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節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將研究結果分三部份進行討論:

一、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及霸凌行為分佈

(一)個人因素

本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在暴力認知方面,以「被人欺負後,我會 想要報復回去」為最負向,而「如果必須用打架的方式才能解決問題,

我會去做」此項則較正向,此結果和張雅婷(2003)與楊宜學(2009)

的研究結果相似,反應多數研究對象產生霸凌行為是起源於反擊。在 情緒控制方面以「我的個性比較急躁」為最差,而「我很容易和別人 發生衝突」此項則最好,此結果與張雅婷(2003)的研究結果相同,

顯示研究對象多數表示自己個性急躁,覺得心煩想找東西出氣,但是 並不會因此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在自我概念方面以「因誤會而傷害 了別人,我會向他道歉」為最負向,而「即使對方先不對,我傷害了 他也會覺得內疚」此項則最正向,此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對於同理心部 份,是表現出比較正向的,但反省自我的部分較差。在溝通技巧方面,

以「和別人交談時,我會認真注意聽對方說話」為最差,「大人們的 觀念保守,我比較沒辦法和他們溝通」此項則較好,此結果可以發現 研究對象在溝通部份尚屬良好,並和長輩溝通也無礙。最後在偏差行

整體來說,研究對象大多並無較嚴重的偏差行為。

(二)家庭因素 1.家長管教方式

研究對象中父親、母親與主要照顧者管教方式為開明權威型者皆 為最多,此研究結果與陳薇先(2009)、林筱芬(2009)、金炫泰(2010) 與許憶真(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而研究對象中,父親、母親與主要 照顧者管教方式其次則皆為專制權威型。值得慶幸的是,多數的父母 仍是採開明權威的方式管教子女,是最有助於子女成長的方式;但令 人擔憂的卻還是有部分父母採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是否會因此造成 學生在青春叛逆時期出現偏差行為,值得特別留意。

2. 親子依附

研究對象父親與母親之親子依附都以「我信任他」為最好,而「與 他相處時,感到十分不自在」為最差;主要照顧者親子依附則以「當 我對事情感到氣憤時,他會想要知道原因」、「對於我所提出的問題,

他總能提出一些意見或想法」及「當我有事想要分享時,他能夠專心 聽我說話」(三項同分)為最好,而「與他相處時,感到十分不自在」、

「能夠溝通彼此的想法」及「有困難或問題時,會立即想要告知他」

(三項同分)為最差。研究發現,不管是父親或母親,最高分都是「我 信任他」,無論子女之出身背景如何,若能與雙親建立堅強的感情鍵,

對父母有認同與信任感時,則會認同且遵從父母所建立的價值觀與規 範,較不易做出有違父母期望的偏差行為(許春金、楊士隆,1993;

董旭英、陳羿足,2002)。

(三)學校因素 1.導師領導風格

導師領導風格部份以「我非常尊敬導師」為最好,而「我會和導 師分享心情與感受」為最差,由此可發現雖然學生對老師都很尊敬,

但可能導師若無良好的人格特質吸引學生,學生就難以和老師親近,

因而產生負面看法,霸凌行為於焉產生。

2. 同儕關係

同儕關係部份以「我喜歡與同學交往」為最好,而「我寧願把自 己生活範圍,侷限在自己家庭」為最差。由此結果可以發現同儕互動 良好,並不會把自己侷限在家庭裡的角色。畢竟高中職學生在校時間 長,與同儕之間的人際互動更是重要的社會行為。對青少年而言,同 儕關係與休閒活動是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同儕團體對 青少年人格形成及生活行為的影響可謂僅次於家庭(吳文琪,1999)。

(四)霸凌行為

霸凌行為以「我會罵同學三字經、

「我會用言語怒罵同學(如白

癡、醜八怪、笨蛋等)」等較為嚴重,而「我會用電子信箱寄同學不

雅的照片」及「我會拍下整人或打人的過程,利用網路散播出去」則 為較不嚴重。此外,最常發生的霸凌行為為「言語霸凌」。可發現研 究對象不具實質侵犯性的行為較為普遍,與陳郁瑾(2000)、張雅婷

(2003)、李卓穎(2011)、周秀玲(2008)、鄭英耀等(2009)與魏麗敏 等(2003)之研究結果相似。

二、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及霸凌行為與霸凌行

為間之關係

本研究發現男生霸凌行為行為又較女生來得嚴重;高職學生霸凌 行為又較高中學生來得嚴重;成績在後面 1/3 的學生霸凌行為較前面 1/3 的學生更容易產生霸凌行為。在性別部分,過去研究指出男生霸 凌他人的比率高於女生(莊素美,2010;郭惠玲,2009;楊宜學,2009;

鄭如安等,2009 ; Liang et al., 2007;Wang, Iannotti, & Nansel et al., 2009;Wei et al.,2010)。在學制部分,過去研究中討論高中、高職學 生與霸凌之關係文獻甚少,與偏差行為研究結果比較,侯佳伶(2010)

研究指出就讀進修學校的青少年,偏差行為比就讀其他學制(日間部、

實用技能學程)的青少年來得顯著;而王麗芳(2012)研究也指出公 私立高職學生整體偏差行為顯著高於公立高中學生,這與本研究有相 似之處。在成績部分,吳文琪(1999)、林坤松(2000)均認為,學 生學業能力越差,功課越不佳,在學校得不到鼓勵,連帶越容易促成

