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人飲酒的歷史淵遠流長,與此相伴的是酒文化內涵的豐富發展,隨著酒 的使用觸及中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飲酒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非凡的意義。

從中國歷代以來人們飲酒風氣的轉變,我們看到上古時期的以酒行禮使得飲 酒極富禮樂之風;至漢代,酒的宗教性質漸轉淡薄,但作為世俗的飲品在經濟上 產生極大的價值,酒稅的開始使得酒成為歷代統治者用作牟利的工具;而魏晉之 際紛亂的政治背景,反倒使飲酒脫離政治與社會的控制,發展出獨自文化,飲酒 活動不再需要目的,只需要純粹為了享受酒的甘醇與酒醉的美好;隋唐的飲酒文 化則更是跨大到庶民階層,隨著科舉取士制度的完善與官場文化的豐富,士人的 凝聚使飲酒風氣也持續興盛。

綜觀整個中古時期,就飲酒來說實在是一個巨變的時代。社會的轉變影響了 飲酒的風氣,飲酒在歷史中的形象由原本深具社會性色彩的行為,逐漸轉為富有 個人色彩的一種特色。而飲酒風氣的改變也使得歷史上不同時期的飲酒,對當時 的社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上古之世的人們其實早已知道,若不是以禮制作為包裝,遙望殷商的覆滅,

酒將成為禍國殃民的毒藥,因此才以酒作為禮儀中的祭品,將酒塑造成維護秩序 及穩固社會階級地位的工具。但飲酒時若失去分寸,未能謹守禮儀,也就會導致 社會的混亂,除了在傳說故事中君王酣醉使國家滅亡,歷代以來,也不乏有高官 大臣或一般平民百姓,因為酒醉所造成的心智喪失,而作出失序的行為,其中甚 至還可能觸犯法律、造成犯罪,史籍中保存有不少這類事例,這些故事記錄了人 們因飲酒而導致殺人、毆打人、辱罵人或耽誤職務、違反禁令的行徑,從這些事 例所涉及內容的五花八門,足以證明飲酒對當時的社會秩序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影 響。然而那些酒醉之人即使所犯之罪相同,最終的後果卻並未此而完全相同,其 中的差異或許是來自於時代背景的不同,又或者並非完全與飲酒相關,這之間存 在著模糊的界線,但清楚的規則在於,從魏晉至隋唐以來,當國家強勢、社會秩

80

序穩固,當權者便無法容忍飲酒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因此在一個朝代的初始之際,

飲酒的風氣是拘謹而有禮的,但隨著歷史的發展與國家權力的下放,社會上的飲 酒風氣就越見浮華、奔放。

由於酒強大的影響力,當權者一方面是藉此利用從中獲得龐大的經濟利益,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政局與社會的安定,因此歷代以來酒禁不曾斷絕,但由於 與之牽涉到的是利益與生活習慣的問題,再者,受到以酒養生的文化影響,整個 國家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從文人雅士到僧侶信眾,各種有階層的人們都對飲 酒有著一定的需求,而釀酒技術的進步,使得酒的釀造與生產有時並不須假手他 人,因此不論酒禁如何嚴厲,卻也不能真正阻止人們對酒的渴求。

81

參考書目

一、史料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00。

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漢)劉歆,(晉)葛洪錄,《西京雜記》,景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嘉靖壬子刊本。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

(晉)葛洪撰,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1。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南朝宋)劉義慶撰,鄭晚晴輯注,《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82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長孫無忌編,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李白撰,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唐)杜甫撰,(清)朱鶴齡輯注,韓成武等點校,《杜工部詩集輯注》,保定:

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元稹,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唐)孫思邈撰,李榮景等校釋,《備急千金要方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

(五代)王仁裕,曾貽芬點校,《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李昉等奉勅編,《太平御覽》,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四部叢刊本。

83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孫光憲撰,林艾園點校,《北夢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朱肱,《北山酒經》,知不足齋叢書本。

(宋)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硏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硏究所點校,《文 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明)明太袓敕撰,懷效鋒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曹寅奉勅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隋樹森編著,《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5。

