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前國中歷史科教科書關於 1949 年前後的歷史書寫,僅僅以有限篇幅介紹 說明來台人數,普遍缺乏來台外省人的生活描述,對於這個居住於台灣的重要族 群顯然是有所忽略。《香蕉天堂》企圖說明,1949 年來台的中下階層的外省人如 何過日子,如同二千多年前的猶太人被迫離開家園一般,本片以民間記憶的形 式,討論流亡經驗、身分問題、語言暴力、母國概念與白色恐怖。

《香蕉天堂》影片中,第一個焦點就流亡經驗,透過影片內容,學生可以學 習到原來流亡與否並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而自己的身分也會因為環境的因素不 斷變換,在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命運就是飄移不定。國中教科書中對於國共內戰 後來台的外省人描述,幾乎只介紹在來台外省數量,關於外省人的流離經驗則付 之闕如。透過《香》片所呈現的流離經驗呈現,能夠做為國中教師在講解國民政 府遷台時期章節時的參考依據

台灣的香蕉又香又甜,同時隱喻因戰亂而必須離鄉背井來台的年輕軍人,他 們想像台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天堂,甚至他們也寄望新的姓名帶給他們更有希 望的生活,這都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想像」。政府遷台初期,戶籍制度混亂,大 量來台士兵在沒有足夠資源下,為謀求生路不惜更改身分,冒名頂替現象層出不 窮。移動人群在動盪之際,名字都可以改變,對於自我的認同當然會出現認同錯 置。這些流離過程中所產生的改名換姓非常普遍,但結果常導致來台外省人自我 認同混亂,何處才是真正的歸屬,在這個族群心中是不斷衝撞。

在經過 40 多年於台灣居住的時間後,高格孚認為來台外省人普遍存在「外 省人的台灣趨向性」,外省人對於台灣的認同,早已透過實際的生活層面,進而 內化成生命的一部分。國中歷史教師透過引領學生觀賞《香》片,可以補充國中 教科書中所缺乏的外省人族群意識轉變,協助教師在講授此單元時可以更完整呈 現目前台灣社會外省族群的處境。

89

《香蕉天堂》片中另一著墨處就是白色恐怖。1950 年代白色恐怖其實是二 二八事件後的「清鄉」的延續,從清鄉銜接到白色恐怖,整肅的範圍鋪天蓋地,

恐怖氣氛佈滿社會。透過《香》片劇情的敘述,我們可以找到導演想要表現那種 肅殺的氣氛,以及無辜人士被株連的迫害場景,如同軍隊之中潛藏的情治人員,

隨時隨地監視同樣來自於中國的外省籍小兵。這種統治模式,其實也反映來台的 國民黨政權以及它的盟友美國嚴重的恐共症。國民黨政府在白色恐怖時期大量捕 捉所謂「左翼」分子及黨外人士,被審訊過的受害者內心陰影巨大。透過《香》

片中所具體呈現的劇情,教師更可提點出白色恐怖迫害的對象不分族群,中下階 層的外省人士,被國民黨政府迫害、受害程度不亞於本省人士。經由這樣的視覺 刺激,引導學生思索過去的錯誤經驗需要被檢討,記取前人教訓不再犯錯,此即 達到最基本教育目的。

本論文最後進行影視教學實驗課程。首先將國一各版本歷史教科書〈戰後台 灣的政治〉課程進行歸納,分析結果發現教科書中的確忽略外省移民的流亡經驗 書寫。另外,每一個版本都有關注到「白色恐怖」的範疇,顯見對於台灣所經歷 過的威權政治,教師已經普遍可以透過教科書歷史書寫進行教學活動,甚至帶領 學生省思白色恐怖的重大影響。

其次,筆者按照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編定教學計畫,進行教學實驗。值得注意 的是在進行教學過程之中,筆者觀察到學生表現出高度的專注度,由此可以推論 透過具象的影視材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直觀地進入歷史場景、人物對話之中。

這對長期僅能從教科書的文字敘述來想像歷史事件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強烈的刺 激,甚至可以進入所謂「神入」歷史場域的境界。最終,筆者藉由歸納回收的學 習單,發現大部分同學都能對於影片中的情節「有感」,對於影片中的人物情節 產生同理心,甚至能正確地將教科書內容與影片結合,進行分析比較。其中較需 要注意的部分是學生可能會去臆測教師的想法,以至於學習單答案出現高度一致 性。因此,教師在進行課程時需要多面向引導學生,避免學生出現思維的僵化與

90

單一性。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歸納出來影視融入教學確實對於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興 趣是有正面幫助。筆者認為,國中歷史教師若能在教學中適當加入影視教材,教 學效果肯定能夠提升,從而建立更優質的歷史學習場域,學生也能藉此培養出豐 富多元的史觀。

