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競爭策略相關文獻探討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0-35)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三節 競爭策略相關文獻探討

「策略」這個名詞源自希臘文「Strategos」,意指「統禦的藝術」。策略存在於 任何組織,也存在於組織任何層級之中。

一、策略定義

1962 年,美國學者 Chandler(1962),發表其著作「Strategy and structure」將

「策略」做一明確的定義:「策略能決定企業基本長期標的、目的以及完成這些 目標所採取的行動與資源的分配」;也是企業組織的經營方向,整合企業的相關 資源並有效率的運用,是企業經營的最高指導原則。

由策略的定義,可以找到幾個重要的構面:內外部環境的分析與因應的方 法、目標、事業範圍、資源分配、策略執行等。吳思華(2001),策略九說認為,

策略乃在於界定『生存利基』、指導『資源投入』、推動『經營活動』、建立『競 爭優勢』這四個構面,並依序以『形成、吸引、執行、強化』達成四構面的循 環。

二、競爭策略概念與相關理論

「競爭」是代表角逐勝負之意,經濟學的競爭是指競爭環境中,競爭的可 能性。以企業而言競爭是代表企業間資源強弱的程度。以市場的觀點來分類,

大致可分為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獨佔市場,壟斷性競爭市場與寡 佔市場。波特提出以結構獨佔為企業本質,強調競爭的重要性。認為企業是一 經濟性組織,必須要能夠有效的組合資源,創造價值來贏得市場需求,並要與 競爭者競爭,創造顧客價值。

管理上的日新月異,競爭策略的文獻相當多,不同的分類有不同的組成。

僅將廣為人知的策略理論簡介如下:

Aaker(1995)認為,企業若要建立競爭優勢,必須要擁有持久性的競爭優勢,

才有實質上的意義。競爭優勢是指企業在產業中,相對於競爭對手所擁有的獨

特技術與能力,使其構成優越的競爭地位。這種優越競爭地位,其表現在外為 較佳的獲利能力,或較高的市場佔有率。

在 Aaker 觀念,持久性的競爭優勢(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具有以下 特徵與必備要素:

(一)三項特徵:

1. 持久性競爭優勢必須涵蓋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

2. 是一種與競爭者有顯著差異的競爭優勢。

3. 必須能因應環境之變動及抵抗競爭者的行動。

(二)三項必備要素:

1. 資源與能力:需建立在資產與核心能力的基礎上。

2. 目標產品市場的選擇與市場價值:資產與核心能力要和市場認定的市場價 值相契合。

3. 競爭對象之選擇:競爭優勢是相對的比較,正確辨認出競爭對手,才能讓 企業資產與核心能力成為持久性的競爭優勢。

Hofer & Schendel (1979)認為,競爭策略要透過策略管理程序來達成目標,

策略依架構層級可區分為:企業層級策略、事業層級策略及功能層級策略三種,

策略彼此是環環相扣,共同構成企業的整體策略,每一種策略層級都是另一個 策略層級的基礎。

Poter(1980)提出競爭策略之輪指出,競爭策略一般均屬於事業層級策略,

在於將企業主要經營層面清楚表現出來,此含蓋目標市場、行銷、銷售、配銷、

製造、勞工、採購、研究發展、財務與控制與產品線,即是輪輻的部分;輪軸 部分是企業的「目標」,包含獲利率、成長率、市場佔有率與社會反應,也就是 企業打算如何進行廣義的競爭,加上特定的經濟性及非經濟性標的做為。所以,

在 poter 的競爭策略之輪,輪輻部分則是企業想要達成目標所應採取的關鍵性

「策略」。

Kluyver(2001)程序取向之策略管理理論,主要是以一連續的程序來做策略

規劃,如圖 10。 Kluyver 對策略管理的規劃程序思考,包括三個主要步驟為:

(一) 現在在何處(Where are we now? )的分析;

(二) 往何處去(Where should we go?)的評估;

(三) 如何到達 (How do we get there? )的策略。

圖 10 策略管理之規劃架構 資料來源: Kluyver(2001)

