模式架構圖 Perceived Usefulness

知覺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使用態度傾向 Attitude Toward Use

使用行為意願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系統使用程度 System Usage 外部變數

External Variables

知覺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知覺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使用態度傾向 Attitude Toward Use

使用行為意願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系統使用程度 System Usage 外部變數

External Variables

表2-5 TRA、TPB 與 TAM 模式之比較

理論模式 TRA TPB TAM

提出時間 Ajzen & Fishbein(1975) Ajzen(1985) Davis(1989)

適用情境

共同點 利用社會心理學中的信念(Belief)、態度(Attitude)、意願(Intention)、

行為(Behavior)對於人類各種不同的行為進行描述與解釋

解釋能力 當探討主題為資訊科技時,TAM 所能提供的解釋能力優於 TRA 與 TPB

註:B (Behavior)、BI (Behavior Intention)、A (Attitude)、SN (Subjective Norm)、PBC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AU (Actual System Using)、ATU (Attitude Toward Using)、

PU (Perceived Usefulness)、PEOU (Perceived Ease of Use) 資料來源:廖俊雄(2006)

2.4.4 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科技接受模式主要是提供一個基礎架構,以解釋預測變數對行為意願的影響

(Davis,1989)。在研究實務上,必須依據研究主題特性的不同,來選擇相關的預測變數。

隨著科技接受相關研究的蓬勃發展,針對不同研究領域所提出來的預測變數也越來越 多,理論發展到十分成熟穩定的地步。

Venkatesh et al.(2003)針對歷年科技接受相關的研究做了回顧,發現過去經過實證 的理論與模型各具特色,在不同研究領域中各自具有良好的解釋力,為了將各理論模型 的特色做結合應用,因此透過整合、歸納與比較過去文獻中的八個理論或模型:包括理 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個人電腦使用模式(Model of

PC utilization, MPCU)、動機模式(Motivational Model, MM)、結合計畫行為理論與科技接受模 式(Combined TAM and TPB, C-TAM-TPB)等,推導出「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的新理論,聲稱可能是科技接受模式的「終極 版模式」(Definitive Model)(Venkatesh et al., 2003)。其基本理論架構如圖 2-8 所示:

圖2-8 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架構圖 資料來源:Venkatesh et al.(2003)

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把相關文獻中整理並進行比較性之實證研究後,歸納整理出四 個影響使用者使用新科技或資訊系統的行為意願與實際使用行為的主構面(Core

Determinants)包括:「預期績效」(Performance Expectancy, PE)、「預期易用」 (Effort Expectancy, EE)、「社群影響」(Social Influence, SI)、「促進配合因素」(Facilitating conditions, FC),以及四個調節變數:「性別」(Gender)、「年齡」(Age)、「使用經驗」(Experience)

以及「自願性」(Voluntariness of Use)等。

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主要之假設內容如下:

1. 「預期績效」對行為意願有正向影響,尤其是對年輕之男性使用者。

2. 「預期易用」對行為意願有正向影響,尤其是對年輕女性使用者,但此影響會 隨著使用經驗的累積而降低。

3. 「社群影響」對行為意願有正向影響,尤其是在非自願使用新系統環境下之年 長女性使用者,但此影響會隨著使用經驗的累積而降低。

4. 「促進配合因素」對實際使用行為有正向影響,尤其是對年長之使用者,且此 影響會隨著使用經驗的累積而增加。

5. 電腦自我效能、焦慮與使用科技之態度對行為意願無顯著之影響。

經過實證結果顯示,這個新科技接受理論對科技實際使用行為的解釋力高達70%,

比過去的任何一個理論或模型的解釋力都高出許多。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的四個主構面 定義及子構面(Sub-Determinant)定義與理論基礎來源彙整如表 2-6 及表 2-7:

表2-6 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四大主構面定義表

主構面 定義

預期績效 使用者個人感覺使用系統可幫助其獲得工作績效的程度 預期易用 個人認為使用系統的容易程度

社群影響 個人知覺到對其重要的人認為他應該使用新系統的程度 促進配合因素 個人所感受到組織與技術上相關設備對系統使用的支持程度

資料來源:Venkatesh et al.(2003)

表2-7 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子構面定義與理論基礎表

主構面 子構面 定義 理論基礎來源

知覺有用性 使用者相信使用系統可以改善工 作績效的程度

TAM/TAM2/

C-TAM-TPB 外在動機 使用者可因一些活動、作業的改

TRA/TAM2/TPB/TPB/

C-TAM-TPB 社會因素 個人對團隊文化的內化及與他們

TPB/ C-TAM-TPB 促進條件 讓人認為在某環境中是容易行動 資料來源:Venkatesh et al.(2003)

就「預期績效」構面:Venkatesh et al. (2003)歸納過去的研究,認為性別以及年齡的 差異對於績效的期望的影響較顯著,「預期績效」構面對追求績效的男性工作者或年輕 工作者會較其他族群來得有影響力。

就「預期易用」構面:Venkatesh et al.(2003)認為系統使用者對使用系統付出的期 望會因性別、年紀有所差異,通常女性或是年紀較長者較為顯著,但這些影響都會隨著 使用經驗的累積而降低。

就「社群影響」構面:Venkatesh et al.(2003)認為社群的影響與使用意願之間的關

係會受到性別、年齡、經驗與自願使用等的干擾因素影響。此外,社群影響對年長工作 者具顯著的影響。若以性別來區分,女性工作者容易受到主管與同事的態度所影響。但 這些影響通常是在開始使用系統時,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社群影響對使用意願就沒有顯 著的影響。

就「促進配合因素」構面: Venkates et al.(2003)考量經驗、性別、年紀、使用者 的目的等因素,在不同的情境下,個人接受與採用資訊系統的策略也有所不同,認為必 須考量這些干擾因素對導入資訊系統的策略作適當的修正。

在上述四個主構面外,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架構中有四個影響顯著的調節變數包

在上述四個主構面外,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架構中有四個影響顯著的調節變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