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傳統的國家發展政策規劃,在經濟方面之研究重點,往往側重於總體經濟 領域(如國際貿易、貨幣金融、財政租稅等)的探討,對於資源與環境方面(如土地、

水文與能源等)的經濟研究較不重視。然而,在 1987 年,聯合國世界與環境發展 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發表了一份 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正式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並以 此為主題對人類共同關心的環境與發展問題進行了全面論述,受到世界各國政府 組織和輿論的極大重視。1992 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於「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中,正式決議將永續發展作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政治性指導綱領。也因此 近代世界各國之國家發展政策規劃,除了經濟成長的目標外,如何同時兼顧環境 保護成為重要的課題。而電力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除了穩定的電力供給影響 國家安全外,某些發電方式有破壞環境之虞(如燃煤發電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

核能發電製造核廢料等)。如何在發展電力產業的同時兼顧國家永續發展之各項 目標,是我國電力規劃政策的重要課題。

我國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在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yard, NIMBY)嚴 重、居民大多不願意接受住家附近佈建新電力建設的情形下,興建輸配電網與開 發新電廠(如核四封存)不易,電力供給也日漸吃緊。如圖 1 所示,台灣近年備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容量率低於 6%之天數逐年升高,1許多天數已接近限電警戒,面臨供電可靠度不 足之危機。另我國是海島型國家,屬於獨立電網系統,無法仰賴自鄰國輸入電 力,必須「自給自足」,自己發電滿足國內的用電需求。基於上述原因,在電 力的供給面不易「開源」的情形下,「節流」變成為當前電力政策規劃的重要 課題。亦即不僅要重視電力供給面的最佳發電配比,也要同時強調電力需求面 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 DSM),以需求面方式來解決電力供需平衡問題。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圖 1 台灣近年備轉容量率低於 6%之天數

電力業者為使其用戶配合降低用電負載,由傳統需求面管理概念進一步變革 與延伸出的各種執行方式,即為不同的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 DR)方案。智 慧能源需求聯盟(Smart Energy Demand Coalition)之研究報告指出,需量反應被視 為節能和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的關鍵工具,不但能增加供電的可靠度,還可減

1備轉容量率(Percent Operating Reserve):係用來衡量每日供電可靠度之指標,等於(系統運轉淨 尖峰供電能力-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100%。

的需量反應容量來自獨立的用戶群代表;the energyst 機構在 2016 年的統計則有 約 79%的企業透過用戶群代表參與需量反應方案,4皆說明了用戶群代表在需量

2 Navigant Research, http://www.navigantresearch.com/research/market-data-demand-response

3 Pennsylvania-New Jersey-Maryland Interconnection, PJM

4 the energyst, 2016, “Demand Side Response Turning inertia into inertia 2016 Repor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模式之文獻研究並不豐富,相關研究大多聚焦於單一先進國家之發展探討,較缺 乏各國發展模式於我國之法規制度與各方面條件下,實務面是否適宜執行之深入 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電力市場用戶群代表制度,藉由文獻統整先進國家地區 發展用戶群代表之相關政策法規,配合用戶群代表之個案研究,期能對「用戶群 代表」此一新興商業模式進行全面的了解,進而協助我國未來發展相關產業時有 更明確的方向。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本研究依步驟與流程,整體研究架構可分為六個細項,說明如下:

一、確認執行需量反應之理論基礎,再說明用戶群代表之定義與其在電力市場的 角色,並由文獻探討目前既有的商業模式。

二、統整五個先進國家地區(美國、歐盟、德國、澳洲、韓國)推動需求面管理 與用戶群代表之相關政策法規。

三、對四個用戶群代表個案(EnerNOC、Comverge、CPower、OhmConnect)進 行研究。

四、針對我國法規,探討用戶群代表角色定位與營運之適法性。

五、根據文獻回顧與本研究統整,列舉發展用戶群代表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 (Key Success Factors, KSFs),並進一步分析台灣電力市場現況是否符合上項 各個關鍵成功因素。

六、根據前列各項研究與分析結果,提出對我國政府及企業推動用戶群代表之 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本研究分為七個章節撰述,各章節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貢獻、研究架構及流 程,並簡述各章節之內容。

第二章為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與個案分析法之原因,並概 要說明此兩種研究方法。

第三章首先確認執行需量反應之理論基礎,接著定義用戶群代表與其在電力 市場的角色。本章並在統整現有的用戶群代表商業模式後,對相關文獻進行文獻 回顧。

第四章統整先進國家用戶群代表制度相關政策與法規,針對美國、歐盟、德 國、澳洲、韓國這五個國家或區域分別探討。

第五章為用戶群代表個案研究,針對 EnerNOC、Comverge、CPower、

OhmConnect 這四個用戶群代表公司進行研究。

第六章首先探討用戶群代表制度的效益與面臨之挑戰,接著以台灣現有之法 規架構探討用戶群代表定位與營運之適法性。本章根據文獻回顧與本研究統整,

列舉發展用戶群代表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並進一步分析台灣電力市場現況是 否符合上項各個關鍵成功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七章為結論與建議,根據前列各項研究與分析結果進行總結,並提出對我 國政府及企業推動用戶群代表之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