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期第三次問卷研擬過程

在文檔中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頁 66-0)

(一)

問卷規劃小組委員會

第二期第三次調查主題為「媒體使用的個人功效與影響 II」,為 2017 年第 二期第一次調查之追蹤調查,因此問卷題目架構承襲自先前調查,並增加相關 內涵,問卷規劃小組亦邀請前次調查之專家學者,參與第二期第三次調查之小 組委員如下表 13。

表 13 第二期第三次問卷規劃小組委員

委員姓名 任職單位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林淑芳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俞 蘋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施琮仁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張卿卿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陶振超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曾淑萍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

蔡欣怡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賴至慧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註: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二)

問卷小組會議

第二期第三次問卷會議共召開五次(如表 14),為制訂此次追蹤調查的問 卷題組,問卷小組成員以二期一次調查問卷及調查結果為基礎,刪減不適宜題 目及確認追蹤題組,並且依循「媒體使用的個人功效與影響」之調查主題另外 發想出社會關心的新興議題題組,各次問卷小組會議討論大綱如下表所示。題 組制訂後,問卷小組成員進行認知訪談,用以確認問卷題目是否能讓一般民眾 理解,並依據認知訪談結果進行題組修正。

61

表 14 第二期第三次問卷小組會議日程與議程要項

開會日期 開會內容 開會討論大綱

2018/10/26

第一次問卷小組會議:

2018/12/06

第三次問卷小組會議:

問卷新增題組討論 樣本加抽規劃說明

一、討論追蹤問卷新增題組

(一)依變項:網路公共參與、Personal Burnout、Depression and Anxiety

( 二 ) 測 試 模 式 效 果 變 數 : Social Anxiety、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 三 ) 新 興 議 題 : 假 新 聞 、 Social Comparison、Fear of Missing Out、迷 現象、YouTube、TEBOTS

二、青少年調查以網路問卷分波進行,

並開放讓其他老師加掛另組青少年 調查小組。

62

開會日期 開會內容 開會討論大綱

三、討論科技部會議,資料庫未來規劃 出版「台灣閱聽人樣貌」叢書 四、執行端報告二期三樣本加抽規劃

2018/12/28

第四次問卷小組會議:

2019/01/29

第五次問卷小組會議: 公眾自我意識(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召集人規劃 依變項 疲勞(personal burnout) 召集人規劃 憂慮與焦慮(depression and anxiety) 召集人規劃

63

1、迷現象

在傳播媒介的發展下,民眾與公眾人物的接觸已不受限於電視新聞及報章 雜誌等傳統媒體,透過網路媒介的搜尋功能,民眾可蒐集更多資訊,而公眾人 物在社群媒體上建立粉絲專頁互動,亦能凝聚支持度。因此網路讓民眾與公眾 人物有更緊密的接觸,利用網路關注公眾人物行為亦成為現代社會的常態現象。

Rubin 和 Perse(1987)發展的「擬社會互動量表」(Para-social Interaction Scale, PSI Scale)提供關注公眾人物行為的一種解釋,擬社會互動可概念化為 媒體使用者與媒體人物的人際間情感關係,使用者透過單向觀看的方式產生實 際互動的感受,從而日漸熟悉、並與之建立關係。擬社會互動量表中的題項包 括「你覺得他/她跟朋友一樣」、「你會留意他/她的行蹤或消息」等。本研究 採用此量表探索臺灣民眾之網路關注行為,能掌握台灣當下重要的網路行為,

亦對於往後網路紅人發展的研究有所助益。

2、網路公共參與

如同前述文獻梳理之公民參與部分曾提及的,Gil de Zúñiga、Jung、和 Valenzuela(2012)所述公民參與是「一種尋求解決社會或社區問題的行為」, 而在網路科技的推動下,公民能以更積極的方式關心及參與公共事務,例如利 用社群媒體、網路影音平台、通訊軟體、及新聞網站瀏覽或分享公共事務或議 題,由此降低公民參與之門檻。

因此本研究以資料庫過去建立之公共參與題目為基礎,進一步將網路參與 平台劃分為「社群媒體」、「影音平台」、「通訊軟體」、與「新聞網站」,個別收 集民眾在其中之公共參與行為,例如瀏覽政治新聞、分享公共事務影片、或是 發佈相關訊息等,即試圖理解或解決公共議題之行為,以此評估台灣民眾之網 路接觸行為與其網路公共參與的關係。

64

3、假新聞(fake news)

假新聞的問題存在已久,但直到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假新聞大量 流傳於網路上,甚至可能影響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假新聞對社會造成的危害 才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Haciyakupoglu, 2018)。

Kalsnes(2018)在其研究中,將假新聞分成四個面向來討論,分別為「定 義(characterization)」、「產生(creation)」、「流通(circulation)」和「對抗

(countering)」,分述如下。首先,假新聞的「定義」在學術界一直存有爭議,

但通常指媒體或網路上傳播的各種錯誤、捏造的信息,整體來說,「假新聞」

一詞的出現常和「操縱」、「虛假」、「謠言」或「陰謀」等相關詞彙連接在一起,

Kalsnes 在該篇文章中引用 HLEG(2018)對假新聞的定義「為了造成公共危 害或謀求利益,而有意設計、呈現及散布錯誤的、不準確的、或是誤導的資訊

(false, inaccurate, or misleading information designed, presented and promoted to intentionally cause public harm or for profit)」。第二為假新聞的「產生」,為何為 有假新聞?該文獻指出假新聞的產生往往與商業、政治和社會動機相關。第三 為假新聞的「流通」,假新聞的訊息傳播常透過通訊科技,例如搜尋引擎或社 群媒體,更有研究指出假新聞比起在報章媒體,更容易在社群媒體上流傳

