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本節就上述三節的資料進行比較與討論,共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 是將第一、二節中教師對課程的理解訪談及文件資料與課程實施情形相互 對照,以瞭解教師課程理解與課程實施的關聯性;第二部份則綜合個案教 師課程理解、實施情形及影響因素的內容,並加以討論。

壹、 教師課程理解與課程實施的關聯性

研究者將第二節大真與小美老師的課堂實際教學情形,與其課前規 畫、課程理解訪談及文件對照,將其關聯性分為「課程理解、規畫與實施 符合」、「課程理解、規畫與實施落差」情形闡述。以下分別探討大真老師 與小美老師課程理解與課程實施的關聯性。

一、大真老師課程理解與課程實施的關聯性

(一)課程理解規畫與實施符合情形

研究者將大真老師第二節的課程實施摘要表 4-1,分別對照其課程觀 點、綱要理解及課程規畫,發現大真老師的課程理解、規畫與實施相符合 的情形分為三部份探討。

1.對照課程觀點:課程實施情形大致符合教師的觀點

大真老師的教學以教科書的標題為主軸,但教學內容非來自於教科書 敘述,而是以自我知識、影片及新聞補充,以講述、提問、學生報告教學 活動為主,達成課程目的。以此對照大真老師課程觀點理解,有以下四項 符合。

(1)課程目的:在訪談中提到的五項課程目的,在教學中皆有涉及 在十五堂的教學中,除了學生分組報告與寫習作,可以畫分為技能、

認知層面,其他課程目的為認知及情意層面。認知層面在大真老師的教學

裡,可以分為社會科知識的補充、分辨是非分析思考兩部份,教學中大真 老師以講述、影片欣賞方式以提供學生事件的背景知識,或要學生查新聞

(觀 0428(2))、自行閱讀書籍獲得。至於分辨是非與批判思考,則往往藉 由事件雙面俱陳的觀點(觀 0428(2)),要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這些在課 堂裡呈現的教學目的,與其訪談顯現課程目的為社會科知識的充實,及分 辨是非與批判思考符合。

情意層面在課堂裡提到的為愛國(觀 0509;觀 0526(2))、關懷他人

(觀 0428(2);觀 0505(2));觀 0509;觀 0526)及規範人類行為以適應 社會(訪 0428),與其課程理解中課程目的為,認同感與民族意識的培養、

關懷他人與世界、社會化也頗一致。

(2)教學方法:符合其認知的教學方式

表 4-1 中,除了兩堂課為學生報告外,有五節課為觀賞影片,另有五 節課為寫習作、檢討考卷,其它為大真老師的講述、提問及學生的發表,

其中影片觀賞的討論,也以教師為主導的說明,這樣的教學實況與大真老 師對教學法的看法一致,認為依照實際教學情況,自己偏向講述法及教師 主導言談情境,對於學理上的教學法並不熟悉也不使用。

(3)教材:資源與教材等同的想法

在課堂裡的教材內容除了學生報告、習作的習寫,及五月九日的教學 為了讓學生瞭解世界人口概況,而引用教科書數字(觀 0509),其餘課堂 裡,並未見大真老師以教科書內容講課。課堂裡大量以新聞、影片及教師 知識作為補充,還有教室裡社會科圖書豐富,足見教師對教材資源的重視 與其知識的豐富,這與訪談中提到資源的重要性,視資源為教材的想法相 合。

(4)評量:紙筆測驗為主的評量方式,有兩次的多元評量形式

除學校統一紙筆測驗外,蘊含於大真老師教學歷程中的評量,有兩次

的學生報告,為其實施多元評量的具體表現,其它則為習作的習寫,這樣 的情況與大真老師的觀點符合,認為現實狀況下,紙筆測驗仍為主要評量 形式。

綜上四方面的敘述,可知大真老師的教學實況與課程觀點大致符合。

2、對照課程綱要:認同綱要,但不使用

大真老師認為課程綱要的意義,是教師教學準則與檢核,使用上用來 設計與檢核課程,也認同綱要的模糊空間是與教師角色的提升。

不過在研究者蒐集資料的期間,大真老師的課前備課,除了領域會議 對課程綱要的閱讀外(訪 0401),在課程設計與課程歸劃上,並沒有使用 課程綱要,這與他在訪談對綱要的批評一致,認為綱要能力指標數量過多 及敘述抽象,使教師不願閱讀的想法,因為對教師立即性助益不大,可知 大真老師雖然認同課程綱要,但並不使用。

3、對照課前規劃:課程實施情形與課前規畫符合度高

此部分主要就課前訪談與課程實施相對照,情形大致符合。大真老師 從教科書標題決定教學主軸及教學重點,如在第三單元教學前訪談認為教 學重點為第四課,在其單元內的六堂教學中,除了一節的單元說明外(觀 0509),其他五節的課程內容皆為第四課。

