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從核心職能探討高考三級及地方特考三等之教育行政人員的考試 制度及職前訓練制度,進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篩選及培訓優秀的教育行政人才。

本章統整前述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結論並據此提供建議。

結論

依據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本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高考三級及地方特 考三等之教育行政人員所需的核心職能,第二部分為考試制度篩選的核心職能以 及限制,第三部分為職前訓練制度培訓的核心職能以及限制。

本研究針對高考三級及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人員所需的核心職能,進行內 容分析,所得之研究發現如下所述:

一、充足的教育以及法律專業知識

教育行政人員制定以及執行教育政策時,需有充足的教育專業背景知識,才 能夠符合教育目的及切合教育需求,然而除了教育專業知識之外,需有法律相關 知能,包含瞭解教育相關重要法規以及行政程序法等,使制訂或執行的教育政策 能夠符應實質正義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落實程序正義。

二、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以及文字論述能力

教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往往需仰賴各單位通力合作,因此教育行政人員需展 現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條理化綜整多方意見進行協調,此外,不論是發佈新聞

稿或是公文便簽等,如何簡潔明瞭地運用文字說明並陳述,考驗著教育行政人員 的文字論述能力。

三、具有邏輯性的思維以及問題解決能力

不論是制定政策或是執行政策,都會影響許多相關單位的權益,例如學生、

家長、教師或是利害團體等,因此需要具備邏輯性的思維,才能夠周全地訂定及 推行政策,而在推行的過程中也會遭受多重的困難及阻礙,如何在立場相異及行 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設法取得雙方的共識,考驗著教育行政人員的問題解決能 力。

四、能夠自我情緒管理並具備抗壓性

教育行政機關業務繁雜且具有時效性,因此教育行政人員需具備能夠承受工 作壓力的核心職能,當面對許多代辦事項時,能逐一判斷輕重緩急有計畫性地安 排處理,而遭受到民眾投訴或是長官責罵時,能在當下控制情緒避免直接衝突,

惟具有良好的情緒管理以及強韌的抗壓能力,始能臨危不亂沉著理性地將教育行 政事務妥善處理完成。

五、擁有教育熱忱及身為教育人的自我認同

具有教育服務熱忱,才能夠持續地於教育領域中耕耘,懷有身為教育人的自 我認同,秉持做對的事也把事情做對的信念,不畏困難地持續創新與改革,不停 反思教育的本質與目的,謀求更佳的教育行政服務品質,執行教育行政工作並非 容易的事,但如能信守對教育的理念,不斷地投入心力付出,終究能在教育行政 領域中闖出自己的一片。

一、能夠篩選出具有邏輯性的文字論述能力的教育行政人員

從應試答題的架構及安排的大小標可以瞭解應試者組織知識及文字論述能力,

在短時間內快速審題並清楚地針對問題進行具有邏輯性的文字闡述,除了考驗應 試者專業知識程度,也能掌握其邏輯思考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因教育行政業 務時常需要透過文字傳達政策旨意或是協調溝通,從公文便簽到新聞稿的發布,

皆需倚仗教育行政人員文字論述的表達能力。

二、能夠篩選出熟稔教育專業知識及教育議題的教育行政人員

透過考試題目的靈活設計,避免流於僵化的知識背誦,除了可篩選出能活化 教育知識的教育行政人員之外,也能鼓勵有意報考教育行政人員的應試者,走出 書本,多多涉略時事掌握最新的教育議題,畢竟日後面對的是不斷變遷的教育環 境及多元化教育需求,有賴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的教育行政人員進行創新及改革。

三、無法瞭解應試者的工作態度及工作能力

筆試的考試方式雖然能恪守公平、公開及公正的原則,但其最大的缺失是無 法掌握應試者的工作態度以及工作能力,必需仰賴進一步的面談,或是藉由實習 培訓篩選機制才能判斷,然而實行口試所花費的高昂時間與金錢成本為考試機關 一大考量,同時對於人力吃緊的公務機關來說,勢必加長等待人力缺口的時間,

同時完善的實習培訓機制建置也需要投入相當大的資源,但若能強化補足筆試缺 失的篩選程序,即便當下需花費高額的成本,但卻能省下日後錄取者調適工作環 境的時間以及處理不適任人員的行政資源。

