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網路霸凌認知態度之調查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教師網路霸凌認知態度之調查研究"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蔡東鐘博士

教師網路霸凌認知態度之調查研究

研究生:陳凌瑤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教師網路霸凌認知態度之調查研究

研究生:陳凌瑤 撰 指導教授:蔡東鐘博士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4)
(5)
(6)

謝誌

很開心終於到了可以寫謝誌的時候了!還記得才剛上研究所不久,沒想到一 晃眼兩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雖然寫論文的時間很辛苦,但是在研究所的求學 過程中卻是非常的開心,因為我有一群相互扶持的好同學。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要感謝的人有很多,首先要感謝研究所的老師們,尤其是 指導教授蔡東鐘老師,無論在課堂中或在論文的方向,他都給了我很多很多寶貴 的知識、建議與指導,即使自己很忙碌,還是撐著疲憊的身軀指導著我的論文,

讓我能夠重新思考著論文該寫的方向。再來要感謝教育系主任鄭承昌教授與東華 大學劉明洲教授,在忙碌之餘抽空指導我的論文,讓我的論文方向更加清楚、進 度方面也能如期完成。感謝這兩年中教導過我們的所有老師,從你們的身上我真 的學到很多知識與做人的道理,也感謝你們給予我們這一群學生很大的思考空 間,也謝謝你們的包容因為要忍受我們這一群吵雜的學生真的是很辛苦。

謝謝兩年來一起上課的同學們,景綾—我們的副導師,常叮嚀著我們該做哪 些事情了,不要再打混摸魚了;王璇—永遠的風紀股長,每次在我們最吵雜的時 候跳出來維持秩序,以免場面太 high 而失控;鈺櫻—永遠的總務股長,看似少 根筋的你掌管班費卻是超厲害,果然是數學系的人才;心瑩—永遠的副班代,班 上的開心果,也是我的左右腦,到處吃喝玩樂總少不了你;涵宇—班上最有氣質 最安靜的同學,辛苦你要忍受我們這群吵雜的同學們。從一開始的陌生到一個月 後彼此開始熟識,才發現原來我們這群人真是臭味相投,無論是在課堂上或是課 後的出遊,無論在何處遊玩或是在何處吃飯,我們總是會成為焦點—因為好吵!

這兩年的時間有你們的陪伴真的很開心,大家一起為了論文而努力著,彼此加油 打氣、討論著遇到的難題等等,雖然畢業了,但這不代表著結束,我相信我們之 間的緣分還會繼續下去的。

最後要謝謝我的家人們,這兩年的時間真的很辛苦,有好幾度曾因為一邊工 作與一邊讀書實在很累而有放棄的念頭,不過有你們默默的支持讓我都撐過來 了;也謝謝台東高商的同事們,有你們的配合才能讓我在工作之餘順利的完成論 文,真的很感謝你們。謝謝這一路陪伴我走過來的朋友們,謝謝你們~~

凌瑤 謹誌 2013.07.24

(7)

教師網路霸凌認知態度之調查研究

作 者 : 陳 凌 瑤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摘 要

網路霸凌在校園中已是普遍的現象,有許多學生也都深受其害,而身為第一 線的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又是為何,這是本研究想要探 討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想藉由自編的「臺東縣中學教師網路霸凌態度認知調查問 卷」的問卷方式來了解臺東縣中學 579 位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 理能力的現況分析,從教師的背景變項如:性別、年齡、學歷、服務年資、職務 與管教方式等方面,去了解這些不同的條件對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 的能力三個方面是否具有差異的存在;並探討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認知、網路霸凌 的處理態度與能力三者之間是否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從問卷結果得知臺東縣中學 教師充分了解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積極並具備處理網路霸凌的能力;教師 的背景條件方面:男性教師處理網路霸凌的能力較女性教師好,服務年資 6-10 年的教師在網路霸凌的認知整體表現優於其他教師,採用關懷策略管教方式的教 師在了解網路霸凌的構成條件、將網路霸凌的知識融入在教學過程中與參與網路 霸凌的相關研習方面高於其他組別;而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 能力之間有相關影響,認知程度越高則處理態度越積極,處理態度積極則處理能 力比較好,而處理能力較好是表示網路霸凌認知程度較高。

關鍵詞:網路霸凌、網路霸凌認知、網路霸凌處理態度、網路霸凌處理能力。

(8)

The study of teachers’ cybullying cognition and attitude

Ling

-Yao Chen

Abstract

Cyberbullying is a popular phenomenon in the school yard and many students are involved. This study wants to investigate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attitude and ability of the Taitung high school 579 teachers by questionnaire. It also wants to know that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the cyberbullying attitude and the cyberbullying ability from teachers’ conditions such as, gender, age, education background, teaching experience, position and parenting style. This study also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attitudes and ability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or no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aitung high school teachers fully understand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having positive attitudes and with adequate ability. In teachers’ conditions, male teachers are better than female in the cyberbullying ability. 6-10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er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in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Caring parenting style teacher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in the cyberbullying condition, combining the cyberbullying and teaching, and are more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the seminars.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attitudes and ability of teachers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is higher, and the attitude is more positive. The cyberbullying attitude is more positive, and the ability is better. Then the cyberbullying ability is better, the cognition are higher.

Keywords:Cyberbullying, the cyberbullying cognition, the cuberbullying attitude, the cyberbullying ability

(9)

目 次

摘 要... i

Abstract ... ii

目 次... iii

圖 次... v

表 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4

壹、研究目的... 4

貳、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壹、研究範圍... 7

貳、 研究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霸凌與網路霸凌 ... 9

壹、霸凌與網路霸凌的定義... 9

貳、霸凌和網路霸凌的形式... 16

參、霸凌關係人的特徵與影響... 18

肆、影響網路霸凌的因素... 22

肆、網路霸凌的後果... 27

伍、學童網路霸凌的因應方式... 29

陸、教師與學校對霸凌和網路霸凌的具體策略... 31

柒、網路霸凌的相關法律... 34

捌、教師背景條件與霸凌的關係... 35

第二節 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方式 ... 37

壹、教師管教信念的意義... 37

貳、教師管教信念的內涵與取向... 39

參、教師管教的定義... 43

肆、教師管教的原則... 45

伍、教師管教策略... 46

(10)

陸、教師背景與管教策略及成效...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5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51

第四節 研究對象 ... 52

壹、 研究母群 ... 52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55

壹、 量表編製依據與經過 ... 55

貳、 填答與計分方式 ... 57

參、 內容效度 ... 58

肆、 「中學教師網路霸凌事件認知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60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63

壹、 資料整理 ... 63

貳、 統計分析 ... 63

第七節 研究程序與進度 ... 64

壹、 研究程序 ... 64

貳、 研究進度 ... 6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68

第一節 教師對網路霸凌問卷的現況分析 ... 68

第二節 不同背景條件教師的各分量表分析 ... 72

第三節 教師認知、態度與能力之迴歸分析 ...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06

第二節 建議 ... 110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 111

參考文獻... 113

(一)中文部分 ... 113

(二)外文部分 ... 117

附錄... 121

(11)

圖 次

圖 1 研究架構 ... 50 圖 2 研究流程圖 ... 66

(12)

表 次

表 1 網路霸凌的面向 ... 11

表 2 網路與現實生活霸凌原因對照表 ... 14

表 3 霸凌的分類 ... 16

表 4 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特徵 ... 18

表 5 霸凌行為中相互關係人定義表 ... 19

表 6 學童對網路霸凌的因應方式 ... 29

表 7 教師管教信念類型與管教信念取向 ... 39

表 8 行為主義取向與人文主義取向教師角色比較表 ... 40

表 9 行為主義取向與人文主義取向學生本質比較表 ... 41

表 10 行為主義取向與人文主義取向行為解釋比較表... 41

表 11 行為主義取向與人文主義取向學生本質比較表... 42

表 12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地區抽取表... 52

表 13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性別分析表... 53

表 14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年齡分析表... 53

表 15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學歷分析表... 54

表 16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服務年資分析表... 54

表 17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擔任職務分析表... 54

表 18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管教方式分析表... 55

表 19 「教師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問卷的理念基礎... 56

表 21 「教師網路霸凌處理能力分量表」問卷的理念基礎 ... 57

表 22 內容效度專家學者名單 ... 58

表 24 「中學教師網路霸凌事件認知量表」項目分析表 ... 60

表 25 「中學教師網路霸凌事件認知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表 ... 62

表 26 研究進度表 ... 67

表 27 臺東縣中學教師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68

表 28 台東縣中學教師網路霸凌處理態度分量表分析... 69

表 29 臺東縣中學教師網路霸凌處理能力分量表分析... 70

表 30 教師性別不同在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72

表 31 教師性別不同在網路霸凌處理態度分量表分析... 73

表 32 教師性別不同在網路霸凌處理能力分量表分析... 74

表 33 性別在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總分的差異比較表 .. 75

表 34 教師年齡不同在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76

表 35 教師年齡不同在網路霸凌態度分量表分析... 77

表 36 教師年齡不同在網路霸凌能力分量表分析... 78

表 37 年齡在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總分的差異比較表 .. 80

(13)

