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統治者作為之影響:蔣經國與台灣憲政發展

第四章 結論-張君勱立憲條件之反思

第二節 統治者作為之影響:蔣經國與台灣憲政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時條款》壓抑,1949 年 5 月 20 日台灣省全境宣佈戒嚴,使張君勱期盼的完善的 憲政道路遲遲無法成形。

這個現象讓我們看出統治者的「法治精神」之有無,才是立憲過程中的第一 因,若統治者完全無心接受任何法律的約束,則儘管已經制定、甚至公布了一部 憲法,終將淪為具文;反過來說,當統治者願意尊重憲政時,立憲條件才開始啟 動,在其他五項立憲條件一一被滿足後,國家的憲政就可以算穩定下來了。下一 節將以歷史分析的方式回顧蔣經國時代到李登輝時代的台灣憲政發展,以點出統 治者心態舉足輕重之地位。

第二節 統治者作為之影響:蔣經國與台灣憲政發展 一、從威權統制到革新保台

蔣介石於1975 年過世,在此之前,他早已安排自己的兒子蔣經國「接班」,

掌握黨國情治體系、軍隊政治工作與救國團的蔣經國於1978 年正式擔任總統,172 成為台灣的領導人(也就是張君勱所謂的統治者)。剛上任的蔣經國,無疑地是一 位以威權統治的強人,在他的統治下,情治單位大力對黨政軍與社會各階層進行 監視與政治偵防工作,目的在排除任何可以危及國民黨政權的言論和勢力。這種 統治風格,加上當時台灣仍在戒嚴時期,憲法中保障人民權利的規定根本起不了 作用,汪榮祖、李敖曾言在侵害人權的行為上,「蔣中正固為罪魁,蔣經國亦為 禍首,並且在執行上,他比他老子還負更多的實際責任。」173 換句話說,1970 年之前的台灣,完全不具備任何立憲條件。

1970 年之前的蔣經國,為了達成父親蔣介石反共的決心,堅持「一黨專政 是唯一的統治辦法」,只有透過各種政工、特務與救國團組織,台灣才能安定下

172 薛化元,蔣經國與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再評價:以解除戒嚴為中心的探討(台灣風物,2010 年12 月),頁 199~205。

173 汪榮祖、李敖,蔣中正評傳(下冊)(台北:商周,1995 年),頁 8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來,積極反共,「只要中共存在一天,我們就永遠沒有民主」。174 蔣經國會抱持 這種統治態度,很大的原因受到美國影響,美國的反共政策當時的台灣是一致 的,美為阻止共產黨勢力坐大、漫延至太平洋,在1954 年12 月 3 日與台灣訂定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以軍事合作為基礎、另外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部分;有 了美國的奧援,國民黨政府當然可以無視憲政、無視人民的聲音,因此從蔣經國 就接過了蔣介石時代的威權統治模式。張君勱非常反對當時中華民國接受美援,

他認為接受美援的結果就是使國民黨更有能力棄憲法於不顧:

自美國政府對於東亞反共國家,予以軍援。於是此等國家之元首 得裝備數十萬軍隊,而不出於人民之負擔,此等元首自覺其地位 鞏固,權力強大,置《憲法》條文於不顧,視行政院負責大員如 一家之僕役,法庭審判或為貪贓枉法之保護者。175

此外,他又說過:

蔣氏自卅年來操國防大權,馴致一敗塗地。自退處台灣以來,軍 械軍餉得之美國,更有恃無恐,置《憲法》條文與立法院職權於 不問。176

然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並非持續且不變的。1969 年 3 月,蘇聯和中共發 生珍寶島衝突,美國總統尼克森即委託法國總統戴高樂向北京方面傳達他改善雙 方關係的意願。7 月,美國宣布放寬美國公民赴中國大陸旅遊的限制,中共也回 應,指出兩名於香港海面乘遊艇失事的美國公民已經獲救,即日可以返回美國,

作為友好的表示;11 月,美國宣布海軍的第七艦隊停止巡弋台灣海峽;12 月,

美國取消部分對中國大陸的貿易禁運。1970 年 1 月 20 日起,美國與中共恢復大 使級談判。從此,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關係逐漸親密,對中華民國的援助行

174 蔡玲(Chao, Linda),馬若孟(Ramon H. Myers)著,羅珞珈譯,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中華民國 的政治歷程(台北:三民,1998 年),頁 153。

175 薛化元編,一九四九年後張君勱言論集,(台北縣:稻鄉出版社,1989 年 8 月),頁 25。

176 同前註,頁 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開始減少。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聯合國大會通過「阿爾巴尼亞案」,認定中華人民共和 國為代表「中國」出席聯合國組織之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隨即退出聯合國。

國際上的不斷挫敗,使中華民國的「法統」與統治正當性受到嚴重地衝擊,177 為 了穩固國民黨在台灣的政權,國民黨對台灣的統治方式出現了改變:推行「革新 保台」的改革政策,所謂的「革新」就是改革統治方式,放寬人民政治參與的限 制,使本土政治菁英與政治勢力有發展的空間。