四、考試科目與教育行政工作產生考用落差

從訪談資料中可看出教育行政人員認為目前考試科目能夠發揮於實際工作的 空間十分有限,考試科目對於所處理的教育行政工作幫助性不太,畢竟教育行政 的工作十分多元,包含從幼兒園到高教以及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所涉及的教 育層面及範圍廣泛而複雜,舉凡學校工程到營養午餐的管理,必須仰賴處理業務 時邊做邊學,因此對於現行的考試科目,教育行政人員認為考試努力學習的教育 專業知識,但對於行政業務的實質效益不高產生考用的落差,認為反而具有能在 工作中的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核心職能。

一、基礎訓練培養人際互動及溝通表達能力

基礎訓練課程的評分機制中,小組的專題報告占了一半的分數,顯示訓練機 關相當重視受訓者與他人的互動及合作關係,因往後的教育行政環境,經常需要 不斷地進行縱向及橫向的溝通,不論是處理爭議或是爭取行政資源等都需依賴教 育行政人員的溝通表達能力以及經營人際互動關係的能力,現行教育政策的推動,

非為教育行政人員憑一己之力完成,都需要各單位的通力合作,及長官和民意代 表支持,於此,訓練機關希望藉由專題報告的方式,讓受訓者透過討論達成共識,

且每位受訓學員皆要上台報告,並接受其他學員的提問,培育受訓者與人合作及 表達意見的核心職能。

二、實務訓練培育問題解決及壓力調適能力

受訓者於實務訓鍊期間開始經手處理交辦的教育行政工作,然而教育行政機 關的業務量大,工作步調也快,加上行政機關往往在業務交接上並不確實,造成 受訓的學員往往陷入不知道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困境,在公部門的分工 制度下,其他人也不清楚業務內容而無從幫忙,讓受訓學員往往找不到人問,只 好想盡辦法在時限內,自行解決處理,實務訓練讓受訓者學習如何在短時間內熟

悉業務並具有獨立作業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能夠訓練受訓者適應公務機關的 行政流程及文化,在面對壓力下學習如何進行自我調適及情緒管理。

三、集中訓練補強教育專業法令及政策知能

集中訓練除了能讓在不同機關單位服務的教育行政人員有相互交流的機會之 外,重要的是所安排的課程不同於基礎訓練通識性的課程,為專門針對教育行政 人員所設計的教育專業法令及教育政策,補強受訓者專業教育知能,且聘請的講 師為具有教育行政機關服務經驗的人員,能將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做結合,貼近 受訓學員的實務需求,不過受訪的教育行政人員認為應增加討論與交流的機會以 提升受訓成效。

四、基礎訓練及實務訓練的時序安排降低培訓成效

現行制度是安排受訓者先至服務機關報到,開始實務訓練後再等候通知參加 基礎訓練,然而受訓者在實務訓練期間已開始著手承辦業務,一邊依循前案一邊 執行業務,學習行政流程及公文撰寫,因此在參加基礎訓練前已有一定的行政知 能,而基礎訓練所安排的課程包含基礎公務知識及公文用語,其實對於受訓者來 說等於是花費時間學習重複的東西,也由於已開始處理業務,因此都是帶職參訓,

一方面要顧及基礎訓練的課程,另一方面仍要處理機關業務,造成受訓人員雙重 負擔,同時也產生服務機關的困擾,在短暫數週的受訓期間,難以尋求職代,只 能等候受訓者完訓,對於教育行政工作的運作造成影響。

五、實務訓練輔導員制度缺乏專業度與支持系統

現行的實務訓練制度以指派機關內部的主管擔任輔導員為主,但教育行政機 關的主管如科長、專員或是股長等,基本上本身的業務十分忙碌,需要到處參加 會議經常不在辦公室,因此產生受訓學員往往找不到輔導員的情況,需自行請教

其他的同仁,但並非其他同仁皆有能力及有意願協助幫忙,受訓學員只能自立自 強,另一方面,對於輔導員本身而言,指導受訓學員的任務等同額外增加工作負 擔,除非同仁願意一同協助幫忙,否則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目前保訓會提 供的輔導員培訓課程以及帶領受訓者的方式,給予寬鬆的標準及極大的彈性空間,

每位輔導員的指導方式差異極大,在缺乏實質的業務支持系統下,輔導員發揮的 指導功能有限,而受訓者似乎只能全憑運氣接受訓練。

每位輔導員的指導方式差異極大,在缺乏實質的業務支持系統下,輔導員發揮的 指導功能有限,而受訓者似乎只能全憑運氣接受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