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結論

魯藜有〈泥土〉1一詩: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 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 把自己當作泥土吧

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莫渝一直把自己當成泥土,即使孕育生成了許多如珍珠般的珍貴著作,他仍然存 在著濃厚的本土氣息,孜孜矻矻於寫詩、讀詩、譯詩的工作,對土地上的一切懷 抱著孺慕之情,希望透過寫詩,喚醒讀者對臺灣的關懷與愛護;透過譯詩,拓展 臺灣文壇的國際視野,也讓臺灣文學被世界所看見。他總是忙著為別人著書立傳,

為臺灣文學界挹注心力。從七○年代開始,以現實主義精神發展的作品,其對社 會國家現狀的指摘性,明顯大過於抒情或充滿古典味道的作品。尤其《無語的春 天》這本詩集中,「在我們的土地上」一輯詩內,呈現了七○年代政治時局的困境、

重工業之下急欲現代化的臺灣社會,以及一步一步崩壞的人心、改造鄉土的現實。

詩人用反比或對比的語言,以旁觀的冷眼,冷靜的批判工業主義和資本主義影響 價值觀和種種剝奪的行為,不只蠶食鯨吞的污染了土地,更消滅人們在農村社會 中建立起來的互信感。莫渝在這組詩集中,使用了平鋪直敘卻批判深刻的語言,

讓社會的轉變、土地上的物換星移,用強烈的對比描寫。即使遠赴法國,卻因為 人在異地,對於故鄉有更溫柔的照看和眷念。

詩人莫渝在面對社會型態、事件,用筆尖寫下台灣社會變遷下的縮影,如同 他自我的期許:「批判現實,感動人心」怨而不怒,悲而不哀,積極的在詩中剴切 陳詞。讀者也因為詩人對土地的關懷,反思臺灣社會一路走過的傷痛或矛盾。他 的為人溫柔敦厚,即便是犀利的現實批判,也是充滿濃濃關懷和感嘆。生老病死、

戰爭與愛情、春夏秋冬等內涵,深刻地將社會生活、表達愛戀之情以及一些抒情 寫景的作品,都有豐厚的、感動人心的力量。而這些,也是詩人心境的客體投影。

他刻劃鄉野田園,從小地方投影至人類社會的普遍處境。詩境,也是詩人的心境,

1 魯藜,〈泥土〉,《魯藜詩文集》四卷本第一卷,(臺北:作家出版社,2004 年 8 月。),頁 149。

是詩人感情投射到外界物象的結果。早期作品中,可以發現他的作品多為清冷、

悲涼、淒美的意象,並且將觀察到語感受到微小人事物的流動,表現出內心細微 的活動。人與自然的關係奧妙無窮,有時自然界小小的聲音光影變化也能引起他 深深的感動,並提筆為詩。

莫渝是詩人,也是譯詩家,而他的文學事業除了現代詩的創作,還有在文學 史料的編譯與整理。他深感自己有責任,也有需要向中國和世界介紹臺灣文學的 歷史與軌跡,題材、演進與成果。

莫渝的新詩激盪起人們的思想或激發人們對複雜生活的感受,使人們的精神 世界有所作為,新詩非常有效的提供人們對世界、社會、對他人、自己的洞察。

莫渝對土地的關懷和情感,更是讓人反覆吟詠思量的動力。他的詩有晦暗蒼涼的 一面,卻帶著愛與關懷,在錚錚嚴詞中硬朗的面對現實的苦難;他的詩有一針見 血的痛苦,卻帶著愛與同情,在溫柔的諷刺中盼望希望的曙光再現。他是個時刻 自勉自勵的詩人,在文學路上即使踽踽獨行,不斷的對現實中的自我給予提升的 動力與超然的感悟。從心靈的感動出發,不以技巧取勝,堅持詩藝的純淨和良善 的德行,讓寫詩不僅是個人的事業,還是為社會、為時代留下記錄的志業。

第二節 展望

一、

王海龍先生評論莫渝的詩:「莫渝先生的詩有機地融會貫通中外古今的詩學精粹,

從而創造出了一種高標幽潔,不同凡響的詩格。他的作品既有清雅古詩的韻致,

又富熱烈平俗的民歌色彩;同時,莫渝的詩無論在情調、形式、學養和美學追求 上釉都自然地體現了西洋詩風對他出神入化的影響。」希望能有機會再從詩中分 析,並專訪其本人,比較這兩種文學背景和語言對莫渝詩風的影響。