表 38 教師學歷不同在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81

表 39 ... 82

表 40 教師學歷不同在網路霸凌能力分量表分析... 83

表 41 年齡在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總分的差異比較表 .. 85

表 42 教師服務年資在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85

表 43 教師服務年資在網路霸凌態度分量表分析... 87

表 44 教師服務年資在網路霸凌能力分量表分析... 89

表 45 服務年資在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總分的差異比較表 ... 91

表 46 教師擔任職務的不同在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92

表 47 教師擔任職務的不同在網路霸凌態度分量表分析... 93

表 48 教師擔任職務的不同在網路霸凌能力分量表分析... 95

表 49 職務不同在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總分的差異比較表 ... 96

表 50 教師的管教方式在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97

表 51 教師的管教方式在網路霸凌態度分量表分析... 98

表 52 教師的管教方式在網路霸凌能力分量表分析... 99

表 53 管教方式在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總分的差異比較表 ... 100

表 54 網路霸凌分量表認知總分對態度總分與能力總分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3

表 55 網路霸凌分量表態度總分對認知總分與能力總分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3

表 56 網路霸凌分量表能力總分對認知總分與態度總分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4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內容主要是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動機、目的與問題,還有重要 的名詞解釋,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動機,第三節 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四節則為名詞解釋,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校園霸凌一直是學校教育人員與教育團體所關心的議題,根據 2004 年兒童 福利聯盟基金會調查的數據顯示出來,國內有六成的學童曾經有被欺負的經驗,

其中一成多的學童是經常或每天被同學欺負;兒福聯盟從分析霸凌者的經驗中發 現,最常見的霸凌方式為關係霸凌(80.3%),就是排擠自己討厭或不喜歡的同學,

言語霸凌包含幫同學取不雅的綽號或口語上的嘲笑 (69.7%),而肢體霸凌為 (31.1%),霸凌比例之高需要大眾的關心。

傳統的校園霸凌需面對面才能發生,由於資訊技術的進步與網路的普及化,

讓霸凌行為從有形的暴力形式轉變成虛擬的形式,以一種新的型態出現在校園與 生活中,就是所謂的網路霸凌。無形的網路霸凌已悄然進入校園中,將校園的暴 力行為複雜化,也成為校園霸凌的新型態。

兒童福利聯盟在 2007 年所作「兒童校園網路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中提到,

在台灣的網路霸凌事件中,最普遍的動機為「看對方不順眼」占 26.1%,再者就 為「誰叫他平常欺負我」占 20.8%,可以想見當學童在現實生活中被同儕欺負時,

轉而尋求利用網路予以反擊;郭祐榕(2009)提出網路霸凌的原因之一為學童在現 實生活中遭到霸凌而產生無力感,轉而利用網路達到反擊與報復的效果,從校園 霸凌受害者的角色轉變為網路霸凌加害者;再加上網路匿名的特性,讓網路霸凌 加害者認為匿名不會暴露自己的身分,因此更容易恣意妄為。

隨著網路發展,學生們的生活處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他們能用快速且多元 化的管道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互動、交友等等;對處於青春期叛逆期間的學生

(15)

而言,因生理的劇烈變化、缺乏同理心且個性又衝動,再者網路世界的隱匿性高,

因此容易將原本在校園中產生的霸凌行為轉移戰場至網路世界,他們能在網路世 界中毫不留情的攻擊老師、同學或朋友,甚至完全不相識的人,他們卻對這樣的 行為造成的後果毫無所知,就是這些因素常讓網路霸凌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當學 生遭遇網路霸凌事件時,身為家長和老師的我們卻毫無所知,遑論學生們正遭遇 極大的痛苦時我們也不知情,這是諷刺的一點(兒童福利聯盟,2007;李宛蓉譯,

2008)。

臺灣校園「網路霸凌」的氾濫程度,有二成四的學童其行為已達到網路霸凌 的警戒範圍,包括做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玩笑舉動,自己卻毫無自覺的「網路小 搗蛋」;經常做些危險、錯誤且應受到管教與約束的行為,比如在未經他人同意 的情形,張貼他人照片、公布他人秘密或用匿名方式來威脅他人的「網路小混混」

(7%);寄色情或恐怖的電子信件給他人、使用他人名字與帳號在討論區留言或罵 人,重複並多次在網路上做出各種傷害人的舉動,其行為已達到犯罪之虞的「網 路小霸王」(3%)。在網路霸凌事件的加害者中,男生的比例為 57%而女生的比例 有 14%,可見男生比起女生更容易引發網路霸凌事件。若從年齡分析,年齡越大 出現網路霸凌的機率越高,根據調查報告,有將近七成(66%)的網路霸凌加害者 為國中生,比例遠高於國小學童(34%)的網路霸凌加害者(兒童福利聯盟,2007)。

有些學者認為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和諧,父母對於孩子管教方式為打罵式管 教,甚至過度懲處,這樣的態度會讓學童以為身體方面的攻擊也是社會可接受的 現象,而學童本身的氣質也與霸凌行為有密切相關(Olweus, 1993)。人格特質是 學童與生俱來加上後天培養的獨特性格,性格會影響個體對環境的反應,也使個 體對所處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或引發另一種不同的情境,因此性格對人的影響 十分重要(李雯娣,2000)。

根據 i-Safe 組織針對美國四至八年級學生所做的統計,有 42%的學生認為 自己曾被網路霸凌,53%曾在網路對他人說過惡毒或中傷人的話語。此外,有半 數以上的學生沒有將被霸凌的經驗告訴父母、老師或任何成人。加上許多學生受 欺負不會說出口,甚至有些學生寧願選擇結束生命,也不願向身旁大人求助。青 少年正值自主性發展,想證明自己為獨立個體,向父母或老師求助只會顯示自己

(16)

的無能。加上他們心裡明白,若向父母或老師們求助會造成同儕之間相處產生微 妙的變化,也就是說,告狀只會讓他們在團體中更加孤立(張瀞文,2010)。

Mishna, F., Saini, M., Solomon, S. (2009)指出當學生遇到網路霸凌時,有 52%

的學生會選擇忽視這個現象,有 20%的學生會選擇對抗網路霸凌,13%的學生會 告訴朋友,8%的學生會告訴父母但卻只有 3%的學生會選擇告訴老師。由上面的 數據顯示,當學生遭遇網路霸凌時,願意告訴周遭成人幫忙解決問題的比例很 低,而願意告訴老師的比例更是非常低,這是身為教師們該去思考的問題,當網 路霸凌事件發生時,為什麼只有 3%的學生願意讓老師知道這現象並幫忙處理網 路霸凌的問題,這中間是否也存在著師生之間互動的微妙關係。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得知網路霸凌事件在學生的生活中嚴重程度是極高的,而 身為教師對網路霸凌問題的態度為何,接著我們可以從下面所提供的數據了解教 師對網路霸凌事件所抱持的想法與態度。

