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外籍配偶子女與原住民學生之教養與學習特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外籍配偶子女與原住民學生之教養與學習特徵

一、 外籍配偶在台現況

隨著全球化的洪流,80年代政府推動「南向政策」、90年代亞太經濟興起,

台灣與大陸及東南亞國家互動關係益形密切頻繁(蔡雅玉,2001),伴隨而來的 是台灣中下階層的勞工出現失業問題。台灣許多女性開始對於從事務農、或者勞 力工作者,抱持沒有安全感而「不願委身」之觀念。加上台灣近幾年因「男多女 少」的性別比例不均衡的因素,與現今女性因為教育水平提高,在學歷、能力上 皆不輸男性,自由、獨立更是現代新女性奉為圭臬的準則,越晚近的婦女越多終 身不婚的情形,女性的獨身意識抬頭,重視自主權,現代女性不再固守傳統家庭 觀念。因此,傳統或勞動階級的男性在社經背景的劣勢下,因受傳統傳宗接代壓 力,開始尋求另外一個出口--國際婚姻,轉而迎娶具有傳統觀念的外籍配偶(張 明正、李美慧,2001)。邱琡雯(1997)指出,大量的外籍新娘在台灣,使得台 灣地方注入多元文化,因此使得“在地國際化”的理想得以在台灣各鄉鎮形成。

這些外籍配偶來到台灣,補足了台灣女性不願「下嫁」中下階層男性的伴侶缺口,

但也隱伏了台灣未來族群的新問題。

資本主義下的跨國婚姻讓外籍配偶嫁到台灣,使此家庭的組成存有「商品化 婚姻」的特質,而此婚姻關係大多容易因婚姻感情基礎薄弱、家庭地位低落、經 濟弱勢以及支持網絡薄弱,衍生了諸多與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個人與環境交互 作用的問題,如假結婚、非法入境;遭受家庭暴力,社會支持網絡薄弱;生活適 應不良,造成家庭社會問題;文化隔閡、結婚年齡偏低、配偶教育程度不高,教 養子女困難;生育與優生保健問題等(內政部,2003)。以家庭婚姻問題方面來 說,年齡差距大、夫權思想的偏差觀念,家暴機率高;婆媳關係經營不佳,使外 籍配偶在家庭中的地位低落(吳美菁,2004;張鈺佩,2003;鄭雅雯,2000);

夫家的人際關係、與他人互動觀念偏差,不希望她們與外界有太多接觸,害怕她 們學習一些惡習、自主抗爭意識、為自己爭取福利等,使其在異鄉擁有的是孤寂 的人際關係(吳美菁,2004;顏錦珠,2002);另外生活適應上產生的困擾則包 括了,對於語言、飲食、衣著、氣候等方面的適應困擾,尤以語言和文化隔閡方 面倍感挫折(吳美菁,2004;黃森泉、張雯雁,2003;劉秀燕,2004),廖正宏

(1985)就曾指出國際遷移者,首先必須征服語言障礙,否則語言不通會影響各 方面的適應,甚至是人格發展,變得自卑與內向,進而影響人際網絡的建立。

二、 外籍配偶子女之教養問題

由於新一代台灣的已婚男女對於生兒育女的意願相對保守態度,這從台灣人 口結構老化即可看出端倪,而遠嫁來台的外籍配偶皆擔負著傳宗接代的使命,有 95%以上於婚後的第一、二年便有下一代(夏曉娟,2000)。在外籍配偶逐年增 加的情況下,使得外籍配偶子女出生佔台灣新生兒之出生比率至94年底已佔 14.78%(行政院主計處,2006)。從種族的血統而言,這個新興族群顯然在未 來十年以後,人數會慢慢增加並逐步超越外省族群、客家族群與原住民族群,竄 升為台灣第二大族群!

許多娶外籍新娘的男子大多表示,若非傳宗接代的家族壓力,他們不會至東 南亞娶妻。這些負有傳宗接代壓力的男子,在娶外籍新娘時其平均年齡為30-40 歲,已過了生物學基因遺傳上較佳的年齡(20-30歲),有些部份還包括離婚、

喪偶、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周美珍,2001);且如前述,外籍配偶在未準備好 之前就有了第二代,因此對於外籍配偶家庭後代的教養,綜合國內晚近學者的研 究,有以下問題:

(一)生育優生保健知識缺乏,育嬰知識不足:外籍配偶來台後,多在兩年 內生育第一胎(周美珍,2001),根據林妙玲(2004)的研究,東南亞籍孕(產)

婦的產前檢查行為,妊娠知識、妊娠態度及就醫環境的整體狀況皆較本國籍孕產 婦差。加上年紀輕輕就懷孕為人母,對照顧嬰兒缺乏經驗,甚至會有因照顧不周 而發展遲緩或夭折的情況(黃森泉、張雯雁,2003)。

(二)語言溝通障礙,子女學習受限:外籍配偶(在此不包括大陸籍)剛來 台時多半聽不懂、不識字,無法靈活運用語言表達意見想法,更不用說指導子女、

教養子女(顏錦珠,2002)。且外籍配偶是影響子女語言發展的關鍵(盧秀芳,

2004),因此母親的語言障礙可能會產生教導日常生活問題或是學業問題時無法 讓孩子充分瞭解,造成學習上的困擾。

(三)居於經濟弱勢,缺乏良好環境:外籍女子的配偶通常是高齡、社經地 位低、居住地偏遠、甚至是身心障礙男子(劉秀燕,2004),因此在經濟能力常 會有匱乏的窘境,子女在教育上無法獲得很好的學習環境,父母若忙於工作,親 子間的互動和教育上的關注缺乏,則子女很難得到適切的照顧,對於孩子的發展 可能會有不利的情況(吳清山,2004)。

