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背包客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背包客

一、背包客起源

Loker-Murphy & Pearce (1995) 在研究指出,在背包客的歷史演進中,不同 年代的背包客所呈現旅遊動機與特色也有所不同。在十七、十八世紀維多利亞時 期,背包客的旅遊動機主要分成三個部份,第一種動機為「青年壯遊(grand tours)」,有錢且具良好教育的青年從事冒險的活動並體驗在地的生活,同時在 旅程中體驗新奇的異國生活(Cohen, 1973),在當時這樣的壯遊是富有教育意義並 且被認為可以提升自我的世界觀與社會認知(Hibbert, 1969; Swinglehurst, 1974);

第二種動機為「工作假期」動機,這是一種長途的旅行型式 (tramping),這類型 式一般是針對當時的青年勞工階級,他們在旅遊時住宿在工藝協會 (craft guilds) 所提供的住宿設施中並同時找尋工作,此種旅遊型式因為有工作的收入所以比較 沒有金錢限制,且另一方面,這樣的旅行型式除了提供觀光的機會,也同時兼具 冒險性與教育意義 (Adler, 1985);第三種動機為「暫時逃離」動機,當時的歐洲 年輕人開始利用休閒時間去各個城市旅行,欣賞美麗的風景,這樣的風氣也造就 當時相關青年住宿空間,青年旅舍Young Men Christian Association (YMCA) 與 Young Women Christian Association (YWCA) 等協會也分別在1844至1855年間成 立於倫敦,提供給當地或外地背包客便宜的住宿空間與參與當地文化活動的機 會。

二、背包客定義

早期到近代青年旅客有許多不一樣的名稱,如:漂流者 (drifters) (Cohen, 1972)、游牧移動者(nomads) (Cohen, 1973)、搭便車旅行者 (hitchhikers) (Mukerji,

6

1978)、 徒步旅行者 (tramping) (Adler, 1985)以及長期並有預算限制旅行者(long-term budget travelers) (Riley, 1988) 等 , 在 本 研 究 中 皆 統 稱 為 「 背 包 客 」 (backpacker)。

Krippendorf (1987) 認為旅行可以提供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自由感和自 主性,他認為旅行讓人們從充滿規定、責任和壓力的日常生活中釋放出來,旅行 使人擁有自工作和家庭脫離的雙重自由感,既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 以選擇什麼都不做,重要的是不受外界束縛,做自己的主人;他並假定背包客比 一般觀光客更有機會得到上述的體驗,也就是說,透過背包旅行是發現自我及學 習的最佳旅行方式。

Aramberri (1991) 則 認 為 背 包 客 是 屬 於 其 觀 光 類 型 分 類 之 一 的 青 年 觀 光

(Youth Tourism),其特徵為低度組織、彈性行程及高度文化互動。

Loker-Murphy & Pearce (1995)將背包客定義為年輕且有預算限制的旅客,偏 好經濟型的住宿與交通設備,不同於過去主流大眾的觀光客,強調與其他人互動 (當地或外地人)、獨立規劃與彈性的旅遊行程,並且旅遊時間較長及強調非正式 及參與式的遊憩活動。而此一社會性定義也被廣為接受(Slaughter, 2004)。

Murphy (2001)認為背包客與其他人進行互動是旅遊體驗裡不可缺少的部分,其 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交換訊息,這樣的社會互動行在為背包客的旅程中被視為一種產 品,是為了提供並創造滿意的體驗,而其中背包客所互相交換的資訊,包含分享旅 遊時的美好體驗與負面經驗,這些正面或負面資訊對背包客進行旅遊決策有很大影 響。前述的互動也被認為是背包客文化中的「團體性」特色,他們住在有公用廚房 及公用交誼廳的青年旅舍、並與他人共乘交通工具或是一起購買旅遊中的票卷,另 外還會上網分享特殊的旅遊經驗與資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分享彼此的經驗,這樣 的訊息交流使得背包客們能夠互相分享、學習,甚至能夠在旅程中省錢。而在旅程 後期階段,背包客會改變自己,會學習當地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且會因為自己先 前期望,去旅行特別的景點或經歷特殊體驗。

7

Hyde & Lawson (2003) 則提出背包客是獨立旅行 (independent travel) 的一部 分,而獨立旅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著重旅行者在當地的行為,即擁有相當彈性的 旅行路線,且能在旅行目的地自由選擇遊覽地點及停留時間。