Li(2009)針對加拿大大學 154 位準教師做了網路霸凌的認知調查,有 31.9%

的教師相信網路霸凌是校園裡的問題,15.9%的教師抱持不同意的想法,而 45%

的教師則抱持中立的看法;65.5%的教師認為學生會受到網路霸凌的影響,10.5%

的教師不同意此看法而有 24%則保持中立態度;49.7%的教師認為自己是關心網 路霸凌現象,22.6%認為自己不關心而其餘的 27.8%的教師則是沒有意見。

Andrew(2011)針對教師所做的網路霸凌認知調查中,將近有 75%的教師同意 網路霸凌是學校裡重要議題也需教師的關心,100%的教師相信學生會受到網路 霸凌影響,而 78.2%的教師認為該關心學生的網路霸凌現象;但相對的,有高達 78.2%的教師沒有自信可以辨識網路霸凌事件與否,而將近有 95%的教師對於該 如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是沒有自信的。根據這兩份研究的數據顯示出,教師已經 相信網路霸凌是學校裡重要的議題,但在該如何判斷網路霸凌事件方面以及該如 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卻相對顯示沒有把握也沒有信心。根據數據顯示有很多教師 對網路霸凌的認知程度不夠高,甚至不敢確定網路霸凌的構成條件,雖然教師們

(17)

認為網路霸凌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卻依舊對網路霸凌的關心程度如此的不 足,甚至該如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幾乎沒有自信可言,這都是我們身為教育人員 該去思索的問題與方向。

Lissa(2011)的研究中,有學生認為教師如果對網路霸凌有全面性的了解,可 以在學生發生網路霸凌事件時,更有自信且有效率幫助學生處理事件;身為教育 人員須對網路霸凌事件有更多的認知,必需了解其嚴重性,面對網路霸凌事件才 有自信並知道該如何處理。經由許多的文獻研究顯示出網路霸凌早已經成為校園 霸凌中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反觀身為教師或準教師卻對這問題的瞭解程度與如何 處理網路霸凌事件的認識不多,也是我們該去研究思考的層面。在校園中網路霸 凌的情形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那台東縣的中學校園裡網路霸凌的情形又是如 何,根據吳宏斌(2010)的研究指出在臺東縣的國中生受到網路霸凌的經驗察覺程 度不高,而且受網路霸凌的反應程度偏低;學生對於網路霸凌的察覺程度不高,

那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的了解有多少,這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期盼能以問卷施測的方式,了解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認知,

並了解中學教師得知網路霸凌事件時會採取的態度,以及教師們在處理網路霸凌 事件時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根據最後的研究結果,提出必要的預防策略,以期能 減少網路霸凌發生的機率。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綜合上面研究動機所描述的,網路霸凌行為已是中學校園裡的一個普遍而且 嚴重的問題。而身為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對於網路霸凌發生時大多數教師所採 取的態度多為忽視或不重視,甚至連學校的行政單位所採取的態度也大多與教師 相同,均是忽視的態度,也因為這樣消極的處理態度往往會讓網路霸凌事件變的 更加嚴重而難以收復。

本研究以臺東縣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網路霸凌的定義與認知、面 對網路霸凌時的處理態度與具備處理的能力等,並建立教師與行政單位針對網路

(18)

霸凌事件的預防機制,以減少網路霸凌的發生。具體來說,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 下:

(1) 教師網路霸凌的認知、採取態度與處理的能力。

(2) 不同背景的教師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的差異。

(3) 教師對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力之間的因果關係。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1-1 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的定義與構成條件了解有多少?

1-2 臺東縣中學教師在處理網路霸凌事件所採取的作法積極或是消極?

1-3 臺東縣中學教師對網路霸凌事件的處理能力?

2-1 教師性別不同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上是否有所差異?

2-2 教師的年齡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上是否有所差異?

2-3 教師的學歷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上是否有所差異?

2-4 教師服務年資的長短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上是否有所差 異?

2-5 教師擔任的職務不同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上是否有所差 異?

2-6 教師管教方式的不同在網路霸凌事件的認知、態度與能力上是否有所差 異?

3-1 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認知與網路霸凌的處理態度和能力間是否有因果關 係?

3-2 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處理態度與網路霸凌的認知和處理能力是否有因果 關係?

3-3 教師對網路霸凌的處理能力與網路霸凌的認知和處理態度是否有因果 關係?

(1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節將針對研究中所提及的名詞做界定及解釋,分述如下:

一、 網路霸凌

網路霸凌是指利用網路空間這一類的平台,包含手機、電子郵件、部落格、

即時通、簡訊、線上遊戲或網站等等,傳送或張貼令人難堪、嘲諷以及辱罵 他人的訊息,或種種不堪入目的流言蜚語和圖像,加上利用網路虛實難辨的特 質,導致這些訊息在同儕間或在不相識的一般社會大眾中廣泛流傳,使受害者產 生不舒服、害怕、沮喪、恐懼、羞憤等負面情緒,進而達到重傷他人的目的,造 成受害者心理及生理的傷害(朱美瑰,2008),這些行為均屬於網路霸凌。

要明確斷定網路霸凌的行為至少需要符合有五個條件:

1. 角色上:要有霸凌者與被霸凌者,有時還加上旁觀者,彼此之間可能是 為熟識的朋友,但也有可能是彼此互不相識。

2. 媒介上:透過電子通訊的工具,例如:網站、電子郵件、即時通、手機、

網誌、聊天室或留言板等。

3. 頻率上:次數超過一次,而且是重複發生的行為。

4. 動機上:霸凌的行為是故意的、經過深思熟慮且有意識的。

5. 內容上:辱罵、散布謠言、嘲諷話語、中傷言論、性騷擾的話語等,只 要讓受害者在心理上感覺到不舒服者,都屬網路霸凌的範圍。

二、 教師管教信念

教師管教信念的定義為:教師在教學情境之中,為了端正學生的偏差行為達 到教育目的的處理態度與觀點。

教師管教信念的內涵包括了有四個面向:

1. 教師角色:教師在管理學生時對於自己所扮演角色有自己的詮釋方式。

2. 學生本質:教師對學生人性的假定。

3. 行為解釋:教師對學生行為表現與動機的解釋。

(20)

4. 問題行為處理:教師處理學生犯錯或違規行為時,認為該採取何種適當 的策略。

教師管教信念的取向分為:行為主義取向與人本主義取向,目前的趨勢是以 人本主義取向為主。

三、教師管教方式

教師管教是基於為了達成教育目的以及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在尊重學生的 人權條件下,依照學生不同的能力、個性、身心發展等,經由教師專業的指導與 教導,能夠在學生未出現問題行為前就先有預防的效果,而當學生有問題行為出 現時,能夠有效導正學生的問題行為,阻止學生的負面行為並增強其良好行為,

並且表現出積極正面的行為,來保障大多數學生的受教權。本研究中所指的教師 管教是指教師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時所採取的措施,包括了:教師管教學生時的 態度、採取的管教方法等。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對象方面

本研究是以臺東縣國中(不含蘭嶼及綠島)、高中職(臺東高商、臺東高中、臺 東女中、關山工商、成功商水、公東高工與臺東專科學校高職部)教師為問卷調 查對象,來探討本研究所要探討之主題。樣本數依據臺東縣政府 101 學年度的資 料,學校教師約有 1287 人左右,在立意取樣的條件下,取了 600 份樣本。

二、 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的變項主要是想探討臺東縣的中學教師,因性別、年齡、學歷、服務 年資、擔任職務與管教方式這幾個不同的變項,對網路霸凌的認知、態度以及處

(21)

理能力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並探討網路霸凌的認知、態度與處理能力三個 不同的變項是否會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三、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因果比較研究法,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探討教師的性別、年齡、

學歷、服務年資、擔任職務與管教方式這幾個不同的變項,是否對網路霸凌的認 知、態度及處理能力產生不同的影響,進而了解臺東縣中學教師在網路霸凌方面 因不同的變項而表現出不同的差異;並從對網路霸凌的認知、處理態度與處理能 力三個方面用迴歸方式來探討其是否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貳、 研究限制

一、 研究範圍與對象的限制

受限於研究者的時間與能力,僅以研究者任教的臺東縣地區中學教師為研究 對象,在研究範圍與對象上有其限制性,研究結果是否能推估至全國教師是否對 網路霸凌的認知、態度與處理能力均有其現象,應審慎評估。

二、 研究變項的限制

由於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法為因果比較研究法,利用研究的結果來探究其可能 造成的原因,所以研究者無法操縱變因來觀察後果,只能列出幾個可能的自變項 之後,再研究這些變項可能對結果會產生哪些影響或造成不同的結果。

