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台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影響台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 "

Copied!
1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淑麗 先生

影響台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

~以外籍配偶子女及原、漢學童差異為例

研究生:陳振新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

(2)
(3)
(4)
(5)

謝 辭

曾經滿懷理想的教學、行政工作,在平凡的十幾年後,那份工作 熱誠即將消退之際,偶然的機緣裡,走進校園、重拾書本再當學生。

犧牲了多少個假日,為的是能夠初次翱翔於學術的殿堂裡;經過二年 的學習與琢磨,終於如羽化般脫殼而出,那份感動之情,永銘五內,

卻是溢於言表。

首先,特別感謝恩師,指導教授陳淑麗老師,在論文寫作內容及 文章邏輯上,不厭其煩,字句斟酌,給予學生愷切的指導,受益良多;

滿懷感激良師摯友,口試委員巫有鎰校長,在統計方法上悉心指導,

給予學生許多的啟發與鼓勵;感謝口試委員鄭耀男教授對論文嚴謹的 審查與巨細靡遺的建議,讓學生獲益匪淺。還要感謝所內曾教導學生 的每位老師的關心與鼓勵;感謝互相切磋砥礪的研究所同學們,在學 習過程中彼此關懷、敦促與激勵,使得學業、論文得以如期完成。

在論文研究過程中,要感謝教育局業務承辦人,協助取得「台東 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之學生成績資料,與台東縣各校外籍配偶子女名 冊,使研究得以順利展開。感謝所有協助問卷調查的校長、主任、老 師們,有你們積極參與,相關資料才得以蒐集完備。

更懷著無比疼惜的心,感謝摯愛不渝的內人孝慈,由於你的善 解、包容、體諒與支持,悉心照顧家庭,感謝愛子昊宇、品祥,由於 你們的乖巧懂事、自動與自立,讓我在無後顧之憂的條件下把學業完 成,心中的感動與感激,非筆墨能書。謝謝我敬愛的父親,默默的關 懷與鼓勵,最後,謹以無限的思念,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願將這本論文及我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獻給我的家人及每一位 曾經在我生命中幫助我、鼓勵我或關心我的師長、同仁及好朋友,謝 謝您們。

陳 振 新 謹誌

July 08,2007 於國立台東大學

(6)

影響台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

~以外籍配偶子女及原漢學童差異為例

陳振新

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

摘要

過去對外籍配偶子女的研究,侷限於其特殊的家庭背景、生活與學習適應 問題的探討,至於學業成就的研究,付之闕如,值得研究與關注。因此,本研究 主要探究弱勢族群 (外籍配偶子女與原住民學生)與漢族學童之學業成就差異情 形。

本研究以台東縣五年級全體外籍配偶子女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為進一步 比較族群的差異,在選樣學校同時選取一個五年級班級做為比較,全部樣本共 824 位學童,分為外籍配偶子女、原、漢學童三大族群。在研究工具方面,本研 究採用「台東縣 95 學年度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做為參與學童的國語和學數成就 指標,並修訂黃毅志的「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卷」,以瞭解參與學生的家庭背 景、文化資本、社會資本以及財務資本特性。

主要研究發現有 :

一、台東縣不同族群學童,在學業成就的差異上,漢族學童與外籍配偶子 女之學業成就無顯著差異,且皆顯著優於原住民族學童。顯示,在台東縣,外籍 配偶子女學生的學業表現並不是最差的,其中,中國籍配偶子女學業成績,是所 有族群中最好的。

二、台東縣不同都市化程度地區學生的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台東市區學 童的學業成就比非台東市區學童佳。

三、在控制家庭背景及中介變項後,各族群間與各地區間在成績的差異減 少大半,顯示族群與地區間成績的差異有大部份是中介變項及家庭背景所造成 的,其主要影響因素說明如后:(一)在文化資本上,「負面文化」如抽煙、嚼

(7)

檳榔對成績有不利的顯著影響,並透過「與導師負向互動」降低成績。(二)社 會資本變項中的「父母成績期望」及「父母學歷期望」對成績有正向顯著影響,

「導師負向互動」對成績有負向顯著影響。(三)在財務資本上,「擁有電腦」

及擁有「個人書桌」對成績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四)在家庭背景上,父母教育、

父親職業與全家收入所代表的家庭社經地位愈高者,往往「父母親成績期望」愈 高、「擁有電腦」的機會愈高,對成績有正向的顯著影響。;非完整家庭與兄弟 人數較多等家庭結構不利者,稀釋家庭資源,「擁有電腦」的機會較低、「幫忙 工作」的機會較高,對成績有負向顯著影響。

關鍵字:外籍配偶子女、社經地位、家庭結構、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

學業成就

(8)

Factors Influenc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Aborigine Students, and Han Students

Chen Chen-hsin

Extension Course, Institute of Region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NTTU

Abstract

Past studies on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are limi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ir unique family backgrounds, problems in living and learning adaptation. Studies on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re lacking, and are deserving of study and emphasis.

Therefore, this study mainly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between minorities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and aborigine students) and students of Han descent.

This study mainly uses as its research subjects all fifth grade students who ar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in Taitung County. In order to further compare ethnic differences, when sampling schools, a fifth grade class is also selected to be compared;

the total sample consists of 824 students who are divided into three ethnic groups,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aborigine students and students of Han descent. In terms of research tools, this study uses grades of “Taitung County Basic Academic Aptitude Exam in 2006 Academic Year” as the performance benchmarks for the Chinese and mathematics subjects of the participating students. This study also revises Huang Yi-chih’s “Student Survey on Learn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amily background, cultural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Han students and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but their grades are much better than aborigine students. This shows that in Taitung County,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did not have the worst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which, the children of Chinese spouses have the best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ll ethnic group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9)

in different areas of Taitung County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urbanizati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urban areas of Taitun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in rural Taitung.

3. After controlling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intermediary variables, the difference in grades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and region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howing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grades in terms of ethnic groups and regions are largely caused by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s and family background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cultural capital, “negative culture,” such as smoking or chewing betel nut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grades, and grades are lowered through “negative interaction with teachers.” (2) Among the social capital variables,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performance” and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educ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s on grades, and “negative interaction with teachers”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nfluence on grades (3) In terms of financial capital, “having a computer,” and having a “personal desk”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s on grades. (4) In terms of family background, higher the family’s socioeconomic status represented by the parents’ education, father’s occupation, and family income, higher the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performance” and the likelihood of “having a computer,” which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grades. Undesirable family structures such as incomplete families or large numbers of siblings dilute familial resources, thus there is a lower chance to

“have a computer,” a higher chance of “helping to work,” which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impact grades.