Muzaini (2006)在研究中將背包客定義為有預算限制的旅客,他們所從事的活 動具有自己的風格,在從事活動後會使背包客本身改變及成長,背包客通常是年 輕人,主要為學生,大多是單獨或小型團體旅遊,並旅遊時間為長期旅行模式。

Maoz (2007)指出背包客為具有自我組織能力的旅客,旅遊行程具有彈性,旅 程中有許多不同的目的地且旅遊停留時間長,旅遊時經常體驗在地的生活模式,

且試圖讓自己看起來類似在地人,另外,動機主要為想要與當地人交朋友,遊程 中休閒活動主要是觀賞風景、體驗文化或冒險,他們在尋求真實的體驗上是與一 般的旅客尋求的感受不同的;在旅遊型態上要比一般旅客的範圍廣,且會尋求不 一樣的旅遊地點,也因為旅遊時間長的關係,多半會嚴格地控制預算。

Nash (2006) 將背包客定義整理成以下幾點:

(一)偏好經濟型住宿設備。

(二)強調旅遊時會與其他旅客互動。

(三)具有獨立組織能力及擁有彈性的旅遊行程。

(四)年齡大約 20-24 歲之間,但總年齡範圍為15~60 歲之間。

(五)旅遊時間較長。

(六)強調參與非正式的假日活動。

朱璇(2005)從經濟、生態和社會意義三方面來闡述發展背包旅遊對中國旅 遊目的地建設的意義探究,文獻中提出五點背包客消費行為特徵及其對目的地的 經濟意義,如下所示:1.背包客在目的地的逗留時間長,旅遊消費總量大,旅遊 收入可觀;2.背包客的旅遊支出漏損小,對目的地經濟貢獻率高;3.背包客的旅

8

遊消費點分佈廣,使得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區有機會獲得旅遊收入,進而促進旅遊 經濟公平發展;4.背包客對旅遊設施要求低,是風景絕美的「老、少、邊、窮」

地區發展旅遊的首選客源;5.背包客對國際局勢和國際犯罪的低敏感性和遊覽反 季節、反熱點的特徵,對建設受突發事件影響小,全年可遊,淡旺季分佈均勻。

背包客熱愛大自然與反其道而行的特點突顯出他們不屑與一般大眾 旅客為伍 (Sorensen, 2003) ,他們所追求的目的地大多是大眾旅遊所不能到達的地方 (off-the-beaten track) (Cohen, 1972)。與當地居民的交流被他們視為了解當地社會最直 接的途徑,因而也是最重要的旅遊活動内容之一(朱璇,2005)。於此可見,自 助旅行的背包客與團體旅遊的大眾觀光行為來看,前者較富於高程度人性化以及 低程度商業化。

隨著近年來青年旅遊的發展與變化,背包客的年齡層與特色也逐漸轉變,由 於利用退休金去旅遊的旅客也逐漸增加 (Mohsin & Ryan, 2003),這些背包客的 年齡層有偏高及較富裕情形,且具有獨立組織旅遊行程的能力,而近期的變化在 於他們旅行各國時通常會攜帶筆記型電腦、信用卡與手機等資訊產品,特色則為 教育程度較高、擅長旅遊、期望最新事物的溝通以及娛樂與設備的改變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2003)。李國志(2003)以自助旅行者為例研究網路資訊搜 尋行為中指出,自助旅行者願意花時間在旅行前準備,以獲得旅行品質,且在網 路上的搜尋行為上,網站幾乎已成為自助旅行者必查詢之旅遊資訊,不只瀏覽一 個網站,而是多方比較各個旅遊網站,所以網路對自助旅行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其資訊傳遞及內容具效率,自助旅行者曾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比例均高於90%。

小結:

因此本研究,將背包客認為是有預算限制、喜歡認識其他旅客及交新朋友、

自行安排有彈性的深度旅遊行程、較長的旅遊期間、喜歡參與活動,也願意與人 分享旅遊的新體驗與資訊,並擁有獨特的旅行經驗,其旅遊目的一般在於追求當

9

地真實的體驗,透過當地文化及生活型態的了解,增進自己的成長。然而,時代 的發展與演進,背包客已很難被精準的定義,這些背包客們的年齡層也許偏高、

經濟已較富裕、不再長時間旅行,又或者仍有想多去幾個地方旅行而必須控制預 算以符合最大效益。甚至透過網際網路規劃行程,利用網路預訂機票住宿等,並 於返國後在網路上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