三、 研究方法的限制

據林生傳(2003)的教育研究法中描述,將因果比較研究法定義為對已發生的 事件,由結果去追溯其發生的原因,由於在現實條件的限制之下,無法隨心所欲 的操弄變因來觀察後果,只能利用已經造成的結果來探討其可能發生的原因。因 果比較研究法缺乏對自變項的控制,研究者為了得到良好的結論,須將一切可能 影響結果的理由全都考量,有時原因不會只有一個,而是有許多原因組合成而造 成此結果的產生。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霸凌和網路霸凌的定義與內涵、學生、教師與校方的因應策略;教 師管教信念不同對教師本身的管教方式會有影響而有不同的管教方式出現;教師 管教方式的不同對學生不當行為的產生有所影響等方面做相關文獻及研究探 討,茲分成兩個小節來加以論述。

第一節 霸凌與網路霸凌

壹、霸凌與網路霸凌的定義

在探討網路霸凌的內涵前,我們可先探討霸凌以便能更全面了解網路霸凌。

校園霸凌一直是學校裡令人關心與擔心的現象,此種具敵意的欺凌和傷害行為大 多發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近幾年大眾關注到此問題的嚴重性,因而引發社會熱 切地討論。當霸凌的行為利用虛擬網路為媒介形成了網路霸凌,這與一般現實生 活 中 所 發 生 的 霸 凌 行 為 , 例 如 辱 罵 、 推 打 、 排 擠 等 有 所 差 別 , Ybarra &

Mitchell(2004)將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霸凌行為統稱為「傳統霸凌」,雖然網路霸 凌與傳統霸凌的媒介上是有明顯的區隔,但網路霸凌是校園霸凌中很重要的一 環,因此本研究以廣義的角度來探討校園霸凌,可加深對網路霸凌的瞭解。

一、 霸凌的定義

霸凌是什麼?Stein(2002)認為霸凌是發生在同儕之間的欺凌行為。此行為是 一個或多個學生對受害者長時間在身體或心理傷害的攻擊方式(Hoover, Oliver&

Hazier, 1992)。國內的兒福聯盟將 bully 這個名詞翻譯成「霸凌」,並引用長期研 究此類議題學者 Olweus(1993)的定義,霸凌是具傷害性且蓄意性的攻擊行為,這 些行為重複發生,持續時間可能為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加害及被害雙 方的力量是不均等的。Clark & Kiselica 認為霸凌行為主要有幾種方式:語言的威 脅、貶損,或身體上的敵意姿態、打、推、抓等,從輕微的戲弄到嚴重的團體暴

(23)

力都有,使受害者受到口語、身體或心理上的攻擊,故意造成受害者心裡的害怕 及傷害(魏麗敏,2003)。

朱美瑰(2008)將霸凌行為的界定分成主要五個特點:

一、角色-分為加害、被害、旁觀者三方。

二、力量-身體及社會互動力量不均等。

三、動機-行為出發點是故意,或深思熟慮過的。

四、頻率-行為重複出現且持續一段時間。

五、傷害-受害者遭受生理、心理或兩者皆有的傷害。

從上述的資料得知加害者與被害者在某些特點來說是相對的,加害者在身體 與社會地位方面是佔有優勢,相較之下被害者處於弱勢,加害者霸凌的行為經深 思熟慮或故意,長時間重覆對被害者施行霸凌,而加害者的霸凌行為可分為言 語、肢體、關係等三方面,對被害者造成生理、心理或兩者皆有的傷害。

二、 網路霸凌的定義

接下來探討網路霸凌部分,網路霸凌是近幾年才產生的名詞,關於網路霸凌 我們還未全面且通盤的了解(Li, 2007),利用手機和網路建立社交活動已是現在大 多數學童的交友方式,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學童們所受到的霸凌與現實世界 中相比並不會較少,因此網路霸凌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霸凌模式。網路霸凌 行為和傳統的霸凌行為有其相似之處,加害人是經深思熟慮後才有霸凌的行為,

通常希望藉由霸凌行為來達到虐待他人或尋找快樂的目的(Hinduja & Patchin, 2007),網路霸凌的加害者並不會只為特定一人,有時會藉由團體的力量來加深 且蓄意重複傷害性的行為(Belsey, 2006)。

鄭雅穗(2009)將網路霸凌定義為「未成年的兒童或青少年透過電子媒介的文 字,故意且重複性對其他未成年進行恐嚇、羞辱或騷擾而造成傷害的行為」。郭 祐榕(2009)對網路霸凌的定義為「孩童或青少年利用網路和數位產品對人進行毀 謗、騷擾、咒罵或駭客入侵等方式,讓被害人產生害怕、憤怒與恐懼的情緒」。

網路霸凌的可怕在於它透過網路無限傳達,且人人都能參與的特質,讓事件從小 原點逐漸演變成全班同學、甚至包含全校同學都牽扯其中,受害者會陷在更廣的 風暴中(Shariff& Gouin, 2005);這樣的負面行為不僅傷害青少年使用與探索富價

(24)

值的線上資源自由,甚至可能導致身心方面有更激烈的反作用效果(Hinduja&

Patchin, 2008)。

朱美瑰(2008)認為網路霸凌是利用 CyberSpace 平台,例如即時通、部落格、

手機、電子郵件、BBS、聊天室或留言板等傳送訊息,張貼令人難堪、辱罵、嘲 諷,甚至許多不堪入目的文字或圖像,加害者利用網路虛實難以辨別真實的特 性,讓這些訊息在同儕之間或社會大眾之間廣為流傳,也利用在網路上發佈訊息 較難找到來源的特質,讓被害者心生恐懼、憂傷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

網路霸凌主要是透過電腦和手機兩種電子設備騷擾受害者,透過電腦,加害 者可用電子郵件或即時通傳送騷擾訊息;在聊天室或電子佈告欄張貼侮辱及毀謗 性的圖片與訊息;建立個人網站張貼或散佈毀損他人名譽的內容。騷擾圖片與訊 息也可透過手機發送至被害者,或惡意去偷拍照片與影片,進一步做了處理後上 傳至網路(Hinduja & Patchin, 2009)。

美國 Stop Cyberbullying (n.d.) 網站指出網路霸凌加害與被害者必須都是學 童(九歲至十二歲)或青少年(十三歲至十九歲),加害與受害者對象須介於上面提 到的年齡範圍才屬於網路霸凌。它提出的定義為「運用網路、行動電話或互動式 科技對被害者進行騷擾、羞辱、糾纏等行為,讓被害者感到困擾與傷害」。

網路霸凌是伴隨著網路使用普及化而產生的網路暴力行為,這類行為多以手 機、部落格、電子郵件、即時通、網路遊戲等方式,散播不實消息與內容、辱罵 或威脅等方式來傷害他人,進而造成受害者身心受創。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的 普及且便於使用,隨時可將拍下的相片或影片上傳到網站提供他人觀看,形成了 另一種網路霸凌形式(刑事警察局網路霸凌網站,2008)。

從上面的文獻中,我們可以從年齡、形式、頻率、媒介等四個面向針對網路 霸凌來加以分析:

表 1

網路霸凌的面向

面向 方式

年齡 加害者與受害者均是孩童與青少年

形式 對被害者進行咒罵、騷擾或恐嚇,讓其感到困擾恐懼等

(25)

面向 方式 頻率 霸凌者的行為是重複性的

媒介 網路、手機或其他數位平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經由上述的分析後,將網路霸凌定義為「未成年的兒童或青少年,利用手機 簡訊、即時通、聊天室等電子方面的互動媒介,故意且重覆對他人傳送或張貼有 傷害性與不實的文字和影像、令人羞愧的圖片等,使被害人有害怕、憤怒或恐懼 的感覺。」

三、 霸凌的成因

Li(2007)認為在中學校園內發生霸凌事件的頻率較高的原因,除了青春期生 理方面驟變之外,與學童們所建構的同儕團體結構和地位方面也產生戲劇化的轉 變有關。而在青春期學童的心理,和同儕之間的關係是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社會 地位的保持是校園霸凌事件最根本原因。洪源福(2003)整理相關文獻,說明了霸 凌行為的成因主要有三個理論基礎,分別為:力量根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和精 神技能理論。說明如下:

(一) 力量根源理論

從力量根源理論的觀點來看霸凌行為,認為此種行為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來 自於社會互動過程中權力的不平等,造就個體間權力的不平等,這也可能受外在 環境影響。此理論認為學生間權力不平等的主因為學生接收了媒體對暴力的負面 宣導後,強化他們控制的欲望與支配優勢,因而產生霸凌的行為(洪源福,2001)。

