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回顧現有的臉書研究,著重於探究使用的動機,使用者的人格特質,以及使 用者對臉書訊息的行為反應、意圖等面向。其中,臉書使用者行為的研究,大多 探討使用者的按讚行為。

鄭竣丹(2012)他認為按讚是一個創造社會資本的行為,其多寡可以用使用 者內心正面感受來衡量。以符號互動論而言,使用者把「讚」當成正面的「符號」

來代替留言;以禮物的贈與理論而言,使用者會藉由「按讚」來維持與臉書好友

之間的關係;以社會交換理論而言,使用者的按讚行為不僅僅是單向的,更存在

可能有刪除好友、取消追蹤的行為產生。

而McLaughlin & Vitak(2011)則是利用焦點團體法,研究臉書使用時延伸 出了潛在的臉書社交禮儀,臉書使用者若是感覺到受到侵犯,像是好友發了太多 不必要的狀態、太過情緒化的動態、或是在臉書上公開吵架等,會依照嚴重程度,

作出「刪除好友」或是「取消追蹤」的行為。

前者的研究因為背景正處於社會運動與敏感政治議題,因此研究重點也該置 放於當時的社會脈絡討論,研究者發現不只是刪好友的行為產生,臉書上也呈現 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意指動態時報上的意見越來越相同,排除了反對 的意見。而後者則是以一般的情境訪談大學生的刪好友行為,由於臉書潛在的社 也造成了回聲室效應加劇。回聲室效應原本是由哈佛法律學者 Cass Sunstein

(2001)提出,用以形容網路上政治表態的現象,他觀察 2000 年美國總統大選 與柯林頓的彈劾案,並且認為如果回聲室效應持續升高,激進的言論會造成「群 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雙方的意見將更向極端靠攏。後來,回聲室效應 也被用以研究社群媒體出現後的現象,在國外研究推特的論文中顯示,推特上因 為其追蹤使用者的特性、以及#Hashtag 的使用,系統也會根據使用者追蹤的名單 而進行相似推薦(Barberá,2015),而臉書不斷更新其演算,也漸漸加重了這個 現象。

2014 年縣市長等九合一整合選舉中,臉書社團上出現了回聲室效應,當時 出現了民調呼聲很高的政黨,如綠社盟,但後來選舉結果卻全數落敗連席次也沒 有(Chou, 2016.2.18),網友則用了「同溫層」形容這次結果。社會學學者包曼 他曾在西班牙《El País》的專訪中,對社群媒體世代發出警訊,他認為社群媒體 是個陷阱(trap),在社群媒體中並無法讓人進行真正的「對話」,大家只會被鎖 在「同溫層」裡(De Querol, 2016.1.25)。而在美國的脈絡則是在 2016 年的總統 大選中,當時大部分的主流媒體(包含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都是支持希拉

(張庭瑜,2016.11.10)。

以上的臉書相關研究,會發現臉書作為一個場域,使用者的連結程度、動態

時報的自我呈現等都會影響使用者行為,而潛在的社群禮儀比起臉書的社群規範,

對於使用者更有約束力。而檢舉制度同樣是臉書的功能之一,為什麼使用者遇到 與自己相左的意見時,不是去刪好友或是取消追蹤,而是要去檢舉對方?臉書的 檢舉功能是匿名性的,檢舉選項單一化,分為三部分:這令人討厭或無聊、我認 為這不應該出現在 Facebook、這是垃圾訊息,依據這三大項進行小分類,如內 容含有煽情露骨的內容、有仇恨言論等。臉書檢舉機制奠基在臉書社群規範,如

的強烈集體情緒。由黃厚銘(2011)所提出的 mob-ility(流動的群聚)的概念,

藉由連字號突顯出MOB 的群聚性,以探討虛擬社區中,尤其是以 PTT 看板的起

以上會變成XX,一般所謂「噓爆」就是指 100 個噓文以上。如果一個使用者許 有強烈的匿名性,以推特、微博、Tumblr 等社群媒體不需要實名制,只需追蹤 使用者就可以看到貼文;臉書網絡狀朋友圈的特性,使用者之間以「朋友的朋友」

文、檢舉使用者、設定使用者隱私權等方式,因此相較於傳統的沉默螺旋現象,

普遍臉書使用者並沒有意識到意見氣候的不同,反而較多認為臉書趨向於意見一 致,回聲室效應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