Keywords: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y structure, cultural capital, social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 academic achievement

(10)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4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影響學業成就理論之探討………9

第二節、 外籍配偶子女與原住民學生之教養與學習特徵………15

第三節、 背景變項對學業成就影響之探討………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26

第一節、 研究架構………26

第二節、 研究假設………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28

第四節、 研究工具………30

第五節、 變項測量………35

第六節、 分析方法………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41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41

第二節、 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績之因素………52

第三節、 國小學生背景變項對中介變項的影響………58

第四節、 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績之因果模型………65

(11)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70

第一節、 討論………70

第二節、 結論………77

第三節、 建議………79

參 考 文 獻 … … … 8 2 附 表 … … … 8 9 附 圖 : 各 背 景 變 項 對 學 業 成 績 影 響 的 路 徑 圖 … … … 9 3 附錄一、學生問卷………96

附錄二、家長問卷………101

(12)

表目次

表 3-3-1、正式樣本問卷回收情形即依學生族群分布表………29

表 3-4-1、預試樣本學生人數統計表………30

表 3-4-2、文化休閒活動與生活經驗次數百分比及因素分析摘要表…………33

表 3-4-3、家庭生活經驗次數百分比及因素分析摘要表………34

表 3-4-3、學校生活經驗次數百分比及因素分析摘要表………34

表 4-1-1、地區、學生族群分布百分比………42

表 4-1-2、地區、族群與學業成就、背景變項平均數與交叉百分比比較………43

表 4-1-3、地區、族群與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中介變項平均數與交叉百分比 比較………47

表 4-2-1、國小學生國語科學業成就迴歸分析………53

表 4-2-2、國小學生數學科學業成就迴歸分析………54

表 4-2-2、國小學生學業成就(國語、數學總分)迴歸分析………55

表 4-3-1、國小學生背景因素對中介變項之迴歸分析………60

附 表 一 、 四 種 項 目 分 析 結 果 總 表 ( 預 試 ) … … … 8 9 附表二、家庭生活經驗次數百分比及因素分析摘要表(預試)………90

附表三、學校生活經驗次數百分比及因素分析摘要表(預試)………90

附表四、文化休閒活動與生活經驗次數百分比及因素分析摘要表(預試)…91 附表五、學測成績與月考成績之相關矩陣………92

(13)

圖目次

圖 1-3-1、研究流程圖………4

圖 3-1-1、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模型………26

附圖 1、非台東市地區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3

附圖 2、阿美族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3

附圖 3、排灣族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3

附圖 4、卑南族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4

附圖 5、菲律賓籍配偶子女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4

附圖 6、父親教育程度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4

附圖 7、父親職業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4

附圖 8、隔代教養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5

附圖 9、兄弟人數對學業成績的影響………95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東縣外籍配偶子女之學業成就狀況並與原、漢學童做比 較,並藉由研究影響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差異之因素機制,勾勒出不同族群、背景 因素與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對學業成就的關聯模型,藉以檢視是否符 應教育機會均等理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台灣的族群結構,過去常分類為閩南(70%)、客家(14%)、 外省(14%)

和原住民(2%)四大族群(林慶信,2003)。近年來在全球化人口遷移的趨勢中,

隨著資本全球化,台灣逐漸被納入世界體系的一環,不僅是世界主要的出口貿易 大國,同時台灣男子娶大陸及東南亞新娘與台資外流大陸及東協各國的趨向同 步。在台灣的大陸及外籍配偶家庭快速的增加,儼然已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成 為我國社會倍受到關注的一個新興議題。

政府統計資料顯示自 76 年 1 月至 95 年 8 月止在台外籍配偶人數已達 377,600 人,佔總人口數 22,832,173 人的 1.6538%(內政部,2006),已接近台灣原住民人 口(464,961 人,比例 2%)且每年平均以三萬人的速率增加。其中大陸港澳地區 籍者 244,302 人最多,越南籍 75,378 人居次,印尼籍 25,866 人、泰國籍 9,611 人 再次之。這些外籍配偶遠嫁來台皆擔負著傳宗接代的使命,有 95%以上於婚後的 第一、二年便有下一代(夏曉娟,2000)。其子女出生佔台灣新生兒出生之比率 到 90 年以後進入高峰期:從 87 年由 13,904 人的 5.40%上升至 94 年底 26,509 人 佔 14.78%(行政院主計處,2006)。

隨著外籍配偶子女的出生,至其長大跨出家庭進入學校,94 學年度已達到 入學高峰期,外籍配偶子女至 94 學年度,一年級入學新生佔總學生人數的 4.73%,已大幅超過原住民學生(2.71%)(教育部統計處,2006),若以 94 年度外

(15)

籍配偶子女的出生率推估,四年後,一年級入學新生將達到每七位新生就有一位 是外籍配偶子女。

根據夏曉娟(2000)的調查資料,來到台灣的外籍新娘大都「不會說、不會 寫中文」,而其在原生國所受的文化或教育並不完全,再加上來到不同文化和語 言的地方,先生又處於經濟、社階、身心較弱勢的狀態。因此,外籍配偶的家庭 組合的子女會不會有教養上的問題?在學習上會不會有障礙,學業成就與一般生 是否會有差異,變成學校內另一族弱勢學生呢?

綜覽最近幾年來有關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情形的調查,得到一個相似的結果 顯示:1.外籍新娘子女確實存在整體學習弱勢的現象,其所面臨的問題來自於身 心狀況、智能、語言、文化、家庭社經地位等因素的差異。2.父親之社經地位及 籍貫對子女的學校適應有影響。3.同時發現外籍母親之原國教育對子女的學業成 就有影響。(王妙如,2004;吳孟娟,2006;吳錦惠,2005;林璣萍,2003;柯 乃文,2006;張淑猜,2005;陳璽琳,2006;劉芳玲,2006;劉秀燕,2004;盧 秀芳,2004)。另外,陳湘淇(2004)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 能力、智力表現及學業成就表現與一般兒童並無差異,此結果與一般人對於外籍 配偶子女的認知相抵觸,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究弱勢族群學童(外籍配偶子女與原住民學生)之學業成就低 落之原因,而過去許多探討教育機會均等的研究大都針對原漢差異,發現:原住 民學生成績比漢人學生學業成就低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不利的家庭背景及相關的 中介變項的影響,如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等(巫有鎰,1999;陳建志,

1998;張善楠、黃毅志,1999;楊肅棟,2001)。再者,王天佑(2002)與楊肅 棟(2001)比較漢人和原住民的學業成就差異的研究,顯示出原住民的學業成就 較低的差異,有愈來愈大的現象。張善楠、黃毅志(1997)與陳建志(1998)則 以台東縣五年級原住民為樣本,所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將漢人與原住民樣本分 開,在地位取得模式的架構下,探討出身背景影響原住民學童學業成績的因素,

發現父母親教育顯著地影響漢族學童的學業表現,原住民學童學業成就則受父親

(16)

職業影響較大;漢人男女生的成績沒有多大差別,原住民女生成績卻高過男生許 多;教師與學童的互動是否良好,對漢族學童無顯著影響,對原住民學童卻有很 不利的影響。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關於多元族群學童背景對學業成就影響的研究,侷限 於原、漢比較,或單對不同背景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加以分析,缺乏比較外籍 配偶子女與原、漢學生學業成就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且台東縣原住民學童 約佔 1/3 的族群結構特性(巫有鎰,2005),促使本研究欲暸解在台東縣外籍配偶 子女的學業成就與原、漢學童之差異,及其背景變項與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 務資本對學業成就的關聯模型。此為本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張善楠與黃毅志(1997)的「影響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就 關聯性之因果機制」研究為藍本,加入學校新興弱勢族群~外籍配偶子女樣本進 行研究,期望能探討外籍配偶子女與原、漢學童之族群、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結 構、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等因素對學業成就差異的關聯。

二、 待答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條列如下:

(一)台東縣外籍配偶子女、原、漢學童,其學業成就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探討台東縣外籍配偶子女、原、漢學童之學業成就差異情形,與家 庭背景因素之關聯為何?

(三)台東縣外籍配偶子女、原、漢學童之學業成就差異之因果機制為何?

