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提出綜合性的結論,並根據結論提出實

務上的建議給個案公司管理者及後續的研究者參考

5.1 結論

本研究的問題之一、個案公司過去在工廠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

運作上發現工作項目危害問題類型有哪些?本研究結果顯示,從收集 公司歷年來發生之職災案例分析發現公司在工作場員工所發生常見 之災害類型為夾,捲入、被衝擊、物料崩塌倒落為其主要之問題點。

也代表說公司目前應對這些造成高危害類型項目中進行提出更專注 及有效嚴謹之管理措施或解決方法

本研究的問題之二、個案公司開始推行動態安全觀察過程中工作 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中有那些不安全的行為或不安全環境的產生?從 拍攝之安全觀察影片中總共發現歸類於人員不安全的行為有 44 項缺 失和不安全的環境共有 31 項。(1)人的行為方面:人員在配戴安全防護 具上大多均能遵守顯示出廠內人員對安全防護器具認知已達一定標 準,但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缺失多數是起因為人員對該危害的認知不 清楚導致無法辨識風險需透過影片觀看和主管告知才明白,而有些作 業短暫脫掉或忘記穿戴安全防護具如手套、安全眼鏡等…。(2)不安 全環境方面:有以下幾項為重大危害風險,一.現場控制盤與操作室均 能同時控制設備造成人員夾捲入,二.有些設備轉向輥或轉動輥輪無 有效安全防護裝置、三.人員作業位置旁間隙過大易墜落風險、四維 修作業區人員作業旁同時天車作業、五.維修作業區未確實管制…

等。

本研究的問題之三、個案公司針對不安全行為及環境提出那些改 善方式?當藉由動態觀察發現之人員不安全行為大多可藉由工安教育 訓練課程針對該作業內容如吊掛,堆高機,施工架等以影片中案例對

103

同仁進行宣導告知,藉由自身公司之拍攝作業,員工較有共鳴及感同 身受,並在作業工作程序中詳細註明該步驟工作方法及防護用具或所 使用之手工具。在作業前由班長或主管在其每日上班 15 分鐘教導員 工風險危害辨識並以自身產線為主題式教導及提醒安全防護具之重 要性。在環境部分對於轉動設備或人員作業位置旁間隙過大則全面清 查加裝護蓋或護欄避免人員不小心被捲入或墜落,另在這些安全觀察 當中最大發現之前在設備安裝控制權安全切換開關對人員安全防護 方面由一直為被動狀態變動為主動狀態,也就是說今天在現場作業人 員可能安全是由操作人員控制設備來保障,現在則是由現場操作人員 對自己主動安全來防護,例如人員在鋼捲在台車上入料時需在旁剪除 鐵帶,台車可能不小心異常作動或操作室人員不小心碰觸按鈕而移動 造成人員傷害,透過在現場人員作業旁安裝空置權安全切換開關切換 讓台車”暫時 ”失去其功能。等待作業完成離開前再予以解除以保障 人員安全稱之為主動安全防護。為其一大亮點

5.2 建議

目前個案公司動態安全觀察制度之建立,本研究有以下幾點建議

改善,就觀察影片過程中在對於參與安全觀察活動人員影片拍攝上對 於危害認知辨視及觀念上有明顯之不足,故影片有許多只呈現於作業 環境及設備上,無法清楚明確交代對於人與周遭互動作業之間,或者 只針對人員為目標,這些均無法發掘其潛在危害,應持續進行危害鑑 別風險評估之訓練,以增進問題判別能力,對於不安全行為之辨識較 為不足,但進行評估人員還是需要有專業的經驗及能力,才可較完整 尋找出工作場所潛在的危害。在一般安全教育訓練課程中,或可透過 實際案例、分組討論等方式授課,可加深參與人員對安全認知。再者 對於作業人員改變並提升安全行為可透過完整的教育訓練有效傳達 根據人員的知識與經驗來進行規劃如主題式案例觀摩進行分組討論 或上班作業前主管或班長進行作業風險訓練來加深印象,工作安全程 序書應適時修訂應與安全觀察作業現況符合並詳細說明清楚作業方

104

法工具及步驟和可能產生之危害與風險等。在機械設備與作業環境清 查在操作上由自身操作人員進行主動安全控制系統和轉動設備應全 面加以防護或作業區加以管制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常在不經意之 間所發生,問題發掘與危害鑑別上,尚未建立標準程序,危害與風險 亦缺乏明確定義,應有一套明確的標準程序。應後續研究建議針對該 鋼鐵廠中所有安全觀察進行資料做一歸納歸納比對工作,並持續發掘 可能發生危害之問題點或環境,除提出執行建議作法,而後續的執行 成效結果,也應持續進行追蹤。針對其他單位尚有龐大的資料,須執 行問題點歸納分析,而後續可針對不符合之缺失類型持續執行尋找出 其他待改善的事項,以使此活動推動更加精進。

人員的作業流程是由經驗傳承與自我的工作學習經驗中所得到的 成果,但往往員工對工作的要求大多停留在品質與量上的部份多作著 墨,在安全上的注重就顯得相對薄弱許多,而主管對於工作程序上的 要求就大多以安全上的考量為主,因此訂出的工作程序有些不符合員 工的作業,故可藉由動態安全觀察影片與作業員工共同找出危害點,

