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行動社群商業平台的發展要素

以本論文之案例研究,針對行動社群平台商業模式的發展要素歸納如下: 一、符合行動社群的溝通本質,提供簡易操作介面、功能完整、系統穩定的服務。

二、透過科技的助力,讓用戶簡單的將親友拉入社交圈。

三、塑造服務的獨特性,如案例內的微信,首先就以類似walkie talkie 的功能當 作賣點;而LINE 則是用可精準傳達各種情緒或情境的貼圖吸引用戶使用。

四、根據價值主張進行功能及服務的加值:微信定位為生活工具,綁定生活中食 衣住行所需,並當作方便的支付工具;LINE 則致力於社群的經營,強調不 斷演化的溝通模式,透過社群遊戲、貼圖的方式讓溝通更容易。

第二節 網路外部性之運用

回顧網路外部性的特色,及平台或服務越多人使用其效能越高,這個部分恰 巧可以當作行動社群平台的營運驅動力。虛擬世界中講求的是「使用端」的規模 經濟(User-side scale economy),生產者端的規模經濟反而不再那麼重要。因為,

在數位的環境中,再製成本很低,因此再製的數量大小,並不影響花費的成本,

因此製造規模的大小影響不大。社群的本質就是藉由網路外部性產生的擴散效應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而形成。行動社群平台可藉由網路外部性的概念用以下的方式增加其可能的營收 來源:

一、結盟:平台式的商業已經打破過去產業的疆界,多方運用不同產業的跨領域 合作,將可以將外部性發揮至極致。

二、運用口碑達到關鍵多數:當產品使用者到達一個臨界數量(critical mass)

後,每增加一個人所產生的效應將會更大。當大家都加入有100 人的產品之 後,未來加入的人會越來越多。因此,由1 人到臨界數量靠的是產品特色,

而 這 群 人 屬 於 於 創 新 應 用 內 的 早 期 採 用 者 , 亦 可 定 義 為 關 鍵 少 數

( meaningful less) 也就是早期口碑的建立族群,而由臨界數量推到無限 多人,靠的則是外部性的市場法則。

三、運用網路外部性大者恆大的優勢:其反映於生產曲線則是數量越大,單位成 本因分攤固定成本與營業費用而越低﹔反映於學習曲線則因使用者更多,學 習與經驗更多,越能掌握使用者需求。結果便是能以比新進入者更低的成本,

製造出更高品質、更有外部效用的產品,導致競爭者不容易進入的優勢。

第三節 行動社群平台發展之具體建議

一、通路之經營

在網路及電子商務盛行的今日,在網路平台上要思考獲利來源,必須屏 棄過去的垂直思考模式,且要經營一個平台或通路,大多時候就像是在經營媒體,

由於網路的外部性及擴散效益難以預測,所以除了傳統的行銷方式之外還要長期 經營社群媒體,包含網誌、經營粉絲(包含網路平台及行動平台),藉由這樣的 方式累積自有的通路,也才有機會贏來的更多的客戶。另外,當有鎖定的目標客 戶,即使商品仍在研發,已經可以開始累積通路影響力,網路不再定位只是一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商品銷售更加符合消費者的想像,且透過累積的忠誠粉絲,讓銷售效應自動擴散, 偏向興趣導向,同時,海量資料(Big Data)的應用近年來也成為顯學,運用分 析的技術針對目標用戶推播「相關性(Relevance)」高的內容或資訊,在可見 的未來這個領域會更加熱門。歸納 LINE 的海外推廣模式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 運用大量的資料分析了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甚至從資料當中挖掘與消費者高相 關性的需求,進而當作攻佔當地市場的策略。

其商業模式就如同 Armstrong & Hagel 在 Net Gain 一書中,提出的追求虛 擬社群成員的臨界數量(Critical Mass)三階段的概念:迅速創造、集中、鎖住。

在培養了信任及忠誠度之後,用戶旋即無意識被鎖在這個服務中,且對於這服務

台企業透過自身優勢,襲擊鄰近產業----甚至是毫無關聯的產業,透過搗毀對方 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瓦解目標企業對市場的掌控度,進而吸收市場資源。微信 與 LINE 目前就處於這樣的態勢;微信之於騰訊,等同於 LINE 之於 NHN,兩 款產品的海外競爭已經演變為兩大網路服務供應商的競爭,隨著平台商業模式的 普遍應用,產業的邊界將逐漸模糊,企業間的「覆蓋」現象將越發頻繁,如何不 創監守自身的價值主張,推出讓消費者願意持續使用,將是此類商業模式中必須 不斷追蹤且研究的課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1 2014 Internet Trend, by Mary Meeker, http://www.kpcb.com/internet-trends

2 陳威如, 2013, 平台戰略︰正在席捲全球的商業模式革命

3 尤克強,2000,『網路經濟 Go West!』,數位時代,第 9 期:160-161 頁。

4 Boar, B.H., Strategic Thinking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hnWiley, 1997

5 詹偉雄,2003,『編者的話--重新認識網路經濟學』,數位時代,第 60 期:10 頁。

6 林東清,2003,資訊管理:e 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台北:智勝文化。

7 Internet World Stats, 2012 Jun, 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8 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2012,尤傳莉譯,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

早安財經文化出版社,頁3-15。

馬克.強生,2010,林麗冠譯,白地策略;打造無法模仿的市場新規則,天下遠見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頁60-63。

麥可波特(1995),競爭策略。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 80-85。

9 Jone Hagel III and A.G. Armstrong,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10 Rheingold, Howard.,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93).

11 欒 斌 、 羅 凱 揚 , 2002

12 http://www.lbsvision.com/archives/13986 本地生活 O2O 商机的平台战略分 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