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描述目前網路使用率、社群網路應用、

台灣閱讀現況。第二節為研究動機,指出教育部為提昇閱讀,也積極利用資訊 科技。第三節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目的進行說明。第四節為研究限制的描述,主 要分為對象、範圍、平台環境三類。第五節為重要名詞解釋。

第一節、研究背景

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世界進入了數位時代,教育面貌也更多元。網際網路 提供了資訊交流的捷徑,並且正快速的改變社會生活方式。當網路做為人與人 之間分享及溝通的媒介性漸強,線上聊天、即時簡訊興起的短句與縮寫體,正 改變著年輕一代閱讀、寫作、談話的方式(吳怡靜,2008)。我們要思考著如 何利用資訊科技推廣及引導閱讀,讓新科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正面的助益。

在網路使用調查,台灣家戶連網普及率高達七成八(資策會,2009a)。而在 11-18 歲青少年對網路媒體的依賴度達九成五(金車教育基金會,2009)。學 生接觸網路時間增加,我們應該正面去面對網路在生活型態中產生的不同變 化。

在生活漸漸無法脫離網路,探究使用者在網路使用率偏高的應用,就推網 路社群。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有三成五的民眾擁有個人社群網路(資策會,2009b)。 有過半的受訪者目前有經營自己的部落格,而在這些受訪者又以女性或 24 歲以 下、職業為學生的傾向較高(創市際,2009)。由此可發現學生族群使用社群 網路比例偏高,社群網路是分享及交換資訊的平台,人們在其中產生許多新型 態的互動模式,年輕學子面對大量的不確定網路資訊的湧入,著實需要父母及 教師引導學習正確的使用網路。

在全球都在推閱讀的同時,不難發現推動閱讀的困境之一,即是在網路多 采多姿的影音世界,占據了學子的課後時間。在親子天下(2009)調查顯示,

年紀愈大的學生,愈不喜愛閱讀。在閱讀興趣的部份,男生不喜歡閱讀的比例 比女生高。目前積極推動閱讀的台灣,在 2007 年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調查公佈,四十六個參加評量的 國家裡,台灣排名二十二;台灣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因興趣而每天閱讀課外書 籍的比率在所有參與國家中為最後一名。台灣了解到閱讀對學子的重要性、教 育單位也積極正視著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及年齡層下降的問題。閱讀的推動,

需結合家長的關心與重視、教師的引導與激勵,處在數位媒體的時代,若藉由 資訊科技的融入,能有效落實閱讀力的提升( 賴 苑 玲 ,2008)。

第二節、研究動機

教育是台灣與世界競爭的資產;閱讀帶來改變教育的力量。洪蘭女士曾說 過:「當你打開一本好書,等於打開了一個世界」。全球也努力在推廣閱讀運 動,然而在推廣的同時,資訊科技也深深的影響著需要加強閱讀的學童。閱讀 能力已成為基礎教育中必須學會的關鍵能力。教育部自 2000 年開始積極推動閱 讀,閱讀活動例如:閱讀護照、小論文、讀書會、徵文活動、故事志工媽媽、

班級書櫃、閱讀的學習角落、閱讀課後輔導、全校師生共同的閱讀日、專任的 閱讀教師、讀後心得比賽、主題書展與好書推薦等。但在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

學童逐漸將網路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調查顯示使用網路高於閱讀的學齡 正在下降中。富邦文教基金會(2009)發現學童每日平均上網三小時,花在閱 讀時間只有 6 分鐘。近期,教育部也積極利用資訊科技來提昇閱讀,如中學生 網站、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圖書館讀書心得比賽、或相關教師進行數位 教學等,但在沸沸揚揚的閱讀運動卻仍不敵網路的力量。如何在網路和閱讀之 間取得平衡點,加上閱讀的要求經常伴隨著報告與課業,為了讓學童激起對於

閱讀的興趣與熱情,試著站在學童的角度推廣閱讀,讓學童真心喜歡閱讀。

在網路、電玩與電影下載的時代,推動閱讀的難度會提升(顏擇,2009)。

眾觀網路無名小站、purlk、個人部落格、微落格可以快速的發展,主要的優勢,

在於這是屬於個人記錄、公開、社群有互動性,透過分享引起興趣、透過記錄 保持延續性。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資訊隨手得、主動學 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身」,描述出資訊科技可為個人適性學習、主動 學習,透過社群合作及互動,真正為自己而學,進而終身學習。教育與科技之 間的關係愈來愈密不可分,利用資訊科技網路能將學習延伸至教室外這樣的特 性,鼓勵學生在閱讀後,利用數位化的方式儲存個人的閱讀心得記錄來加強閱 讀的長度;透過分享及討論活動,激發閱讀的寬度,培養學生愛書看書的好習 慣,希望透過資訊科技能帶給教育不同的契機。

