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訪談了四位不同國籍新住民母親後,經彙整及分析資料後發現:

一、新住民母親的成長歷程

(一)小時候生活困苦,父母多為勞動階級,面對家中生活貧苦,放 棄繼續升學的機會

新住民母親小時候生活困苦,父母多為勞動階級,為了生活忙碌奔波。泰國 籍新住民母親幼時家庭功能不健全,而其他三位則是在健全家庭環境下長大。

這些新住民母親面對家中生活貧苦,放棄繼續升學的機會,很早便出外工作 賺錢,希望能減輕家裡的負擔。也因此在原生國除了印尼籍新住民母親擁有較高 的學歷(高職)以外,另外三位只有國中(越南籍)或國小(緬甸籍、泰國籍)的學歷。

(二)四位新住民母親皆是在仲介的介紹下來到臺灣

四位新住民母親皆是在仲介的介紹下來到臺灣,印尼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 當初是以外籍勞工的身分來到臺灣,到臺灣之後認識了先生才結婚。越南籍和緬 甸籍新住民母親則是先生到其原生國將她們娶回臺灣。除了印尼籍新住民母親是 因當時原生國-印尼發生暴動,而和哥哥來到臺灣,其他三位新住民母親到臺灣

166

的主要原因均是因原生家庭環境困苦,生活困難,在聽聞別人述說-臺灣很好諸 如此類的話後,而興起到臺灣的念頭。

(三)初嫁到臺灣,越南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一開始不太能適應,

十多年過去,已能適應臺灣的生活

初嫁到臺灣,因夫家的家庭經濟情況不是很好,越南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 剛開始會覺得在夫家的生活很辛苦,越南籍新住民母親甚至曾一度回原生國就不 想再回來了!生活的忙碌,料理家務、照顧公婆、帶小孩……,雖然辛苦,但新 住民母親在先生的疼愛與支持下,覺得先生對自己真的很好。十多年過去,她們 已能適應臺灣的生活。

二、新住民母親小時候接受原生國教養的情形

新住民母親小時候接受原生國教養的情形,包含對原生國傳統教養方式及文 化特色的印象、原生家庭對子女教養的情形。敘述如下:

(一)對原生國傳統教養方式及文化特色的印象

四國傳統教養方式及文化的特色如下:印尼-教導子女有規矩、有禮貌、尊 敬長輩;越南-教導子女孝順、認真讀書;緬甸-要求子女聽話、不要做壞事;泰 國-教導子女孝順、聽話。

(二)原生家庭對子女教養的情形

新住民母親原生家庭對子女教養的情形依課業的學習(包括課業的要求與指 導、親職活動的參與、親師的溝通、才藝或補習的安排)、親子的互動(包括相處 的情形、休閒生活的安排、愛的表達)、子女的交友、生活習慣的要求、獎懲的 實施、對子女的期望方面,分別敘述如下:

1、印尼、越南和緬甸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會鼓勵子女繼續升學。

2、四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為家計奔波,均未曾參與學校活動。

167

3、四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忙碌於工作,均未曾與老師溝通過。

4、印尼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會幫她請家教,其他三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 因家庭經濟的因素,並沒有幫子女做課後安排。

5、印尼籍和越南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主要是以講道理的方式和子女溝通 ,也會鼓勵子女把自己的看法或意見表達出來。

6、印尼籍新住民母親的母親會安排休閒生活,其他三位的父母必須要賺 錢養家,並未安排休閒生活。

7、四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較含蓄保守,不善於對子女表達情感。

8、印尼、越南、緬甸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會擔心子女交友情形。

9、四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要求其幫忙做家事,分擔家務。

10、四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皆認為-子女有好的表現是應該的,因此並 不會特別獎勵子女。

11、四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做錯事時,父母皆以打或罵的方式來教養她們。

12、除了泰國籍新住民母親以外,其父母對子女均寄予期望。

三、新住民母親對子女之教養方式及受原生家庭教養的影響

(一)新住民母親對子女之教養方式-四位均屬於開明權威型

在親子的互動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均會鼓勵子女把意見、想法表達出來。

子女有煩惱的時候,會找她們商量、討論,徵詢她們的意見,也會與她們分享在 學校的生活點滴。四位新住民母親與子女間保持開放式的溝通。

在生活習慣的要求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均清楚規定子女生活作息時間,要 求具備生活自理能力及分配家事。