再經由討論出共同防護以求安全觀察制度推行更為完善。

5.3 研究限制

本研究由於及時間以及協助抽樣作業樣本不足的限制,僅對個案

公司單一廠區少數作業進行調查研究,並未對其他同類型的作業和其 他廠進行調查,也另外受限於單一廠區之作業進行拍攝以及未對某項 作業進行多次拍攝觀察,所以樣本的資料收集比較有限,後續研究者 可針對此點加以改善,以期獲得更客觀的研究結果。

5.3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對象僅以個案公司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作業活動為研究範

105

圍,並未對人員的作業姿勢安全標準或員工不願意遵守或工廠的生產 流程位置布置及原因進行探討,後續研究者可針對此點納入研究調查 的範圍,以便能全面了解公司對往後工廠配置上的考量與員工於作業 上的需求,期盼後繼者能繼續深入研究。

106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編印(2009),勞工安全管理師訓練教材。

王世煌(2002)。工業安全風險評估,台北:揚智文化。

江智慧(2010)。職業災害救濟與重建之研究。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嘉義縣 吳益民、傅武雄(2011)。提升行為安全觀察對降低職業災害之研究。工業安全衛生月刊,NO.265。

pp.36-51。

林雅惠(1998)。「FMEA與FTA技術於可靠度應用之研究」。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 理技術研究所,台北市。pp.32-42

林瑞玉(2012)。鋼鐵業安全衛生技術與風險管理推廣宣導會資料

姚嘉文(2004)。半導體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整合「安全衛生環境風險評估」之研究-以薄膜製程 WJ1000機台為例。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產業安全與防災專班,新竹市。

洪培元(2006)。由不安全行為談職業災害之防止。工業安全衛生月刊,NO.210。pp.54-62。

高毅民(20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輔導人員訓練教材。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曹常成、邱馨瑩、高崇洋(2010)。致災不安全行為分類與現況分析-以營造業重大職業災害為例。工 業安全衛生月刊,NO258。pp.37-58。

曹常成、劉國青(2009)。勞動檢查與職災關係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報告 IOSH97-S503。

勞動部(2013.6.18)。立法院通過「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工職場安全健康保障邁入新紀元。線上檢索 日期:2015年2月10日。網址

http://www.tetca.org.tw/htm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20130625Z&Rcg=105665 勞動部(2014)。民國102年勞動統計年報。線上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0日。

網址:http://www.mol.gov.tw/statistics/

勞動部(2014)。勞動法令查詢系統。線上檢索日期:2014年12月10日。

網址:http://laws.mol.gov.tw/Chi/FLAW/FLAWQRY01-1.asp。

黃清賢(2002)。危害分析與風險評估,修訂初版,台北市:三民。

經濟部工業局編印(2011)。100年度「中小企業工作環境改善計畫」鋼鐵業風險評估案例實務手 冊,pp.22-25。

潘文章(民77)。工場管理觀念分析實務。台北:三民,pp.194-212。

賴朝寶(2006)。我國重大職業災害有關雇主刑事責任之研究。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 究所,嘉義縣。

謝明瑞(2001)。台灣鋼鐵業的發展。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啟瑞、劉錦添(民81)。台灣勞工職業災害的實證分析。見施俊吉主編勞動市場與勞資關係。台北:

107

Bird, F. and L.Schlesinger (1970). “Safe Behavior Reinforcement,” Journal of ASSE, pp.16-24.

David, E. (2005).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ur and Error, Human Reliability Associates Ltd., pp.1-10.

Halyvourgiki, S.A. and S.A. Ergonomia, (2009). “Risk Assessment and Safe Access Management in Long Products Rolling MillMachinery, Halyvourgiki Inc.

Heinrich, H.W. and E.R. Granniss (1959).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4th ed.). New York:

McGrew-Hill.

Heinrich, W. W. (1931). The foundation of a major injury, New York, McGRAW-Hill.

Heinrich, W. W. (1931).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Approach, New York,McGRAW-Hill Reason, J., E. Hollnagel, and J.Paries (2006). Revisiting the “Swiss Cheese” Model of Accident. EEC Technical/Scientific Report, No. 2006-017, pp.1-25

Komaki, J. (1978).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Occupational Safety Pinpointing and Reinforcing Safe Performance in a Food Manufacturing Plant.”,Applied Psychology, Vol.63, No. 4, pp.434-445.

Marta, M. (2003).“The FMEA Method used in Process Approach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Sheet Metal Process, Journal of METAL.

Paul, S.R., L.P. Jerry, and B.David (1993).”Behavioral safety program: Creating a new corporate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pp.193-198 193 Elsevie

Raffaelli, M. and L.J. Crockett (2003). Sexual risk taking in adolescence:The role of self-regulation and attraction to risk.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39, pp.1036–1046.

Rundmo, T., H.Hestad, and P. Ulleberg (1998). Organisational factors and workload among offshore oil personnel. Safety Science, Vol.29(2), pp.75-87.

Smith, P. and C. Mustard (2007). “How many employees receive safety training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a new job?” Injury Prevention. Vol.13, pp.37-41.

Sulzer-Azaroff, B. (1987). “The mod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safety behavior.”Th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Vol.9, pp.177-197.

Ward, R.B. (2012). Revisiting Heinrich's law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chemical engineering: 23-26.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informit.com.au/documentSummary;dn=866441405245649;res=IEL ENG,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informit.com.au/documentSummary;dn=866441405245649;res=IEL ENG,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