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霸凌與網路霸凌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霸凌與網路霸凌

壹、霸凌與網路霸凌的定義

在探討網路霸凌的內涵前,我們可先探討霸凌以便能更全面了解網路霸凌。

校園霸凌一直是學校裡令人關心與擔心的現象,此種具敵意的欺凌和傷害行為大 多發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近幾年大眾關注到此問題的嚴重性,因而引發社會熱 切地討論。當霸凌的行為利用虛擬網路為媒介形成了網路霸凌,這與一般現實生 活 中 所 發 生 的 霸 凌 行 為 , 例 如 辱 罵 、 推 打 、 排 擠 等 有 所 差 別 , Ybarra &

Mitchell(2004)將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霸凌行為統稱為「傳統霸凌」,雖然網路霸 凌與傳統霸凌的媒介上是有明顯的區隔,但網路霸凌是校園霸凌中很重要的一 環,因此本研究以廣義的角度來探討校園霸凌,可加深對網路霸凌的瞭解。

一、 霸凌的定義

霸凌是什麼?Stein(2002)認為霸凌是發生在同儕之間的欺凌行為。此行為是 一個或多個學生對受害者長時間在身體或心理傷害的攻擊方式(Hoover, Oliver&

Hazier, 1992)。國內的兒福聯盟將 bully 這個名詞翻譯成「霸凌」,並引用長期研 究此類議題學者 Olweus(1993)的定義,霸凌是具傷害性且蓄意性的攻擊行為,這 些行為重複發生,持續時間可能為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加害及被害雙 方的力量是不均等的。Clark & Kiselica 認為霸凌行為主要有幾種方式:語言的威 脅、貶損,或身體上的敵意姿態、打、推、抓等,從輕微的戲弄到嚴重的團體暴

力都有,使受害者受到口語、身體或心理上的攻擊,故意造成受害者心裡的害怕 及傷害(魏麗敏,2003)。

朱美瑰(2008)將霸凌行為的界定分成主要五個特點:

一、角色-分為加害、被害、旁觀者三方。

二、力量-身體及社會互動力量不均等。

三、動機-行為出發點是故意,或深思熟慮過的。

四、頻率-行為重複出現且持續一段時間。

五、傷害-受害者遭受生理、心理或兩者皆有的傷害。

從上述的資料得知加害者與被害者在某些特點來說是相對的,加害者在身體 與社會地位方面是佔有優勢,相較之下被害者處於弱勢,加害者霸凌的行為經深 思熟慮或故意,長時間重覆對被害者施行霸凌,而加害者的霸凌行為可分為言 語、肢體、關係等三方面,對被害者造成生理、心理或兩者皆有的傷害。

二、 網路霸凌的定義

接下來探討網路霸凌部分,網路霸凌是近幾年才產生的名詞,關於網路霸凌 我們還未全面且通盤的了解(Li, 2007),利用手機和網路建立社交活動已是現在大 多數學童的交友方式,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學童們所受到的霸凌與現實世界 中相比並不會較少,因此網路霸凌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霸凌模式。網路霸凌 行為和傳統的霸凌行為有其相似之處,加害人是經深思熟慮後才有霸凌的行為,

通常希望藉由霸凌行為來達到虐待他人或尋找快樂的目的(Hinduja & Patchin, 2007),網路霸凌的加害者並不會只為特定一人,有時會藉由團體的力量來加深 且蓄意重複傷害性的行為(Belsey, 2006)。

鄭雅穗(2009)將網路霸凌定義為「未成年的兒童或青少年透過電子媒介的文 字,故意且重複性對其他未成年進行恐嚇、羞辱或騷擾而造成傷害的行為」。郭 祐榕(2009)對網路霸凌的定義為「孩童或青少年利用網路和數位產品對人進行毀 謗、騷擾、咒罵或駭客入侵等方式,讓被害人產生害怕、憤怒與恐懼的情緒」。

網路霸凌的可怕在於它透過網路無限傳達,且人人都能參與的特質,讓事件從小 原點逐漸演變成全班同學、甚至包含全校同學都牽扯其中,受害者會陷在更廣的 風暴中(Shariff& Gouin, 2005);這樣的負面行為不僅傷害青少年使用與探索富價

值的線上資源自由,甚至可能導致身心方面有更激烈的反作用效果(Hinduja&

Patchin, 2008)。

朱美瑰(2008)認為網路霸凌是利用 CyberSpace 平台,例如即時通、部落格、

手機、電子郵件、BBS、聊天室或留言板等傳送訊息,張貼令人難堪、辱罵、嘲 諷,甚至許多不堪入目的文字或圖像,加害者利用網路虛實難以辨別真實的特 性,讓這些訊息在同儕之間或社會大眾之間廣為流傳,也利用在網路上發佈訊息 較難找到來源的特質,讓被害者心生恐懼、憂傷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

網路霸凌主要是透過電腦和手機兩種電子設備騷擾受害者,透過電腦,加害 者可用電子郵件或即時通傳送騷擾訊息;在聊天室或電子佈告欄張貼侮辱及毀謗 性的圖片與訊息;建立個人網站張貼或散佈毀損他人名譽的內容。騷擾圖片與訊 息也可透過手機發送至被害者,或惡意去偷拍照片與影片,進一步做了處理後上 傳至網路(Hinduja & Patchin, 2009)。