在獎懲的實施方面,印尼籍和越南籍新住民母親,承襲她們原生父母的想 法,認為子女把事情做好是應該的,並不需要特別的獎勵。而緬甸籍和泰國籍新

168

住民母親則會獎勵子女好的表現。四位新住民母親對於子女做錯事情時,均會使 用打、口頭威嚇或罰站的方式來處罰子女。

從上述新住民母親對子女在親子的互動、生活習慣的要求及獎懲的實施情 形,其教養子女之方式可歸為-「開明權威」此一類型。

(二)新住民母親對子女教養方式受原生家庭教養影響

1、在課業的要求方面,越南籍和緬甸籍新住民母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印尼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則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印尼籍新住民母親的父親認為讀書至上,但她認為讀書不是最重要的,教導 子女應以做人處事為優先;越南籍新住民母親和父親一樣皆認為要繼續升學,將 來才能找到較輕鬆的工作;緬甸籍新住民母親和母親一樣希望子女繼續升學,而 母親是因本身不識字,故要求子女升學以便多識字,其則是期盼子女將來能找到 好工作;泰國籍新住民母親的母親認為有讀就好,她則鼓勵子女繼續升學。

在課業的要求方面,越南籍和緬甸籍新住民母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印尼 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則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2、在課業的指導方面,印尼籍和緬甸籍新住民母親受到原生父親的影響,

而越南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並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四位新住民母親當中,印尼籍和緬甸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父親皆會指導其 課業。印尼籍新住民母親和父親一樣,也會指導子女的課業,而緬甸籍新住民母 親雖然也想指導子女課業,但因識字量不多,故無法指導子女課業。越南籍和泰 國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無人指導其課業,深切體會無人指導課業之苦,因此在子 女教材尚淺且在其學識能力範圍內時,會盡力指導子女課業。

在課業的指導方面,印尼籍和緬甸籍新住民母親受到原生父親的影響,她們 均會想指導子女的課業,只是緬甸籍新住民母親因識字量不多,以致無法指導子 女課業;越南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則因個人自覺,並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3、在親職活動的參與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受到臺灣學校文化的影響,

169

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四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父母為了家計忙碌奔波,均未曾參與過子女學校的 活動。況且,越南籍、緬甸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學校並不會像現在會 舉辦一些親職活動。印尼籍和越南籍新住民母親為人母後,對於子女學校舉辦的 活動,都會踴躍參與。她們兩個皆為家庭主婦,時間較為彈性,而緬甸籍和泰國 籍新住民母親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不一定能每次都參與,需要配合工作的時 間,有空的話,她們也都會儘量參加。

在親職活動的參與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受到臺灣學校文化的影響,完全未 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4、在親師的溝通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受到臺灣學校文化的影響,未受 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四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父母忙碌於工作,均未曾與老師溝通過。四位新住 民母親為人母後,均會與子女的老師討論子女的學習表現。越南籍和緬甸籍新住 民母親大都採面對面的溝通,意即直接到學校找老師溝通,以了解子女在校學習 的情形,她們比較少透過電話或聯絡簿的方式與老師溝通。泰國籍新住民母親會 透過電話或簡訊來詢問老師其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及向老師拜年,與老師保持互 動。而印尼籍新住民母親除了面對面及打電話的方式,她還會自己先口述,再請 先生代筆,透過聯絡簿的方式,與老師進行溝通。

在親師的溝通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受到臺灣學校文化的影響,完全未受到 原生父母的影響。

5、在才藝或補習的安排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受到臺灣升學文化的影響,

她們認為英文很重要,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四位新住民母親當中,除了印尼籍新住民母親,小時當她課業退步的時候,

父母會幫她請家教以外,其他三位新住民母親的父母因家庭經濟的因素,並沒有 幫子女安排課後的才藝或補習。四位新住民母親為人母後,對於子女的課後安排

170

皆重視英文這一科。

在才藝或補習的安排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受到臺灣升學文化的影響,她們 認為英文很重要,這一點完全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6、在親子的互動方面,印尼籍、越南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受到原生父 母的影響,會鼓勵子女表達意見或想法

四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除了緬甸籍新住民母親以外,其他三位新住民母親 的父親或母親會鼓勵子女把意見、想法表達出來。緬甸籍新住民母親覺得自己不 能再像父親一樣那麼嚴肅,說一就是一,因為她認為現在的孩子和以前小時候大 不相同,不像以前自己小時候那麼乖、聽話,因此她會儘量鼓勵子女表達意見及 想法,並用講道理的方式來教導子女。四位新住民母親為人母後,她們均會鼓勵 子女表達意見或想法。

在相處的情形方面,印尼籍、越南籍和泰國籍新住民母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 響,會鼓勵子女表達意見或想法。

7、在休閒生活的安排方面,四位新住民母親主要是受到臺灣家人生活型 態的影響,未受到原生父母的影響

四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除了印尼籍新住民母親的母親會帶她和哥哥、弟弟

四位新住民母親小時候,除了印尼籍新住民母親的母親會帶她和哥哥、弟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