國民大會在1972 年 3 月 17 日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修正案,按 修正案內容,台灣將於當年舉行第一次「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之後每 3年改選一次。這種改選方式提供本土人士參與政治的機會,意義十分重大,178 但在名額有限的狀況下,實際能參與的台籍政治菁英非常少;有鑑於此,蔣經國 開始吸納台灣籍政治菁英加入國民黨,拔擢願意與國民黨合作的本土政治菁英在 政治任職或在黨部擔任幹部,這些本土人士多半為「青年才俊」,蔣經國希望透 過年輕化、台灣化的人事安排,穩固並提升國民黨在台灣統治的內部正當性。

此時的統治者似乎開始出現張君勱期待的「法治精神」,在政治上走向改革 開放,實際上卻不然,蔣經國的「革新保台」政策不過是個鞏固統治的工具,當 時的統治者蔣介石仍保留威權統治之態度。因此,政治活動上雖然開放了補選,

但開放的空間十分有限,本土政治菁英真正能獲得的選舉席次非常少,中央民意 機構仍由自大陸來台的第一代資深民代把持。雖有人事本土化,但有更多不願意 與國民黨合作、或被排除在國民黨體制之外的本土勢力受到壓制,他們形成一股

「黨外」的反對勢力,179 在國民黨的隱忍之下進行政治活動。

「革新保台」政策無法滿足統治者「法治精神」這個立憲條件,充其量就是

177 同註 174,頁 207。

178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 年),頁 308。

179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 40 年(自立晚報出版,1987 年),頁 111、頁 1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個具限制性的開放政策,政策目標不在確實施行民主憲政,而是鞏固國民黨一 黨專政的地位。因此我們可以說1970 年代時,蔣經國的法治精神距離張君勱的 期待,還有一大段落差。

二、從解除戒嚴到民主憲政

國民黨的專制統治是建立在以下兩點基礎上:對內以「反攻大陸基地」自居,

實施戒嚴;對外與美軍軍事同盟,擁有許多資源,在這種背景下,蔣經國持續進 行一黨專政。然而這種集權統治型態,在1970 年代末期發生國內外局勢的動盪 後,出現了變化的契機。

國際上,1978 年 12 月 16 日,華盛頓和北京雙方同時宣佈自 1979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建交,並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斷交,同時廢止《中美共同防禦 條約》,以《台灣關係法》代替之。《台灣關係法》重新規範台美關係,對於台灣 自由民主的重視,使得此時的蔣經國,必須在美國的壓力下,推動務實的政治改 革,接受國內反對勢力,獲得更多來自台灣本土人民的支持,走向民主憲政,否 則這個政權的統治基礎勢必會動搖,因此,民主化成了蔣經國唯一的「生存之 道」。

國內部分,中美斷交使得國民黨失去來自國際的奧援,「反攻大陸」這個目 標也等於宣告無望,進一步打擊國民黨對台灣的戒嚴統治失去合法性基礎。180 但 蔣經國獲知中共與美國建交消息後,卻決定行使憲法「臨時條款」所賦予的緊急 權力,宣佈停止一切選舉活動。此做法引發黨外的不滿,許信良與余登發等人在 1979 年 12 月 25 日發表《黨外人士國是聲明》,主要訴求在恢復選舉,讓台灣人 民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1979 年 1 月 21 日,余登發因為「叛亂罪」被補,許 信良於是在次日率20 多名黨外人士發動要求釋放余登發的「橋頭遊行」,該遊行 為國民黨政府統治台灣多年來出現的第一起民間自動發起之遊行。

180 曹作清,中華民國在台灣之民主憲政發展,黃埔學報 42 輯,頁 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余登發被補後,施明德除了組成一個「人權保護委員會」替余辯護外,也與 黃信介等人合作籌劃一份黨外雜誌,1979 年 6 月 2 日,《美麗島》雜誌社正式在 台北成立。1979 年 12 月 10 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主的黨外人士在高雄市 進行示威遊行,要求國民黨政府還給人民自由與民主,後來爆發大規模憲警與民 眾的衝突,稱為「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對蔣經國產生劇烈的衝擊,雖然前一年才因為與美國斷交,

終止一切選舉,但他也了解到施行民主憲政已不能避免,他說:

我們再也經不起由分歧而破壞安定,團結不僅產生力量,團結更 是國家生存的保障。……促進團結的最短途徑,乃是力行民主政 治,……才能在和諧中矯正極端,容納異同。181

從此,蔣經國逐漸開放政治專制,將國民黨的統治基礎轉向民主化,將台灣 帶領憲政體制。相關作為列舉如下:

1980 年 6 月 5 日,蔣經國在國民黨中常會表示:「今天衡量國內外形勢,雖 仍然有困難,也面對各種衝擊,但為表示推行民主憲政的決心,……在今年之內 定期辦理中央民意代表選舉。」182 並在同年的國家安全會議中明確表達走向民 主憲政之施政方向:

本年內定期選舉中央民意代表,並予擴增名額,是我國政治上具 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國家在此繼續遭受各種困難衝擊的時 刻,作此重要決定,不只是為了完成一項選擇,而是為了國家長 遠發展奠立更健全的基礎,由此邁向民主憲政的新時代。183

1985 年 12 月 25 日,宣示:「總統繼承人依憲法程序產生,蔣家不能、也不

181 蔣經國,蔣經國先生全集(第 12 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2 年),頁 181~182。

182 蔣經國,蔣經國先生全集(第 14 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2 年),頁 500。

183 同前註,頁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