目前網路為閱讀提供的服務有如以幼兒閱讀推廣為主的信誼基金會配合教 育部進行入口網站「閱讀起步走」。由天下雜誌發起希望閱讀計畫提供活動訊 息與閱讀推廣的經驗分享、及豐富的閱讀教育資訊。針對推廣閱讀教育的老師 提供相關研習活動的兒童閱讀學會官方部落格「台灣兒童閱讀學會」。另外,

還有書櫃社群網站,網站服務大部份由出版商開發或是國外提供服務,如博客 來-松鼠窩、天下文化-愛,閱讀 iReading、羽毛、波麗斯 ppolis 與 aNobii 等。

在教育界方面,也將資訊、科技、互動的構念融入閱讀推廣,建立了數位學習 平台,如台中市國小校園閱讀線上認證系統、以 Moodle 數位學習平台建置之 吉峰閱讀學習網及台中市大鵬國小線上閱讀網(賴苑玲,2008)。

根據調查,大多數參與心得交換或部落格討論者是青年學子,部落格於中 小學教育之應用發展更具相當之潛力。若善用部落格於教學,可以為社會各階 層注入清新的風氣(洪淑芬,2005)。現階段在中小學沒有以閱讀為主軸的部 落格,但有網路讀書會、中學生網站,這樣的服務是以社群為主,非以個人為 主,上傳到網站的心得會有過濾性和選擇性。利用部落格在網路上發表心得比

在傳統平面媒體上發表更為自由、快速,且部落格還兼具互動、儲存功能。藉 由網路來相互支援和凝聚力量,可較有自信的在團體中建立自我認同。因網路 空間具有虛擬性和開放性特質,提供了一個極具彈性的交流園地與溝通模式,

更能真實展現人們內心的想法及創意的發展(溫嘉榮、楊榮宗與許麗玲,2005)。

大部份的部落格軟體以及架站空間由私人機構免費提供提供,並沒有擔保 網站永遠存在提供服務之義務;對於系統是否長存、資料安全、資料儲存備份 等問題,一般使用者不會考慮到。若未來國內優良部落格愈來愈多,由政府或 學術機構提供建置部落格軟體的服務與網站空間將有其必要性,由學校完整存 檔伺服器中的記錄,提供了計量研究最佳的資源。部落格若用心推廣,豐富及 多樣化之內容,值得典藏流傳(洪淑芬,2005)。研究者期以現今的資訊網路 為平台,基於部落格的功能特性,建置一個能夠提供閱讀者有效記錄個人讀書 心得,讓使用介面上的概念簡單又符合需要,老師、同學、家長給予適當的回饋 提高互動性,為自己的閱讀歷程留下記錄,也滿足了分享和收藏的需求。其實每 個孩子都愛閱讀,只要他們找到有興趣的書、遇到引導他們閱讀的人。因為閱 讀,帶來改變的力量,所以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有很多推動閱讀的無名英雄,

默默地為我們孩子的未來努力!

第三節、研究目的

閱讀推廣側重傳統媒體,但目前青少年使用網路已蔚為風氣,若能善用數 位科技開拓網路閱讀世界,積極鼓勵孩子正確的利用網路資源協助閱讀;在這 個龐大的數位資源知識庫中,透過網路連結,可從中發掘到更詳細的資料,以 進行知識彙整與詮釋(林巧敏,2008)。數位學習已成為滿足個人化學習需求、

紀錄學習歷程的工具,是一種自我導向與全年無休的教育模式;且數位平台具 有個別、交互、靈活及多樣性、不受時間所限制的特點( 賴 苑 玲 ,2008)。

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為驗證模式,運用網路及資訊科技的優勢,以部落格為 架構來發展建置閱讀部落格的平台,利用此閱讀部落格平台讓學習者建立閱讀 歷程,讓閱讀增加與同儕間的互動與分享。期望將此數位內容開發成果運用於 學校教育中,利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提昇閱讀。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為:

一、分析閱讀部落格的內容及系統需求,建置以閱讀為主軸的平台。

二、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者對閱讀部落格的使用態度、網站互動性與 系統品質對部落格的使用意向之關係。

三、瞭解學習者使用閱讀部落格後發表文章篇數與文章內容量對閱讀部落 格使用意向之關係。

第四節、名詞解釋

一、閱讀部落格

「blog」原文是 Web log,是部落格的譯名,在網路上又名網誌、博客。

WeBlog 一詞是由 Jorn Barger 於 1977 年提出,是以網頁為呈現媒介的個人日誌。

本研究以部落格為架構來發展建置閱讀部落格的平台,利用此閱讀部落格平台 讓學習者練習寫作、建立閱讀歷程、佳作觀摩及評論創作,讓閱讀增加與同儕 間的互動與分享。

第五節、研究限制

一、研究樣本的限制

利用閱讀部落格記錄學生的閱讀歷程,在學校中並不多見。又因課程安排、

電腦教室使用、人力、物力、時間等資源有限情況下,為便於本研究之進行,本

電腦教室使用、人力、物力、時間等資源有限情況下,為便於本研究之進行,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