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網路輿情測量方法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第二節 網路輿情測量方法討論

基於前一節對於傳統民調與網路輿情的結果討論後,本研究將於此節回應本 研究問題二:Web 2.0 時代,網路輿情的重要性為何?有關網路輿情的測量方法 有哪些?目前及待突破的問題為何?就現有與網路輿情相關的研究及其應用技術 進行整理。

一、 網路輿情的重要性

誠如前述所言,網路輿情在近期重大社會事件的影響力,已成為不容忽視的 社會輿論之一。網民所集結成的「鄉民正義」或「婉君力量」,似乎已成為政府 當前最迫切想了解的民意。這些網民之所以能在政治發揮影響力,本研究認為與 社群媒體工具的普及應用息息相關。進一步來說,在這些新媒體工具的盛行下,

民眾接觸網路的機會大增,再加上行動載具的便利性,民眾可即時更新網路上流 通的資訊,或運用社群媒體進行網路動員(Postmes & Brunsting, 2002)。再者,網 際網路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促使公民與公民之間(C2C)橫向成本降低,

改變傳統大眾媒體「中心化」(Centralized)的傳播模式。更重要的是,網民在網路 上對公共事務的意見及評論也逐漸成為新聞媒體的消息來源之一。一方面,社群 網站提高網民傳播的功能,新聞記者可快速獲取,另一方面社群媒體也成為新聞 傳遞的最佳通路,許多新聞業者開始朝向媒體數位化的趨勢發展。換言之,在 Web 2.0 時代,政府必須選擇與社群網路這個直接民主工具共存(徐挺耀,2011)。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網路輿情的重要性,有以下四點,分述如下:

(一) 輿情場域的轉向

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民意的大環境,不同於過去實體公民的參與管道,

虛擬的網路領域更有助於民眾訊息的交換及分享。特別是在社群媒體工具的普及 應用下,如社群網站、部落格、討論區等網路來源的出現,提供多元民意表達的 新途徑。網民透過各類網路媒介的交互連結,產生滾雪球般的動員能力,進而對 政府施加壓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二) 群體智慧的展現

Web 2.0 改變過去網路行為模式,除了強調雙向互動與連結關係之外,更重 要的是建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傳播模式。換言之,在 Web 2.0 的溝通形式下,強 調的是個人自我意見的彰顯以及多元觀點的分享,進而提昇使用者的參與意識,

激盪出更多的群體價值,改變社會權力的轉移。

(三) 輿情方法的革新

網路輿情的出現,使得政府開始正視傳統輿情蒐集方式的不足,在巨量資料 分析的潮流下,必須在輿情的方法上帶來革新的作為。網路輿情分析技術的出現 成為當前政府探詢網路輿情的利器,包含網路社群聲量分析、情緒分析、立場分 析等。此外,政府機關也應適度調整傳統民調與網路輿情分析之重視程度,兩者 皆不可偏廢。

(四) 公民角色的多元

過去民主治理的發展,公民在政策僅是扮演單純「顧客」或「選民」等被動 的角色,然而隨著 Web 2.0 的發展,公民的自主性增強,在政策上更積極扮演「政 策的形塑者及參與者」的角色(陳敦源等,2011)。更重要的是,以「公民為中 心」(Citizen-Centered)的思維正逐漸挑戰政府過去在治理的正當性,政府必須更 小心謹慎的將網路輿情的各種聲音納入政策制定的過程中。

二、 網路輿情方法

經由上述第一節的分析發現可得知,網路輿情的影響力以及對政府的重要性 日益提升,因此,學界及實務界開始引進巨量資料分析的技術來探勘網路輿情。

目前新興的網路輿情分析技術也是巨量資料分析的應用之一,就國內目前應用的 情形,本研究在第二章已有初步的回顧及整理,代表性的研究如周韻采、陳俊明

(2010a, 2011b)、廖洲棚等(2013)、蕭乃沂等(2014)、朱斌妤等(2014)、陳敦 源等(2016)等研究。此部分本研究將整理有關網路輿情的測量方法,並且試比 較這些方法與本研究在應用上的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從上述這些研究中,本研究發現網路輿情測量方法大致上可分成兩大類,第 一類為機器分析為主的結果,如各種報表產出;第二類為機器與人工混合的分析 結果,如機器演算法與傳統內容分析的結合,或機器演算法搭配群眾外包的方式。

以下就兩大類的網路輿情測量方式,說明如下:

