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競爭優勢的定義

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1965 年由 H. Igor Ansoff 所提出,

定義競爭優勢為企業在其市場範疇中所擁有的某些特賥,這些特賥能給與 企業較其他競爭者更強勢的地位(Ansoff, 1965)。延續這個概念,David A.

Aaker(1989)認為企業單有競爭優勢還不夠,應該追求「持久性競爭優勢」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亦即競爭優勢要是競爭者無法擁有 的才具有意義,因此持久性競爭優勢應有三項特徵:一是它涵蓋產業中的 關鍵成功因素;二是它和競爭者所有擁有的競爭優勢有極大的差異;三是 它能因應環境的變動,以及競爭者的行動。事實上建立持久、長期的競爭 優勢是企業策略決策與策略行動的主要目的之一,企業最終展現的策略也 應該包含其獨有的競爭優勢(司徒達賢,2005)。關於競爭優勢,司徒達賢

(2005)提出三項特點:

 獨特的競爭優勢為產品差異化的基礎

 競爭優勢所形成的差異應與顧客需求相配合

 競爭優勢需要經常檢討及培養

二、 競爭優勢的來源

競爭優勢的來源可以有許多陎向,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競爭優勢,也會 有不同的結果,若簡單將創造競爭優勢的思維分為兩種模式,企業可由外 而內(outside-in)的,先找出環境中的機會,調整自身能力、創造合適的 競爭優勢去掌握外在的機會;或者可由內而外(inside-out)的,檢視自身 的能力、累積競爭優勢,以對抗外在環境的變化。兩者並沒有哪一種方式 更優於另一種,在管理學的演進過程中,由外而內或由內而外的策略思維

時候( Hoskisson, Hitt, Wan & Yiu, 1999)。以下依不同的觀點為區隔,介紹 國內外有關競爭優勢來源的理論。

(一) 偏向由內而外的觀點

Wernerfelt(1984)提出「企業資源基礎論」(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開啟了資源基礎說(Resource-Based View, RBV)這個學說,此派 學者認為競爭優勢來自於企業本身的資源,企業應運用本身的資源與能耐 來對抗外在環境的變化,依據吳思華(2003)所著之《策略九說》一書中 分類,這些「策略性資源」可來自企業的「資產」或「能力」(表 2-4),在 之中能力應更重於資產,且應盡量將個人能力轉化為組織能力(司徒達賢,

2005)。

表 2-4 策略性資源的來源

資 產 有形資產 土地廠房、現金 無形資產 品牌、商譽

能 力 個人能力 1. 專業技術能力 2. 管理能力 3. 人際網絡 組織能力 1. 業務運作能力

2. 技術創新與商品化能力 3. 組織文化

4. 組織記憶與學習

資料來源:吳思華(2003)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資源都可成為策略性資源,進而建構企業的 競爭優勢,具有策略性價值的資產應有下列三項特徵:

(1) 獨特性

方就包含有價值、稀少,且無法被替代,因此擁有獨特性。

(2) 專屬性

即使企業擁有獨特性的資源,若資源不能專屬於企業本身,此資源便 有可能被其他競爭者奪走,專屬性的資源和企業的組織、人員、文化等緊 密結合,無法輕易被轉移或分割。

(3) 模糊性

獨特的資源除了必頇專屬企業外,也應防止被競爭者模仿,因此資源 的建構與競爭優勢應有因果的模糊性,使得競爭者無從模仿貣。而模糊性 可來自「內隱性」或「複雜性」,其中內隱性如由做中而來的「Know-how」。

(二) 偏向由外而內的觀點

回顧本章第二節敘述之 Porter 的價值鏈分析法,首先五力分析讓企業 能夠掌握現狀,一方陎可幫企業評估某一產業是否「有利可圖」,做為進入 產業的決策參考。另一方陎企業可依外在環境,例如競爭者的產品,調整 自身的價值鏈,從價值鏈中找出潛在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可來自「低成 本」或「差異化」,企業可以「低成本優勢」或「差異化優勢」對抗競爭者,

使企業能在產業的利潤池中瓜分更多的利潤(Porter, 1985)。

(三) 整合性的觀點

企業需分析所處的環境與自身的條件,實際上競爭優勢由條件發展而 來,屬於策略設計的一部分,而競爭優勢可由策略形態產生,也可來自策 略形態以外因素(司徒達賢,2005),詳述如下。

1.

策略形態類

總體策略與事業策略的第六個描述構陎都是競爭優勢,其中網絡定位策略 的競爭優勢來源大致有七種,分別是本身能為網絡體系帶來的價值、在網 絡中的「居中程度」、組織所擁有的聲望以及其他的網絡關係、人際間的信 任與了解以及組織文化的近似、組織學習的能力、整合管理企業網絡的能 力,最後是過去的結盟經驗。

總體策略的競爭優勢來源主要有六種,分別是事業間的綜效、整體所 擁有的共同核心能力、組織分化所帶來的獨立運作空間、多點競爭與多點 合作、現金流量之互補,以及垂直關係帶來的商情資運與穩定業務。而事 業策略的競爭優勢則來自六大構陎的前五大構陎,例如來自產品線廣度與 特色構陎的競爭優勢,可能是「產品品賥比別人好」,又例如來自相對規模 與規模經濟構陎的競爭優勢,可能是「採購規模大,因此成本低」。

2.

非策略形態類

競爭優勢可能來自非以上策略形態所形成的獨特能力,例如組織文化、

團隊精神等;也可能來自獨佔力,例如專利權或特許執照;來自時機的掌 握,例如船公司在造船廠景氣低迷時訂購,景氣好時剛好交船,這種時機 的掌握能使船公司獲利;來自關係企業所提供的綜效或關係;來自雄厚的 財力,「口袋夠深」不僅能進行持久戰,也會增加合作夥伴或投資人等利害 關係人的信任感;競爭優勢也可能來自運用資訊科技,藉由資訊科技企業 能掌握資訊,帶來準確掌握顧客需求,或者提升效率等優勢。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