91

參考文獻

﹝一﹞專書

(法)馬克‧費侯(Marc Ferro)著,《電影與歷史》,台北市:麥田,1998。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 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 市:遠流,1992。

Louis D. Giannetti 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市 : 遠流,1989。

Melvin.De Flear&Ball-Rokeah 著、杜力平譯,《大眾傳播學理論》,台北市:五南出 版社,1993。

Richard M. Barsam 著、王亞維譯,《紀錄與眞實 : 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市 : 遠流,1996。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市:前衛,1993。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市:銀華出版社,1961。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市 : 亞太,1997。

李天鐸,《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市:時報文化,1996。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市:玉山社,1998。

李敖,《大江大海騙了你:李敖秘密談話錄》,桃園縣:成陽,2011。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市:玉山社,1998。

彼得‧柏克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市:麥田,2000。

姜思章等,《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台北市:印刻出版,2006。

柯喬治著、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市:前衛,2003。

修珊(Shoshana Felman),《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裡分析》,台北市:麥 田,1997。

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新北市:揚智文化,2012。

班納迪克‧安德森作;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

92

北市:時報文化,1999。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 : 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台北市:唐 山,1991。

高格孚,《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市:允晨文化,2004。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市,揚智文化,1998。

張霄亭、朱則剛,《教學媒體》,台北市:五南,1998。

陳飛寶,《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市:亞太圖書,1999。

陳登武,《歷史與人生》,台北市:三民,2008。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市:萬象,1993。

陳儒修,《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台北市:萬象,1994。

喬治‧柯爾著、吳昱輝譯《面對危機的台灣》,台北市:前衛,2007。

焦雄屏,《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市 : 遠流出版,1991。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市:時報文化,1990。

焦雄屏,《台灣電影 90 新新浪潮》,台北市:城邦文化,2002。

閔宇經等,《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理解公民社會》,台北市:巨流,2009。

黃仁,《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台北市:台灣商務,2010。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市:商務,1992。

黃建業主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上冊》,台北市:文建會,2005。

黃政傑,《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1997。

黃洛斐、譚端編撰,《烽火‧離亂‧老士官》,台北市:甯文創,2011。

壽大衛,《資訊網路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2001。

甄曉蘭,《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市:元照,2001。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市:天下遠見,2009。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市:揚智,1997。

蔡篤堅,《媒體再現與當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分析》,台北市:唐山,

93

2001。

盧非易,《1949-1994 臺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市:遠流,1998。

賴澤涵主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市:天下,2009。

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著、江政寬譯,《馬丹‧蓋赫返鄉記》,台北市:聯 經,2000。

藍祖蔚,《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0。

藍博洲,《五○年代的白色恐怖:台北地區調查與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1998。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

﹝二﹞學術論文

王文景,〈影視與虛擬歷史在通識歷史教學應用之探討〉,《通識教育學報》第 11 期 ,2007.6 月。

王瑋,〈電影能訴說歷史嗎?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台灣經驗作注〉、〈「牯 嶺街少年殺人事件」Ⅱ:離散不清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收入氏著

《尋求假想線的銀幕—當代台灣電影觀察》,台北:萬象圖書,1995。

吳志鏗,〈網站輔助學生歷史學習的理念與實際─以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為〉,

《歷史教育》,第 13 期,2008 年 12 月,頁 1-21。

吳其諺,〈山丘無言人有情─評《無言的山丘》〉,收入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 之外/後》,台北市:唐山,1994,〈輯三:紀錄片〉,頁 197-199。

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中學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9.2.23。

吳紫陽,〈影視史學的思考〉,《史學史研究》,總 104 期,2001 年第 4 期。

李幼新,〈世界 之窗 ─ 男導演 眼 中的同 性 [皇 金 稻田 ]與 女導演 電影中的男

94

性〉,《世界電影》,287,1992.11,頁 59-61。

周樑楷,〈台灣影視文化中的歷史意識,1945-1979:以《源》為主要分析對象〉,

《1997 台北金馬影展國片專題影展節目特刊》。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第 88 期,1993.8 月。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第 23 期,

1999.6 月。

林文淇,〈戲、歷史、人生 ─《霸王別姬》與《 戲 夢 人 生 》中 的 國 族 認 同 〉,

《中外文學》,23:1,1994.06,頁 139-156。

林初梅,〈「日本」記 憶 的流轉 --《梅花》、《稻草人》、《多桑》與《海角七 號》反映的時代軌跡 〉,《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卷 8,2010.06,頁 15-22。

胡慶明,〈影視史學與歷史教育的思考〉,《新西部(下半月)》,06 期,2007。

海登‧懷特著,周樑楷譯,〈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當代》,第 88 期,1993 年

海登‧懷特著,周樑楷譯,〈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當代》,第 88 期,199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