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改革是近年來的趨勢,也是全球關注的議題。教育要改革,所牽涉的層面相當 廣泛,舉凡教育的人、事、時、地、物皆有關聯。尤其是人的部分,如:教學工作的推 展、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學習的成效等都是需要教師本其專業,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方 可實現。教師對於教育改革成敗具有關鍵地位,而各國也莫不以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為其 首要方針。

教學是一種雙向回饋的歷程,教師透過互動關係將技能、知識、態度與價值觀,傳 授給學習者,並促進學習者的改變與成長(林進材,1999)。教學也是一種高度化的專 業,會影響學生學習品質與成效,一位成功的教學專業人員,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 藝術家,他會掌握教學原理原則,運用藝術性的手法,來達成教學目標(張德銳,2002)。 楊國賜曾說:「教育的成敗,繫於師資的良窳。」由此可知,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育成 敗息息相關,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除了依靠教師本身的進修外,更需建立一套健全的 教師評鑑制度,以幫助教師提升其教學品質。

在國語文課程與教學方面,教師是否能夠掌握國語文教學的專業相關知識,來培養 孩子帶著走的聽說讀寫能力,讓每個孩子能精準地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中,使此工具學科 因為基礎扎根,而成為學習其他領域的基石,是需要一套評鑑制度來使國文教師能檢視 自身之專業能力。因此,建構出「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來落實評鑑制度就有其 必要性。本章分為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重要名詞解釋 以及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確保教育品質,提升教學效能

課程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兩大核心,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為學生提供適切的課程,

安排有效的教學,並幫助每位進入教學實務現場的老師能不斷精進自己的教學知能。國 語文是學生學習各領域的基礎與工具學科,如何提升學生的國語文程度,有待專業的國 語文教師之投入與努力。又因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語文教學時數明顯降低,但教師

的教學品質乃當務之急。如果沒有評鑑工具,教師就無法確實知曉自己的教學成效和學 生的學習狀態,以及能否公平對待學生並發展學生在認知領域以外的能力,也就是說,

評鑑工具可以幫助教師教學反思,落實教學行動。

貳、 確立評鑑指標,發展專業知能

近年來,我國教育強調績效責任、教師進修與專業成長,加上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 及十二年國教的推動,此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之下,使得評鑑制度的確立更顯重要。我國 教育評鑑的實務已發展多年,課程評鑑、教學評鑑、學校評鑑的理論亦迭經學者的鼓吹 提倡,但是教師評鑑的概念與理論,均在萌芽新興的階段(張德銳,1992)。因此,如 何實施教師評鑑制度,以提升教師專業知能,塑立教育績效責任之共識,進而帶動整體 教育品質的提升,成為中西目前教育必須努力的方向。一套檢證教師專業素質良窳與否 的評鑑制度,是確保與維護教師品質的一道重要柵欄(張麗麗、蔡清華,1997),而指 標的建構能使評鑑內容具體化更能指引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教師評鑑除了可以保障學 生的受教權,亦可協助教師改善教學品質、評估專業績效、追求自我成長並促進教師終 身學習。

參、 啟發學生潛能,陶冶品德心性

國家的進步需要優質的教育,學生的進步需要優質的教師,教育的可貴之處在於啟 發學生的潛能,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教師的素質。一位優質的教師能因材施教、針 對個別差異採用適切多元的教學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受到尊重進而開展出自身獨特之 潛能。學生自小學進入國中後,國文不再只是單純的基本語文訓練,而是啟迪學生對文 學理解與鑑賞的開端。不同於其他科目,國文乃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學科,透過各 種文體的賞析與教學目標的達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人文及情意教育,以培育學 生的品格發展。看似單純的文本學習外,國文學科實際上被賦予更多的任務及使命。研 究者在實際的教學經驗與觀察中發現,國文教師在國中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 要的角色,國文教師不只有著授業、解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引領孩子建立良善的價 值觀,並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一同領受生命中的苦澀與甜美。如同一艘船在狂風巨浪中 行駛,需要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舵手來掌舵;青少年在徬徨的時刻更需要有專業的國文教