Hoover & Hazler(1991)認為加害者不具有領導特質卻在權力上有優勢,若人際關 係互動上不順遂,會採取霸凌的行為來解決不愉快。

(二) 社會學習理論

有研究指出加害者在早年曾受父母欺凌,經社會學習後進入學校,會把原生 家庭所學的互動行為模式帶進校園情境中,而成為霸凌者(洪源福,2003)。因此

(26)

父母教養方式不當,監控學童行為的能力不足,均可能導致個人產生霸凌或侵犯 的行為(Hetherington& Parke, 1999)。霸凌行為是後天學習發展來的,若無法在早 期及時修正,可能在日後會產生更多負面影響。

(三) 精神技能理論

Hoover & Hazler(1991)提出部分霸凌者企圖透過言語或肢體攻擊方式,達到 控制受害者的目的,在事後卻不會受多數人責難。由此得知霸凌者運用霸凌手段 時,有其一套不受他人責難的模式。因此可推論霸凌者比受害者擁有較高的社會 智能,能熟練運用並組織所擁有的精神技巧操控受害者,進而達到霸凌受害者的 目的,卻不被貼上加害者的標籤(洪源福,2003)。相較之下,受害者不擅長處理 人際關係間的衝突,多半利用逃避策略,例如:哭泣、不予理會或離開等消極心 態反而助長霸凌者的行為(陳國威、陳小梅,2005)。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也不可忽視:

1. 群眾影響力:學生群眾影響力雖不是霸凌行為的直接主因,卻有推波助 瀾效果,成為加深受害者身心受創的間接原因。當加害者為群體時,即使本意無 任何霸凌意圖,卻會受當時氛圍或規範性的社會影響,跟著做出他們認為不用負 責的行為,這種受他人實際或想像的影響導致行為上的改變,這就是社會心理學 家所稱的「從重」心態(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而參與群眾與霸凌者同樣有 欺凌的行為,因為相信受害者是「罪有應得」(陳國威、陳小梅,2005)。

2. 被動性霸凌:Olweus(1994)提出雖然有些霸凌行為由加害者主動挑起,但 加害者可能因某人有挑釁或特殊行為而有欺負他的衝動。這些特殊行為常導致受 害者的人際關係不佳,不受歡迎。

霸凌行為在校園中發生機率很高,成因為:保有青春期同儕間互動的社會地 位、展現精神技能的熟練、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群眾影響力與被動性霸凌;而 前三者為最主要的理論基礎。

四、 網路霸凌的成因、判斷條件

兒童福利聯盟在 2007 年所作的「兒童校園網路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裡指 出,國內的網路霸凌事件中,最普遍的動機為「看對方不順眼」占 26.1%,再者

(27)

為「誰叫他平常欺負我」占 20.8%,相對的,網路常是受害者用來報復的工具,

即所謂的反擊型霸凌,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遭同儕欺負時,可能想尋求當網路「藏 鏡人」的身份加以報復;有 17.4%的學生則認為網路霸凌的行為好玩;此外,有 15%的學生是因為網路有「匿名」特質,讓學生可隨心所欲地在網路上霸凌他人,

而「大家都這麼做」、「欺負人很了不起」都是原因之一(兒童福利聯盟,2007)。

網路霸凌現象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網路具有匿名與不必面對面的特 質,郭宏恬(2007)將網路霸凌與現實生活中的霸凌行為進行比較後發現,從網路 世界與現實世界裡所扮演的角色來分析霸凌或被霸凌的原因,認為網路霸凌的原 因包括在現實生活中的延伸、成為被害者反擊的工具與線上衝突等。郭祐榕(2009) 將網路霸凌的原因大致分為下列三種理由:

(一) 現實生活中對被霸凌者不滿,因而延伸到網路世界裡。

(二) 現實生活中受到霸凌卻無法報復轉而利用網路達到反擊與報復的效 果,類似反擊性質的霸凌。

(三) 利用網路匿名的特性,使霸凌者認為在網路上自己的身分不會暴

露,因此更加恣意妄為。

郭宏恬(2007)將網路霸凌與現實生活中的霸凌現象作比較分析,將網路世界 和現實世界裡的霸凌與被霸凌的原因來做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 2

網路與現實生活霸凌原因對照表

網路 現實生活 霸凌或被霸凌的可能原因

霸凌者 霸凌者 學童在現實生活中不喜歡對方,將此種 情緒延伸到網路上。

霸凌者 被霸凌者 學童在現實生活中遭受霸凌,尋求利用 網路來報復霸凌者。

霸凌者 未受霸凌 學童利用網路匿名及不用面對面的特質 來欺負他人。

被霸凌者 被霸凌者 學童因為某些原因而遭排擠,網路世界

(28)

是現實生活的延伸,最重要的是解決現 實生活中的問題。

霸凌或 被霸凌者

互不相識 因線上遊戲或在討論區產生衝突進而有 網路霸凌事件發生。

資料來源:郭宏恬(2007)

從上面的表格看出,在現實世界和網路世界中即使是同一人,也會產生不同 的個性,例如在現實生活未遭遇任何霸凌的學生在網路世界裡卻有不當或霸凌的 言語產生;在現實生活中遭受霸凌的學生會利用網路匿名的特性,欲在網路世界 報復現實生活中的加害者,而產生網路霸凌行為。但有些網路霸凌的行為是源自 於網路,因為線上遊戲或聊天室有不愉快事件,導致後續的衝突產生(郭宏恬, 2007)。

朱美瑰(2008)認為要判斷出網路霸凌事件需要具備以下五個條件:

(一) 角色上:有霸凌與被霸凌者,有時加上旁觀者,彼此之間可能是為熟識 的朋友,也可能互不相識。

(二) 媒介上:主要是透過電子通訊的工具,例如:網站、電子郵件、即時通、

手機、網誌、聊天室或留言板等。

(三) 頻率上:發生的次數須超過一次,而且為重複發生的行為。

(四) 動機上:霸凌的行為是故意、深思熟慮過且有意識的。

(五) 內容上:辱罵、散布謠言、嘲諷話語、中傷言論、性騷擾的話語等,凡 是讓受害者在心理上感覺到不舒服者,都是網路霸凌。

由上面的條件可以整理出,網路霸凌是透過電子通訊的工具,加害者故意或 經深思熟慮後,對被害者傳送嘲諷、辱罵等的文字或傳送令人難堪的圖片等,這 樣的行為不只發生一次,讓受害者的心裡感到不舒服,而發生的原因不外乎是現 實生活的延伸以及網路世界裡的衝突。

(29)

貳、霸凌和網路霸凌的形式

我們先從霸凌的形式先談起,國內外學者對於霸凌行為的分類已有不少的研 究,將霸凌的行為區分為肢體、非肢體的語言暴力與非口語暴力等三種。

而國內的兒童福利聯盟(2007)對霸凌的分類如下:

表 3

霸凌的分類

言語霸凌

1. 受他人言語刺傷、嘲笑與辱罵等。

2. 易使人心理受傷。

3. 造成的心理創傷比身體攻擊更加嚴重。

肢體霸凌

1. 最容易辨識的霸凌型態。

2. 有具體行為表現,通常在受害者身上會留下明顯傷痕。

關係霸凌

1. 受同儕排擠在團體之外,或被切斷與社會的連結。

2. 通常和言語霸凌重疊,遭到不實謠言的散播,或遭排擠而必 須離開某個團體。

反擊型霸凌

1. 長期遭受欺壓的被霸凌者會產生反擊行為。

2. 面對霸凌通常不自覺利用言語或肢體動作加以回擊。

3. 被霸凌者為了報復,會對霸凌者口出威脅或另找機會報復。

4. 部份被霸凌學童轉而欺負更弱勢的同儕。

性霸凌

1. 以身體、性別、性取向或性特徵當成取笑與評論題材,利用 性方式施行身體上的侵犯。

2. 受到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嘲諷與評論、譏笑性別取向;被侵 犯身體、被迫涉入非自願性的性行為、被傳閱與性有關且令人 討厭的紙條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此可知,校園霸凌行為依攻擊的方式不同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前者是 直接利用言語或肢體做出攻擊行為,例如辱罵、毆打或嘲笑,這種霸凌行為容易

