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QAR 運用的向度和此研究的關係

研究者在比較台灣其他運用 QAR 的研究時發現,台灣目前的 QAR 教學策 略的研究面向較偏向一般類型的閱讀文本,像是國語或是社會類別文本的閱讀研 究,此類閱讀文本類型都較為類似,文體大多以敘述文類型居多(許晴佩,2005),

而本研究取「科學閱讀文本」作為學生教學以及施測的文本,無論是國語日報科 學文本、PISA 閱讀科學文本還是 PIRLS 說明文文體的科學閱讀理解測驗,都是 綜合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文本,而先前亦有研究探討科學文本閱讀上的困難與其 獨特性(Schleppegrell, 2004),以至於 QAR 閱讀策略在科學文本的適用性令人 產生好奇。而本研究發現 QAR 策略確實可以成功地應用於科學文本,而且在學 生習得 QAR 策略後,也可能會在國語以及社會科目上出現學習遷移效果。

本研究在實驗期間第一階段,使用國語日報科學版的文章作為學童之閱讀教 學文本,實驗經共變數統計分析(ANCOVA)後發現,p 值達 0.035,達顯著標 準;表示經過 QAR 閱讀教學的學童有較佳的科學閱讀理解能力成長,同時顯示 QAR 的閱讀策略教學應用在科學類型的文本上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科學閱讀理 解能力能有幫助。在實驗期間第二階段,使用 PISA 科學閱讀文本的文章作為學 童之閱讀教學文本,實驗後經共變數統計分析(ANCOVA)後發現,顯著性 p 值達 0.048,同時顯示 QAR 的閱讀策略教學應用在 PISA 科學類型的閱讀文本時,

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亦有幫助。

89

二、QAR 教學對不同能力學生影響之比較

的問題都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而 QAR 教學可讓低閱讀能力的學生在 Q1 與 Q2 的類型中有明顯的進步。這樣的結果代表在相同的 QAR 教學下,不同程度的 學生對於 QAR 教學的學習情形不同,教學者可以調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

以符合前述差異化教學的概念。例如,在相同班級內給予學生合適的學習材料,

並且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和需求,給予不同的學習任務:高分組的學生在學生熟 悉使用 QAR 閱讀策略後,可嘗試加強學生在「提問」的質與量,並嘗試自己也 創造出不同階段的問題;中程度的學生,則是在 QAR 中平均的給予其練習與熟 悉此閱讀技能的機會,讓學生藉由精熟閱讀策略以提升自身閱讀理解能力的水平;

低程度學生則是能夠著重在 Q1 以及 Q2 類型題目的教學,並提升學生在閱讀上 的興趣與自信。

三、從 QAR 中探討閱讀素養與科學素養的關係

本研究結果發現,高、中、低三種不同閱讀程度之學生在經過 QAR 教學後,

在高階思考能力上都有所成長,並可發現中、低閱讀程度學生在科學閱讀理解測 驗成績的明顯進步,代表 QAR 能提升中低分組學生的閱讀能力,但對於平均分 數原本就較無成長空間的高分組來說,QAR 在對高分組學生可能產生的影響也 令人感到好奇,在經過 QAR 教學後除了閱讀理解測驗分數上的差異外,是否還 存在其他能力上的提升?每位學生在閱讀時儘管閱讀的文本相同,但所獲得的資 訊或想法都有可能因學生的背景狀況、思考方式或經驗而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應 藉由學生閱讀後寫的答案,去了解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什麼知識?

思考了什麼問題?而此次的閱讀經驗是否能對於該生有正向的影響?也因為保 持著這樣的疑問,研究者進一步的探討學生在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上的改變情形。

本研究中,高閱讀能力學生在 QAR 教學歷程後對於 Q3、Q4 類型的問題面 向呈現更多元的發展,在文本中的主動性也比學習前更好,在這個強調教學應教

91

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的時代中,這應是我們教育應培養的「學生帶得走的能 動(Wang,Chen, Fang & Chou, 2013)。所謂「科學閱讀」即是學生面對科學文本 時所遇到的問題,或是想要發問的問題,也可以代表是學生在進行科學活動時可 能遭遇的問題。學生在處理閱讀科學文本的問題時,除了要去解決所遭遇的困難 外,還必須對於自己所提出的答案提供合理的說明與解釋,這些問題的說明與解

92

釋並不能無中生有,學生必須要藉由文章所提供的線索以及文章脈絡進行對答案 的搜索、分析、統整與反思,這種閱讀能力也是近代各類大型國際性評量(PIRLS 或 PISA)都相當重視的重要能力(OECD, 2003)。QAR 閱讀策略除了可以讓學 生練習並解決這些在閱讀時所遇到的問題之外,更進一步提供了一個讓學生練習 對問題產生好奇與疑問的機會,當我們嘗試讓學生在學習中講出自己對文本的想 法以及想對作者提問的問題時,也就同時讓學生去練習自己在面對科學文本應隨 時保持好奇以及疑問的能力,QAR 的閱讀讓學生能有系統地處理在閱讀科學文 本時會遭遇的問題,並且讓學生對文本產生好奇,進而對文本進行反思與提問,

這種對文本進行提問的行為應可稱是一種正向的科學思考態度。學生在 QAR 學 習的過程中,能夠對於自己的答案以及說明有一套合理的解釋,進而能夠對於文 本進行反思、或對文本產生好奇進行提問,讓學生從一個直接由科學文本汲取知 識的「知識接受者」,變成對於科學文本產生好奇,進而嘗試去提問、探究其文 本延伸知識的「知識追求者」,這種科學思考智能以及科學態度的進步,亦可解 釋為學生在 QAR 教學中科學素養的提升。

除了以上的研究發現外,研究者也發現實驗組學生在下課時間主動閱讀報紙 以及其他讀物的次數增加了,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對於分享自己閱讀中所獲得的知 識或心得狀況也越來越好,甚至在某週研究後下課時間有位學生跑來和我分享他 很喜歡的一本故事書,他說「老師,這本書很好看,借給你看。」這位學生雖非 班上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但是在那一瞬間我知道閱讀的種子已在這位孩子心中 萌芽。或許這也可代表成功的 QAR 閱讀教學除了可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外,

亦可增加學生在閱讀上的學習動機以及主動閱讀的意願,對於這樣意外的收穫更 是令研究者感到感動且開心的,學生若願意閱讀、願意主動學習,對於學生的未 來肯定能有更大的幫助。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