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動機與背景

「美學」、「特色」、「活力」是展現城市品味與精神的準備功課,同時也是帶 動企業投資與吸引觀光的主因之一,為了讓城市發光發亮,各地興起在地文 化推廣運動,以「設計」重新塑造在地形象,透過新媒體「瞬息」的優勢來 推廣,展現城市獨有的優勢,期望被潛在客戶看見並得到實質收益。

「日本東京六本木 midtown(中城)」,位於舊防衛廳和和赤坂九丁目,是著名 以設計、藝術為主軸的都市再生計畫,共設立六座新建築物及大片綠地,除 了辦公室、飯店、餐廳、商城,更有美術館、設計中心等,將商業和藝文作 緊密的結合。

藝文空間包括:三得利美術館,展出傳統藝術作品,推廣日本傳統文化;

21_21DESIGNSIGHT,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專業展場,推廣現在與未來的設計 觀點,提供市民感受設計與日常生活相關之處;東京中城設計中心:負責推 廣設計教育成果,協助將知識轉化為商業收入,以展覽、研討會、出版、網 路為推廣方式;富士膠片廣場:推動的是讓人感動、歡愉、珍藏的攝影文化,

引導不同年齡觀賞者,從新的角度去感受照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用自由、

輕鬆的氛圍,認識攝影藝術的精彩(東京中城網站,2016),除了專屬藝文場所之 外,還刻意在各個通道、行人休憩區,設置知名藝術家、設計師的雕塑品及 公共座椅,鼓勵顧客隨意使用、觸摸,也歡迎孩童在此玩耍,有別一般藝術 品的管理方式(郭恩慈,2011)。

藝文活動、設計展覽、公共藝術近距離接觸,強調藝術是與生活息息相關,

加上新媒體的宣傳手法、顧客社群分享,都是塑造中城與其他商城的差異,

自然吸引全球各地的觀光者、投資者的目光,加上頗具吸引力的商店,也促 使顧客消費,真正達到商業目的。

中城是縝密的商業行為,目的在於高效收益,回看城市發展,也是希望透過 改造為城市帶來可觀收入,從中城案例觀察發現,這個計畫借用藝術、設計 的力量,塑造有別其他商場的形象,將商業營行為隱藏在藝術之後,與城市

發展的模式不謀而合。透過設計來改變城市面貌或是競爭力,已經有許多案 37,631,109 人次,到 2015 年成長至 405,098,305 人次,若要維持成長,要能持 續帶給觀光客驚喜。不間斷的城市改造,讓旅客們隨處有驚艷感,再由觀光

2016 年台北世界設計之都,讓大家開始關注台灣各個城市的設計力,從建築、

公共設施、街道家具…等,皆想要創造引人注意的議題,「如何展現城市特色 與活力」更是各縣市政府努力重點之一;因世界設計之都的活動,讓民眾開 始關切設計大小事,激勵了更多設計師投入與都市設計相關的探討。

二、研究目的與範圍

(一)目的

巷弄空間不乏公共家具的設置,本研究從「公共座椅」著手,希望透過街道 傢俱的改變,讓居民感受到不一樣的舒適感,體會利用「設計」改善問題的 好處,進而願意參與城市設計議題或支持改變。

單一的權威式或英雄式建築,並不能全面展現城市特色,必須從都市角落啟 動,由教育切入,引導民眾學習和實作,都市美學才有覺醒的機會(陳子弘,2013),

東京立川市因街道的公共藝術聲名大噪,它不只有純觀賞的公共藝術,還包 括可坐的公共座椅,可互動的裝置,藉此拉近藝術與居民的距離,也默默進 行美學教育(龍神欣二,2011)。眾多案例中,我們明確知道,城市改造必須全民 參與,凝聚居民認同感。所以,改造計畫必須從使用者最相關的方向著手。

檢視所有公共設施後,居民最直接接觸的設施是行人道(趙子良,2014),但與人 最貼近的設施卻是公共座椅,它提供居民、旅人休憩用,最能直接評估感受 的設施。

本研究目的包括:

1. 展現台北市街道家具的設計力,促進城市美學的推動。

2. 提供居民舒適、安全、多功能的公共座椅。

3. 拉近居民與在地故事的距離與認同感。

4. 成為台北市朝聖景點,吸引觀光客拍攝系列照,及增加城市回流的可能性。

(二)範圍

本論文恭逢 2016 世界設計之都盛事,以「都市再生」1計畫宗旨為研究方向,

設定台北市為主要場域,蒐集市裡街道家具之公座椅設計,了解現在街道家 具的設計力,同時,蒐集分析國外街道家具發展現況,進行國內外比對,希 望了解目前的優缺點,並作為日後發展參考。

牛津英語辭典解釋:代表一個民族或社會的精神和心態,稱之為「城市氣質」, 另一定義為,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所信仰的價值觀和觀事的視角。

(A.Bell&de-Shalit,2011),兩者都在說明曾經發生的經歷。如同,故事之所以觸 動人心,是因為喚醒過往的記憶或是曾經有過的經驗,城市景觀之所以吸引 人,是因為美觀之外還有自己的歷史。發掘台北市各行政區的故事由來,從 區域的根本展開,探討這些故事脈絡,是否成為設計元素之可能性。再依據 得到的設計元素,展開設計區域獨有特色公共座椅,希望呈現各行政區的不 同個性,期望到訪者能立即感受當區特有風情。

台北市有 12 個行政區,但因時間之因而未能逐一進行研究,本研究以中山區 進行研究,由於中山區位處台北市中心地帶,該區又歷經清朝、日據時代、

民國政府等多種民族統治,再加上美軍駐紮時期的影響,造就中山區多元的 區域歷史與風情,若本研究能透過研究方法 KJ 法、曼陀羅思考法,轉換中山 區名典故為設計元素,導入公共座椅設計。未來,結論與假設效益相符時,

研究成果將可提供給政府相關單位參考,繼續延伸至其他 11 個行政區,集結 成台北市的總體特色。

1台北市既設計之都,規劃出「都市再生、生命健康、智能生活、生態永續」,以四大主軸作為發展 依據。

三、研究架構與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 1-2 所示,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了解研究目的與範圍的可行性,

再將行政區資料依據 KJ 法和曼陀羅思考法進行分析,得出的線索將作為創作 設計元素,最後以公開展覽方式展出成果。

圖 1-2:本研究繪製 1. 設計概念及形式 2. 草圖

3. 模型 4. 細部修改 5. 色彩計畫

1. 世界設計之都宗旨與效益 2. 街道家具發展與現況 3. 各行政區之歷史背景與區名

由來

4. 延續在地記憶 5. 公共座椅的設計 1. KJ 法

2. 曼陀羅思考法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與流程

創作

成果展示

結論與建議

從公共座椅設計,發現台北城市設計力

1. 選定行政區域典故與特色 運用範圍

2. 相關公共座椅現況歸髂與 分析(圖像蒐集)

分析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