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有五章,第一章有五節:闡述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說明研究目的與 研究問題;名詞釋義;敘述研究流程;敘寫研究貢獻;說明研究的範圍與研究限 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科技不斷進步的現今社會,不難從網路及新聞媒體中得知全球正面臨環境的 變化,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與物種滅絕的議題不斷被討論,環境的議題變得越 來越被重視。聯合國在 1987 年公布《我們共同的未來》(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 Our Common Future),當中共同努力 (Common Endeavours)的部分,提到環境的壓力(Environmental Stress)會帶來衝突,

社會應向著安全與可持續性的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努力(United Nations,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重視環境議題與環境教 育就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培養國民良好環境意識,由教育開始,了解國小中年級的環境教育教材,是 研究動機之二。在林青蓉(2017)的研究中顯示經過長時間的累積,人們深植在腦中 的固定思考模式會影響判斷,因此環境教育的基本概念應從小建立起來。在發展 心理學中的認知發展理論顯示,若在國小階段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導環境教育,

結合學生的學習經驗,能幫助學生建構環境教育的知識(陳李綢,1992)。現行教育 學制為十二年國民教育(簡稱十二年國教),從國小教育開始,逐步向上延伸到國中 與高中教育,藉由階段式學習持續進行思考,啟發學生覺知環境與保護環境的行 動。閱讀的題材多元且與生活相關,學生能從中進行思考與判斷,教育者引導學 習者在學習時發現環境問題,進行反思與多元觀點的激盪,有助於釐清學習者的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思考盲點,讓學習者討論後,再將合適作法實行到生活中,藉由環境意識觸發環 境行動(何穗青,2012)。

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三是發現國語領域環境教育觀的價值。洪萱芳、顏瓊芬、

張妤萍與洪韶君(2016)研究指出國小三年級課程缺乏生活環境與課堂教學連結,實 施環境教育對學生關懷環境有正面影響。此研究與研究者的教學感受相似,國小 中年級學生對於環境議題沒有清楚的概念,在從事實際活動時容易出現不適當的 行為。國小中年級學生開始懂得從文字、句子、段落、篇章中理解課文所要講述 的環境重點。其他研究指出語言在理解上的重要性(Kelly & Reitter 2018)。王瓊珠、

洪儷瑜與陳秀芬(2007)的研究結果發現小學三年級生的平均字彙量已達 2114 字,

四年級後藉由閱讀使字彙量增多的比例增多。由此可知國小三年級處在從字詞與 文句理解文章,到了國小四年級,閱讀文章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近年來關 於環境教育的研究,以自然領域研究較多,但是國語領域對環境教育影響日益顯 著,相關研究保有探討空間(李翠玲,2019;曾宇良、顏建賢、王微,2017)。

綜合上述三點動機,本研究之研究者欲探討國小中年級國語領域的環境教 育。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目的

有關於環境議題在國語教科書的呈現,有許多相關研究,教科書在其間不斷 修編,環境教育指標也持續修訂,反映時代背景與教育間的相互影響,與此相關 的研究也應有所區隔。綜合本研究之研究動機:重視環境議題與環境教育、了解 國小中年級的環境教育教材以及發現國語領域環境教育觀的價值,列出本研究之 研究目的──探討臺灣國小中年級的國語教科書之環境教育呈現。

教科書分析的重點之一,即是教材傳遞的知識是否為學習重點(歐用生,1999)。

在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公告中,現行國小階段國語教科書有三版本,為南一版、康軒 版與翰林版,從先前研究中顯示採用較多的是環境教育學習指標進行分析(杜佩樺,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2007),也因環境教育議題逐漸被重視,於 2001 年與 2003 年公布的課程綱要,依 據當時的環保思潮與重視永續發展的理念,修改能力指標之內涵,並將學習階段由 三階段細分成四階段,使教學更切合學生發展與需求,所以前人研究與現行分段能 力指標有出入,故本研究期望延續前人研究,同樣採用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議題核心 能力指標進行編碼分析,並增加十二年國教環境教育議題的五項學習主題發展編碼 類目,探討臺灣國小中年級的國語教科書之環境教育呈現。

研究問題

在探討與十二年國教相關的環境教育議題之研究,但探討的部分在於「環境 教育的發展脈絡」(高翠霞、張子超,2016)與「十二年國教環境教育議題相關課程 的挑戰」(高翠霞、高慧芬、楊嵐智,2018),真正用於現行教科書的分析研究卻還 未出現,本研究想補足這部分,並希望能了解環境教育分布在國小中年級國語教 科書的情形。研究問題敘述如下:

(一) 十二年國教環境教育議題的五項學習主題:

「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 候變遷」、「災害防救」與「能源資源永續利用」出現在國小中年級國語教 科書之現況?各主題篇數為何?

(二) 比較國小中年級三版本國語教科書中,符合環境教育議題之五項核心能力: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 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概況?