三、 外籍配偶子女之學習問題

教育部統計處(2005)對外籍配偶子女適應問題的全國性抽樣調查,在受訪 學童的家庭教育與生活調查上,發現雙親無法輔導子女課業的原因:父親主要是 為了忙於生活打拼,其次是教育程度低;在東部地區父親因教育程度較低而無法 輔導子女課業的情況,與整體相較其比率偏高。再者,學童課後約有3成以上會 到安親班,在這些主要課業輔導者不是父母的學生中,進一步瞭解外籍母親無法 輔導之原因,主要是因為語文能力差,其次是本身教育程度低。

林璣萍(2003)、劉秀燕(2004)與鍾文悌(2004)的研究探討家庭環境因 素對子女行為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外籍配偶子女在整體學習上處於弱勢,以語 文、數學、生活領域的差距較大,因父母社經地位低、家庭衝突頻繁、主要照顧 者語言能力不佳、忙於家庭生計等不利因素,致使外籍配偶子女語言程度低落、

學業表現較差,其中尤以語言發展能力較為遲緩。盧秀芳(2004)的研究同樣顯 示社經地位低落和「外籍新娘」的語言能力影響子女語言發展,是導致學校生活 困難的因素,且國語科目上的弱勢影響學業成就;根據上述諸多研究,發現外籍 配偶子女父、母親的教育態度、教育期望、教育參與、親子關係與學業成就具有 相當程度的相關。但陳湘淇(2004)與謝慶皇(2004)的研究結果卻指出外籍配 偶子女的家庭社經地位不佳與語文能力、智力表現及學業成就表現,對孩子學業

成就並未造成大影響。此結果與前述對於外籍配偶子女的認知相抵觸,尚有進一 步研究探討之必要。

綜合上述,跨國婚姻的組成,成因之一為鄉村或邊陲地區男子為了完成傳統 傳承觀念、延續香火,因此大多數外籍配偶女子在台灣由於人生地不熟,語言隔 閡,人際關係初期可能難以發展,社交圈受限,加上居住地區與地緣問題又較為 封閉的話,在接收教養子女的資訊上與求助他人協助方面便產生困難。在缺乏家 庭支持系統且低社經地位、未適應新文化與社會的情形下,又得馬上面臨成為人 母的壓力,負擔起教養子女的責任,外籍配偶子女教養問題浮現。外籍配偶子女 在學校形成新的弱勢族群。另外,台東縣原住民學童約佔1/3(巫有鎰,2005)

且成績低落的情形顯著。目前有關探討原住民弱勢學生學業成就的文獻質量均 豐,因此,本研究引為藍本藉以延伸,探討外籍配偶子女與原、漢族學童學業成 就比較,孰優孰劣?因果機制為何?是本研究的重點。

四、 原住民學童現況與教育不利的原因

以台灣社會來說,原住民約佔台灣總人口數的 2.07%(內政部,2006),

是屬於少數族群;但在台東縣,基於族群結構特性,原住民學童約佔1/3(巫有 鎰,2005)。

在有關台灣原住民教育的研究當中,原住民學生成績低落,已經是不爭的事 實(張善楠與黃毅志,1997);陳建志(1998)歸納原住民教育程度偏低的原因 為:經濟條件不佳、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偏高,原住民父母不重視教育,師生之 間互動不良,山地學校教師流動率大等因素。

(一)原住民的經濟困境:隨著台灣經濟結構的變遷,原本以農業收入為主 的原住民,也轉變為以非農業所得為主要的經濟來源。雖然大批的原住民青年湧 入城市謀生,所得比原住民居留地的農業收入要好很多,然而與全體國民收入的 增加幅度相比,仍是屬於低收入的族群。民國80年的統計顯示,那一年平地原住

民的平均收入為45,012元,山地原住民為42,9889元,均遠低於國民平均所得 114,330元(陳建志,1998)。原住民收入低,除了學歷不高找不到好工作外,

工作適應困難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他們工作與嬉戲不分,沒有嚴格的時間觀 念,不喜歡受拘束,總覺得工作環境太嚴格、太枯燥,提不起興趣。由於原住民 傳統的工作態度與現代工業社會的要求不能配合,使得雇主對原住民求職者懷有 戒心(李亦園,1991),工作本來就不容易找,再加上政府開放大量便宜的外籍 勞工,原住民的就業機會與經濟收入就更為不利了。

(二)家庭結構與隔代教養問題:一般認為不良的家庭結構會影響學童的學 業成就:單親家庭的原住民家長為了工作,整日在外,無暇照顧子女。孩子回家 看不到父母,就放著功課不做,任意的看電視或到處遊蕩,當家長回來時,孩子 早已入睡或不知去向。或者,年輕夫婦都到都市去謀生,帶孩子不方便,就把子 女託付祖父母照顧,而老人家大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只能為孫兒女洗衣燒飯,

(二)家庭結構與隔代教養問題:一般認為不良的家庭結構會影響學童的學 業成就:單親家庭的原住民家長為了工作,整日在外,無暇照顧子女。孩子回家 看不到父母,就放著功課不做,任意的看電視或到處遊蕩,當家長回來時,孩子 早已入睡或不知去向。或者,年輕夫婦都到都市去謀生,帶孩子不方便,就把子 女託付祖父母照顧,而老人家大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只能為孫兒女洗衣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