師來帶領。在國中課程中,國文科授課時數佔最多,換句話說,對學生的影響力亦最深 遠。

國文教師如能妥善充實本身的專業知能,運用適當的技巧,深入淺出地循循善誘學 生,那麼對學生人格成長的良好影響力將是無遠弗屆的,因此增進國文教師專業能力的 提升,是研究者進行此一研究的最主要動機。藉由探究國文教師的專業能力及建構出國 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指標,除了對研究者的教學專業有所裨益之外,更可給予師資培育 機構或後進的國文教師在教學上有更多的啟示及成長。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茲由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將委請我國教育領域之學者專家、學校之行政 人員、教學現場之國文老師等專業人士共同參與,針對國中國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採模 糊德菲法進行指標建構,以供師資培育機構、教育行政單位、國中國文教師參考。本研 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壹、研究目的

(一)了解國文教師基本專業能力內涵及核心專業能力內涵。

(二)建構出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指標。

(三)提出具體建議,供師資培育機構、教育行政單位、國中國文教 師參考。

貳、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動機和目的,本研究所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由模糊德菲法所建構出的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之主構面為何?

(二) 由模糊德菲法所建構出的國中國文教師基本專業能力之主指標為何?

(三) 由模糊德菲法所建構出的國中國文教師基本專業能力之細目指標為何?

(四) 由模糊德菲法所建構出的國中國文教師核心專業能力之主指標為何?

(五) 由模糊德菲法所建構出的國中國文教師核心專業能力之細目指標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清楚說明本研究所探討之主題,特將相關名詞或概念加以界定與解釋,俾使其意 義更加明確清晰,不致產生混淆,分別依序說明如下:

一、 指標:

指標乃是某項決定或判斷的準則、標尺,是一種資訊,提供可解釋的資料,以作為 決策參考之用。本研究所指之指標係指能建立參照點,以作為國中國文教師教學專業能 力表現省思或評估的依據,本研究指標體系共包含 2 大領域、11 項主指標及 60 項細目 指標。

二、 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

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僅包括個人在認知、情意、技能上在從事教育活動所需的本領的 具體表現,而且還牽涉到個人的工作角色或職務上的需求。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國文教 師專業能力,意即教師在教學現場、課堂活動中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能、技術、態度等 多種能力特質。本研究中的專業能力包含基本專業能力、核心專業能力。基本專業能力 即:品德修養能力、行政配合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危機處理能力、社區互動能力;核 心專業能力即:專業知識能力、教學能力、評鑑能力、自我發展能力、資訊科技能力、

文化能力、省思能力。

三、 國文教師專業能力指標

專業能力指標是指在評鑑系統歷程中,對教師工作表現的績效與價值,予以具體評 估、描述、分析或觀察的標準。本研究所指之國文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係指經由相關文 獻分析和模糊德菲法調查結果,取得學者專家的一致共識後,所得到描述、評斷國文教 師教學表現之具體特徵項目。

四、 模糊德菲法

模糊德菲法為一種專家預測法,在應用上模糊德菲法係捨棄原有的「平均數」算法,

而改採幾何平均數做為決策群體篩選評估準則之依據,因此,在統計上則具有不偏的效 果,同時也可避免極端值之影響,如此一來,可使準則選取有更佳的效果。本研究是以 專家問卷的評估值來建立三角模糊數,再依研究目的決定門檻值,以篩選出具適切性的 指標。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經由教師專業能力指標相關理論文獻的探討,透過模糊德懷術問卷調查的實 施,彙整專家學者們對此議題之意見看法,建構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指標體系。

貳、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先由教師專業能力理論與文獻探討部分入手,並藉由系統分

析的基本模式,建構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指標體系。然而,國中國文教師專 業能力,對於「能力」的定義,各專家觀點、思考略有歧異,研究者以系統分 析的基本模式所建構之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評鑑指標系統,其客觀性、周延 性以及有效性等,仍然有待未來之繼續探究。

(二) 本研究在相關研究文獻的蒐集上,由於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資料不多,有些 引用其他領域專業能力之相關論述,此等援用在教學環境及時空背景之差異 下,勢將造成認知之差異,宜作適當轉化處理。

(三) 本研究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評鑑指標體系的建構,雖然以教育學者、國文教 師等專家為問卷調查對象,希冀建構有效之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評鑑指標體 系。惟因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之專家共識,難免受限個人因素背景之主觀意

(三) 本研究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評鑑指標體系的建構,雖然以教育學者、國文教 師等專家為問卷調查對象,希冀建構有效之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評鑑指標體 系。惟因國中國文教師專業能力之專家共識,難免受限個人因素背景之主觀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