(17)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

蒐集文獻、撰寫研究計畫

設計研究工具

問卷預試與信效檢測

問卷調查與回收

資料整理與分析

歸納研究結果

撰寫研究報告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一、 外籍配偶子女:

本研究所指的外籍配偶子女,係指「外籍」人士透過各種管道而進入台灣 地區與本國人結婚所生的子女,此「外籍」包括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柬 埔寨、緬甸、馬來西亞、俄羅斯、中國大陸等地區,但不包括美國、日本、加拿 大、英國、新加坡等高經濟開發國家。

(18)

二、 原、漢學童:

原住民指台東縣境內原住民族群,包括主要的六大族群,阿美、布農、排 灣、卑南、魯凱、達悟等;漢人包括閩南、客家、外省等族群。

三、 文化資本

本研究的文化資本包含 Bourdieu 的形式文化資本與生活、學習習慣。

Bourdieu 的形式文化資本,所指的是人們對於上階層社會中主要的消費或品 味,與學科能力無關,卻會影響學業成績的文化活動,如參觀展覽、觀賞戲劇表 演、聽音樂等。

生活、學習習慣包括 Farkas 的文化資源中,與學識無直接關連,卻會影響 老師打分數者,如儀態、裝扮、曠課習慣……等(孫清山、黃毅志,1996;Farkas, 1990),及張善楠與黃毅志(1999)延伸自 Farkas 的負面文化資本概念,如從事 抽煙、嚼檳榔等,會給老師帶來不良印象,而對成績不利。其操作性定義係指從 事抽煙、嚼檳榔之頻率,頻率愈高,負面文化資本愈高。

四、 社會資本

採用 Coleman(1988)的理論定義:指能作為個人資本財(capital asset)之 社會結構資源,可分為家庭內的社會資本及家庭外的社會資本。

家庭內的社會資本主要為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亦包括子女與其他成員間 的關係,如父母對子女學業的關注、教育期望及教育參與(如父母陪子女做功 課)。而家庭外的社會資本,指的是父母的社會網絡,如與鄰居的相處,與子女 的教師連繫,與子女的朋友以及他們的父母認識等等。在學校內,則是指學生知 覺到的教師直接影響行為和間接影響行為,對於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成就、學 習適應皆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其操作性定義係指父母的教育參與教育期望、學生與師長的人際互動關係 之品質。

(19)

五、 財務資本

Coleman(1988)所謂的財務資本是指對教育成就有益的物質資源(physical resources),可由家庭的財富或收入來衡量。這表現在透過財務運用,如提供子女 固定讀書的場所、補習等。其操作性定義係指接受學科補習、為家裡做工賺錢及 家庭的教育設施等。

六、 家庭背景

本研究的家庭背景包括了家庭社經地位及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以父母 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及全家收入為指標。而家庭結構則指家庭完整性及兄弟姊妹 人數,家庭完整性又分為:完整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寄親家庭、無親家 庭等。

七、 學業成就:

指研究對象在「台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中 2007 年「台東縣國中小基本能 力測驗」所得的國語、數學成績。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對象為台東縣五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及其學校五年級任一班之原、

漢學童,應用「台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中,2007 年「台東縣國中小基本能力測 驗」所得的成績做為分析比較。

二、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自變項資料蒐集,因此僅能從標準化問 卷中獲得結果,然而其在填寫問卷時,其心理歷程的變化是否因主客觀因素(如

(20)

語文能力)之影響、是否據實、認真地填答,非本研究所能控制,而導致在問卷 分析及解釋上,可能會有偏差結果產生。此外在有限的題目下,分析現況也有其 限制。如能長期輔以質性觀察或記錄,更能全面性瞭解學習適應情況。

(二)本研究取樣只限於台東縣地區,因此研究結果的概括性較小。本研 究的結論可做為該地區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與教師、家長參考,但是否 可類推至全國各縣市的外籍配偶子女及原、漢學童,仍需依各地狀況進行考量與 研究。

(三)為考慮低年級學生語文及相關生活經驗不足,無法填寫概念化問卷,

因此以五年級學生為施測對象。95 學年度台東縣五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學生數為 73 人,在統計上雖足以推論分析其學業狀況,但對數量比率更多的低年級及未 來入學外籍配偶子女,仍需依各年級狀況進行考量與研究。

(四)本研究為取得足夠的外籍配偶子女之樣本,以台東縣國小五年級外 籍配偶子女及其學校五年級任一班之原、漢學童為研究對象,而原住民家庭鮮少 有跨國婚姻之情形,因此原住民鄉學校之樣本相對減少。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外籍配偶是近年全球資本國際化後,婚姻商品化所產生的新問題,隨著時間 遞延,其子女教育問題形成校園內新興的弱勢族群。而學校是否能滿足所有弱勢 學生的需求以符合教育機會均等,是社會公平正義重要的議題。

學者對於「教育機會均等」的實質意義,認為應由入學機會及接受共同教育 經驗機會的均等,擴大至使社經地位不利的學生,有得到補償文化經驗不足的機 會,亦即是,不僅注意教育資源的投入,更注意教育過程之產出(楊瑩,1994)。

教育界近年來的努力甚多,以國內為例,在教育機會均等方面,早期國民教育的 普及即是一大成就,在近十餘年來,在教育的投入上更有明顯的成長,民國75-81 年間,擴張最為迅速的是國民教育,其成長率為698.86%(民國75年 3.48%,民 國81年27.80%)(陳建州,2001),民國84年起的「教育優先區」計劃、92年起 的「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對縮小城鄉差距與照顧弱勢學生的投入甚多。93學年 度起更將新興弱勢學生~外籍配偶子女,納入「教育優先區」與「兒童課後照顧 服務」輔導對象。在教材上,文化差異已成為課程、教材重視的一環,例如,民 國85年起,逐年開放國民小學教科書,民國87學年度起,課程增列「鄉土教學活 動」一節等。在師資培育方面,多元化已成為主流,在教學方法上,更有許多改 善教學品質與補救學業差異的方法;民國86年強制國中實施常態分班,消除菁英 教育;在教師能力方面,鼓勵在職進修、辦理教師研習等,用以增進教師在教學 與輔導方面的能力與新知。

這些努力,都具體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而在這些努力之後,學校教育在平 衡或改善階層間學業成就差異上,是否已經有了具體成果呢?各階層的人們是否 在教育成就取得的機會上,擁有不受出生階層的高、低所影響,而能得到實質的 教育機會平等呢?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功能典範認為,教育 的功能在促進個人社會化及培養專業技能,教育成就是取決於個人的才智與努 力,而整體教育機會是均等的;衝突典範則認為教育是社會中既有的優勢團體,

(22)

為維持其本身與下一代的優勢地位,所採用的一種工具而已,教育成就深受背景 因素影響,教育機會非常不均等。

在台灣,教育成就是取決於個人的才智與努力?抑或是背景因素?功能典範 與衝突典範何者較適合解釋台灣(台東)的教育問題?過去有許多研究以文化資 本、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作為背景變項影響學業成績的中介變項,並且得到支 持。台東不同出身背景者,特別是漢人與原住民各族群的學童在學業成績上的差 異,可以用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理論來加以解釋(巫有鎰,1997;洪 希勇,2004;陳順利,2001);而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業成就表現情形,在原、漢 學童間處於何種地位,是否也可以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理論來加以解 釋?本章擬從文化資本理論與社會資本理論文獻切入,探討影響教育成就的相關 研究,再介紹外籍配偶子女、原住民教育不利現況,據以討論台東縣教育的特殊 性及外籍配偶子女與原住民學童教育問題。

第一節 影響學業成就的理論之探討

一、 文化資本論及其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

衝突典範的觀點,將焦點放在文化資本論(cultural capital)對教育取得的影 響,認為學校教育並不符合功能典範所強調的公平原則。法國社會學者 Pierre Bourdieu以「文化再製」理論,來解釋社會階級再製與學校教育傳遞知識與觀念 的過程,提出學校教育制度其實是在為既得利益者維護其優勢地位;一但教育過 程開始進行,它即嘗試將支配階級的文化傳輸給所有的兒童,尤其是來自其他文 化背景的兒童(李錦旭譯,1987:212)。文化再製是透過生活風格(habitus)

的中介(mediate),導致教育系統合法的再製文化資本,並進而再製社會結構 的過程。生活風格係指個人在所處的社會結構中,不同地位團體的成員有著不同 的生活背景,因此其生活的方式及抱持的態度會產生一種特殊的型態,此即所謂 的生活風格。Bourdieu的生活風格(habitus)是構成個人思維及行為模式,是持

