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內容主要是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動機、目的與問題,還有重要 的名詞解釋,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動機,第三節 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四節則為名詞解釋,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校園霸凌一直是學校教育人員與教育團體所關心的議題,根據 2004 年兒童 福利聯盟基金會調查的數據顯示出來,國內有六成的學童曾經有被欺負的經驗,

其中一成多的學童是經常或每天被同學欺負;兒福聯盟從分析霸凌者的經驗中發 現,最常見的霸凌方式為關係霸凌(80.3%),就是排擠自己討厭或不喜歡的同學,

言語霸凌包含幫同學取不雅的綽號或口語上的嘲笑 (69.7%),而肢體霸凌為 (31.1%),霸凌比例之高需要大眾的關心。

傳統的校園霸凌需面對面才能發生,由於資訊技術的進步與網路的普及化,

讓霸凌行為從有形的暴力形式轉變成虛擬的形式,以一種新的型態出現在校園與 生活中,就是所謂的網路霸凌。無形的網路霸凌已悄然進入校園中,將校園的暴 力行為複雜化,也成為校園霸凌的新型態。

兒童福利聯盟在 2007 年所作「兒童校園網路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中提到,

在台灣的網路霸凌事件中,最普遍的動機為「看對方不順眼」占 26.1%,再者就 為「誰叫他平常欺負我」占 20.8%,可以想見當學童在現實生活中被同儕欺負時,

轉而尋求利用網路予以反擊;郭祐榕(2009)提出網路霸凌的原因之一為學童在現 實生活中遭到霸凌而產生無力感,轉而利用網路達到反擊與報復的效果,從校園 霸凌受害者的角色轉變為網路霸凌加害者;再加上網路匿名的特性,讓網路霸凌 加害者認為匿名不會暴露自己的身分,因此更容易恣意妄為。

隨著網路發展,學生們的生活處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他們能用快速且多元 化的管道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互動、交友等等;對處於青春期叛逆期間的學生

而言,因生理的劇烈變化、缺乏同理心且個性又衝動,再者網路世界的隱匿性高,

因此容易將原本在校園中產生的霸凌行為轉移戰場至網路世界,他們能在網路世 界中毫不留情的攻擊老師、同學或朋友,甚至完全不相識的人,他們卻對這樣的 行為造成的後果毫無所知,就是這些因素常讓網路霸凌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當學 生遭遇網路霸凌事件時,身為家長和老師的我們卻毫無所知,遑論學生們正遭遇 極大的痛苦時我們也不知情,這是諷刺的一點(兒童福利聯盟,2007;李宛蓉譯,

2008)。

臺灣校園「網路霸凌」的氾濫程度,有二成四的學童其行為已達到網路霸凌 的警戒範圍,包括做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玩笑舉動,自己卻毫無自覺的「網路小 搗蛋」;經常做些危險、錯誤且應受到管教與約束的行為,比如在未經他人同意 的情形,張貼他人照片、公布他人秘密或用匿名方式來威脅他人的「網路小混混」

(7%);寄色情或恐怖的電子信件給他人、使用他人名字與帳號在討論區留言或罵 人,重複並多次在網路上做出各種傷害人的舉動,其行為已達到犯罪之虞的「網 路小霸王」(3%)。在網路霸凌事件的加害者中,男生的比例為 57%而女生的比例 有 14%,可見男生比起女生更容易引發網路霸凌事件。若從年齡分析,年齡越大 出現網路霸凌的機率越高,根據調查報告,有將近七成(66%)的網路霸凌加害者 為國中生,比例遠高於國小學童(34%)的網路霸凌加害者(兒童福利聯盟,2007)。

有些學者認為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和諧,父母對於孩子管教方式為打罵式管 教,甚至過度懲處,這樣的態度會讓學童以為身體方面的攻擊也是社會可接受的 現象,而學童本身的氣質也與霸凌行為有密切相關(Olweus, 1993)。人格特質是 學童與生俱來加上後天培養的獨特性格,性格會影響個體對環境的反應,也使個 體對所處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或引發另一種不同的情境,因此性格對人的影響 十分重要(李雯娣,2000)。

根據 i-Safe 組織針對美國四至八年級學生所做的統計,有 42%的學生認為 自己曾被網路霸凌,53%曾在網路對他人說過惡毒或中傷人的話語。此外,有半 數以上的學生沒有將被霸凌的經驗告訴父母、老師或任何成人。加上許多學生受 欺負不會說出口,甚至有些學生寧願選擇結束生命,也不願向身旁大人求助。青 少年正值自主性發展,想證明自己為獨立個體,向父母或老師求助只會顯示自己