(30)

被察覺;後者則是使用其他媒介做出心理層面的傷害行為,例如說人壞話、人際 排擠及散布謠言,這種霸凌行為是心理層面而非外顯行為,不易被察覺。

談完霸凌後接著探討網路霸凌,網路霸凌經常以各種不同方式廣泛流傳在網 路上,Spy-ops(2007)依照網路霸凌不同的攻擊方式,大致將它分成十一種形式。

一、傳送仇恨、威脅或騷擾的訊息:透過電話簡訊、即時通訊軟體與留言板 的方式,對受害者傳送或轉寄恨意與威脅的訊息。

二、濫用檢舉功能:透過線上聊天系統的檢舉功能,陷害他人使對方被該軟 體除名或限制使用權限。

三、不雅的綽號:將網路上的暱稱改成有暗示性或諷刺的負面語句。

四、電話的簡訊攻擊:將大量簡訊傳給受害者,欲癱瘓其手機功能。

五、傳送或張貼不雅照:施暴者利用手機等工具拍攝受害者的不雅照,再利 用即時通或多媒體簡訊發送或流傳至其身旁親友,讓受害者有恐懼、受辱之感覺。

六、盜用密碼:施暴者竊取受害者的密碼後,擅自更改密碼,讓受害者無法 使用即時通、電子郵件或電腦程式,甚至假冒受害者身份。若施暴者取得修改網 頁的密碼,他便可擅自修改網頁上的任何資料,如年齡、性別、種族等,造成他 人對受害者的誤會。

七、部落格或網站:施暴者會利用部落格或網站來詆毀受害者的名譽,張貼 令人難堪的照片與資料,甚至假裝受害者的身份架設部落格或網站達到羞辱受害 者的目的。

八、線上遊戲:在互動式的線上遊戲裡,施暴者可在虛擬世界中結黨成社,

對受害者使用粗暴的言語,甚至散播不實謠言或入侵受害者的帳號再修改資料。

九、散佈惡意的程式與病毒:散播間諜或病毒程式給他人讓他人電腦遭受損 害。

十、嫁禍他人:此種形式是最危險的,因為施暴者躲在幕後操控,而受害者 卻不知被設計,真正的施暴者又難以被人發覺。

十一、電子郵件炸彈

(一) 寄發大量的垃圾郵件:讓受害者的帳號被封鎖而無法再使用。

(二) 大量冒用電子郵件來註冊:讓受害者不時收到各種廣告郵件或電子報 等,使其不勝其擾。

(31)

(三) 夾帶病毒:將病毒作成壓縮檔後,夾帶在電子郵件中傳送出去。

在朱美瑰(2008)針對網路霸凌的文獻所做的分析,網路霸凌主要形式仍以文 字、圖片和影像為主。而內容方面則以具羞辱性的言論攻擊與威脅性的恐嚇是最 常見的。主要的形式如下所示:

一、令人難堪的票選活動:性質多半是利用眾人的力量來加以制裁或形成排 擠效應,是屬於關係霸凌。

二、尷尬圖片與影像的張貼:除了文字之外,另外有將圖片放置在網路上供 他人點閱瀏覽,是屬於言語霸凌和性霸凌。

三、涉及人身攻擊的字眼:針對對方的人格、態度、地位或處境,來進行攻 擊與評論,是屬於言語方面的霸凌。

四、恐嚇威脅的言論:大多發生在網路上揚言要在真實世界裡對被害者施行 傳統的霸凌行為,是屬於言語和關係霸凌。

五、性攻擊的訊息:因為具有虛擬和匿名的特性,因此攻擊與辱罵的字眼常 會牽涉到性器官或有性暗示,隱含著性別歧視的意味,是屬於性霸凌。

整體而言來說網路霸凌最常利用文字、圖片和影像等形式出現,手法是加入 了辱罵、威脅、詛咒、警告與駭客入侵等方式,以期能達到讓受害者心理產生了 恐懼、困窘、憤怒等情緒的效果;將以上的學者專家們所整理出的網路霸凌形式 稍作分類,則可以分成言語霸凌、關係霸凌和性霸凌等三種形式。

參、霸凌關係人的特徵與影響

有許多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整理出在霸凌關係中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特 質。下列將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特徵說明比較如下:

表 4

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特徵

方面 霸凌者 被霸凌者

人際互動

溝通能力較佳,不願意接受同儕想 法,在人際互動與他人合作性不高;

在霸凌事件中,成為加害人卻不會被 排擠。

有社會性逃避傾向,不易融入團 體中,也可能因隸屬於某一個團

體而遭到排擠

人格特質 缺乏同理心,欺負他人時不會站在受 有許多特徵與霸凌者呈現對比,

(32)

方面 霸凌者 被霸凌者 害者角度,將心比心體會受害者的焦

慮與無助等;容易衝動、憤怒、低自 尊、較自我中心、較外向,對於他人

較具攻擊性。

包括柔弱、缺乏活力與自信、個 性內向害羞、不快樂;對自我評 價較低、朋友較少,較不受歡迎。

家庭因素

成長於社經問題、親子手足關係較 差、有體罰方式的原生家庭,家人間

為低關懷情感,不易獲得家庭的支 持。母親教養風格屬容忍放縱或權威 專制型的孩童,個性脆弱、社會表現

較低,攻擊性較強。

與霸凌者相同,通常多來自低社 經地位的家庭。許多受害者和母 親關係較差,在成長過程中,家

庭功能是沒有發揮的。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被霸凌者與霸凌者在人際互動與人格特質上有相對之處,在家庭功能沒有彰 顯對兩者均產生相同影響,由此可見,家庭功能是霸凌行為的影響要素之一。

兒福聯盟(2004)及林玫君、歐怡雯(2007)對霸凌行為中的關係人,霸凌者、

被霸凌者、旁觀者也下定義:

表 5

霸凌行為中相互關係人定義表

兒福聯盟 林玫君、歐怡雯

霸凌者

胖虎型兒童

在學校或同儕團體中,有個人不停 對其他同學或特定對象進行威

脅、恐嚇或刻意排擠

在特殊情境裡,濫用權力系統 去壓迫相對弱勢或弱小的人

受霸凌者

大雄型兒童

被霸凌對象,其中有些人甚至受到 長期間的霸凌,對身心與發展均造

成嚴重負面影響

遭受壓迫或在特殊情形下連續 被濫用暴力者迫害而成為受害

旁觀者

小夫型兒童

任何知道霸凌正在發生的人,有些 旁觀者可能會主動「推波助瀾」協

助霸凌學童進行傷害行為

在特殊情境中,縱容或鼓勵霸 凌事件發生的人,即使只在旁 觀看,也是霸凌事件的共犯

資料來源:吳詩琳(2010)

在霸凌行為事件中,張素秋(2008)的研究指出男生的偏差行為發生率較女生 高,在大多數的社會中,父母較能接受男生的行為表現有攻擊舉動;相對地,對 女生有攻擊行為的反應持負面看法,這樣的態度間接鼓勵男生可有攻擊行為;程

(33)

紋貞(1996)的調查報告中表示,攻擊行為會隨著年級升高而有增加的現象。翁正 舜(2004)在校園生活中學業表現較差的學生,通常大多抱持著「不想來學校唸 書」、「讀書是很無聊的事,根本一點興趣都沒有」或「在學校學不到自己想學的 東西」等想法,因而導致偏差行為機率增加。

霸凌事件在校園裡早已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教育界人士和社會大眾重視的 原因在於它不只傷害受害者,同時對加害者和學校內部均有不良影響。

一、對受害者來說

受害者在校園裡遭遇霸凌事件,自然地對校園環境有不信任感產生,更嚴重 會出現恐懼的心態。為了逃離被傷害的場所,會出現不願意待在校園裡,在人際 互動上也會大受影響。

受害者遭遇霸凌事件後,在心理層面上會感到不安、逃避或退縮等情緒,這 些情緒若現於外,會形成頭痛、逃學、翹課及人際關係疏離等(洪福源,2003)。

許永熹(1999)的研究顯示部分被霸凌者會利用遲到逃避上學,課業方面也會變 差,自信心低落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退縮的心態使被霸凌者更難交到朋友,也 漸漸不喜歡和人親近並有所接觸。當受害者對上學產生排斥的心態也失去樂趣 後,在沒有任何學校的約束之下,會更容易產生偏差行為。洪福源(2003)指出由 於受害者長時間處在被迫害的情境中,當心理累積的能量一爆發,有可能會選擇 攻擊他人或自己。