(23)

久的稟性(dispostion)系統,也是人們的社會行動、生存方式、生活品味的總 根源(高宣揚,1991)。由於生活風格不同,人們表現在對食物、衣著、藝術的 品味也有所不同,同一地位團體的成員,會擁有相同的文化階層品味(包括物質 消費、鑑賞能力以及文化品味等)。而擁有上階層所特有的文化品味,便是擁有 所謂的「文化資本」(陳怡靖、鄭燿男,2000)。而上階層的文化品味,表現在 從事高層次的文化活動,如對藝術和古典音樂的喜好、參觀劇院及博物館及閱讀 文學作品等,即Bourdieu的「形式文化資本」(巫有鎰,1999)。

依據Bourdieu的理論,學校教育有利於文化資本高的學生。因為上層階層的 文化居於主導地位,出身於上層家庭之學生,由於在家庭社會化,使他們熟習學 校的主導文化,較容易為老師們所認可,也因而得到較多的注意與照顧,有助於 成績提升及升學之順利,以及職業之取得,最後並達成了代間不平等之傳承的階 級再造(張善楠、黃毅志,1999)。換言之,學校教育的課程內容與組織、學生 的選擇與淘汰、考試與文憑的授予,均有利於原本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上層階 級,透過文化資本的中介,教育系統乃成為社會階層再製的機制。

雖然在美國有些實證研究證實了 Bourdieu 文化資本,對教育取得有顯著正 影響的觀點(Aschaffenburg & Maas, 1997; Dimaggio, 1982; 引自洪希勇,2004),

但在荷蘭(De Graaf, 1986; 引自洪希勇,2004)、希臘(Katsillis & Rubinsion, 1990;

引自洪希勇,2004)與國內(孫清山、黃毅志,1996)的研究卻未能證實文化資 本對教育成就有顯著的影響。孫清山與黃毅志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台灣的教育體 制以成績(聯考)決定升學與否,學生不可能因為文化資本較高,較易與老師建 立關係,就在聯考中得到高分。可見國別不同,可能上階層的形式文化也會有差 異,應以該國所特有的形式文化來測量。

Farkas(1990)等人認為,Bourdieu所主張的形式文化過於狹隘,可能會使 文化資本的解釋力受到限制,因此擴大了 Bourdieu 的文化資本概念;其文化資 源包括家庭的讀書風氣,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及風格中,與學識無直接關連,卻會 影響老師打分數者。Farkas從文化資源的觀點,來檢視美國七年級及八年級學

(24)

生,與學校教師互動的情形及文化資源對成績的影響,不同於之前文化資本(即 形式文化,如藝術活動、音樂等)的測量,Farkas的文化資源,包括如學習技巧、

習慣、缺席、上課情形、外表及風格等因素,其研究發現:在控制了學生及教師 的背景因素、學生的認知表現後,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對學生成績有正向的影 響;而其他如學生的缺席日數、學生不佳的外表對於學生成績也有不利的影響。

巫有鎰(1999)、張善楠與黃毅志(1999)延伸Farkas等人文化資源的觀點,

以台東地區原住民特殊的生活習慣(抽煙、喝酒、嚼檳榔)作為「負面文化資本」

的指標,認為這些習慣雖與成績無直接關連,卻會給老師帶來不良印象,而影響 老師打分數,研究發現也證實這項假設,學生抽煙、喝酒、嚼檳榔,對學業成績 有不利影響。學生文化資本越高,也會提高成績,如讓孩子參加才藝班、減少其 負面文化(如抽煙、喝酒、嚼檳榔等)及視訊娛樂等(巫有鎰,2005;洪希勇,2004)。

綜合上述這些研究,發現在台灣,文化資本對教育成就的影響力似乎不如國 外的研究,可能是因聯考制度的把關,教育的取得其實較不受文化資本所影響;

然而上述的結果也有可能是文化資本的測量指標不佳,或者是 Bourdieu 的文化 資本定義範圍過於狹隘所致(孫清山、黃毅志,1996;張善楠、黃毅志,1999)。

另外,在教育改革之後,學程課程內容及評鑑方式轉向多元,教師對課程及評鑑 有更大的自主權,也表示教師有更大的權力來決定學生的分數,上階層的學生是 否會因為較高的文化資本,較熟習學校老師所喜愛上層文化品味,而得到較好的 印象、較好的師生互動、較多的關心與期望,而有助於得到較好的學業成績,這 個問題值得深思,也是本研究想要探討的。所以本研究除了文化資本概念,尚加 入學生負面文化為測量指標,探討外籍配偶子女、原、漢學童文化資本的差異,

並檢證文化資本對國小學童學業成績的影響。

二、 社會資本論及其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

(一)社會資本論

(25)

經濟學的人力資本論視社會是眾多獨立的個人所集合,個人的行動是為了實 現自己的目標並追求最大的利益,與社會環境無關。Coleman是社會資本理論集 大成者,其理論對於人力資本論的補充,著重於「關係」層面上,人並非獨立地 行動,個人的行動往往受到其他行動者的影響,即社會網絡。個人擁有越多有助 於目標行動的關係,則越能動用這些關係來幫助目標達成(黃毅志,1996)。社 會資本依其功能在「關係」結構中可分成以下形式:(Coleman, 1988;引自巫 有鎰,1997)

1.義務、期望與信賴(obligation and expectations, and trustworthiness of structure):假如A為B做了某些事,而且相信B未來會回報自己,則A對B便 有了期望, B就對A負有一種義務,A和B兩者間建立的信賴關係植,就是社 會資本的一種形式,可以據以實現A的目標。

2.訊息網絡(information channels):存在於社會關係內的訊息網絡為社會 資本的另一種形式。訊息能為個人的行動提供基礎,對於是否能實現目標而言,

訊息的來源就顯得非常重要。個人可藉著社會關係,從親友中獲取必要的訊息。

3.規範與有效的懲罰(norms and effective sanctions):在團體中,有許多規 範要求個人放棄自我利益,依集體利益行事,並得到社會大眾對於實行規範之支 持,與違反規範之有效的懲罰;對於許多人,這些規範與有效的懲罰,能促進社 會團結,也成了一種形式的社會資本。

(二)社會資本的類型

在家庭中,社會資本在人力資本產生的過程(對下一代的教育)中,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父母與子女間密切的互動,對子女教育的關注、支持與教導,都有 助於提升子女教育成就(Coleman, 1988;引自洪希勇,2004)。社會資本又可 分為家庭內的社會資本與家庭外的社會資本:

1.家庭內社會資本:Coleman 認為家庭環境會影響學習成就的資本至少有三

(26)

種:人力資本、財務資本(financial capital)及社會資本。人力資本通常由父母 親的教育來衡量,提供對兒童學習有益的認知環境;財務資本是對學習成就有益 的具體資源,可由家庭的財富或收入來衡量,這表現在提供固定讀書的場所、對 學習有益的資源等。家庭內的社會資本主要為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亦包括子女 與其他成員間的關係。Coleman 舉出二例: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投入的時間與心 力,以及為自己準備一份教科書在家研讀以指導子女,說明社會資本轉化自前述 人力資本、財務資本且對學業有益的表現。

雖然父母透過社會資本能轉換家庭內的其他資本,如父母重視子女的教育,

為子女購買了書桌、參考書…等教育設施,使子女因而有好的學習環境,進而得 到好成績。但是,如果父母不能透過社會資本的有效運用,如經常不在家,使得 他們的人力資本(如豐富知識)無法幫助子女學習的話,對子女的教育取得影響 是極其有限的。相對的,就算父母的人力資本不豐,但父母很重視子女的教育,

