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帶出的結果,並無法消弭育成中心與受培育者兩端的期待落差。又現今育成中心 已朝向專業化的方式進行育成[19],判斷一育成中心是否成功的關鍵應當視其是 否達到當初所設立的目的為準,並不能以一概的標準去評論一個育成中心是否「成 功」。特別是以生醫產業取向為育成標的的育成中心在台灣為相對少數,針對大量 育成中心所做之研究的結果並無法直接適用於生醫育成中心上。所以若欲朝提昇 育成效果並同時滿足受培育者需求的兩個面相來討論育成中心應當著重的努力目 標為何,以以往的研究方法與範疇並無法滿足此一目的。

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將僅針對生醫型的育成中心部分作探討;又鑑於台灣 育成中心主要以學術型為主,研究範疇將更特別限縮於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的部 分。探討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該強化哪些能力以及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方能讓為 強化育成中心的努力產出達最大效益。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欲討論如何讓台灣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在進行能力強化時,將資源有 效的配置在「正確的方向」上,因此本研究將整理台灣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端所 提供之服務與受培育廠商端所需要的服務等兩面向之資訊,藉以分析雙方之間的 期待為何。希望得以此途徑,改善過往只針對一端的研究方法,而獲得更有實際 效益的研究產出。

由於台灣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的數量僅八個,因此並不適合以量化的方式進 行本論文之研究,在此以質性研究的個案研究方法將更為適宜,也能以訪談所獲 得的經驗提供台灣未來在生醫育成事業的發展上做為學習參考的對象。

本研究之依據,主要是以文獻整理、次級資料蒐集與個案訪談等方法進行。

文獻整理與討論部分,資料來源包括國內外碩、博士學位論文、以及國內外針對 育成中心所進行的相關研究之期刊雜誌文章等,整理前人對於育成中心的定義、

見解以及各種經營上的成功條件因素等。亦蒐集政府相關單位與國內外育成中心 相關網站等公開資料,以認識實務上的運作現況為何。個案訪談部分則以選定的 台灣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之經營者與進駐業者進行,同時從育成端與業者端兩端 來檢視育成中心的經營與業者的認知、需求等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及流程則由文獻探討、個案訪談、研究與資料分析等三步驟進行。

文獻探討

個案訪談

研究與資料 分析

文獻整理、探討

進行個案實地訪談

─育成端

資料分析、討論

結論與建議 公開資訊蒐集

訪談大綱設計

訪談個案對象選擇

交互驗證與個案撰寫

進行個案實地訪談

─業者端

圖 1 研究流程步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本論文架構共分為伍章:

第一章為緒論,描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並提出欲研究之問題及其目 的,以及研究進行的方法及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將針對生醫領域、育成中心以及育成中心營運關鍵 三大主題進行定義。整理出過去對此些議題之研究及其所遇到的問題等,包 含生物技術的定義,以及其於產業的發展狀況;育成中心的功能及其發展歷 程、台灣育成中心的發展情形;最後整理一般認為育成中心所需要的關鍵因 素。

第三章為個案研究,首先先以國內育成中心之深入訪談方式,了解學術 型生醫育成中心於台灣的經營情況以及育成端及進駐業者對彼此的期待為 何。

第四章為研究發現與討論,此章節將整理前段訪談之發現,分析該個案 之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是否具有值得其他育成中心學習參考的成功因素;又 經由學術型生醫育成中心的個案來審視其與針對一般育成中心所進行之研究 有和差異之處。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依據通篇之資料進行總結,並回答台灣學術型生 醫育成中心的功能該如何強化方得有效的提昇育成目的,以及給予後續研究 之建議方向。

行研發、製造或提升產品品質,以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科學技術」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對生物技術之廣義定義10[43]為,

一種利用全部或部分生物體進而去改變其原本狀態,藉以產生知識、產品或服務

10 The provisional single definition of biotechnology is deliberately broad. It covers all modern biotechnology but also many traditional or borderline activities. For this reason, the single definition should always be accompanied by the list-based definition which operationalises the definition for measurement purposes. (資料來源:OECD http://www.oecd.org/document/42/0,3746,en_2649_34537_1933994_1_1_1_1,00.html 最後瀏 覽日:2012/03/25)

11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living organisms, as well as parts, products and models thereof, to alter living or non-living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goods and services. (資料來源:OECD

http://www.oecd.org/document/42/0,3746,en_2649_34537_1933994_1_1_1_1,00.html 最後瀏 覽日:201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