美國 Stop Cyberbullying (n.d.) 網站指出網路霸凌加害與被害者必須都是學 童(九歲至十二歲)或青少年(十三歲至十九歲),加害與受害者對象須介於上面提 到的年齡範圍才屬於網路霸凌。它提出的定義為「運用網路、行動電話或互動式 科技對被害者進行騷擾、羞辱、糾纏等行為,讓被害者感到困擾與傷害」。

網路霸凌是伴隨著網路使用普及化而產生的網路暴力行為,這類行為多以手 機、部落格、電子郵件、即時通、網路遊戲等方式,散播不實消息與內容、辱罵 或威脅等方式來傷害他人,進而造成受害者身心受創。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的 普及且便於使用,隨時可將拍下的相片或影片上傳到網站提供他人觀看,形成了 另一種網路霸凌形式(刑事警察局網路霸凌網站,2008)。

從上面的文獻中,我們可以從年齡、形式、頻率、媒介等四個面向針對網路 霸凌來加以分析:

表 1

網路霸凌的面向

面向 方式

年齡 加害者與受害者均是孩童與青少年

形式 對被害者進行咒罵、騷擾或恐嚇,讓其感到困擾恐懼等

面向 方式 頻率 霸凌者的行為是重複性的

媒介 網路、手機或其他數位平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經由上述的分析後,將網路霸凌定義為「未成年的兒童或青少年,利用手機 簡訊、即時通、聊天室等電子方面的互動媒介,故意且重覆對他人傳送或張貼有 傷害性與不實的文字和影像、令人羞愧的圖片等,使被害人有害怕、憤怒或恐懼 的感覺。」

三、 霸凌的成因

Li(2007)認為在中學校園內發生霸凌事件的頻率較高的原因,除了青春期生 理方面驟變之外,與學童們所建構的同儕團體結構和地位方面也產生戲劇化的轉 變有關。而在青春期學童的心理,和同儕之間的關係是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社會 地位的保持是校園霸凌事件最根本原因。洪源福(2003)整理相關文獻,說明了霸 凌行為的成因主要有三個理論基礎,分別為:力量根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和精 神技能理論。說明如下:

(一) 力量根源理論

從力量根源理論的觀點來看霸凌行為,認為此種行為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來 自於社會互動過程中權力的不平等,造就個體間權力的不平等,這也可能受外在 環境影響。此理論認為學生間權力不平等的主因為學生接收了媒體對暴力的負面 宣導後,強化他們控制的欲望與支配優勢,因而產生霸凌的行為(洪源福,2001)。

Hoover & Hazler(1991)認為加害者不具有領導特質卻在權力上有優勢,若人際關 係互動上不順遂,會採取霸凌的行為來解決不愉快。

(二) 社會學習理論

有研究指出加害者在早年曾受父母欺凌,經社會學習後進入學校,會把原生 家庭所學的互動行為模式帶進校園情境中,而成為霸凌者(洪源福,2003)。因此

父母教養方式不當,監控學童行為的能力不足,均可能導致個人產生霸凌或侵犯 的行為(Hetherington& Parke, 1999)。霸凌行為是後天學習發展來的,若無法在早 期及時修正,可能在日後會產生更多負面影響。

(三) 精神技能理論

Hoover & Hazler(1991)提出部分霸凌者企圖透過言語或肢體攻擊方式,達到 控制受害者的目的,在事後卻不會受多數人責難。由此得知霸凌者運用霸凌手段 時,有其一套不受他人責難的模式。因此可推論霸凌者比受害者擁有較高的社會 智能,能熟練運用並組織所擁有的精神技巧操控受害者,進而達到霸凌受害者的 目的,卻不被貼上加害者的標籤(洪源福,2003)。相較之下,受害者不擅長處理 人際關係間的衝突,多半利用逃避策略,例如:哭泣、不予理會或離開等消極心 態反而助長霸凌者的行為(陳國威、陳小梅,2005)。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也不可忽視:

1. 群眾影響力:學生群眾影響力雖不是霸凌行為的直接主因,卻有推波助 瀾效果,成為加深受害者身心受創的間接原因。當加害者為群體時,即使本意無 任何霸凌意圖,卻會受當時氛圍或規範性的社會影響,跟著做出他們認為不用負 責的行為,這種受他人實際或想像的影響導致行為上的改變,這就是社會心理學 家所稱的「從重」心態(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而參與群眾與霸凌者同樣有 欺凌的行為,因為相信受害者是「罪有應得」(陳國威、陳小梅,2005)。

2. 被動性霸凌:Olweus(1994)提出雖然有些霸凌行為由加害者主動挑起,但 加害者可能因某人有挑釁或特殊行為而有欺負他的衝動。這些特殊行為常導致受 害者的人際關係不佳,不受歡迎。

霸凌行為在校園中發生機率很高,成因為:保有青春期同儕間互動的社會地 位、展現精神技能的熟練、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群眾影響力與被動性霸凌;而 前三者為最主要的理論基礎。

四、 網路霸凌的成因、判斷條件

兒童福利聯盟在 2007 年所作的「兒童校園網路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裡指 出,國內的網路霸凌事件中,最普遍的動機為「看對方不順眼」占 26.1%,再者

為「誰叫他平常欺負我」占 20.8%,相對的,網路常是受害者用來報復的工具,

即所謂的反擊型霸凌,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遭同儕欺負時,可能想尋求當網路「藏

即所謂的反擊型霸凌,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遭同儕欺負時,可能想尋求當網路「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