使子女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亦能幫助子女的學習。因此,家庭社會資本主要取決 於親子之間的關係強度。當父母親有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就算父母俱在,可是 父母親其中一人在外工作,子女只與祖父母、親人同住,即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

是家庭社會資本結構上的缺陷。或者,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不佳、互動不良,一 樣無法形成良好的社會資本。這些都是影響子女教育成就的不利因素。

另外,Coleman 提到兄弟姊妹數及成人對子女的關照(如父母的教育期望),

可作為家庭內社會資本的指標,因為兄弟姊妹人數愈多,父母對每位子女的關照 就會稀釋,也就是每個子女所分配到的社會資本會愈少。

在實證研究上,家庭內社會資本,如父母教育期望、兄弟姐妹數、家庭結構、

父母教育參與互動等因素,有不少的研究得到證實會對學童學業成就有影響(巫 有鎰,1999;何瑞珠,1999;陳建志,1998;張善楠、黃毅志,1999)。

2.家庭外社會資本:Coleman 的家庭外社會資本主要是指父母的社會網絡,

如與鄰居的相處,與子女的教師連繫,與子女的朋友以及他們的父母認識等等。

在學校內,父母親可透過其社會關係及教師,建立社會資本及支持關係,營造一

(27)

個有利的環境,以協助子女教育。Coleman 曾以搬家的次數來間接衡量家庭外 的社會資本,因為搬家會破壞社會網絡進而降低社會資本,而國內在搬家次數對 學童學業成就影響的較少,值得再做進一步檢證。

此外,在學校內師生的交互作用,事實上是經過不斷地衝突與調適,然後漸 趨於穩定。在師生關係中,具有某些權力、影響、依賴作用,Conti(1985)提出教 師的教學行為、方法、人格特質、教學模式和師生間的互動均涵蓋於教學活動中,

密切著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引自柯乃文,2006)。 教師在教室中通常擁有較 大的權力和影響作用,以便鼓勵、指導學生學習,而學生面臨困境時則需依賴教 師幫忙解決。因此,一般學習過程的分析,都強調師生間並非對等的關係,在教 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居於優勢領導的一方(陳奎熹,1980)。教師是教學歷程中 的重要人物,在教室中的教師行為,不論是教師所使用的語言型態或是互動方 式,所建立的學習環境和互動方式對於學生的學習都有顯著影響。在實證研究 上,張善楠與黃毅志(1999)、陳建志(1998)、李文益(2003)皆發現良好的 師生互動對教育成就是有幫助的。

綜合上述,Coleman將社會資本的功能定義為:能作為個人資本財的社會結 構資源,它不是一種單獨的實體,而是具有多種形式的不同實體,而這些形式是 由,家庭內社會資本與家庭外社會資本二個面向所組成,且可以促進社會結構內 個人特定之行動(周新富,2003;黃毅志,1996)。在教育上,社會資本包含兩 種關係:一指父母與子女間,有關於教育的親密互動,如對子女的教育關注、教 育期望與教育參與,因而形成親子間相互的義務、期待,透過規範與懲罰方式來 維持社會關係,此為家庭內社會資本;另一家庭外社會資本指父母在社區內的社 交網絡,如父母親與學校、老師的聯絡,師生間之互動等。

三、 家庭教育資源及其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

(28)

本研究著重在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對教育(學業)成就影響之探討。而黃毅 志(1994)以家庭讀書環境(含父母閱讀報紙的頻率、父母買課外讀物的頻率、

父母因子女成績好而鼓勵子女的頻率、擁有個人書桌或書櫃、書架的項數)、接 受補習教育、唸書時是否需要幫助家裡工作或賺錢(為負面指標,不利子女溫習 功課)來測量家庭教育資源。其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教育和父親職業愈高,家庭 讀書環境愈佳,反映高社經地位的父母較重視教育,並能提供較多的人文和物質 資源改善家庭讀書環境,激勵子女唸書。

陳正昌(1994a)則將家庭教育資源分成物質資源、時間資源、空間資源和 價值資源四部份。物質資源由每月教育支出、課外讀物、兒童報紙、百科全書來 測量;時間資源由工作時間、課業輔導、才藝輔導、父母指導時間、父母指導情 形、家人指導、家教時間來測量;空間資源由個人書桌和個人房間來測量;而價 值資源指的是家長學業價值、家長學業期望和家長職業期望。其研究結果顯示,

國小六年級學生之學業成就差異,可以用家庭教育資源來解釋,家庭教育資源愈 高,子女學業成就愈高。

陳順利(1999)融合了前述 Bourdieu 文化資本論、 Coleman 社會資本論、

黃毅志與陳正昌的家庭教育測量指標,將家庭教育資源分成家庭人力資本、家庭 文化資本、家庭社會資本、家庭財務資本等四類。其中,家庭人力資本,即父母 教育程度,以及屬於家庭財務資源的家庭收入,此類變項和一般視為家庭背景的 社會經濟地位變項是相同的,所以部份的家庭教育資源變項已含在家庭背景變項 內,其餘的家庭教育資源,如家庭財務資源(指教育物質)、文化資本和社會資 本,可當成中介變項來探討其對學業成就的影響。

第二節 外籍配偶子女與原住民學生之教養 與學習特徵

一、 外籍配偶在台現況

(29)

隨著全球化的洪流,80年代政府推動「南向政策」、90年代亞太經濟興起,

台灣與大陸及東南亞國家互動關係益形密切頻繁(蔡雅玉,2001),伴隨而來的 是台灣中下階層的勞工出現失業問題。台灣許多女性開始對於從事務農、或者勞 力工作者,抱持沒有安全感而「不願委身」之觀念。加上台灣近幾年因「男多女 少」的性別比例不均衡的因素,與現今女性因為教育水平提高,在學歷、能力上 皆不輸男性,自由、獨立更是現代新女性奉為圭臬的準則,越晚近的婦女越多終 身不婚的情形,女性的獨身意識抬頭,重視自主權,現代女性不再固守傳統家庭 觀念。因此,傳統或勞動階級的男性在社經背景的劣勢下,因受傳統傳宗接代壓 力,開始尋求另外一個出口--國際婚姻,轉而迎娶具有傳統觀念的外籍配偶(張 明正、李美慧,2001)。邱琡雯(1997)指出,大量的外籍新娘在台灣,使得台 灣地方注入多元文化,因此使得“在地國際化”的理想得以在台灣各鄉鎮形成。

這些外籍配偶來到台灣,補足了台灣女性不願「下嫁」中下階層男性的伴侶缺口,

但也隱伏了台灣未來族群的新問題。

資本主義下的跨國婚姻讓外籍配偶嫁到台灣,使此家庭的組成存有「商品化 婚姻」的特質,而此婚姻關係大多容易因婚姻感情基礎薄弱、家庭地位低落、經 濟弱勢以及支持網絡薄弱,衍生了諸多與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個人與環境交互 作用的問題,如假結婚、非法入境;遭受家庭暴力,社會支持網絡薄弱;生活適 應不良,造成家庭社會問題;文化隔閡、結婚年齡偏低、配偶教育程度不高,教 養子女困難;生育與優生保健問題等(內政部,2003)。以家庭婚姻問題方面來 說,年齡差距大、夫權思想的偏差觀念,家暴機率高;婆媳關係經營不佳,使外 籍配偶在家庭中的地位低落(吳美菁,2004;張鈺佩,2003;鄭雅雯,2000);

夫家的人際關係、與他人互動觀念偏差,不希望她們與外界有太多接觸,害怕她 們學習一些惡習、自主抗爭意識、為自己爭取福利等,使其在異鄉擁有的是孤寂 的人際關係(吳美菁,2004;顏錦珠,2002);另外生活適應上產生的困擾則包 括了,對於語言、飲食、衣著、氣候等方面的適應困擾,尤以語言和文化隔閡方 面倍感挫折(吳美菁,2004;黃森泉、張雯雁,2003;劉秀燕,2004),廖正宏

(30)

(1985)就曾指出國際遷移者,首先必須征服語言障礙,否則語言不通會影響各 方面的適應,甚至是人格發展,變得自卑與內向,進而影響人際網絡的建立。

二、 外籍配偶子女之教養問題

由於新一代台灣的已婚男女對於生兒育女的意願相對保守態度,這從台灣人 口結構老化即可看出端倪,而遠嫁來台的外籍配偶皆擔負著傳宗接代的使命,有 95%以上於婚後的第一、二年便有下一代(夏曉娟,2000)。在外籍配偶逐年增 加的情況下,使得外籍配偶子女出生佔台灣新生兒之出生比率至94年底已佔 14.78%(行政院主計處,2006)。從種族的血統而言,這個新興族群顯然在未 來十年以後,人數會慢慢增加並逐步超越外省族群、客家族群與原住民族群,竄 升為台灣第二大族群!

