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處於兩世紀之交,拉威爾肩負著十九世紀末期以來法國音樂的繼承,也橫跨至下 一紀元戰後所崛起的新浪潮變化。早年受其學院派的薰陶,對古典作品多有研究,更受 其恩師佛瑞的影響,音樂也承襲法國傳統音樂的那份精緻、輕盈特質。以作品種類及性 質來看,拉威爾多以古典曲式來創作,如鋼琴曲《小奏鳴曲》、或是古代舞曲的《古風 梅呂哀舞曲》、《死公主的帕望舞曲》等作品,顯示出作曲家早年的學院訓練深厚的基礎,

而樂曲中音樂所呈現出的非功能性和聲特色,更是承襲自佛瑞所帶出的音樂效果,符合 法國音樂傳統的精巧性;拉威爾也偏好創作小型的樂曲,少有龐大架構之作,以鋼琴作 品為例,除了充滿挑戰性技巧的《加斯巴之夜》之外,其他作品如《庫普蘭之墓》在音 樂的結構上則屬較為簡潔、明晰。如拉威爾自己所言「法國音樂雖沒有如貝多芬或華格 納般有著龐大的曲式,但卻擁有其它樂派音樂所沒有的那份敏銳的細緻感。我們的音樂 具有清晰的條理之外,也有豐富的內容…」,52 這種具清晰調理、與敏銳細緻感的小型 創作,正符合法國音樂優雅的氣質。除了身為法國傳統音樂的繼承者,敏於各類型音樂 的拉威爾受到當代盛行的風潮影響,也表現出多元化的音樂風格。特別是在 1920 年代 風行於歐洲,來自美洲大陸的藍調(blues)、繁音拍子(Ragtime)等爵士元素,以及戰後的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所呈現的簡潔曲式等,都可在拉威爾的作品如《小提琴奏鳴 曲》、《為左手鋼琴協奏曲》等樂曲中發現。在音樂的傳承上,拉威爾不像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有繼承其創作理念的魏本(Anton Webern, 1883-1945)及貝爾格

52 見第三章、第二節「風格及語彙」之註腳。

93

(Alben Berg, 1885-1935)等兩位弟子,或像德布西的音樂風格深遠地影響了二十世紀早、

中期的法國音樂界,53但拉威爾所教過的學生們如英國作曲加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法國作曲家德拉惹(Maurice Delage, 1879-1961)、荷朗─馬奴艾等 人雖是師承拉威爾,但這些學生日後都發展出各自的音樂特色;54 儘管如此,卻不會貶 島》(L’isle joyeuse, 1903-1904)、《版畫》(Estampes, 1903)中的〈塔〉(“Pagodes”)、〈格拉 那達的黃昏〉(“La soirée dans Grenade”)、以及〈雨中庭〉(“Jardins sous la pluie”)等;拉 威爾則使用較多的古典曲式來寫作,像是以古典時期盛行的曲種寫作的鋼琴曲《小奏鳴 曲》、巴洛克時期的舞曲型式如《古風梅呂哀舞曲》、《死公主的帕望舞曲》等,或是《高 貴與感傷的圓舞曲》中以維也納風格的舞曲型式來創作樂曲。在和聲方面,兩人都經常

53 Burkholder, J. Peter, Donald J. Grout, Claude V. Palisca.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Norton & Co, 2006), 784.

54 Barbara L. Kelly. "Ravel, Maurice."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52145 (accessed November 27, 2011).

94

使用七和弦與九和弦,但十一和弦、與十三和弦等高數目和弦的使用則更多地出現在拉 威爾的作品當中,這些和弦經過轉位產生出「二度和聲」,製造出稍不協和的聲響。兩 人皆使用連續和弦進行作為創作手法,但運用的作法不盡相同,像是拉威爾對不協和的 和弦進行會有所解決,調性明確、也帶出清楚的旋律線,使音樂呈現較清晰、透亮的效 果。此外,鋼琴技巧部分受到李斯特的啟發,會較德布西的作品更具有炫技性,像是《鏡》

組曲、以及《加斯巴之夜》,技巧的挑戰性十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創作的《庫普蘭之墓》,就背景意義而言,除了向巴洛克 時期、法國音樂的光輝時代致意,也悼念在戰場上逝去的友人,間接透露出拉威爾欲以 此組樂曲作為支持祖國的精神象徵。以音樂風格來看,《庫普蘭之墓》也代表著拉威爾 在戰後的音樂傾向,與戰前作品如《鏡》組曲、或《加斯巴之夜》等較精細、複雜的作 品相比,此作品回復至法國傳統音樂的特性,表現出平衡、優雅、細膩的表達、輕巧的 觸鍵,以及音色上的透明度等,再加上使用較為精簡的曲式,音樂具有新古典主義的意 味。

《庫普蘭之墓》中每首樂曲所要表達出的風格都不盡相同。〈前奏曲〉以連續跑動 的素材呈現流動、輕巧的風貌,有如序曲般、為全組曲拉開序幕;接續的〈賦格〉以下 行音型發展主題,給與人一種哀悼、殤逝氛圍,而交織的樂句也推進著情緒的起伏,彷 彿一同陷入作曲家的追憶。中間安排三首個性有別的舞曲,作為雙人舞的〈佛拉納舞曲〉

以附點節奏型及和聲的變化,在活潑的曲風當中、又帶有一絲調情意味;源自南法的〈黎 加冬舞曲〉以富精神的二拍子、及清晰的樂句結構等,表現出歡騰熱鬧的鄉村風味舞曲;