二、

莫渝點點滴滴積累大半生的文學工作,受到學界許多肯定,研究現代文學或臺灣 文學的碩博士論文引用他的資料,有百餘篇,可見他為學術界奠定的基礎。如能 有機會對這些著作,進行更深層的整理、分析與比較,亦將是我對這位詩壇前輩 致上最高敬意的方式。

參考書目 一、文本

《無語的春天》(高雄市:三信出版社,1979 年 2 月)

《長城》(臺北市:秋水詩刊社,1980 年 6 月)

《土地的戀歌》(臺北市:笠詩刊社,1986 年 2 月)

《浮雲集》(臺北市:笠詩刊社,1990 年 3 月)

《水鏡》(臺北市:笠詩刊社,1995 年 8 月)

《水鏡》(臺北縣:河童出版社,1998 年 5 月)

《莫渝詩文集Ⅰ:莫渝詩集一》(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2005 年 4 月)

《莫渝詩文集Ⅱ:莫渝詩集二》(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2005 年 4 月)

《莫渝詩文集Ⅲ:莫渝詩集二》(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2005 年 4 月)

《莫渝詩文集Ⅳ:前言後語集》(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2005 年 4 月)

《莫渝詩文集Ⅴ:莫渝研究資料彙編》(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2005 年 4 月)

《第一道曙光》(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5 月)

《春天 ê 百合》(臺南市:府城舊冊店,2011 年 7 月)

《莫渝的文學旅途》(臺北市:財團法人榮後文化基金會,2008 年 7 月)

《革命軍》(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 8 月)

《走入春雨》(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 年 11 月)

《光之穹頂》(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3 年 10 月)

《陽光與暗影》(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4 年 10 月)

二、專書 (按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國安,《和平‧台灣‧愛──李魁賢的詩與詩論》(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2009 年 12 月)

方群、孟樊、須文蔚,《現代新詩讀本》(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年 8 月)

白沙提,《認識莫渝》(苗栗縣: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 年 6 月)

白靈,《一首詩的誕生》(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 年 12 月)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9 年 7 月)

左海倫,《詩論文學的貴族》(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2003 年 2 月)

向明,《我為詩狂》(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1 月)

朱光潛,《詩論新編》(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2 年 5 月)

李元洛,《詩美學》(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 2 月)

李敏勇,《詩情詩想》(臺北縣:業強出版社,1993 年 8 月)

李魁賢,《李魁賢文集˙第三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 年 10 月)

李魁賢,《李魁賢文集˙第捌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 年 10 月)

沈謙,《修辭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5 年)

周國平主編,《詩人哲學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3 月)

林煥彰,《寫詩,折磨自己:林煥彰的異類詩觀.詩論》(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12 月)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6 月)

林亨泰,《林亨泰的天地―林亨泰新詩研究》(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10 月)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臺北縣:業強出版社,1991 年 6 月)

南方朔,《回到詩》(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 8 月)

郭成義,《詩人的作業》(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 12 月)

莫渝,《笠詩社演進史 1964~2014》(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14 年 5 月)

莫渝,《河畔草》(臺中市: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 年 5 月)

曹長青、謝文利,《詩的技巧》(臺北市: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年 7 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 年)

張默,《臺灣現代詩筆記》(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1 月)

萩原朔太朗,《詩的原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 年 1 月修訂三版)

趙天儀,《現代美學及其他》(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 3 月)

簡政珍,《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7 月)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臺北市:書林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年 12 月)

傅天虹、白靈,《臺灣中生代詩人兩岸論》(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 10 月)

封德屏,《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北市:文訊雜誌社,

1994 年 3 月)

藍劍虹,《許多孩子,許多月亮》(臺北市:晴天出版社,2009 年 9 月)

蕭蕭,《蕭蕭教你寫詩、為你解詩》(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年 6 月) 蕭蕭,《臺灣新詩美學》(臺北市: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年 2 月)

蕭蕭,《現代新詩美學》(臺北市: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年 7 月)

蕭蕭,《土地哲學與彰化詩學》(臺北市: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年 7 月)

維克多‧雨果(Hugo,V.)《雨果論文學》,(中國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年 4 月)

莫渝,《異鄉人》,(臺北:志文出版社,1982 年 3 月。)

莫渝,《比利提斯之歌》,(中國:吉林省,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 年 4 月)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 年 7 月。)

三、文獻

《中華文藝》第 69 期,(臺北市:中華文藝出版社,1976 年 11 月)

林亨泰,〈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們―從「銀鈴會」談起〉《笠》詩刊第 127 期,1985 年。

莫渝,〈秋殤〉《笠》詩刊第 214 期,1999 年 12 月。

李光真,〈改寫台灣歷史的人-李登輝執政十二年〉,《臺灣光華雜誌》,2000 年 6 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