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稅務作業規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稅務作業規劃

從事財務會計工作,常常需要大量的法律支援。由於財務會計職能的特殊 重要性,整個社會對財務會計人員的法律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我們 去增強法律意識。

在大陸從事財務會計工作,除了經濟法外,還要多瞭解其他法律法規。與 財務會計工作密切相關的法規包括刑法、會計法、公司法、票據法、稅法、企 業會計準則等,簡要的說明如下:

1.刑法:以下情況將處以刑責。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 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

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領導 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統計法行為的會計、統計人員實行打 擊報復,情節惡劣。

2.會計法: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

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合同法:書面合同是審計中證明力最強的一種原始憑證。業務的性質與 企業的責任,將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決定,同時也決定了會計的處理、企業的 納稅義務。做好財務管理,就得管好合同,精通合同法。

4.公司法: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依法經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公司除法定的會計賬簿外,不得另立會計賬簿。對公司資 產,不得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崔吉龍(2014)指出,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職能的原因包括:缺乏完善會計監 督法律體系的支持、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準不高、事業單位不重視對外部監 督、加強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工作、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素質不 高等。

而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普遍存在問題,需要建立合適的財務會計制 度加以規範,朱飛(2013)提出具體的問題包括:

1.會計資訊失真:企業可能為了經營的目的,粉飾其賬務處理,粉飾其報 表。為此往往設兩套賬、三套賬,一套是自己看的真實的賬目,另外的是應付 稅務局檢查的假賬。

2.賬務處理不規範:中小企業基於工資考量,往往聘請業務素質較低的財 務人員,以致財務人員並未完全明白財務流程,不清楚財務規範,做出的賬務 出現科目混用,總賬與明細賬或日記賬、明細賬與倉庫保管賬並不相符的現 象。

3.會計工作缺乏監督: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一個老闆投資,公司事務都是 老闆說了算,企業的內部制約制度往往流於形式。另外,中小企業往往管理人 員很多都是老闆的親戚,容易造成會計監督失效。

4.會計工作缺乏謹慎性原則:會計人員的會計工作缺乏謹慎性原則,會計 作業弄虛作假,為會計工作帶來風險。

5.部分會計人員道德素質低下:部分會計人員缺乏敬業精神,工作經常處 於被動或消極狀態;或有利用手中的便利條件為自己謀私利;或有會計人員見 營私舞弊不聞不問;或有會計人員違反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規範。

6.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不規範:很多中小企業會計人員不能定期地整理、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訂、歸檔,甚至有的時間長了出現憑證及單據丟失現象,給企業造成很大麻 煩。

崔吉龍(2014)也指出,在事業發展過程中,必須發揮會計監督職能,監督 事業單位的各項活動,以便能保障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從而為事業單位帶來社 會效益。

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職能,包括內部會計監督及外部會計監督。內部會計監 督職能,是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人員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活 動進行瞭解,以便全面掌握事業單位的經營狀況。而外部會計監督,是由政府 相關部門來對事業單位實施會計監督工作。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制度,有利於提 高內部制約水準,保障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品質,可增強事業單位內部凝聚力。

對於企業的納稅籌畫,趙軍(2013)指出,納稅籌畫的特點表現在合法合理 性(必須嚴格限制在國家稅收政策和稅收法律範圍之內,不得違背稅收法律和稅 收政策,必須在稅收相關法律法規的條件下實現)、籌畫性(企業對於納稅事項 實現進行科學的規劃、合理的設計和有效的安排,為企業爭取最大收益,實現 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目的性(企業進行納稅籌畫活動都是有著明確的目的是 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實現企業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專業性(納稅籌畫是集會 計、稅法、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等各方面知識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專業性很 強)。

趙軍(2013)進一步提出,可基於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納稅籌畫。原因在會計 政策選擇是實現納稅籌畫的有效技術。而且,通過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納稅籌畫 可操作性強。透過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納稅籌畫一般是在經濟活動之前對會計政 策進行選擇,是以既定的經濟活動為前提的,一般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營活動。通過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納稅籌畫,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受企業內外部的經濟、技術條件約束最小,籌畫成本最低,相對而言可操作性 較會計政策選擇與企業納稅籌畫。

至於會計政策選擇遵循的原則,趙軍(2013)提出了包括合法性原則、公允 性原則、一貫性原則、成本效益原則、謹慎性原則:

1.合法性原則:指會計政策的選擇必須在法律範圍內進行,必須符合稅收 政策和稅法的要求。

2.公允性原則:企業進行的會計選擇因企業自主權的擴大及會計準則的不 完善而帶來許多便利條件。因此,在進行企業會計選擇時必須注意到各方利益 之間的協調。

3.一貫性原則:指能進行企業的各項會計資訊比較分析,保證企業各項資 訊之間的可比性和分析性,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應該前後一致,不能夠隨意變 更會計政策選擇。

4.成本效益原則:企業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任何會計選擇都必須付出一 定的成本,應對操作與會計資訊間的成本與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權衡。

5.謹慎性原則: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保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應抱 有投機心理,而充分估計到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損失,並盡可能的降低企業 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