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現代漢語「複合詞」(compound words),是指由兩個或更多的「詞」來 結合的「詞」(趙元任,1968)。但各學者對「詞」的界定方法及標準的不 同,而所界定出來的「詞」(word)並不一樣,有的學者將「黏著詞素」也界 定為「詞」,這可能是受到古代漢語的影響,而將「字」和「字義」的研究作 為「詞」的研究之原因。但隨著漢語的語言結構有了相當大的改變,則認為現 代漢語的「詞」之研究,應當與古代漢語的研究不同,針對現代漢語進行科學 性的、有效率的研究。

對第二語言教學的角度來看,現代漢語「詞」的界定更是一個重要的問 題,例如:學習者會將「黏著詞素」視為「詞」來使用而產生病句。因此,界 定「詞」的問題是很重要的,而透過「構詞」研究,正確界定「詞」並分類

「合成詞」、「複合詞」、「詞組」,故此在教學上提供一貫的標準。

我們認為在教學上,其一貫的標準具有很大的意義,即是上述的界定方法 及標準不同,而各教材之間的處理模式也不同,甚至一個教材內的處理模式也 不同,這對華語的教學上產生不少負面的影響。例如「幫忙」在《實用視聽華 語》1(1991)裡標誌為「VO」;而在《漢語情境會話》2(1991)裡卻標誌為

「V」,如此針對同一個成分,這種不一致的看法對華語教學上產生不少混 亂,尤其對教材的依賴度較為高的海外教學界無法提供教學的標準。

1 《實用視聽華語》,葉德明主編(1991)。台北:中正書局。

2 《漢語情境會話》,陳如主編(199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

如上述,「詞」的界定方法及標準的不同,也影響「複合詞」的界定,並 且在與「詞組」的區分上亦產生問題,更使「複合詞」成為一個較為混亂的地 帶。例如,有的學者將「複合詞」,不管其內部成員為「黏著詞素」或「自由 詞素」,就把表現為雙音節以上的皆視為「複合詞」;而有的學者將「複合 詞」視為是兩個以上的「詞」所構成的。如此,辨析「詞」、「複合詞」、

「詞組」的方法不具有科學性,這直接反映在華語教材上,使得教材對「詞」

的處理上產生不少問題。例如:「V 約好」(漢語情境會話,1991),含句法 成分的詞組,以詞來標誌並列入於「生詞表」上。我們認為如上述的問題對華 語教學上會引起混亂,並需要具有科學性、有效率的標準來區分「詞」、「複 合詞」和「詞組」,而提供教學標準。

1.2 研究範圍及架構

我們認為,以上的問題應該從「詞素」(morpheme)的分析及界定開始著 手,而以下更詳細地羅列其研究的範圍及架構:

1. 本研究並不在古代漢語或書面語的層面,而針對現代漢語及口語為研究 的基本層面,其詞素的界定,即是在「黏著詞素」和「自由詞素」的界 定上,其現代漢語的口語做為基本範疇。

2. 本研究從「構詞」的探討開始,討論現代漢語「詞」是如何構成,而有 何種「詞」。

3

6. 本研究以 Selkirk(1982)的「複合詞」之研究為基礎,對現代漢語「複 合詞」的語義及結構上進行探討,提出現代漢語「複合詞」之內部結構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