Ansoff(1965)認為策略規劃的核心架構為策略分析,也就是 SWOT 分析。

而 Aaker(1984)認為,企業在進行策略規劃時的 SWOT 分析包括了五大分析 類別,亦即外在總體環境分析、產業分析、消費者分析、競爭者分析及自我分

析。內在環境的優勢(Strength) 與劣勢(Weakness),外在環境的機會(Opportunity) 與威脅(Threat)。產業內在環境即是產業的環境,指對企業績效有影響力的群體 或力量,一般以 Porter 的五力分析作為分析的基礎。經由 SWOT 分析後,企 業可瞭解目前或未來的機會、威脅、優勢及劣勢,而能掌握及維持企業的競爭 優勢。

Barney (1991)將 SWOT 分析歸納為兩個思想主流:

(一) 競爭優勢環境模式

強調外在環境的掌握,此模式基於兩項基本假設。其一,在同一產業或策 略群組中,廠商所追求的策略與掌握策略性資源大致是相同的。其二,若廠商 取得異質性資源,其異質性也將因資源的可取得性及可移動性而快速喪失。此 模式強調外在環境對企業競爭地位之影響,而主張以策略來因應並掌握環境的 變化,其中以 Porter(1980)的理論做為代表,提出五力分析架構,用以解釋企 業所面臨的產業環境狀況;

(二) 資源基礎模式

基於在同一產業或策略群組中,廠商可掌握異質性資源,且異質性資源未 必具有完全移動性的假設,而著重在企業內部特質與績效間之關係,其理論主 張必須在企業資源能夠配合的條件下,策略才能產生較佳的績效。以往策略分 析以資源具有可移動性,廠商擁有同質性資源為假設,策略管理的思維重心放 在產業結構與競爭位置的觀點,著重在企業外部的環境分析,偵測機會與威脅,

然後分析企業本身的優、劣勢,以建立企業的策略。由於環境的複雜多變與資 源的可創造性、異質性、非完全移動性,組織逐漸重心移向強調公司內部、企 業特有因素之資源基礎觀點。。

由於外在環境的變化莫不可測,企業對外在分析的困難與難以掌握,此時 對資源與能力的內部分析,更適合作為企業定位與成長的基礎。當企業藉由內、

外環境分析,瞭解企業所面臨外部環境機會、威脅及企業內部優勢與劣勢後,

便可對此機會、威脅、優勢與劣勢進行比較分析,也就是 SWOT 分析。

企業經由 SWOT 分析,評估企業自身所擁有的資源、條件,分析資源條件 轉變時所帶來的優勢與劣勢,以建立其獨特的專長優勢,並偵測環境及蒐集資 料,以掌握外在環境所潛藏的機會,進一步避免外在環境中的威脅與限制,便 可擬定出最適當的策略方案。

Hill & Jones (1998) 認為策略方案的型態主要有以下四種:功能性策略、

事業部策略、全球化策略與公司策略。當企業經營者擬定出策略方案後,下一 步驟便是策略的確實執行;認為策略方案在執行時,有下列四大考量:組織架 構的設計、控制系統的設計、組織結構與控制的配合、管理組織變革。

企業之環境可分為總體環境、產業環境與競爭環境。而產業分析主要是在 釐清公司和它所處環境的關係,但主要為公司每天競爭所在的產業。產業結構 強烈地影響著業者之間的競賽規律,並決定著廠商所能運用的策略手段。產業 外界的力量,因個別廠商應付的能力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Weihrich (1982)提出,將內部優勢、劣勢與外部之機會等相配對,利用最大 之優勢與機會及最小之劣勢與威脅,可研擬出適當的因應對策,如表 8 所示:

表 8 SWOT 矩陣策略表

外部/內部 優勢(S) 劣勢(W)

機會(O)

SO 策略 (Max-Max)

WO 策略 (Min-Max) 威脅(T)

ST 策略 (Max-Min)

WT 策略 (Min-Min) 資料來源:Weihrich(1982).

(一) SO 策略:善用企業優勢,投入資源加強優勢能力、爭取機會。企業內外環 境能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優勢資源,追求即將到來之機會。

(二) ST 策略:運用企業優勢,減低威脅能力,利用本身的強勢來克服威脅,降 低外部不利處。

(三) WO 策略:克服企業的弱勢,投入資源改善弱勢能力、爭取機會,是企業 利用外部機會,來克服本身的弱勢。

(四) WT 策略:建一道防衛計畫以免自己的弱勢受到外部威脅的直接打擊。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