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

過去與此議題相關之研究,「土地」與「廠商角度的因應方式」的討論相 對較少。相關研究大多是著眼於土地制度變遷與都市化、工業化發展之間的關 係與影響;或是土地制度形成原因與演變趨勢,以及對地方政府治理行為的影 響;亦有討論臺灣不動產業前往中國發展的研究。然而對於制度變遷對製造業 帶來的土地問題,則較少受到關注。本研究以訪談為主要的方式,試圖以臺商 的角度來探討土地制度變遷所造成的影響,並釐清與歸納出臺商在中國投資環 境與政策變化快速的情況下,「土地」對製造業者所帶來的問題與因應方式。

一、 雙軌土地所有權制度:用國有土地好?還是用集體土地好?

中國的土地制度將所有權數分為「國有」與「集體所有」,且不同權屬的 的土地將適用不同規範。在國家與集體組織的權力有所差別下,對於使用土地 的臺商業者也會帶來影響。開放之初進入中國投資的業者,在當時法規尚未健 全、投資前景尚未明確的情況下,設廠時較易受地價低廉而吸引,而未注意到 土地權屬不同的差異。隨著經營穩定、法規制度開始建立後,「使用權」的保 障便開始成為業者在意的一項重要環節。而設廠在集體土地的業者,因土地使 用權轉讓受限,雖未必能夠轉用國有土地並取得權證,但大多都會考慮此一途 徑的的可能性,以確保其經營與生產。

訪談當中,許多業者皆提出往後取得土地時會以辦得國土證為必要條件,

顯見土地權利會是臺商決定進入投資時的重要考量。以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 洲地區在進行工業化發展時,是以大規模徵收的方式,先將農村土地徵為國有,

再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方式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臺商若選擇前往長三角 地區,便可能避開珠三角較為複雜的集體土地產權問題。在這個課題上,可考 慮再取得長三角地區的臺商經驗,進行比較或驗證。

二、 土地特性的影響:帶不走、也藏不了。

土地因使用與投資性兼具,以及不可移動性等特性,在規範制度變化過程 中,也因土地特性對業者帶來影響。本研究認為在廠商取得土地權證之後,土 地便開始由原先進入中國投資時僅是單純的生產要素、為了建廠才取得,慢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轉變為公司的資產;且此情形在近年地價高漲、土地市場化發展成形的情況下 更為明顯。由於土地同時兼具使用性與資產性,因此雖然臺商最初進入中國投 資時,大多是看上低廉的勞動與土地等生產成本,且土地公有制度、缺乏市場 化的情況下,土地自然僅被當做單純的生產要素。然而當業者支出費用取得土 地權利憑證的保障之後,看待土地的態度也可能隨之改變。隨著土地市場化的 建立,市場上的土地價格高漲,此時縱使業者未打算處分手中的土地,但在重 新取得土地成本已有所提高的情況下,便可能更加在意手中已有的土地資產。

從訪談的結果來看,我們認為在投資環境變遷之下,已在當地擁有土地(持 有土地權證)的中小企業,可能會更積極於在地化的發展。由於土地的不可移 動性與建物的定著性,業者建廠後較不容易隨意移至他處。此情形在以中小企 業為主的臺商投資可能更為明顯。由於中小企業往往是建立分工網絡協做生產,

遷移時所需付出的成本較高。可能受到此一因素的影響,縱使有研究調查19指 出臺商認為東莞的投資環境並不好,但對於在當地投入生產已久、甚至有權證 保障的業者而言,遷往他處衍生出的成本可能更高,而可能選擇克服面對到的 問題並留在當地,而使得東莞仍為臺商高度聚集的地區。

在時空環境演變、生產成本已不若早期低廉之情況下,廠商仍會考量到在 當地的經營投入,而選擇留在當地。這些經營投入,包含在當地設廠無法輕易 移動、與當地官僚的關係、協力廠商之間的配合等因素。基於土地的不可移動 性與建物的定著性,廠商在土地上投資建廠之後,若要遷往他處,除需重新取 得土地,搬遷與衍生的成本更可能是造成廠商選擇留在原址的重要考量。有受 訪廠商便表示在考慮遷移時,最重要的並非重新取得土地的難易度,而是過去 包含原廠房生產投入、政商關係等各方面的投資經營,將難以帶往另一處。此 時雖非直接受到土地權利的影響而選擇留下,但仍是土地與建物的定著性影響 所致。

三、 「國有化」的「開發許可制」

本研究認為,中國的土地制度可說是具備「國有化」與「開發許可制」的 特色。在此制度下,不論土地權屬為國有或集體所有,土地使用與發展權的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另外樣為臺商聚集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業者,當初選擇前往該地區投資時,

土地環節的影響與課題也是另一個值得比較的方向。與珠三角地區以集體土地 為主,由下至上帶動的發展模式不同,長三角地區自始便較偏向由上而下的政 府主導發展,且土地多是以國有土地方式出讓或出租給前來設廠的外商業者。

