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目的,旨在記錄個人說演故事技巧之實際經驗,由故事劇場分析切 入兩難議題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說演故事活動的歷程,最終完成一個「劇場 式說演」形式的說演活動。本章共分為六節,分別就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 究目的與問題、研究方法與範圍、研究限制,以及名詞解釋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成長過程中聽到大人對我們小孩子說故事,是一種溫暖的幸福回憶。從 故事的內容開啟孩子人生不同角度的視野,也是一種教養的機會。家父是一位 愛跟孩子們說演故事的人,街坊鄰居都知道他對孩子的關愛方式,主要透過精 彩的說演故事來作為傳遞工具。記得家父生動地說著「青蛙王子」的故事,面 臨蟾蜍王國的迫害,而進行一連串逃亡與復仇的情節。「青蛙王子」為了振興家 族而做奮戰努力,也堅持到底從不放棄。家父對故事內容的綿密思考與說演安 排,從他口中所說演出來的效果,往往是高潮迭起驚奇不斷,深深牽引著在座 每一個小孩的內心世界。

如何為這群孩子們掰出有趣且懸疑的精彩好故事,是說故事老爹的考驗。

家父在說演故事的過程,往往會忘記「時間」這件事情。夜已深,我們這群孩 子們只要看見家母從家門口走出,用眼神與手勢來跟家父做示意的動作,大家 都很有默契的即知家父在隨後說演台詞,就會來上這麼一句:「青蛙噗通一聲跳 進古井裡,明天晚上還會在這裡出現。」如同中國明清時期章回小說與話本的 說演,從說書人口中這麼說上一句:「欲知後事發展,敬待下回分解。」嘎然而 止的說演故事方法,讓人們是對故事內容留下無限想像空間。

說故事活動讓人無法阻擋它的魅力,其最大原因就是大家都愛聽說演故 事。長大以後的研究者,擁有自己的家庭與孩子,腦海鮮明記憶是浮現出家父 的說故事的樣子,身邊孩子渴盼聽故事的眼神,也讓自己也成為說故事的人,

2

這是幸福的複製。過程中依稀看到自己小時候跟在家父身邊打轉,吵著要聽故 事的樣態,歲月悠悠度過,研究者對於說故事依舊存著美好的回憶與深深的著 迷。無論大人小孩,在聽故事的當下,都存有深深的期待與百般的好奇心,是 無法抗拒的驅動力。

研究者本身熱愛閱讀,也喜歡與別人分享好故事,故而在二度就業時選擇 了圖書行銷的工作,以將近二十年的圖書行銷資歷,透過公司圖書對客戶進行 說故事,是每天必須沉浸在說故事的相關工作形態。從長期拜訪與行銷圖書說 演的歷練過程,讓研究者深深體認,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說演故 事者,端看個人是否用心去鑽研相關的說演故事技巧而已,不管是面對一部艱 澀難懂的百科全書,或是充滿可愛圖像的繪本,甚至無文字的圖畫書,都蘊藏 豐富的故事題材內容,讓人們進行瞭解的機會。

在工作閒暇之餘到學校擔任義務服務的「故事媽媽」角色,此一想法之萌 芽,只為了讓學童聽到更多與更好故事,以便開啟他們對人生有不同的眼界。

研究者所採用的故事文本都是以行銷過程中最常使用的書籍,其原因是這些故 事文本在國內外都得到國際大獎肯定的好書。將之融入學童所熟悉的生活環 境,讓學童有機會能身歷其境來聽取故事,並從中學習為人處事的生活智慧與 態度,這正是說演故事活動最重要的意義。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現代孩子身處多元、多變的環境,讓學童有機會在面臨生活衝突命運,用 相關生活智慧做為行事規範的思考,是有其必要性。與小學高年級的學童進行 說演的故事媽媽,因故事文本之挑選有誤,造成聽故事的學童在說演活動互動 氣氛的不易帶動。研究者長年說演故事活動之實務經驗,提供故事媽媽在挑選 適當的說演故事之文本,提供有效的解決建議。

此外,研究者希望藉由研究說故事活動,運用口頭言語之表達,讓聽故事 的學童得以瞭解生活上的相關智能,從故事內容所延伸出來的兩難抉擇之困 境,一起尋求適當的解決對策與方法,並增進彼此之間互動交流的機會,並藉 機傳遞正確的行事觀念與學童瞭解。基於上述兩大原因,正是研究者以此議題 為的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深入記錄說演故事之技巧作為研究目的,並以三個面向進行 討論:

一、故事方面:耙梳說演故事活動之沿革與敘事發展過程,進行說演故事文本 之挑選原由作探討。

二、說演故事者方面:研究者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故事說演,運用故事劇 場之戲劇說演,透過疏離與入情之說演技巧並分析優劣,提供故事媽媽未來 說演故事之參酌。

三、觀眾方面:挑選兩難議題做為說演故事之內容,並融入現代生活題材以貼 近時事,使高年級學童能從所聽取的故事內容,學習人生真經驗與相關智 慧,並於課堂中分享。

貳、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提列出三個研究問題:

一、相關說演故事活動之沿革論述為何?書面敘事之發展,對故事活動之說演 技巧部分,其影響與貢獻何在?並對故事文本之挑選準則之依據提出相關建 議?

