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年級國文實施 IBDP 語文 A:語言與文學課程

第三章 研究歷程與結果

第二節 十二年級國文實施 IBDP 語文 A:語言與文學課程

本研究之教學過程共有五個階段,分別為教師講述導引、專題自學研究、研 究成果展現及課程的回饋反思,與最後的作業要求,因此將此研究觀察歷程分作 此五個部分進行探討與分析。

壹、教師講述導引階段 一、IBDP 課程介紹

在授課之初,研究者於課堂中先以講述法介紹 IBDP 語文 A:語言與文學的課 程規劃,並說明報告及作業的要求及呈現方式,相較於過去上課的方式有相當大 的不同,不再使用教課書來教學,而是以自學的方式去制定研究主題和探尋其中 的知識。

S19:老師,我們這學期沒有課本嗎?

研究者:我們這學期只有一本讀本,導師應該都發給你們了,但那一本是 用在期中考後的課程,我們要先進行語言的部分,但在語言課程 的階段沒有固定的教材。

S07:沒有課本!太好了。

S19:沒有教材那要怎麼上課。

研究者:我們以分組做專題的方式來上課,老師會先講解「語言」的用 途,再給你們專題的範疇,再讓你們做專題的研究。

S14:好像很複雜。

摘錄自【觀一,20160831】

52

從此堂課中之學生反應觀察,學生對於如此無教科書的學習方式,感覺非常 新鮮,但在研究者說明無教科書的上課方式,有的學生對可以自主的學習表現出 欣喜,但有的學生卻因不知道能學到什麼或不知該怎麼學而表現出不知所措。

二、語文 A:語言與文學中的語言課程說明

介紹完不同於以往教課書式的上課方式,研究者用學習單和影片來講述日常 生活中「語言」與「語境」的關係和「語言」的使用對閱聽者的影響,並舉例說 明,

研究者:同樣的語言,放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意思,例如

「這鍋粥煮得很爛」,同學們覺得是什麼意思?

S17:就是把米煮到很軟,可以入口即化!

研究者:就我們的理解是這樣,但你們覺得還有沒有別的意思?

S01:煮得很難吃也可以這樣說吧。

研究者:對哦,這就是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卻有不同意思,高手 把粥煮得很「爛」,初學者也把粥煮得很「爛」,但「爛」

卻是不同的意思。

摘錄自【觀二,20160901】

待學生初步瞭解後,研究者始揭櫫專題研究的四個主題:大眾傳播與語言、

說服性語言、文本偏見與語言以及語言中的刻板印象。學生需分作一到三個人的 小組,並從中選擇一個主題,並於主題中找到可以探究的問題以進行「語言」的 研究,相較於前所述之語言置於不同語境而予人不同感受之說法,此四大主題所 討論的語境乃更進一步,學生需理解為「語境」所影響之語言於日常生活中的使 用及影響,因此將藉由這四個主題探究「語言」和「語境」的關係,而後即分組 和挑選較感興趣的主題。

53

研究者:語境會影響語言的使用,語言的使用會影響閱聽者的感受。

S08:所以我們有時看新聞會很生氣就是受到了語境的影響嗎?

研究者:沒錯!新聞是一種大眾傳播,新聞中所用的語言,即是語境 的一種,而台灣的新聞台常有對新聞事件的偏見論述,尤其 是政治類的新聞,若新聞台的觀點與我們的觀點有所不同,

就會讓我們感到生氣,這就是語言、語境對閱聽者的影響。

S09:我們會被廣告吸引而去消費,廣告上所用的就是說服性語言吧?

研究者:是的!廣告就是一種語境,它的目的就是讓觀眾消費,因 此在廣告中就常見到說服性語言。

摘錄自【觀二,20160901】

研究者於此堂課程之教學觀察中發現,學生十二年級之前未曾聽過「語境」

二字,但從生活周遭的閱聽環境以為引導,學生很容易可以舉一反三,瞭解相同 的語言在不同語境中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也為接下來的研究置入了初步的概念。

三、學生之學習態度與表現

學生在瞭解四種語境中的語言使用後,開始進行分組,並挑選一個較感興趣 的主題來做進一步的研究,因老師限制了每個主題僅能有兩組挑選,故未有太多 重覆主題的狀況出現。學生在選好主題後,需要先討論所要討論的問題,並訂出 專題報告的題目,因為學生在十二年級前除科學展覽的實驗研究外,從未有過人 文專題的研究,對研究的主題與方向亦相對陌生,研究者在與研究諍友郭老師討 論後,於課程中加入「黃金圈」的思考教學,讓學生先藉由「黃金圈」的思考模 式找出專題的中心,並設想可以研究的方向及材料,從中找出 why、how、what 三者以完整呈現的問題,並有利於規劃接下來的研究,學生在黃金圈的設想時,

寫下了許多字詞,但是要把單詞變成問題又是一件難事,因此再藉由「批判性思

54

考」的引導與練習,讓學生學會對事物的質疑和探索,進而把在黃金圈上寫下的 單詞變成疑問。

圖 3-2-1:學生藉由「黃金圈」尋得專題之研究主題與方向 舉隅

1.文本偏見 2.說服性語言

【文件 S13,20160907】 【文件 S08,20160907】

3.刻板印象 4.大眾傳播與語言

【文件 S15,20160907】 【文件 S10,20160907】

藉由「黃金圈」的練習,學生已較能夠掌握研究問題與研究方向,但訂定題 目又是一門學問,因此研究者先發下一張講義—「論文命題的原則」,再利用國 家圖書館的網頁,以期刊論文為學生講解命題的方法及需注意的事項,使得學生