唯有二次,在先前課前規劃上,大真老師原就電腦科技主題陌生,因 此想請ㄧ名教師輔助教學,但後來因該教師的家庭突發狀況,因此改變原 作法。另一次為第二單元科學家部份,大真老師原希望能多談中國科學家 李約瑟,激發學生的民族意識,但後來因為時間因素而沒實行(訪 0407;

訪 0505)。此部分或許因為大真老師課前規劃僅做大方向,及心理上的整 理,所以研究者較難察覺相異之處。

(二)課程理解、規劃與實施落差情形

大真老師在課程理解、規畫與課程實施間的落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認同多元評量概念,實際教學運用不多

大真老師對多元評量的概念認同,但在實際教學時運用不多,唯有兩 次由學生做報告,仍以紙筆測驗為主要評量方式。

2、因應學校統一評量,為學生檢討題庫作為複習

大真老師曾提到關於教學進度方面,他並不贊成課程提前教完,以為 考前ㄧ週複習的作法,但他也難完全不受影響,因此在考前一週他仍會為 學生檢討題庫,做為考前的複習,而在教學時間上,也因為統一評量在即,

所以不得不於考前一週借其他課程,如綜合活動或體育課借來上課或檢討 考卷(訪 0419)。

3、以新聞為討論題材,卻未能完整實施討論

課堂裡新聞事件的提供為主要教材之一,大真老師希望藉由此,透過 雙面俱陳的方式,讓學生深入思考分析事件。多數的情況是由大真老師提 問,學生回答,但往往學生回答僅在情意層面的問題,例如「一個科學家 是追求真理重要?還是你發明的東西給政府試用比較重要?一還是二?

贊成為國家工具的舉手」(0428(2)-p8),並未就事情的是非曲直進行批 判。有時也僅見教師提問,卻未見後續的討論,還有討論往往也限於幾位 學生,無法使全部學生參與討論。

就其上述產生落差的原因,有教學時間的限制,使得相關新聞事件的 提供,並無法與學生作進一步討論,而學生程度能力不足也使討論以教師 為主導的因素,還有統一評量的壓力,教師教學仍難完全不受影響。

整體看來,大真老師的課程觀點與課程實施上大多符合,這與其長久 累積的經驗與信念有關,而課前的規畫也與課程實施的實際一致,也即是

因為經驗累積,使其得以調整修正原先想法,以符合為自己想要的形式。

另外,知識與資源的豐富為其助力,使其教學內容得以補充大量的事件與 知識。

二、小美老師課程理解與課程實施的關聯性

(一)課程理解規畫與實施符合情形

研究者將小美老師第二節的課程實施摘要表 4-2,分別對照其課程觀 點、綱要理解及課程規畫,發現小美老師的課程理解、規畫與實施相符合 的情形分為三部份探討。

1、對照課程觀點:教學方法與資源二方面的做法符合想法

小美老師上課以教科書單元活動為主軸,不更動其單元的順序,期間 以不漏掉教科書概念,配合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以此對照小美老師在訪 談裡提到的課程觀點,符合之處有以下二項。

(1)教學方法:實際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符合教師觀點 教學活動以教師提問學生、學生發表等方式進行,其他依單元主題的 需要,而採訪問、調查、實作等教學活動,例如:社區單元即採蒐集資料 與報告;班級自治即以實作進行;發票的認識採蒐集與觀察發表方式,還 有若遇到如定期評量、作業抽測等學校活動,教學活動也隨之轉變為複習 課程或教導習作習寫。大體而言,學生表達的機會有許多,在報告及實作 上更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這與小美老師訪談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想法一致。

(2)教材資源取得過程重於資料的正確性

小美老師對於社會科教材取得的觀點,傾向師生合力尋求資源,他強 調學生蒐集資料的過程,資料正確與否並不在意,因此當研究者就學生查 詢資料偏題時,小美老師表示以查詢過程為主,強調過程的重要性,也因

此在教學中讓學生自行查詢資料(觀 0608;觀 0610;觀 0610(2);觀 0617)。 2、對照課程綱要觀點:認同課程綱要為設計課程及教師自主權發揮 小美老師認為課程綱要的意義,在於使教師瞭解學生該學習的內容,

也是教師課程設計的依據,因此在暑假尚未拿到教科書時,小美老師認為 只要有課程綱要就可以教學。

此外,小美老師對綱要的批評為「沒有脈絡性的說明,使得能力指標 的解讀並不容易」(訪 0725-p6),因此在閱讀課程綱要時,提到許多問題。

3、對照課程規畫:課程設計的意圖為教科書與能力指標的結合

因為認同課程綱要,所以還未開學時,小美老師即做了中年級能力指 標的整理(美文件七),與班級課程進程表(美文件六)及教科書與能力 指標配合圖(美文件五)。從這三份文件看來,小美老師在設計課程時,

因為認同課程綱要,所以還未開學時,小美老師即做了中年級能力指 標的整理(美文件七),與班級課程進程表(美文件六)及教科書與能力 指標配合圖(美文件五)。從這三份文件看來,小美老師在設計課程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