霸凌與偏差行為之產生,此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個人因素方面,本研究發現暴力認知越高、情緒控制越差、自我 概念越低、溝通技巧越不佳、偏差行為越高其越可能有霸凌行為。在 暴力認知部分,研究結果和張雅婷(2003)與楊宜學(2009)的研究 結果一致,個人對暴力行為的態度越傾向贊成,則越可能產生暴力行 為。在情緒控制部分,與林坤松(2000)研究發現:「許多暴力行為 產生的原因,通常是施暴者較容易對別人產生敵意, 或是將個人的 情緒宣洩到別人身上」相符合;亦即研究對象情緒控制越差,越容易 產生暴躁情緒,甚而產生霸凌行為。在自我概念部分,賴朝輝(1998)

的研究指出,高、低自我概念的學生,在校園暴力行為表現上有顯著 差異,而這些自我概念展現在自己對身體特質的態度、對自己成就與 能力之態度、對自己人格特質的態度、對外界接納的態度及對自己價 值系統與信念的態度上,當學生在這五方面表現較正向,暴力行為較 不易發生的結論一致。在溝通技巧部分,本研究結果與吳文琪(1999)

研究發現當溝通技巧得分越高時,不論在口語、物品或肢體暴力行為 發生的頻率越低之結果相似。在偏差行為部分,有研究發現,喝酒、

藥物使用及性活動與暴力和攜帶武器有顯著關係(Valois,Vincent&

Mckeown, 1993;Valois,Mckeown,Garrison&Vincent,1995;

Malek,Chang&Davis,1998),以及劉玲君(1995)的研究指出,國中

生偏差行為和攻擊行為成正相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家庭因素方面,本研究發現母親管教方式屬於專制權威者相較開 明權威者霸凌行為來得嚴重。魏麗敏等(2003)的研究發現「父母管教 方式」是影響高中職學生霸凌事件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若父母疏於 管教,或是採用威權式的管教態度,對孩子經常打罵,則孩子出現霸 凌行為的機率大增。究其原因,推測採開明權威之管教方式的家庭,

多半子女所感受到父母的支持與鼓勵較多,子女相對地個性較溫順、

包容性較強,因而在團體中得到較多正面的評價;採專制權威之管教 方式的家庭,因錯誤的模仿學習而學會以暴力解決問題,或誤認為凡 事都可以以己之意見代表一切。另一研究發現,父親或母親親子依附 越高,其霸凌行為就越少。莊素美(2010)的研究顯示學童與父親依 附程度愈高,愈不容易成為霸凌者,此結果與本研究相似。此外,劉 哲宇(2010)研究指出,校園霸凌與家庭成員互動之相關性最高。

學校因素方面,本研究發現同儕關係越不好,其越可能有霸凌行 為。此研究結果與楊宜學(2009)與蔡文華(2008)之研究結果一致。

根據黃德祥 (2009) 的研究指出,高中職學生的偏差行為極易受到同 儕的影響,同儕之間的聯結犯罪,以及犯罪價值觀的相互傳染是犯罪 行為產生的主要因素。

三、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其霸凌行為之預測

本研究發現,研究對象的性別、暴力認知、偏差行為及同儕關係 最能有效預測霸凌行為;其中,男生、暴力認知越負向者、偏差行為 越多者、同儕關係越差者,越傾向有霸凌行為。

一些研究發現,男生霸凌他人的比率高於女生(莊素美,2010;

郭惠玲,2009;楊宜學,2009;鄭如安等,2009 ; Liang et al., 2007;

Wang, Iannotti, & Nansel et al., 2009;Wei et al.,2010)與本研究結果相 同,亦即研究對象為男生,其霸凌行為越嚴重。

研究對象暴力認知越負向,霸凌行為越嚴重,此研究結果和張 雅婷(2003)與楊宜學(2009)之研究結果一致。Guerra and Laby(1990)

的研究也指出,個人對於暴力的認知、態度以及信念, 是影響個人 是否採取暴力行為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果能改變一個人的暴力傾 向, 將可降低其暴力以及攻擊行為。連秀鶯(1998)亦指出,認知 扭曲的各層面均可以有效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對象偏差行為越高,霸凌行為越嚴重,和 Orpinas,

Basen-Engquist, Grunbaum&Parcel(1995)針對 2075 名 9-11 年級的 學生所做的調查研究指出,喝酒、性伴侶人數及正處於 9 年級的學生,

可以有效預測打架行為的結果相似。此外,林孝慈(1986)研究發現,

暴力攻擊行為越頻繁,其吸菸與喝酒的比率也越高。探究其原因,可

能如 Jessor(1991)研究發現喝酒、使用大麻、犯罪及性交是青少年 的一組症候群。

研究對象同儕關係越差,霸凌行為越嚴重,此研究結果與楊宜學

(2009)的研究結果相同,並且張麗梅(1993)與吳武典(1997)研 究指出,青少年同儕關係越差時, 越易從事偏差行為, 有偏差行為 朋友之青少年,其同儕關係比無偏差行為朋友的青少年差,和本研究

(2009)的研究結果相同,並且張麗梅(1993)與吳武典(1997)研 究指出,青少年同儕關係越差時, 越易從事偏差行為, 有偏差行為 朋友之青少年,其同儕關係比無偏差行為朋友的青少年差,和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