二、故事說演技巧手法為何?故事媽媽說故事困境之實務對策為何?

三、國小高年級學童將兩難故事議題,將融入說演故事者之個人生活經驗,且 進行互動與交流意義何在?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以研究者自己為觀察對象,以「故事劇場」之戲劇形式,採取說 書人角色,或分飾多重角色來進行說演故事活動。過程以不同的說演故事技巧 互相交叉反覆的使用,扮演故事角色來引發學童同理故事人物的內心世界,於 適當時機為說書人角色,讓聽故事的學童對周遭故事的兩難議題,進行交流與 溝通的機會。研究全程將以錄影方式,詳實記錄研究者的說演故事之活動,並 整理逐字稿,體察說演技巧的表達,包括手部、身體、眼神、相關說演動作等,

與口語、聲量的細微變化,進行說演活動的實務分析。瞭解研究者(同時也是 文本閱讀者)所理解兩難故事文本之意涵,進行詮釋故事的說演歷程。

將分析結果,與說演故事活動的三個元素,分別為觀眾(聽故事的學童)、

文本(故事內容)、表演者(說演故事者)進行探究。期以瞭解在說演活動中三 項元素,彼此之間巧妙的聯結關係,歸納出說演故事活動成功說演關鍵要件。

亦針對說演實務可能面臨的困境,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事項,做為故事媽媽參 酌的資料依據。

圖 1-4:研究方法(研究者整理)

6

貳、研究範圍

(一)資料收集

包含花蓮縣與花蓮市各一所小學高年級的學童,在 102 學年度(2013 年 8 月到 2014 年 07 月),參與研究者之說演故事活動的歷程,為聽故事的觀眾角色。

資料收集方法包含記錄兩所學校、兩個班級,共計 57 位學童(花蓮市藍天1國小 學童數:29 位;花蓮縣白雲國小學童數:28 位。男女比例,男生學童多出一位。

數字如下:藍天國小,男生:14 位;白雲國小,男生:15 位,男生共計 29 位。

藍天國小,女生:15 位;白雲國小,女生:13 位,女生共計 28 位)。高年級的 學童進行說演故事活動,以四個故事(其中的《四川好女人》作上、下兩次進 行故事說演)、全程共計十回的影音與說演逐字稿做整理。

(二)分析與整理

前置作業階段,研究者先尋找出具有兩難議題的故事,且行文風格能吸引 高年級學童,適合採用「故事劇場」來扮演的文本作為說演故事的素材。其次 以研究者本身說演故事的實質經驗篩檢出重點內容,將故事規畫成為三十分鐘 的說演內容。故事活動階段,研究者運用「故事劇場」劇場戲劇手法進行故事 說演活動,並觀察教室氣氛適時提出問題來與學童互動,並在適當的時機回答 學童發問,藉此觀察學童對故事的理解、喜愛情況。

研究分析將整理觀察研究者的肢體表達技巧,如眼神、手勢、與說話的聲 音,以及聽故事學童反應與被引導的狀況,以此兩者的互動情況瞭解說演過程 是否達成學童情意理解的改變。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個案觀察法,用影音與逐 字稿記錄、以及隨同教師之訪談,與其他說演故事論文、學術資料,進行互相 交叉與分析論述。

1基於研究倫理之考量,上述藍天、白雲學校名稱皆以化名來代稱。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研究者的研究客觀性

研究者作為被研究對象,同時也是觀察者身分,較無法客觀評估自己的說演 故事活動,忽略覺察說演故事瑕疵的可能性。由於研究者本身並非教師體系的 人員,也非班級導師能讓學童有意願、有機會來擔任故事內容中角色扮演,或 相關「故事劇場」戲劇訓練的機會,因此說故事過程多以研究者的說、演為探 究方向。此外,對學童進行有目的性的後續追蹤,瞭解學童情意的變化,將有 其限制性。

二、學童的學習背景影響說演故事

研究場域是以兩所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研究,兩個班級的年齡層不同(五年 級、六年級)兩者之班級經營風格不同、城鄉差距不同,造成學童對語言理解 能力有其不同表現,間接影響說演故事的觀察效果。

此外,研究者每個月到校說演故事一次,與學童之間互動僅有半小時,對於

此外,研究者每個月到校說演故事一次,與學童之間互動僅有半小時,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