許多娶外籍新娘的男子大多表示,若非傳宗接代的家族壓力,他們不會至東 南亞娶妻。這些負有傳宗接代壓力的男子,在娶外籍新娘時其平均年齡為30-40 歲,已過了生物學基因遺傳上較佳的年齡(20-30歲),有些部份還包括離婚、

喪偶、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周美珍,2001);且如前述,外籍配偶在未準備好 之前就有了第二代,因此對於外籍配偶家庭後代的教養,綜合國內晚近學者的研 究,有以下問題:

(一)生育優生保健知識缺乏,育嬰知識不足:外籍配偶來台後,多在兩年 內生育第一胎(周美珍,2001),根據林妙玲(2004)的研究,東南亞籍孕(產)

婦的產前檢查行為,妊娠知識、妊娠態度及就醫環境的整體狀況皆較本國籍孕產 婦差。加上年紀輕輕就懷孕為人母,對照顧嬰兒缺乏經驗,甚至會有因照顧不周 而發展遲緩或夭折的情況(黃森泉、張雯雁,2003)。

(二)語言溝通障礙,子女學習受限:外籍配偶(在此不包括大陸籍)剛來 台時多半聽不懂、不識字,無法靈活運用語言表達意見想法,更不用說指導子女、

教養子女(顏錦珠,2002)。且外籍配偶是影響子女語言發展的關鍵(盧秀芳,

(31)

2004),因此母親的語言障礙可能會產生教導日常生活問題或是學業問題時無法 讓孩子充分瞭解,造成學習上的困擾。

(三)居於經濟弱勢,缺乏良好環境:外籍女子的配偶通常是高齡、社經地 位低、居住地偏遠、甚至是身心障礙男子(劉秀燕,2004),因此在經濟能力常 會有匱乏的窘境,子女在教育上無法獲得很好的學習環境,父母若忙於工作,親 子間的互動和教育上的關注缺乏,則子女很難得到適切的照顧,對於孩子的發展 可能會有不利的情況(吳清山,2004)。

三、 外籍配偶子女之學習問題

教育部統計處(2005)對外籍配偶子女適應問題的全國性抽樣調查,在受訪 學童的家庭教育與生活調查上,發現雙親無法輔導子女課業的原因:父親主要是 為了忙於生活打拼,其次是教育程度低;在東部地區父親因教育程度較低而無法 輔導子女課業的情況,與整體相較其比率偏高。再者,學童課後約有3成以上會 到安親班,在這些主要課業輔導者不是父母的學生中,進一步瞭解外籍母親無法 輔導之原因,主要是因為語文能力差,其次是本身教育程度低。

林璣萍(2003)、劉秀燕(2004)與鍾文悌(2004)的研究探討家庭環境因 素對子女行為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外籍配偶子女在整體學習上處於弱勢,以語 文、數學、生活領域的差距較大,因父母社經地位低、家庭衝突頻繁、主要照顧 者語言能力不佳、忙於家庭生計等不利因素,致使外籍配偶子女語言程度低落、

學業表現較差,其中尤以語言發展能力較為遲緩。盧秀芳(2004)的研究同樣顯 示社經地位低落和「外籍新娘」的語言能力影響子女語言發展,是導致學校生活 困難的因素,且國語科目上的弱勢影響學業成就;根據上述諸多研究,發現外籍 配偶子女父、母親的教育態度、教育期望、教育參與、親子關係與學業成就具有 相當程度的相關。但陳湘淇(2004)與謝慶皇(2004)的研究結果卻指出外籍配 偶子女的家庭社經地位不佳與語文能力、智力表現及學業成就表現,對孩子學業

(32)

成就並未造成大影響。此結果與前述對於外籍配偶子女的認知相抵觸,尚有進一 步研究探討之必要。

綜合上述,跨國婚姻的組成,成因之一為鄉村或邊陲地區男子為了完成傳統 傳承觀念、延續香火,因此大多數外籍配偶女子在台灣由於人生地不熟,語言隔 閡,人際關係初期可能難以發展,社交圈受限,加上居住地區與地緣問題又較為 封閉的話,在接收教養子女的資訊上與求助他人協助方面便產生困難。在缺乏家 庭支持系統且低社經地位、未適應新文化與社會的情形下,又得馬上面臨成為人 母的壓力,負擔起教養子女的責任,外籍配偶子女教養問題浮現。外籍配偶子女 在學校形成新的弱勢族群。另外,台東縣原住民學童約佔1/3(巫有鎰,2005)

且成績低落的情形顯著。目前有關探討原住民弱勢學生學業成就的文獻質量均 豐,因此,本研究引為藍本藉以延伸,探討外籍配偶子女與原、漢族學童學業成 就比較,孰優孰劣?因果機制為何?是本研究的重點。

四、 原住民學童現況與教育不利的原因

以台灣社會來說,原住民約佔台灣總人口數的 2.07%(內政部,2006),

是屬於少數族群;但在台東縣,基於族群結構特性,原住民學童約佔1/3(巫有 鎰,2005)。

在有關台灣原住民教育的研究當中,原住民學生成績低落,已經是不爭的事 實(張善楠與黃毅志,1997);陳建志(1998)歸納原住民教育程度偏低的原因 為:經濟條件不佳、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偏高,原住民父母不重視教育,師生之 間互動不良,山地學校教師流動率大等因素。

(一)原住民的經濟困境:隨著台灣經濟結構的變遷,原本以農業收入為主 的原住民,也轉變為以非農業所得為主要的經濟來源。雖然大批的原住民青年湧 入城市謀生,所得比原住民居留地的農業收入要好很多,然而與全體國民收入的 增加幅度相比,仍是屬於低收入的族群。民國80年的統計顯示,那一年平地原住

(33)

民的平均收入為45,012元,山地原住民為42,9889元,均遠低於國民平均所得 114,330元(陳建志,1998)。原住民收入低,除了學歷不高找不到好工作外,

工作適應困難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他們工作與嬉戲不分,沒有嚴格的時間觀 念,不喜歡受拘束,總覺得工作環境太嚴格、太枯燥,提不起興趣。由於原住民 傳統的工作態度與現代工業社會的要求不能配合,使得雇主對原住民求職者懷有 戒心(李亦園,1991),工作本來就不容易找,再加上政府開放大量便宜的外籍 勞工,原住民的就業機會與經濟收入就更為不利了。

(二)家庭結構與隔代教養問題:一般認為不良的家庭結構會影響學童的學 業成就:單親家庭的原住民家長為了工作,整日在外,無暇照顧子女。孩子回家 看不到父母,就放著功課不做,任意的看電視或到處遊蕩,當家長回來時,孩子 早已入睡或不知去向。或者,年輕夫婦都到都市去謀生,帶孩子不方便,就把子 女託付祖父母照顧,而老人家大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只能為孫兒女洗衣燒飯,