攻擊他人的行為包括對加害者的報復,在往後的日子對他人存有暴力相向的 特質,包含同儕、家人、熟識甚至不熟識的對象等。受害者為了報復會採取較極 端的攻擊方式,方法大多是將攻擊自己的目標移除或不讓這目標再次出現(洪福 源,2003);再者 Hetherington & Parker(1999)的研究顯示出被害者的霸凌經驗很 可能會延續到成人生活中,進而產生家庭暴力或暴力犯罪行為等;青少年若曾遭 遇被害的事件或情境,那將會因雙向的「報復與報應」原因,使他們在日後產生 犯罪行為的機率大大提高(鄧煌發,1997)。而在攻擊自己方面,Peterson & Skiba (2001)認為被害者遇到霸凌事件後,在沒有信心且孤立無援的狀態下,會採用自 殺的手段來結束生命。

(34)

從上面的研究可做出結論,當受害者在面對外在環境的威脅,身心靈方面都 會造成消極的後果,而這些後果會引發負面的行為,不只會侷限在霸凌行為發生 的當下,對未來的生活也會造成影響。

二、對加害者的來說

從青少年犯罪行為觀點來看,早年的霸凌行為極可能會延續到未來。如果青 少年在早年出現霸凌行為未被導正,並修正成好的社會行為或良好的人際互動技 巧,成年後會成為暴力犯或罪犯的高危險群(洪福源,2003)。因此魏麗敏(2003) 指出加害者的行為所影響的不只是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問題,成年後也受影響而有 不良行為、家庭與犯罪問題,甚至嚴重的話會影響社會安寧。

因此從霸凌行為對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影響層面來看,我們可歸納出在成長過 程中有霸凌經驗者,未來犯罪的機率會增加。

三、對校園內他人來說

在霸凌事件中,我們易將焦點放在主要關係人—加害者與被害者身上,但校 園環境的開放造成霸凌事件的外顯,校園成員間緊密相處,因此霸凌事件常會擴 及到校園內其他人身上,造成的影響分述如下:

(一) 旁觀者的加入與受害

洪福源(2003)把教室情境中的霸凌行為團體分成:霸凌者、受害者、同為霸 凌與受害者、與一般同儕等四類。這顯示在霸凌事件發生的當下,有許多人當場 目擊或旁觀而身陷霸凌危機中。旁觀的學生中,有人擔心自己成為下個霸凌受害 者而選擇沉默;有人會模仿而成另個加害者。從社會心理學的旁觀者現象來說,

這些旁觀的學生多半因為同儕團體間的壓力,而產生盲目的從眾行為;若抵抗團 體壓力的人,可能會成為另一名受害者。

(二) 同學與師生關係間相互不信任

當校園環境因霸凌事件充斥緊張的氣氛,這表示學生對校內師長產生某種程 度的不信任,不相信校內師長與行政人員有處理霸凌事件、讓學生免於擔憂的能 力。霸凌行為與欺凌受害、秩序、凝聚、教師支持、聯合、摩擦等有很高的負相 關(洪福源、黃德祥,2002)。霸凌行為發生後,師生之間的相處模式較消極。

(35)

(三) 學習環境的緊張

當校園有霸凌事件發生,有人親眼目睹,有人耳聞,因此在心理上均會受到 好影響。許永熹(1999)認為「學校氣氛」與學習成就有關,當學童知覺在心理與 生理上安全時,課業的表現較穩定。洪福源(2003)、魏麗敏(2003)認為對一個有 效能的學校而言,當校園內發生霸凌事件時,會使所有學生感到不安全與不快 樂,隨時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霸凌行為的受害者,而無法專心學習。從上 面的資料我們可知當學校環境充滿緊張氣氛時,學生在課業的表現也相對會受到 影響。

綜合上述可得知學生霸凌行為是一種蓄意且反覆出現的攻擊行為,讓受害者 的生理與心理方面受到創傷;而霸凌的形式分成直接與間接兩種,其中以間接形 式的心理攻擊造成的傷害最大,而這些霸凌事件的行為人和受害者無論在家庭、

年齡、人格、社會屬性和性別方面都有某種程度的共同特徵;同時霸凌事件對加 害者、受害者和校園內他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肆、影響網路霸凌的因素

影響網路霸凌的相關因素可以從個人、環境與媒介三方面來探討:

一、個人因素

個人的年齡、性別、身心特質以及使用網路的習慣和頻率,都是影響網路霸 凌的因素。分述如下:

(一) 年齡

Chris(2007)指出 13-17 歲的青少年是使用網際網路最主要的族群,他們將網 路當成社交的工具,在線上度過許多時間,網路世界所使用的語言有時是扭曲 的,因此逐漸形成網路霸凌現象。Shariff & Gouin(2005)指出從 9-14 歲的孩童或 青少年為偏愛透過電腦來欺凌他人的主要年齡層。7-11 年級(13-17 歲)曾在現實 生活裡遭受傳統霸凌的學生,有 34%的人也曾被第三者利用網路的方式欺凌 (Media Awareness Network, 2006)。

(36)

從上述資料得知,國小高年級的學生是網路霸凌事件裡的主要關係人,加害 者利用網路世界的匿名性及便利性,對被害人施行言語攻擊或其他無形的暴力,

因而使對方陷入痛苦的心理狀態。

(二) 性別

Li(2007)在網路霸凌的問卷調查裡發現,網路霸凌的受害者約有 60%為女 性。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陷入網路霸凌事件中(Chris, 2007)。女性不僅是網 路霸凌事件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Nelson(2003)指出女性較喜歡利用網路的 方式對他人進行霸凌行為。

傳統的霸凌加害人多以男性為主,然而從上面的資料得知,網路霸凌與傳統 霸凌是不相同的,無論在加害或被害者方面,許多學者大多認為是以女性為主,

但也有學者抱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網路霸凌與性別無太大相關,如 Ybarra &

Mitchell(2004)在研究裡指出,因為網路霸凌具有匿名的特性,任何人都可把在社 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去除,在網際網路上表現出挑釁的行為。性別是否成為網路霸 凌的成因,在某些研究結果中仍有不同想法,而對性別與網路霸凌發生與否的相 關研究並不多,加上各研究中的抽樣過程、受試者的身心特質方面、事件的原因 均會影響研究的結果,因此網路霸凌的發生與性別是否有其正相關,是無法做出 明確定論。

(三) 身心特質

學生個人的身心特質例如過分聰明、外貌奇特或生理殘障等特殊需求的學 生,都可能是網路霸凌的受害者,加害者利用網路關係將這些特質的受害者排擠 出社交圈(Shariff & Gouin, 2005)。此種類型的網路霸凌以網站投票最具代表性,

這些網站主要集結學生在網站上進行投票或針對主題做出相關回應,例如:票選 班上或全校誰看起來最娘、誰是同性戀者、誰是全校最醜的人等主題,票選結果 出來後,不難想像那些遭受極度羞辱的學生們,他們會因內心受到極大傷害而對 現實生活失去希望而沮喪消沉,行為表現會更加低調與畏縮,當這些投票網站票 數大幅成長時,其性質多半想利用眾人力量的制裁而形成排擠效應(Strom &

Strom, 2005)。由此可見,因外貌、言行、表現突出而導致人際關係不佳者、具 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都易成為網路霸凌的高度受害對象。

(37)

以上所言就受害者特質來解釋,但網路霸凌與傳統霸凌有其相似處,受害對 象均是人際關係不佳、身心處弱勢、個性畏縮與情緒溫和的個體居多。而不同的 為傳統霸凌的加害者利用人際關係特點,進行排擠受害者的形式,並利用身體強 壯的優勢進行肢體方面的霸凌行為(Hinduja & Patchin, 2008);而在網路霸凌事件 中,因為網路的便利與普及性,學童只要具備基本的電腦操作能力就能進行網路 霸凌,因此無論是加害或被害者的角色,弱勢族群或任何孩童均可扮演。同性戀 者、生理殘障、外貌不出色、不受歡迎者、課業、行為表現不佳而感自卑者、或 在社會上易遭他人漠視的族群等均會成為網路霸凌的加害者;藉由網路擴展人際 關係,因此只要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利用不友善或不當言語,透 過網路將心中情緒宣洩,即使平時舉止表現規矩又端正,不違法亂紀的乖學生,

