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非創新的核心理論就能完成一項創新,創新在企業中是各種因素相 互環扣的鎖鏈。

2.3 策略管理理論

2.3.1 平衡計分卡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保留過去財務績效衡量的量 度,並兼顧直接或間接促成這些財務目標的績效驅動因素的量度,讓 公司在追求業績之際,也能考量未來的成長(Kaplan and Norton,

1996)。平衡計分卡四構面敘述如下:

一、 財務構面

Kaplan and Norton (1996)認為傳統的單一財務面的衡量方式對 績效衡量模式是不夠的,但財務衡量能立即將先前所執行的經濟成果 作概括性的表達,具有參考價值(Eccles and Pyburn, 1992),且財 務構面是平衡計分卡構面目標的交集,企業經營最終目標是改善財務 績效,因為財務量度可以衡量性,所以可以反應過去的績效,顯示企 業策略經營成果並且對於改善企業之營利有顯著關係。當企業所擬定 之策略方向不同,重視的策略性議題不同時,則財務面的衡量內容及 重視的重點也就跟著不同。甚至在相同的策略下,由於重視的議題不 同,指標也會不同。

二、 顧客構面

在平衡計分卡的顧客構面中,企業確立所想要的顧客與市場區 隔,這些區隔代表公司財務的營收來源。Kaplan and Norton (1996)

13

獲利(Kaplan and Norton,1996)。

三、 內部流程構面

企業內部流程量度所關注的是顧客滿意度和組織的財務目標。而 平衡計分卡與傳統績效衡量的不同點是企業內部流程構面包含了創 新流程,此流程為一個非常關鍵的內部流程,效益和及時性,比日常 營運流程更為重要。Kaplan and Norton(1996)認為在企業內部程 序設計流程指標前,須界定一個完整的內部流程價值鏈,包括創新流 素。Kaplan and Norton(1996)指出組織的學習與成長來自人、系統 及組織程序三方面,若企業期望達到長期財務成長的目標,就必須對 這三方面的基礎架構作投資。此外,員工滿意度、員工留職率、員工 生產力為學習與成長構面對核心員工的衡量標準群。

14

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ful Factors, KSF),是在探討產業 特性與企業戰略之間關係時常使用的觀念,是在結合本身的能力,對 應環境中重要的要求條件,以獲得良好的績效。Aaker(1984)定義 關鍵成功因素為業者經營成功,所必須擁有的某一條件或資產,企業 若能經營得突出,該企業在 KSF 表現必然不弱,亦是該企業實力之所 在。企業唯有掌握 KSF,才能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Hofer and Schendel

(1985)則認為關鍵成功因素是一些變數,管理當局因應這些變數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小公司帶來重大的問題,所以對小公司而言,大公司競爭者的策略,

可能就是影響其生存的競爭的關鍵成功因素。

三、 環境因素:

企業因外在因素(總體環境)的變動,都會影響每個公司的關鍵成 功因素。如在市場需求波動大時,存貨控制可能就會被高階主管視為 關鍵成功因素之一。

四、 暫時因素:

大部份是由組織內特殊的理由而來,這些是在某一特定時期對組 織的成功產生重大影響的活動領域。

確定四種來源後,還要有確認的方法得以分析。關鍵成功因素有 八種確認方法:

1. 環境分析法:

包括將要影響或正在影響產業或企業績效的政治、經濟、社會等 外在環境的力量,換句話說,即重視外在環境的未來變化,比公司或 產業的總體變化來得重要,惟實際應用到產業或公司上會產生困難。

2. 產業結構分析法:

應用 Porter 所提出的產業結構五力分析架構,作為此項分析的 基礎。此架構由五個要素構成。每一個要素和要素間關係的評估可提 供分析者客觀的數據,以確認及檢驗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產業結構 分析的另一個優點是此架構提供一個很完整的分類,另一項優點就是 以圖形的方式找出產業結構要素及其間的主要關係。

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產業/企業專家法:

向產業專家、企業專家或具有知識與經驗的專家請教,除可獲得 專家累積的智慧外,還可獲得客觀數據中無法獲得的信息,惟因缺乏 客觀的數據導致實證或驗證上的困難。

4. 競爭分析法:

分析公司在產業中應該如何競爭,以瞭解公司面臨的競爭環境和 態勢,研究焦點的集中可以提供更詳細的資料,且深度的分析能夠有 更好的驗證性,但其發展受到特定的限制。

5. 產業領導廠商分析法:

經由該產業領導廠商的行為模式,可當作產業關鍵成功因素重要 的信息來源。因此對於領導廠商進行分析,有助於確認關鍵成功因 素,惟對於其成功的解釋仍會受到限制。

6. 企業本體分析法:

此項技術乃針對特定企業,對某些構面進行分析,如優劣勢評、

資源組合、優勢稽核及策略能力評估等。由於透過各功能的掃瞄,確 實有助於關鍵成功因素的發展,但實在耗費時間且數據相當有限。

7. 突發因素分析法:

此項技術亦是針對特定企業,透過對企業相當熟悉的專家協助。

雖然較主觀,卻常能揭露一些其它傳統客觀技術無法查覺到的關鍵成 功因素,且不受功能別的限制,甚至可以獲得一些短期的關鍵成功因 素,惟難以驗證這些短期的關鍵成功因素。

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市場策略對獲利影響的分析法:

針對特定企業,以戰略與績效分析(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y,PIMS)研究報告的結果進行分析。此技術的主要優點為其 實驗性基礎,而缺點在於「一般性的本質」,即無法指出這些數據是 否可直接應用於某一公司或某一產業,也無法得知這些因素的相對重 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