55

能有效地訂定題目,並能將確定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最後能使專題研究完整呈 現。學生在老師講解命題原則後,開始根據小組藉由黃金圈所找出的一些問題、

材料及作法,結合成專題報告的題目。

S13:老師,我們想探討電影台詞中語言的作用,但我們不知道有什 麼問題可以讓我們研究。

研究者:你們先用黃金圈把核心找出來後,再試著讓這個核心轉化為問 題,而後再定出題目。

S13:但是我還是不大明白怎麼把研究問題變成題目?

研究者(對著全班說):老師給你們參考一張論文命題的原則,另再找幾篇 學術論文的題目給你們看看,你們可以先用模仿的方式寫看看。

摘錄自【觀三,20160901】

在命題之初,學生對於詞語的運用和排列組合不是很純熟,所寫出的題目也 不是很理想,常會出現研究範圍過大的命題,類似文本偏見對新聞的影響,或是 電影台詞中語言的作用等題目,因此,與老師的對話就相形重要,在對話中,老 師會指出研究範圍的問題,然後再引導學生找到所欲研究的材料之關聯性,從關 聯性中再去找相關的資料,從中也提醒學生:範圍過大的題目若沒有豐富的內容 支撐,研究就會顯得空泛,「小題大作」絕對比「大題小作」來得好 。

S01:老師,我們這組想用電影台詞來研究大眾傳播的語言,題目如果 寫說「語言對電影台詞的影響」可以嗎?

研究者:這個題目的研究範圍太大了,光看電影再記台詞,你一定來不及 做完,要不要試著把範圍縮小,電影台詞可以做,但電影有洋 片、國片,每年出品的影片就不下十部,你們先想想要用哪幾部 片來探討,那幾部片又有什麼相關的地方,然後來設定研究範 圍,而且題目定的太大,一定很容易在問答時就被問倒。

摘錄自【觀三,20160901】

56

於此階段,研究者開設了 google drive 的雲端共用文件,讓學生可以共同 編輯,老師也可以隨時看到學生的進度,並及時提醒。

圖 3-2-2:利用 Google 共用文件命題討論歷程舉隅 1.大眾傳播與語言 2.說服性語言、

文本偏見中的語言

3.語言中的刻板印象

為求時間更自由且妥善的運用,而不受限於課堂中,此命題討論過程多於 Google Drive 中之共用文件進行編寫,從上方三張例圖中可見,學生在訂定題目 時,老師可隨時給予建議或提醒,若學生有怠惰的狀況,老師也會共同文件中叮 嚀或催促。而使用 Google Drive 直接共同編輯另有一益處,即編輯記錄皆會儲 於編輯軌跡中,老師不僅可隨時查看,亦可使小組合作學習之評量更具公平性。

三、教師講述導引階段學習成效分析

根據研究者在這個階段的觀察,學生從過去教科書式的國文課堂,突然轉變 成 IBDP 的授課方式,從總是從老師那接收課堂的知識,變作非常強調自主學習 與合作學習的上課方式。學生在一開始老師講述的部分,依然照以往上課的方式 聽講,拿到學習單時,不論是個人的還是小組的,都可以進行討論並書寫,但是 進入專題研究介紹的部分,因為不曾有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一方面覺得這樣 的上課方式很新鮮,一方面卻因為對研究方法的不熟悉而覺得專題報告很困難,

1

57

但在老師適時地引導和加入小組的對談後,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很積極地去嘗試 命題,並把想法說出來以徵求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然而,若就原來的課程規劃,未曾預想到學生無人文學科研究的經驗,因此 不知文科的專題研究該怎麼做,因此在課程上又加入了黃金圈的思考模式,讓學 生找到研究的方向,接著加入批判性思考的引導課程,讓學生從研究的方向中找 到想研究的問題,最後用命題原則和研究方法,引導學生從中找出問題,並訂定 專題題目,雖然一開始學生所定的題目不是很適切,有的研究範圍太大,有的仍 以作文命題的方式命題,老師在這段過程中,不斷地與學生對談,用國家圖書館 的期刊論文為例,修正命題之缺失。

此次的課程是第一次全部的十二年級學生都以 IBDP 課程進行授課,雖有請 上屆教授 IBDP 語文 A 課程的蕭老師經驗分享,但當時 IBDP 的老師並未提出學生 對於研究方法不熟悉的問題,直到課程進行後,才從學生的反應中觀察到,進而 與研究諍友郭老師討論後,決定在課程中再加入研究方法的相關課程,讓學生於

此次的課程是第一次全部的十二年級學生都以 IBDP 課程進行授課,雖有請 上屆教授 IBDP 語文 A 課程的蕭老師經驗分享,但當時 IBDP 的老師並未提出學生 對於研究方法不熟悉的問題,直到課程進行後,才從學生的反應中觀察到,進而 與研究諍友郭老師討論後,決定在課程中再加入研究方法的相關課程,讓學生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