並沒有輔導功課的能力。以台東縣國中小學學生家庭結構來看(台東縣政府,

2005),原住民家庭結構完整的比率(58.6%)比漢人(75.7%)低許多。其中,

原住民單親家庭(25.0%)、隔代教養(12.8%)和寄親家庭(3.7%)的比率均 比漢人高。且原住民兄弟姊妹人數,平均每戶2.17人,比漢人1.62人高。洪希勇

(2004)以臺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2003問卷與學測資料作的分析結果也顯示:非 完整家庭與兄弟人數較多等家庭結構不利者,往往從事「負面文化」、「視訊娛 樂文化」愈多,提高「師生不良互動」,「父母投入子女學校課業」較少、「擁 有電腦與網路」與接受「學科補習」的機會較低,不利於學業成績。

(三)原住民父母的教育態度:洪希勇(2004)、巫有鎰(2005)以臺東縣 教育長期資料庫2003問卷資料作的分析結果顯示:原住民父母指導課業的情形低 於漢人,且原住民父母學歷期望與父母成績期望均低於漢人。原住民父母教育程 度不高、教育態度不積極且傳統原住民的學習觀念與態度,也是影響原住民學生 成績低落的重要原因(陳建志,1998)。漢族學生深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 高」的文化傳統影響,然而原住民父母卻希望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34)

(四)教師對原住民學生的刻板印象:台灣一般民眾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 象,有許多是負面的。如原住民被認為是喜歡酗酒、生活水準低落及懶散(許木 柱,1991)。洪希勇(2004)、巫有鎰(2005)以臺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2003 問卷資料作的分析結果顯示:原住民的精緻文化低於漢人。其次,原住民的負面 文化高於漢人,顯示原住民學生較常出現抽煙、喝酒、嚼檳榔等負面文化行為,

影響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

(五)原住民學校教育:原住民大多就讀於偏遠地區的小校小班,其學校條 件往往不如以漢人為主的學校。這類小型學校,教師人數少,常必須兼任沉重的 行政工作,無法專心教學,且教育資源與經費普遍不足,加上教師生活上的不便、

進修機會較少、教學成就感較低等因素,教師流動率往往較高,可能影響學生學 習結果。巫有鎰(2005)的研究結果認為學校因素對原住民有利的部分為:原住 民「全班學生數」較少,使得每生圖書量較多,這對成績有利。學校因素對原住 民不利的因素為:原住民不良師生關係較高,這對成績不利。其次,「班級原住 民學生比率」較高,使得教師內控信念較低,這也對成績不利。

由上述諸多研究發現原、漢學童,因其文化與價值觀不同而使社會資本有所 不同,父母的教育期望是影響學業成就的主要因素,父母親對子女所投入的教育 關注、鼓勵、協助以及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等方面的親子互動越頻繁、關係聯結越 強,表示家庭內社會資本越高,其子女的教育成就也會越高。原住民社會因其家 庭背景中父母社經地位、家庭結構較不利、負面文化較多,父母學歷期望與父母 成績期望均低於漢人及家庭財務資本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較差等,使其家 庭教育資源相較於漢族顯得不足。而外籍配偶子女乃台灣的新興族群,其擁有的 家庭教育資源為何?又家庭教育資源是否會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依巫 有鎰(1997)、洪希勇(2004)的歸納學生的背景變項(父母社經地位、家庭結 構及居住地區)經由中介變項(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影響依變項(學 業成就)。是本研究以此模型加入外籍配偶子女族群探討之。

(35)

第三節 背景變項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

一、 族群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不同族裔對於教育的態度與想法也不相同,美國是個族群融合的國家,不少 外國移民者在美國落地生根,因此有關不同族群教育態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豐 富,台灣目前越來越多外籍配偶子女,其父母親的教育期望與態度更可以借鏡。

Fejgin(1995;引自陳順利,1999)研究在美國的猶太與亞洲學生優異成績的原 因,發現相較其他族群學生的父母,猶太學生的父母不只提供了較多的教育資 源,在子女表現良好時會給予獎勵,如此會對子女形成努力用功唸書的動機,由 此可知猶太學生父母對於教育的支持與態度有助於學生的學業成就;另外,當控 制了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行為、學校類型後,結果仍以西班牙、葡萄牙和黑 人的學業成就最低,亞洲學生仍為最高,可知社會資本(如:父母對子女的教育 期望)明顯地顯現在亞洲學生的學業成就上。

國內研究方面:王天佑(2002)比較原住民與漢人國中生家庭背景對學業成 就的影響,結果發現原住民家庭社經地位人比不上漢人,因此對於子女的教育照 顧較不足,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較低,然控制家庭背景因素後,原住民國中生學 業成就仍然低於漢人;陳順利(2001)同樣發現原住民國中生學業成績不佳的原 因為父母教育參與少。台東縣原住民成績低落的原因,根據研究發現在於家庭社 經地位低,以致父母教育期望與教育參與不如漢人(巫有鎰,1999;陳建志,1998;

楊肅棟,2001)。而在外省、閩南、客家和原住民的研究上,發現外省族群的社 經地位較高,其教育年數也最高,而原住民則處於劣勢,但控制相關背景變項後,

客家族群的教育成就高於其他各族,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客家族群重視子女的教 育,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較高所致(孫清山、黃毅志,1996;黃毅志,1990)。

至於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與社會資本之因果關係研究尚未有類似之文獻研 究,是本研究欲探討之重點。

(36)

二、 地區與學業成就的關係

一般而言,都市化程度與家庭社經地位有高相關,居住在都市化程度較高的 居民,往往家庭社經地位也較高。許多研究發現,城鄉地區的學生學業成就有明 顯差異,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學生學業成就較高(巫有鎰,1999;李坤榮,

1990;吳裕益,1993;張善楠、黃毅志,1999)。有些研究進一步指出都市化程 度較高的地區,家庭社經地位較高,家庭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較高,學業成就較 高(巫有鎰,1999;楊肅棟,2001)。陳正昌(1994b)的研究則發現都市地區 除家庭社經地位較高外,家庭與學校教育資源均較多,有利於學業成就。

三、 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周新富(1999)探討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 的關係,發現高社經地位其學習成就高於中、低社經的學生,父親職業資產、經 理階級的學生也高於勞工階級學生,且社經地位會直接影響學習成就。而張善 楠、黃毅志(1999)發現家庭社經地位,主要透過父母教育期望及父母投入、家 庭教育設備等中介變項對學業成績產生影響,且巫有鎰(1999)的研究也發現,

家庭社經地位是透過社會資本、財務資本和學童教育抱負等中介變項,影響學業 成績,也就是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社會資本越多,其學童的學業成就越高。由上 可知,社會資本如家庭中父母親對於子女的教育關注與投入、對於子女的教育期 望與參與等,直接影響學童的學業成就,而家庭社經地位則是透過社會資本,間 接影響教育成就。

四、 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有關家庭結構的研究以家庭大小(子女數)和家庭組成(完整家庭、單親家 庭、寄親家庭、隔代教養)最受重視。

(37)

一般認為父母所提供的家庭教育資源有限,兄弟姊妹人數越多,對於教育成 就會有不利的影響,因為在家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兄弟姊妹人數越多,個人所 分得的家庭社會資本(如父母親的關心、課業上的幫助)、財務資本(如家庭讀 書設備:書桌、課外書等)便會越少,此即教育資源稀釋(dilution),會不利 於個人的教育成就。國內許多研究都支持此一觀點(巫有鎰,1999;張善楠、黃 毅志,1999;陳建志,1998;黃毅志,1995)。