魯迅,《古小說鉤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鄭州:鄭州古籍 出版社,1989。

二、專書

戴炎輝,《唐律各論》,台北:成文書局,1988。

黃清連,《酒與中國文化》,台北:文建會,1991。

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3。

黃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黎虎主編,《漢唐飲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1999。

寧稼雨,《魏晉名士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

84

大學出版社,2003。

黃源盛纂輯,《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台北:元照,2010。

三、專書論文

沈家本,〈酒禁考〉,《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 1317-1323。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原載《而已集》,收入《魯迅全集》

第五卷,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頁 102-123。

楊寬,〈「鄉飲酒禮」與「饗禮」新探〉,《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

頁 280-309。

齊思和,〈西周時代之政治思想〉,《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 67-84。

邢潤川,〈古代釀酒技術與考古發現〉,《中國科技史論》9(1982),頁 93-98。

王瑤,〈文人與酒〉,《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頁 156-175。

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中國青銅時代(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店,1990,頁 39-66。

江建俊,〈由劉伶〈酒德頌〉談到魏晉名士的酒德〉,收於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第 1 集,頁 599-631。

鄭炳林,〈唐五代敦煌釀酒業研究〉,載於《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蘭州:蘭州 大學出版社,1995,頁 575-594。

桂齊遜,〈刑事責任能力〉,收入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社會硏究》,台北:五 南,1999,頁 113-160。

葛兆光,〈在法律史、社會史與思想史之間──以傳統社會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 分配為例〉,收入氏著《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2005,頁 242-265。

四、期刊論文

85

一良,〈中國古代社會中的酒〉,《食貨半月刊》2:7(台北:1935.09),頁 1-10。

凌純聲,〈中國酒之起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刋》29 下(台北:

1958.11),頁 883-1907。

徐高阮,〈山濤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刋》41:1(台北:1969.03), 頁 87-125。

卓遵宏,〈唐代進士風氣浮薄之成因及影響〉,《淡江學報》15(台北:1977.06), 頁 175-195。

傅璇琮,〈唐代的進士放榜與宴集〉,《文史》23(北京:1985.04),頁 95-109。

黃正建,〈唐代官員宴會的類型及其社會職能〉,《中國史研究》1992 年第 2 期,

頁 97-103。

拜根興,〈飲食與唐代官場〉,《人文雜誌》1994 年第 1 期,頁 93-96。

汪寧生,〈中國酒史雜談〉,《故宮文物月刊》15:3(台北:1997.06),頁 54-69。

姚偉鈞,〈鄉飲酒禮探微〉,《中國史研究》1999 年第 1 期,頁 12-22。

彭林,〈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鄉飲酒禮〉,《文史知識》2002 年第 10 期,

頁 96-106。

游自勇,〈漢唐時期「鄉飲酒」禮制化考論〉,《漢學研究》22:2=45(台北:2004.12), 頁 245-270。

高明士,〈論隋唐學禮中的鄉飲酒禮〉,《玄奘人文學報》6(新竹:2006.02),頁 33-61。

周靜佳,〈從《世說新語》論名士飲酒〉,《六朝學刊》2(台南:2006.08),頁 15-42。

劉淑芬,〈戒律與養生之間──唐宋寺院中的丸藥、乳藥和藥酒〉,《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台北:2006.09),頁 357-400。

陳登武,〈從內律到王法:唐代僧人的法律規範〉,《政大法學評論》111(台北:

2009.10),頁 1-79。

閔冬芳,〈唐律「夜無故入人家」條源流考〉,《法學研究》2010 年第 6 期,頁 183-189。

86

陳宥伶,〈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癖好〉,《有鳳初鳴年刊》6 (台北:2010.10), 頁 421-439。

張群,〈「夜無故入人家」──不應忽略的那一面〉,《法制史研究》19(台北:2011.6), 頁 247-263。

王妙純,〈從《世說新語》看名士飲酒之風貌〉,《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 類)》37(屏東:2011.09),頁 97-117。

五、學位論文

趙國光,〈唐代官場文化與飲酒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趙國光,〈唐代官場文化與飲酒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