在這樣的投資環境下,當地業者較常面對到的土地課題類型及所帶來的影響可 能有所不同,仍待後續研究驗證。

析: 1998-2007,中國大陸研究, 55(2): 105-130。

2. 吳介民(1998)同床異夢:珠江三角洲外商與地方之間假合資關係的個案研

10. 耿曙(2003)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

48(3): 1-32。

11. 高長、王正旭(2008)兩岸關係的回顧、新情勢與前瞻,遠景基金會季刊,

9(3): 167-198。

12. 高長、洪嘉瑜(2009)台商大陸投資的經營模式與績效:長三角與珠三角比 較,收錄於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陳德昇主編,pp. 1-29,

臺北:INK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13. 高長、陳威如(1998)台商赴大陸投資所有權進入模式決定因素的分析,管 理學報,15(3): 393-4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國立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11)台商糾紛與排除方式之研究,財團法人 海峽交流基金會委託研究。

15. 陳永生(2001)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研究,44(3):

17-43。

16. 陳哲正(2003)台商製造業投資中國大陸區位選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 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7. 陳德昇(2009)全球在地化:蘇州、東莞台商經驗與效應,收錄於昆山與東 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陳德昇主編,pp. 109-141,臺北:INK 印刻 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18. 曾育裕(1999)中國大陸國有城鎮土地使用權轉讓之法律分析,經社法制論 叢,23: 367-398。

19. 馮邦彥(2009)台商大陸投資:東莞模式,收錄於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

治理與轉型,陳德昇主編,pp. 223-241,臺北:INK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 有限公司。

20. 黃智聰、歐陽宏(2006)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決定因素之研究,遠 景基金會季刊,7(2): 139-178。

21. 楊友仁、王鴻楷(2006)中國大陸地方土地產權體制的形構與演化:東莞地 區案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3: 1-41。

22. 楊友仁、王鴻楷、郭健倫(2004)快速工業化下的中國大陸區域治理:以蘇 州地區土地產權體制轉化為例,中國大陸研究,47(3): 111-142。

23. 楊友仁、夏鑄九(2005)跨界生產網絡之在地鑲嵌與地方性制度之演化:以 大東莞地區為例,都市與計劃,32(3): 277-301。

24. 楊春、廖海峰(2009)港資與台資變遷對東莞發展影響:比較觀點,收錄於 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 pp. 275-303,臺北:INK 印刻文學生 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5.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3、2004)對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

26.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5)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

27.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6、2007)赴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8-2012、2013b)對海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 分析報告。

30.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13a)102 年 12 月份核准僑外投資、陸資來臺投 資、國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統計月報。

31. 潘明宏、陳志瑋 譯(2003)Chava Frankfort-Nachmias & David Nachmias 著,

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簡體中文

1. 王永儀、魏衡、魏清泉(2011)轉型期東莞市工業用地變化及調整優化研究,

規劃師,27(4): 77-83。

2. 王緝慈、羅家德、童昕(2003)東莞和蘇州臺商 PC 產業群的比較分析,中 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 6-10。

3. 王麗、曹有揮、袁豐(2012)中國 FDI 區位選擇的時空格局演進及影響因素 分析,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1(1): 8-16。

4. 朱茂元、穆聳(2013)中國市場化進程中的土地投資及法律實務概述與實證 研究,收錄於房地產與基礎設施業務,中倫律師事務所編,pp. 1-35,北京:

法律出版社。

5. 李中(2013)農地入市流轉對土地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財經問題研究,349:

139-143。

6. 李啟茂(2013)城市轉型升級引起的地產格局變化-暨土地所有權二元化的 衝突及解決思路,收錄於房地產與基礎設施業務,中倫律師事務所編,pp.

367-380,北京:法律出版社。

7. 馮果、陳國進(2013)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之客體研究,武漢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66(6): 21-26。

8. 劉作麗、賀燦飛、王俊松(2009)市場、制度與中國房地產外資企業的區位 選擇,經濟地理,29(9): 1512-1517。

9. 蔣省三、劉守英(2004)土地資本化與農村工業化─廣東省佛山市南海經濟 發展調查,經濟學(季刊),4(1): 211-228。

1. Broadman, H. and Sun, Xiaolun (1997)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The World Economy, 20(3): 339-361.

2. Chen, Homin and Chen, Tian-Jy (1998) Network Linkages and Location Choic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9(3):

445-467.

3. Chen, Tian-Jy, Chen, Homin and Ku, Ying-Hua (2004)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local linka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5(4): 320-333.

4. Cheng, Leonard K., and Kwan, Yum K. (2000)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1(2): 379-400.

5. Dees, S. (1998).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Economics of planning, 31(2-3): 175-194.

6. George C. S. Lin (2006) Peri-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 A Study of New

6. George C. S. Lin (2006) Peri-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 A Study of New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