(一) 機器分析-演算法

此分析方法是先以關鍵詞的設定,由上而下的方式在網路的各大言論來源進 行資料的撈取,包含新聞網站、社群網站、討論區及部落格等。資料分析後會產 出不同報表的分析成果,如網路議題的聲量分析、情緒分析、各大言論來源擴散 情形以及意見領袖等等。政府機關可從上述這些報表中了解目前某政策議題討論 的熱度、網民對於政策議題的正負面評價、各大網路來源言論各佔的比例及時間 變化、以及有哪些網路的意見領袖來主導輿論的方向。相較於過去輿情蒐集的方 式,此方法的優點,其一,擁有龐大資料量的處理能力,能撈取所有與關鍵詞有 關的公開言論。其二,電腦自動化的技術,能克服人力及時間的限制,大幅提高 資料蒐集的效率;然而缺點的部份,其一,關鍵字設定的問題,此部份攸關資料 撈取的品質。其二,雜訊過濾的問題,也就是說即便選定合適的關鍵詞,也撈取 符合關鍵詞的內容,但是與探討議題的主題無關,進而造成後續的情緒分析有偏 誤。其三,語意複雜度的問題,如網路的流行用語、言外之意等詞彙,也會導致 機器誤判。以蕭乃沂等(2014)的研究成果來說,也發現機器產生上述的問題存 在。此外,對於探究政策立場的部分,目前機器判讀的情緒分析是否能近似人工 判讀的結果,能有待更多經驗性評估來解答。

(二) 機器與人工混合分析

此類人機混合的方法,主要是更細緻的處理語意判斷的部分,例如政策立場 分析。誠如前述所言,政策立場所涉及的不僅是正負面的評價,也可能隱含個人 主觀的意識形態在內,因此,結合人工的分析更能精確解讀。目前在人工分析的 部分,又可區分成內容分析及群眾外包等兩種機制,前者為本研究所採行的研究 方法,它是以受過訓練的少數編碼員進行分析,編碼的方式如同本研究第三章的 操作方式,先由機器進行資料的撈取後,再輔以人工編碼方式進一步分析語意或 立場,此方式的優點在於編碼員事前經過訓練,具備該議題的領域知識,且達信 度檢測,編碼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在缺點的部分,其一,人工分析的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料量則會受限於少數的編碼員,而無法處理大量的資料。其二,僅以少數的編碼 員自行判斷,易受限於少數人主觀觀點。

而群眾外包的機制,則是秉持「網路的問題用網路的方式解決」的概念,集 結群眾的智慧來判斷大量的網路輿情分析(陳敦源等,2016),其方式是將機器 撈取的資料,匯入建置的群眾外包平台,再招募一群不特定的自願者(網路群眾)

進行人工的判讀,此方式的優點,其一,妥善的運用群眾智慧,有效地來協作分 析判斷。其二,分析數量的彈性佳,相較於內容分析,此機制可全面性分析大量 輿情內容;而缺點的部份,其一,建置群眾外包的平台的成本較高,如行銷、群 眾誘因機制等,在預算的評估上仍有待考量;其二,群眾的素質不一,採取不特 定的群眾來進行判讀,若該群眾不具備某議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則會間接影響資 料判定的效度;其三,從眾效應12明顯,群眾容易受到其他多數人的意見而影響 其判讀結果(陳敦源等,2016)。未來群眾外包的網路設計,採取較為「封閉」

的判斷網路輿情的環境較為妥當。

上述兩類人工判讀的相同處在於,皆是在閱讀內容後,由編碼者挑選判定立 場的關鍵語句及最終立場分析的結果。藉由人工的介入提升資料的品質及更細緻 的語意分析。而不同之處則在於,內容分析是編碼員經過事前訓練及前測達信度 標準後,進入正式分析的階段,各篇內容僅由 1 位編碼員自行編碼。以本研究為 例, 909 篇總分析樣本,由 3 位編碼員進行編碼,每位編碼員各自分配 303 篇,

每一篇立場分析結果由一位編碼員的判讀結果而定;而陳敦源等(2016)的群眾 外包方式則是以以簡單多數決的方式,350 篇總分析樣本,由 223 位網民參與分 析,平均每篇言論判定次數達 25 次。各篇內容立場判定的最終結果以多數決計 算。例如,某篇言論分別被 36 位網民判讀立場,其中有 29 人認為是支持、3 人 認為是反對、3 人認為是中立及 1 人認為是正反立場皆有,則依據多數決的標準,

最終該篇言論則視為支持立場。若同時出現最高票的結果,則設為遺漏值處理。

綜上所述,網路輿情分析的應用不單僅是以機器演算法為主,已經有研究開 始嘗試以人機互動的模式,精進網路輿情分析的品質。不可否認的,以機器分析

12從眾效應所提出的假設是,當準備對文章進行判讀的民眾,在下決定前看到其他人的判定結 果,將可能傾向和其他人判定的結果一致(陳敦源等,2016:1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為主的網路輿情技術確實能夠大量、快速的取得多數人的表層資料,儘管在方法 上仍存有侷限,但在巨量資料的網路時代,仍有其實用性。而若要進一步探究資 料的深度及精確性,本研究認為結合人工的方式,既能達到系統的嚴謹性,又能 兼顧資料系絡的敏感性,有助於回應政策實務者的需求。

為主的網路輿情技術確實能夠大量、快速的取得多數人的表層資料,儘管在方法 上仍存有侷限,但在巨量資料的網路時代,仍有其實用性。而若要進一步探究資 料的深度及精確性,本研究認為結合人工的方式,既能達到系統的嚴謹性,又能 兼顧資料系絡的敏感性,有助於回應政策實務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