(Silverman, 2016)。最後則是如何「對抗」假新聞,該篇文章從法律、財政、

科技技術、媒體識讀、事實查核機制等方面,著手抵制假新聞。本研究主要著 重在假新聞的「流通」與「對抗」,因此參照 2018 年的 Digital News Report 以 及同年的 Fake News and Social Media 兩份報告,延伸出適合詢問台灣民眾的 假新聞題組,像是詢問「你覺得假新聞在你生活中有多普遍?」、「媒體上經常 流傳許多假新聞(或稱假消息),你覺得這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遇 到假新聞,你會如何處理?」等題項(Nic, et al., 2018; Mavridis, 2018)。同時 發展出一系列的題目,了解人們遇到假新聞時的處遇策略(coping strategies)。

65

4、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

社群媒體的發展,能帶動人們的社交滿意度,但也可能引發社交焦慮,導 致更多的焦慮情緒。根據 Stein 和 Sareen(2015)焦慮的特徵為長期性的擔憂,

無法抑制對於未來可能產生的困境或威脅(如家庭、財務、健康問題)的過度 憂慮,並可能產生其他心理和身體症狀(如專注度下降、疲勞、情緒失常等)。 對於人際關係的焦慮又稱為社交焦慮,尤其重視青少年對於同儕關係的焦慮

(La Greca & Lopez, 1998)。

La Greca 和 Lopez(1998)提出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Adolescents, SAS-A),量表包含兩部分「負面評價恐懼」(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FNE)以及「社交迴避和苦惱」(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詢 問像是「你有多擔心別人不喜歡你?」、「你有多擔心別人怎麼看你?」等問題。

本研究採用此量表,是為配合此次調查的兩種測試模式─受訪者自填與面訪,

為了了解受訪者人格特質的不同是否有可能會影響其選答情形,加入此題目得 以檢驗社交焦慮特質較高的受訪者,在以面訪方式受訪時是否會傾向選擇較符 合社會期許的答案。

5、公眾自我意識(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自我意識的概念為當一個人關注他「自身」的思想、感受、行為、或外表,

像是透過一面鏡子觀察自己(Scheier, Fenigstein & Buss, 1974),並且會反省 自己、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如何的影響到他人以及社會互動(Fenigstein, Scheier

& Buss, 1975)。

Fenigstein 等人發展出自我意識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 SCS),題 目依自我意識之行為可分類為:(1)關注自己在過去、現在、還有未來行為;

(2)對內心感受的敏感度;(3)認知自己正面和負面的特質;(4)內省行為;

(5)傾向描繪或想像自己;(6)了解個人的外貌和表現。其中自我意識量表 又分為公眾、私人、社交焦慮三大面向,公眾自我意識的定義為將自己作為一

66

種能對他人產生影響的物品,像是詢問「你有多在意你在別人面前的樣子?」、

「你多想要讓別人對你留下好印象?」等題目。本研究採用此量表,是為配合 此次調查的兩種測試模式─受訪者自填與面訪,討論受訪者人格特質的不同是 否有可能會影響其選答情形,加入此題組得以檢驗公眾自我意識高的受訪者以 面訪方式受訪時,是否會傾向選擇較符合社會期許的答案。

6、疲勞(personal burnout)

疲勞(Burnout)是現代重要的心理社會問題,最早由 Freudenberger(1974)

提出,並將其定義為「因為過度使用自身的能量和精力,而導致的疲憊和心力 耗竭的感覺」(to fail, wear out, or become exhausted by making excessive demands on energy, strength, or resources),這種心理壓力可能引發頭痛、失眠,也可能 讓人情緒更易波動,進而影響身心健康以及工作表現。

Kristensen 等人研發的的哥本哈根疲勞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 CBI)將量表分為三個面向,有一般疲勞、工作相關疲勞、以及服務對象相關 疲勞(針對服務業受雇者),其中一般疲勞的題項包括「您常覺得疲勞嗎?」、

「您常覺得身體上體力透支嗎?」、「您常覺得情緒上心力交瘁嗎?」等題目(張 晏蓉等人,2007)。本研究採用疲勞量表,可善加利用追蹤調查的特性,以了 解第一時間點(第一波調查)之媒介使用行為與第二時間點(追蹤調查)間的 心理狀況的關聯。

7、憂慮與焦慮(depression and anxiety)

憂鬱和焦慮是常見的負面情緒,但若長時間的處於負面情緒下則可能衍生 成為心理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造成個人與社會的重大醫療負擔,因此 學術界發展許多初步檢測憂鬱症的量表,如「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Radloff, 1977),

主要涵蓋內容像是憂鬱心情、罪惡感與無價值感、無助感與無望感、精神動作 遲滯、食慾降低、以及睡眠困擾等,為常見的憂鬱症狀。量表多以受試者自評

67

近期一至二週內憂鬱狀況,以此檢測是否有高罹病風險,後再與精神科醫師會

近期一至二週內憂鬱狀況,以此檢測是否有高罹病風險,後再與精神科醫師會

在文檔中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頁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