也有可能成為網路霸凌的加害者(Ybarra & Mitchell, 2004)。

(四) 使用網路的習慣與頻率

使用資訊科技已成為學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玩網路遊戲、收發電 子郵件、使用即時通或臉書與朋友聯繫,網路早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不可或缺的東 西。根據「網路市場研究機構調查」在 2011 年的資料顯示,台灣的上網普及率在 全球排名為第三十五名而在亞洲國家排名第五;據 2004 年針對美國 1100 位青少 年所做的調查報告裡指出,有 87%的青少年有使用網路的習慣;九成使用 e-mail 來溝通、75%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有近 50%的人每天都使用網路資訊科技,每天 上網的比例,從 2000 年的 42%增加到 2004 年的 51%,在四年的時間裡比例增 加了近四分之一(Lenhart, Madden & Hitlin, 2005)。

Li(2007)的研究中發現,使用網路和手機頻率較高的學生,遇到網路霸凌的 機率也變得更高,據資料顯示有 88%的網路霸凌受害者一週至少使用電腦一次,

而網路霸凌受害或加害者每週至少使用電腦一次。Juvonen & Gross(2008)的研究 顯示長時間使用網路(如一天三小時以上)的學生,在重複遭到網路霸凌方面是有 顯著關係,其中以聊天室或傳送即時通訊息兩方面的騷擾最常見。Hinduja &

Patchin(2008)的研究指出電腦操作的熟練度與上網時間多寡,均與成為網路霸凌 受害或加害者是極度相關。Ybarra & Mitchell(2004)的研究發現平均一周上網天數 超過 4 天以上的人,有 73%的人都曾有過網路霸凌行為。因此,上網次數愈多和 時間愈長者,遭遇網路霸凌或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的機率也會增高。

(38)

二、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可從家庭與網路兩方面來說明:

(一) 家庭環境可分為社經地位、親子關係不佳與家長資訊能力不足三方面:

1. 社經地位

若從傳統霸凌觀點來看,網路霸凌的成因應與家庭社經背景有關,但至今未 有研究明確指出網路霸凌的發生與當事人家庭社經地位背景有關。

2. 親子關係不佳

Ybarra & Mitchell(2004)研究發現網路霸凌者除了青少年犯罪的比例較高 外,加害者通常有不健全的親子關係,高達 44%的網路霸凌者表示自己與扶養者 之間缺乏情感依賴度。由此可見,當父母親責任表現不足或親子關係呈現低關懷 的情形,學童較容易成為網路霸凌者。

3. 家長資訊能力不足

網路已成青少年生活與交友的重心,而網路語言卻令父母難以理解,因此要 了解青少年就必須懂他們的語言,Huffaker & Clavert(2005)指出年輕人在網路使 用的語言,如利用表情符號和圖像代替文字等,造就了「世代的科技隔閡」,讓 父母無法理解。因此家長與師長對網路資訊的認知不足,造成網路霸凌問題不斷 擴大與蔓延。

(二) 網路環境

網路儼然是個優缺點並存的虛擬社會,Campbell(2005)就優點來說,透過電 子媒介進行社交活動會讓不善交際的人感到自在,而缺點可能變相增加或鼓勵反 社會與辱罵的行為。Chris(2007)認為在網路霸凌事件中,除了霸凌者與被霸凌者 會受到影響,旁觀者的加入也會讓網路霸凌行為更複雜,旁觀者對網路霸凌事件 袖手旁觀,或盲目傳送霸凌文字與圖像,更有旁觀者抱著好玩的心態傳送傷人的 訊息。劉世閔(2007)將討好或順從網路霸凌者而表現出認同網路霸凌行為的人,

稱為「網路霸凌倀」。網路霸凌倀不是單純的旁觀者而是霸凌者的幫兇,隨著霸 凌的時間拖長,甚至有更多旁觀者加入霸凌者群體,這也是霸凌行為遽增的原因 之一。

(39)

三、媒介因素

網路結合了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吸引了許多人沈迷其中,豐富的資 訊與迅速傳播,網路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感官刺激的吸引力、

資訊傳播快速外,科技工具還有幾項特點是網路霸凌發生的因素:

(一) 多元互動空間

郭祐榕(2009)認為線上遊戲、搜尋資料和交友聊天已成為國中生使用網路的 主要目的;葉士如(2009)調查顯示,在上網類型中使用即時通占多數,可想見學 生利用網路維繫社交活動是普遍現象,學生互動的空間從現實世界擴展至虛擬世 界,原本須面對面、利用言語或肢體接觸的傳統霸凌行為,也轉型成網路霸凌。

(二) 空間限制

網路是無遠弗屆,不受時空限制且傳播迅速,透過手機或電腦上網,可隨時 與人溝通或漫遊世界各地的網站,雖實現地球村的理想,卻也成了網路使用者的 隱身利器,網際網路若用於騷擾或羞辱他人的意圖上,即便受害者身在家中,時 時刻刻亦會遭受網路霸凌。Strom & Strom(2005)指出網路讓全世界無任何空間距 離,而無遠弗屆的特性也意味著任何的私人事件,不再只是一小群人知道,而是 在短時間內就能將文字或照片傳遞讓眾人知曉。若企圖利用網路誹謗他人名聲,

可能遠比面對面的爭吵帶來更大的傷害。

(三) 虛擬化

Tapsoott(1997)認為當資訊型態利用數值化呈現時,事物的呈現也成為虛擬的 方式,網際網路便是用即時通互動模式而建構出全新的虛擬空間,任何人透過電 腦能輕易進入虛擬世界。因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即便不同地方的人透過電腦連 線聯結空間,人的身份可憑自己喜好而有改變。人之間的聯繫與交往關係,開始 帶有虛擬色彩非真實情境,現實生活中力量的不均衡、慾望的不滿足,全可藉由 虛擬幻化成自己想呈現的樣貌。

因為網路具虛擬身份的特性,平日乖乖牌的孩子,一上網能轉變成網路霸凌 加害者,而且加害者不需身材或地位上的優勢,只要會操作電腦,便能在網路上 造謠生事,任意公布對方隱私,或以信件塞爆對方的信箱。

(四) 匿名性

數據

圖    次
表  15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學歷分析表  學歷  人數  百分比  學士  245  42.3  四十學分班  46  7.9  碩士  274  47.3  博士  4  .7  四、年資  根據受試者的年資,5 年以下約佔 24.2%、6-10 年約佔 24.4%、11-15 年約佔 18.8%、16-20 年約佔 14.9%、21 年以上約佔 17.6%。  表  16  臺東縣中學教師樣本數服務年資分析表  年資  人數  百分比  5 年以下  141  24.2  6-10 年  149
圖  2    研究流程圖  探討教師網路霸凌認知  界定並分析問題  研究計畫擬定  文獻探討  形成研究問題  編制問卷  問卷預試與信效度分析 析  正式調查  問卷回收  資料統計與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準  備  階  段資  料  處  理階  段完  成  階  段
表  34  教師年齡不同在網路霸凌認知分量表分析  題號  題目  組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Levene  F 值  1  在學生之間網路霸凌是 常見的現象  30 歲以下  114  3.50  .885  .116  1.505 31-40 歲 235 3.55 .863  41-50 歲  174  3.45  .843  50 歲以上  53  3.28  .907  2  我了解網路霸凌的發生 原因  30 歲以下  114  3.67  .772  .397  1.047 31-4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e event that reduction of staff entitlement affects the number of senior teachers (i.e. teachers appointed at promotion ranks) and/or the headship entitlement of a school, a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Most of teachers agree with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99 curriculum on practical instruction in school, however, they seem to concern inequalities of content between volumes and

Having regard to the above vision, the potential of IT in education and the barriers, as well as the views of experts, academics, school heads, teachers, students,

 Provid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faculty regarding the knowledge about Internet safety, awareness, and strategies of cyberbullying (Tangen &

Having due regard to the aforementioned, in case parents / guardians consider that the applicant children may still have difficulties studying in a school with an immersed

• Thresholded image gradients are sampled over 16x16 array of locations in scale space. • Create arra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