以Coleman(1988)的看法,家庭結構對學業成就的影響,可以用家庭的社 會資本來解釋,因為父母的人力資本可以轉成社會資本、財務資本來幫助子女的 學業成就,雙親俱在者的資本會比只有單一父或母親享有更多的資本,透過父母 親的激勵作用而提高學業成就。王鍾和(1993)的研究發現,來自完整家庭學生 的智育及學業表現皆顯著優於單親和寄親家庭的子女,控制父母管教中介後,完 整家庭子女的學業成績仍優於單親子女。吳佳玲(1995)的研究發現,「繼親家 庭」子女在自尊、生活適應及學業成就等方面的表現均差於來自「生親家庭」者。

而李雁萍(2006)的研究發現,在學校適應上,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往往不能給予 學業指導,學業成就普遍低落。吳佳蓉(2003)也發現,在「學習適應」或「師 生關係」或「同儕關係」的層面上,非隔代教養學童在整體學校生活適應上比隔 代教養學童來得好。由以上研究可知,家庭結構越完整,其社會資本越高,對成 績越有利。

五、 性別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諸多研究發現父母對男生的教育期望比女生高(吳燕和,1998;黃菁瑩,

1999)。然張怡貞(1998)發現雖然父母對於男、女生的教育期望大致上是平等 一致的,並無顯著之差異,但父母對於男生的教育投入仍顯著高於女生,呈現若 干重男輕女的性別差別待遇。而張善楠、黃毅志(1999)探討原漢族群、社區、

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時,則發現性別與教育期望間無顯著差異。

(38)

從上述研究發現,對於男女生的教育關注與投入上仍有性別差別待遇,而教 育期望的研究結果則各有異,然在隨世界潮流兩性平等教育的訴求下,父母親對 於子女的性別價值觀是否隨社會變遷改變,連帶這兩者關係是否會跟著有所改 變,本研究將針對此部分再做探討。

六、 小結

許多研究指出:背景因素如家庭社經地位越高、家庭結構完整與處於都市化 地區,學生學業成就越高。而背景因素會透過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為 中介變項,進而影響教育(學業)成就,如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事務較多、對子女 的教育期望較高(張善楠、黃毅志,1999)、教育資源較多(孫清山、黃毅志,

1996;陳正昌,1994)、高層次的文化活動較多(巫有鎰,1999;孫清山、黃毅 志,1996;張善楠、黃毅志,1999;陳怡靖、鄭燿男,2000;陳順利,2001;黃 毅志,1996;楊肅棟,2001)。有些研究則將教育社會學相關理論概念納入研究 架構之中,也都發現社經地位越高,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較高,有助 於提高學業成就(巫有鎰,1999;陳順利,2001;張善楠、黃毅志,1999)。

台灣原住民為台灣地區的少數族群,人口數只約佔全台灣的百分之二,在台 東縣,原住民學生比率更高達1/3(台東縣政府,2006);而外籍配偶子女在94 學年度新生入學亦進入高峰期(教育部、2006)。過去許多研究發現原住民學生 成績比漢人低許多,也有許多研究探討原、漢學童學業成就差異之因果機制;而 國內近幾年對外籍配偶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在於探討教養與學習適應問題,其學 業成就與原、漢學生之差異,則尚無較深入之研究。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嘗試探 討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與原、漢學童學業成就的差異在台東縣之狀況,一方面 關聯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相關理論,探討背景變項透過為文化資本、

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中介變項,解釋國小學生學業成就差異的因果關係,提供台 東縣國小教育參考。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相關因素研究,根據前述理論基礎和 相關文獻探討,配合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並參考張善楠與黃毅志(1997)的研究 架構,擬定本研究架構,根據研究架構之示意及文獻探討結果提出研究假設,藉 以瞭解各變項間的相互關係,以期進一步對影響學業成就之因果關係有更深一層 的瞭解。此外,本章也將針對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變項測量及分析方法進行說 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相關理論及文獻探討,擬定因果模型圖如下:

本研究以台東縣各族群、地區、家庭背景為主要背景變項,並以家庭教育 資源(文化資本、家庭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為中介變項,以解釋背景變項影響 學業成績的因果機制。其中學生文化資本包括了形式文化資本、負面的文化資

文化資本

財務資本 社會資本

地 區

族 群

家 庭 背 景 : 父母社經地位 本 家 庭 結 構

學 業 成 就

圖3-1-1 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模型

(40)

本;社會資本包括了父母的教育期望及參與、學校社會資本等;財務資本則納入 了「學科補習」、「為家裡工作賺錢」與家庭教育設施等變項;背景包括了族群、

父母社經地位、家庭結構、地區與性別。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前面的文獻檢討與上述模型,可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 一、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的學業成就有差異。

假設1-1、台東縣漢族學生學業成就高於原住民學生與外籍配偶子女。

假設1-2、學生的父母社經地位愈高,學業成就愈好。

假設1-3、學生的家庭結構有利者,學業成就優於家庭結構不利者。

假設1-4、學生的居住地區都市化程度高者,學業成就較高。

假設 二、 中介變項(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對學業成績有

影響

假設2-1、文化資本越高,學業成就越高。

假設2-2、社會資本越高,學業成就越高。

假設2-3、財務資本越高,學業成就越高。

假設 三、 不同背景變項對中介變項有影響

根據文獻檢討,背景變項往往透過中介變項對學業成績產生影響,因此本 研究提出假設如下:

假設3-1、父母社經地位愈高者,其子女的文化資本愈高。

假設3-2、父母社經地位愈高者,其子女的社會資本愈高。

假設3-3、父母社經地位愈高者,財務資本越高。

(41)

假設3-4、家庭結構不利,如單親、隔代教養、兄弟姊妹人數多,文化資本 越低。

假設3-5、家庭結構不利,社會資本愈低。

假設3-6、家庭結構不利,財務資本越低。

假設 四、 外籍配偶子女、原、漢學童及相關中介變項對學業成就具

有解釋力。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台東縣族群、地區及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的影響。

對於上述相關假設做檢證,期望找出影響台東縣國小學生成績的因果機制。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關心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與原漢學童之比較,及地區間教育機 會均等問題,根據「教育部外籍與大陸配偶及其子女教育通報系統」(2006年12 月5日)的資料,整理出台東縣各國小五年級外籍配偶學生名冊,再以電話詢問各 校教務或教導主任,來獲得能配合作問卷調查之學校,以同意學校之五年級外籍 配偶子女學生及所在學校五年級任一班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做背景變項及中介 變項問卷調查。

本研究發出問卷共計902份,回收854份,扣除無效問卷30份,有效問卷824 份,有效回收率91.35%。漢族、原住民學童與外籍配偶子女人數分佈情形如表 3-3-1,其中男生380人,女生442人。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mposição de formação bruta de capital fixo, por ramo de actividade económica 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 by industry.

主要統計指標 PRINCIPAIS INDICADORES ESTATÍSTICOS PRINCIPAL INDICATORS 企業員工支出固定資本 形成總額 EmpresasDespesas com pessoalFormação brutade capital

Formação bruta de capital fixo Gross Fixed

Formação bruta de capital fixo Gross Fixed

Conclusion 2: From volume taxation and income taxation aspect this study found the capital gain tax in Taiwan which allows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FINI)

Recommended Approach for Setting Regulatory Risk-Based Capital Requirements for Variable Annuities and Similar Products with Guarantees (Excluding Index Guarantees), American Academy

gross profit margin, net profit margin, 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working capital, current ratio and acid test ratio.. Use accounting ratios to evaluate a company’s profitability

Capital works expenditure Non-works expenditure Capital Surplus/Deficit.. Issuance/Repayment of Bonds and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