第三節 名詞釋義

針對本研究關鍵名詞做出釋義,名詞如下所列,茲分述如下:

國語教科書

「國語教科書」所指為教育部審定,108 學年度國小中年級第五冊到第八冊三 版本,總計十二冊的國語課本。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環境教育

依照2017 年 11 月 29 日修正的《環境教育法》第三條說明「環境教育」為用 教育方式增進人民之環教知能,促進人民從事環保行動,達到環境與社會之永續 發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b)。

內容分析

陳建和(2009)解釋內容分析需要明確界定研究材料有哪些,並對有記錄的資料 作編碼與規劃,再加以分析。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依時間先後順序,規劃研究流程如圖1-1,各階段工作詳述如下: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決定研究主題

蒐集並研讀相關文獻與教科書

確定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

發展教科書分析類目表

分析國小中年級國語教科書

統整資料

進行信度與效度評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決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由自身教育經驗出發,從教育研究中發覺環境教育的重要性(洪萱芳等 人,2016;陳李綢,1992),因此本研究主題擬進行國小中年級國語教科書與環境 教育之分析。

蒐集並研讀相關文獻與教科書

查詢與蒐集有關環境教育相關文獻,了解國內外環境議題與臺灣環境教育發 展,對臺灣現行教育現場使用三版本之國語教科書進行分析。

確定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

根據研究顯示國小中年級課程中融入環境教育相關的議題多在綜合課程與社 會課程(李建彥,2017;林均瑋,2018)。自然領域中,對環境教育也有明確的學習 內容「自然界的永續發展」。相比之下,國語領域的環境教育較少(辛懷梓、張自立、

王國華,2011b)。近年來政府重視環境議題,積極推動環境教育,期望在授課時數 較長的國語課程中,能藉由課文進行引導,讓學生認識生活所處環境,並發展其 關懷與重視環境的行為。故本研究以臺灣的國小中年級國語教科書作為研究主 體。

發展教科書分析類目表

將環境教育的五項核心能力(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五個學習主題(十二年國教),

和國內外學者對於環境教育之相關論述,統整出合適的分類標準,並與指導教授 討論修改欄目,發展合適的分析類目,加以編碼,以利後續的分析與分類(教育部,

2011,2019)。

進行信度與效度評估

以研究者信度與評分者信度做為信度的檢驗,評分者信度是指由兩位(或以上) 評分者對所選取課文的一致性認同,研究者信度是指在不同的時間研究者對分析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結果的一致性,依此二者進行信度檢定(杜佩樺,2007)。效度方面則參考專家之討 論與意見,修改分類項目後,再次請專家提供修改意見。

分析國小中年級國語教科書

本研究依據所規劃之分析類目與記錄單位,經過多次的閱讀與反覆的思考,

將三版本的國語教科書做相關編碼與整理,以利後續資料解讀與結果討論。

統整資料

本研究所作之內容分析包含質性與量化二部分,後以分析結果進行環境教育 在國小中年級國語教科書中的探討,提出結論和建議。

第五節 研究貢獻

協助提供中年級學生對環境教育知識及素養不足之建議

本研究以 108 學年度國小中年級的國語教科書為研究主體,進行其在環境教 育的內容分析,補足國語領域的環境教育研究。

接續環境教育在國小中年級國語領域之研究,呈現教育現況。

參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議題 融入說明手冊(暫定稿)》(簡稱《十二年國教課綱議題融入手冊》) 五個學習主題,

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簡稱《九年一貫課綱環 境教育議題》)《九年一貫課綱環境教育議題》核心能力之分段能力指標,分析環 境教育在中年級國語教科書概況(教育部,2011,2019)。

環境教育在 1988 年頒布的課綱中首次亮相,接著 2003 年公布環境教育議題 融入七大學習領域,從 2014 年 8 月到 2020 年 7 月的十二年國民教育全面實施階 段,環境教育皆做為課程發展中的重要議題。從前人的研究得知,其採用分段能 力指標與現行分段能力指標有出入,故本研究期望延續前人研究,用環境教育的學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習指標進行分析,增加現行課綱的核心能力類目,提供更貼近現行教育的分析結 果。

藉由不同版本間的探討,深入了解環境教育的呈現內容。

探究與比較三版本教科書中環境教育的相關內容,作為教學者進行相關教學 的參考,也可讓出版教科書的出版者作相關文章選讀的依據。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研究範圍

探討的文本資料為現行教育現場使用之三版本國語教科書第五冊到第八冊,

共十二冊的課文及文章,共 192 篇文章進行分析。本研究以課本為主,不探討教 師手冊中的補充資料與教師額外準備的補充教材。

研究限制

本研究受研究者自身經驗與思考影響,為了使研究具客觀性,以系統性方式 分析,探討國語教科書中文本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部分。研究者非專業環教專家,

但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為具有環教知能的教師,經過反覆討論後進行分析研究。

國小教科書中,與環教相關性最高的學科非國語教科書(辛懷梓等人,2011b)。

本研究僅針對國語教科書,而未比對其他教科書中的環境教育比重。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