的無能。加上他們心裡明白,若向父母或老師們求助會造成同儕之間相處產生微 妙的變化,也就是說,告狀只會讓他們在團體中更加孤立(張瀞文,2010)。

Mishna, F., Saini, M., Solomon, S. (2009)指出當學生遇到網路霸凌時,有 52%

的學生會選擇忽視這個現象,有 20%的學生會選擇對抗網路霸凌,13%的學生會 告訴朋友,8%的學生會告訴父母但卻只有 3%的學生會選擇告訴老師。由上面的 數據顯示,當學生遭遇網路霸凌時,願意告訴周遭成人幫忙解決問題的比例很 低,而願意告訴老師的比例更是非常低,這是身為教師們該去思考的問題,當網 路霸凌事件發生時,為什麼只有 3%的學生願意讓老師知道這現象並幫忙處理網 路霸凌的問題,這中間是否也存在著師生之間互動的微妙關係。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得知網路霸凌事件在學生的生活中嚴重程度是極高的,而 身為教師對網路霸凌問題的態度為何,接著我們可以從下面所提供的數據了解教 師對網路霸凌事件所抱持的想法與態度。

Li(2009)針對加拿大大學 154 位準教師做了網路霸凌的認知調查,有 31.9%

的教師相信網路霸凌是校園裡的問題,15.9%的教師抱持不同意的想法,而 45%

的教師則抱持中立的看法;65.5%的教師認為學生會受到網路霸凌的影響,10.5%

的教師不同意此看法而有 24%則保持中立態度;49.7%的教師認為自己是關心網 路霸凌現象,22.6%認為自己不關心而其餘的 27.8%的教師則是沒有意見。

Andrew(2011)針對教師所做的網路霸凌認知調查中,將近有 75%的教師同意 網路霸凌是學校裡重要議題也需教師的關心,100%的教師相信學生會受到網路 霸凌影響,而 78.2%的教師認為該關心學生的網路霸凌現象;但相對的,有高達 78.2%的教師沒有自信可以辨識網路霸凌事件與否,而將近有 95%的教師對於該 如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是沒有自信的。根據這兩份研究的數據顯示出,教師已經 相信網路霸凌是學校裡重要的議題,但在該如何判斷網路霸凌事件方面以及該如 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卻相對顯示沒有把握也沒有信心。根據數據顯示有很多教師 對網路霸凌的認知程度不夠高,甚至不敢確定網路霸凌的構成條件,雖然教師們

認為網路霸凌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卻依舊對網路霸凌的關心程度如此的不 足,甚至該如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幾乎沒有自信可言,這都是我們身為教育人員 該去思索的問題與方向。

Lissa(2011)的研究中,有學生認為教師如果對網路霸凌有全面性的了解,可 以在學生發生網路霸凌事件時,更有自信且有效率幫助學生處理事件;身為教育 人員須對網路霸凌事件有更多的認知,必需了解其嚴重性,面對網路霸凌事件才 有自信並知道該如何處理。經由許多的文獻研究顯示出網路霸凌早已經成為校園 霸凌中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反觀身為教師或準教師卻對這問題的瞭解程度與如何 處理網路霸凌事件的認識不多,也是我們該去研究思考的層面。在校園中網路霸 凌的情形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那台東縣的中學校園裡網路霸凌的情形又是如 何,根據吳宏斌(2010)的研究指出在臺東縣的國中生受到網路霸凌的經驗察覺程 度不高,而且受網路霸凌的反應程度偏低;學生對於網路霸凌的察覺程度不高,

那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的了解有多少,這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期盼能以問卷施測的方式,了解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認知,

並了解中學教師得知網路霸凌事件時會採取的態度,以及教師們在處理網路霸凌 事件時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根據最後的研究結果,提出必要的預防策略,以期能 減少網路霸凌發生的機率。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綜合上面研究動機所描述的,網路霸凌行為已是中學校園裡的一個普遍而且 嚴重的問題。而身為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對於網路霸凌發生時大多數教師所採 取的態度多為忽視或不重視,甚至連學校的行政單位所採取的態度也大多與教師 相同,均是忽視的態度,也因為這樣消極的處理態度往往會讓網路霸凌事件變的 更加嚴重而難以收復。

本研究以臺東縣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網路霸凌的定義與認知、面 對網路霸凌時的處理態度與具備處理的能力等,並建立教師與行政單位針對網路

霸凌事件的預防機制,以減少網路霸凌的發生。具體來說,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 下:

(1) 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採取態度與處理的能力。

(2) 不同背景的教師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的差異。

(3) 教師對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之間的因果關係。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1-1 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的定義與構成條件了解有多少?

1-1 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的定義與構成條件了解有多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