95

清新的〈梅呂哀舞曲〉本為風行於法國宮廷的舞蹈,以優雅、恬靜的三拍子舞步呈現,

特別的是拉威爾在此以〈彌賽特舞曲〉代替原本的中間段落“trio”,使樂曲也帶有田園式 的味道。最後,炫技性、且不間斷地發展的「觸技曲」,將音樂推至全曲的最高潮處,

為結尾帶來燦爛的火花。

在這組具新意的仿古之作中,拉威爾保留了巴洛克時期的法國音樂所具有的特色及 架構,加以使用現代和聲進行,使整組作品呈現出既復古又創新的風貌。像是在組曲中 調性的安排,以 e 小調為中心調性,在樂曲中也使用 C 大調、G 大調以及 E 大調等近系 調,使整組作品調性有所變化但又在調性循環的範疇內,如此的作法在巴洛克作品中可 以經常見到,像是庫普蘭的大鍵琴曲集中的組曲(ordre)就使用相同的手法。曲式上,特 別是舞曲,拉威爾會以其曲式原型,保持其節奏、風格上的特色來創作;像是〈佛拉納 舞曲〉中的附點節奏型及反覆出現的主題,〈黎加冬舞曲〉活潑的二拍子帶出歡騰氣息、

三段體的〈梅呂哀舞曲〉其三拍子律動特色等,都保有舞曲各自原有的性格。此外,法 國巴洛克時期的大鍵琴音樂最重要的就是裝飾音的運用,在此曲中,裝飾音動機也是重 要特色的一環,不僅在〈前奏曲〉、〈佛拉納舞曲〉、〈黎加冬舞曲〉,以及〈梅呂哀舞曲〉

中能看見裝飾音的使用,拉威爾也特別在譜面上說明這些裝飾音應在拍點上演奏,此舉 也令人聯想到庫普蘭在其著作《羽管鍵琴的演奏藝術》(L’art de toucher le clavecin,

1717)55 指示了各類型裝飾音的彈奏法。

以上為拉威爾在作品中仿古的作法,至於曲中的和聲使用則屬較現代感的聲響。像

55 為庫普蘭專門為大鍵琴演奏法所寫作的專書,包含教學、詮釋的想法,詳細的裝飾音與指法說明。

96

是各性質的七和弦使用而製造出不諧和聲響,也使得調性在進行中顯得較為模糊,但在 樂句末都會以完全終止或半終止上作結,再次確立調性。例如〈佛拉納舞曲〉中的開頭 主題,拉威爾將原本應為「E-G-B-D」的一級小七和弦加上半音變化,使其和弦性質轉 為大七和弦、與增七和弦呈現,製造出不協和的聲響。此外,高數目和弦的使用在此曲 中也帶出另一種音樂功能,像是在〈黎加冬舞曲〉開頭的終止式主題以「IV9-ii11-V13-I」

和弦進行為開頭,因其四級、二級的高數目和弦包含了與一級、四級和弦的共同音,使 其帶出如「I-IV-V-I」的終止式效果,且具有更豐富的聲響。在樂曲中的轉調上,拉威爾 經常是使用樂句模進的手法將調性層層升高、或作過渡功能;另外,也常將同一和弦變 化其三音,改變和弦的性質,使調性轉至平行調中,帶出明、暗的色彩對比,也讓和聲 變化具有驚奇感、卻又不過份戲劇化。

在詮釋這組作品時,除了需對每首樂曲的曲式、手法、和聲進行等樂曲組構有清楚 地認識,也要能抓住作品的核心之處來表現。首先,考慮「旋律」及「和弦」此曲的兩 大特色,清晰的「旋律線」為拉威爾創作中的重點地方,故此在彈奏旋律線時對其演奏 語法要有所刻劃,在樂句中帶出具有表情及表現力的線條,即便在連續和弦進行中,外 聲部的旋律線也需能清楚地被演奏出;在「和弦」的表現上,不同的和弦性質帶來細緻 的色彩變化,也作為音響上的支持,需能掌控這些和弦的音色變化。在彈奏拉威爾作品 時所使用的觸鍵也較為特別,需視情況將手指頭運動的部位及音色做微調。為了能表現 出作曲家所重視的演奏上的清晰性,手指需多以小肌肉的運動使音符能清楚呈現、且透 亮出來,有良好的獨立性;至於和弦彈奏,則需以霧化又具空間感的音色表現,小心地

97

控制下和弦的力道、且避免作出過於稜角的聲響。在錄音資料的參考中,也能觀察到這 些演奏家對此作品共通的彈奏方法,像是觸鍵清晰、層次分明,且音色變化細緻,自然 地表現出音樂性等,而聆賞管絃樂版本也能幫助演奏時對音色能有豐富的想像,這些特 色皆可供為演奏時的參照實例。

筆者自以前便對拉威爾的音樂感到好奇,並深受其透亮的聲響、與靜態和聲的效果 吸引。經過這次的研究,除了對拉威爾其為人、生平事蹟、音樂理念等有更多的認識之 外,了解拉威爾的音樂語言、作曲手法,也幫助筆者一解心中所存「拉威爾如何作出如 此特色聲響」之疑問。筆者認為《庫普蘭之墓》呈現出細緻的法國音樂傳統、也兼具現 代和聲語法,體現出了拉威爾所肩負的角色:十九世紀所復興的法國傳統音樂之繼承者,

與邁入嶄新二十世紀的「現代」作曲家;而其音樂中清新的旋律線、變化細緻的和聲效 果、以及樂曲間不同的曲風表現等,使得彈奏此作時,實為一件享受且有趣的演奏。

98

Burkholder, J. Peter, Donald J. Grout, Claude V. Palisca.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Norton & Co. 2006.

Cooper, Martin. Edi. The New Oxford History of Music: The modern age 1890-196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1974.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197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