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了解中部地區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之社會 智能表現,並進一步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社會智能之差異情形,依 據研究結果,整合歸納主要發現如下:

壹、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社會智能差異情形

一、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社會智能之差異分析

幼教系大學生之社會智能高於非幼教系大學生,且有顯著差異存在,

顯示教育相關科系之大學生社會智能較高,可能由於有教育相關科系之學 校對學生正向情性特質較為重視,故幼教系學生之社會智能高於非幼教系 學生。而其中教育大學幼教系與科技大學幼保系之大學生,社會智能平均 分數皆屬中等程度,但經由統計分析後無顯著差異存在,意即不論來自師 範體系或技職體系之幼教相關科系大學生,社會智能無顯著差異。顯示幼 教系與幼保系學生可能由於近年來教育政策的走向使得學生的特質上已 漸趨相似。

95

二、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在社會智能各題之差異分析

研究者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在社會智能 各題之平均數差異情形,結果顯示幼教系大學生在社會智能中「利社會行 為」與「自我認同」題目上的平均分數高於非幼教系大學生,幼教系大學 生有許多正向的情性特質,唯針對「處事能力方面的能力」信心程度稍嫌 不足,而善於人際間互動之特質,將有助於日後在職場上個人能力的發揮 與工作的適應。

貮、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在不同背景變項中社會智能之差異情形

一、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在不同背景變項中社會智能交互作用分析

「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在「公私立大學」、「不同年級」、「不 同家庭氣氛」、「是否曾修習情意課程」及「是否參與社團」之變項中對 社會智能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中,皆無交互作用存在,顯示不同背景 變項中不因受試對象是否為幼教系而有社會智能不同的情形。

二、幼教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在不同背景變項中的主要效果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公私立大學」與「不同年級」對社會智能的主要效 果未達顯著,可能原因為近年來實施多元入學,學生進入大學的管道多元 化,各大學也以各種方式吸引大學新鮮人,積極延攬人才的結果使得公私 立大學之學生特質較無明顯的差異; 而不同年級學生之社會智能無顯著差 異之原因可能因各年級之人數比例有所差距造成。

在「不同家庭氣氛」」「是否修習情意課程」及「是否參加社團」等 變項對社會智能的主要效果均達顯著差異。家庭氣氛「很融洽」者之社會 智能高於家庭氣氛「普通」者,且達顯著差異。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與

96

大學生的人際關係、處事風格及自我效能可能有所關聯,故家庭氣氛很融 洽者之大學生其社會智能表現優於家庭氣氛普通者; 修習情意課程之大學 生對社會智能有顯著差異存在,大學時期曾修習情意課程者之社會智能顯 著高於未曾修習(含「不確定」是否修習過)情意課程者,顯示情意課程 對個人的社會智能增長似乎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性; 參與社團之大學生對 社會智能有顯著差異,可能因社團活動可增加人際之間的互動,也相對的 增加了做人處事的磨鍊機會,以致於造成社會智能的表現有不同。

參、中部地區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社會智能差異情形

一、大學生社會智能之現況

大學生社會智能平均分數屬中等程度,顯示目前中部地區大學生社會 智能尚可,但仍有進步之空間。以各題平均分數之排序而言,大學生大都 能感受到家人的關愛,且能反省自己的做為,人際互動方面對他人常表示 關心之意,但普遍對自己的領導與溝通能力不甚滿意。期望大學生能針對 自己能力不足處予以加強。

二、不同家庭環境變項大學生社會智能差異情形

(一)大學生之社會智能,在性別間有顯著差異存在,且女生社會智能 總平均分數優於男生; 而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社會智能單題題目 的表現上達顯著差異,女生較男生喜歡與他人分享心事及感受,

男生對自己的處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於女生,對未來也較 有信心,顯示男女生在個性、特質上的差異。但由於相關研究的 缺乏,社會智能當中性別的差異仍有待後續之研究。

97

(二)父母親婚姻關係以「有婚姻關係且住在一起」者居多,但不同的 父母親婚姻關係與社會智能無顯著差異存在; 中部地區大學生的 父母管教方式以「民主」管教方式最多,不同父母管教方式之大 學生社會智能有顯著差異存在,父親以「民主」教方式之大學生 其社會智能顯著高於以「權威」及「放任」管教方式者; 母親以「民 主」管教方式之大學生其社會智能亦顯著高於「權威」及「放任」

管教方式者。而不同父母管教方式對大學生社會智能單題題目的 表現上也有顯著差異,不論大學生之父親或母親,以「民主」管 教方式者較父母親以「權威」及「放任」管教方式者較能感受到 家人的關愛;其次,父母親以「民主」方式管教者亦較能讓大學生 感受到家人會以他們為榮,各種教養方式各有利弊,但研究顯示 父母親以「民主」管教方式者其孩子的情性特質發展較佳,較易 感受家人的關愛及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

三、不同學校環境變項大學生社會智能差異情形

(一)以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含技術學院)區分時,科技大學學生之 社會智能高於一般大學學生,但其中針對教育大學幼教系大學生 與科技大學幼保系學生社會智能之比較時,卻是教育大學幼教系 學生社會智能高於幼保系與非幼教系大學生。顯示一般大學與科 技大學學生社會智能之差異可能因其中不同的科系而有所差別。

(二)不同學院之大學生社會智能有顯著差異存在,平均分數由高至低 排列依序為教育學院、財法商管學院、醫學院、理工學院。比較 四個學院,即教育學院、醫學院、財法商管學院及理工學院學生 之社會智能,教育學院學生社會智能顯著高於醫學院及理工學院 學生,其餘學院間社會智能無顯著差異。由於不同性別的大學生 其社會智能的表現有顯著差異,女生的社會智能優於男生,而其

98

中教育學院學生大多為女生,而理工學院學生大多為男生,故性 別變項可能為干擾變項,在此無法排除性別的影響。其次為不同 學院之大學生社會智能單題題目的表現上達顯著差異,對未來的 信心上,醫學院顯著高於教育學院及財法商管學院;且醫學院學生 自覺家人會以自己為榮; 在自覺對社會的責任感上,教育學院與醫 學院學生顯著高於理工學院學生,可能原因為不同科系學生領域 不同,教育學院及醫學院學生日後面對的是人與人互動頻繁的工 作環境,自然而然形成自身對社會的責任感。

(三)大學生有參加社團活動者與未參加社團活動者約各佔半數,參與 服務性社團者人數極少,顯示服務性社團較不受年輕學子青睞; 有 參與社團之大學生社會智能較未參與社團者高,參與社團對社會 智能有極顯著差異存在。但參與服務性社團對社會智能無顯著差 異存在,推測參與服務性社團之人數與未參與服務性社團者人數 兩者相差懸殊為可能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否擔任社團幹部」

的大學生其社會智能的表現有顯著差異,曾擔任社團之社長、總 幹事、學生會主席者之社會智能顯著高於未曾擔任社團幹部者,

顯示多了擔任社團幹部的經驗與磨鍊有助於社會智能的增進,不 論是在與人溝通互動的技巧或是自我認同感都將有所成長。

9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