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除了支持與反對雙方,另一個聲音大概是來自於反對婚姻宰制以及融入酷兒 想像的毀家廢婚派(以下簡稱:毀廢派)。2013 年,苦勞網上有一系列的專題「想 像不家庭」,開啟了對於酷兒理論中的毀家廢婚派的認識,然而毀廢派的歷史脈 絡卻不限於此。在民初五四運動時,就已經有人提出這概念,當時批判婚姻的宰 制,他們對舊式婚姻(專制婚姻)和新式婚姻(自由婚姻)均表厭惡,極力主張 廢婚,甚至覺得即便是「自由婚姻」下,也是一種專利的結婚,也就是「愛情專 利」與「性的專利」(梁景和,2015.10.15)。

後來,毀廢派也在臉書上成立了粉絲專頁「想像不家庭」,訴求在這個充滿

「友善」、「多元」氣氛的台灣社會中,雖仍被視為異議份子,卻還是要站出來發

聲,主張「就算不結婚也要被保障,才是真正的平權」。

而酷兒的毀廢派路線同時批評當代婚姻忽視了家庭的剝削,以及對於若是同 志族群的關懷,希望讓「平權」可以不僅僅只侷限於婚/家,甚至認為婚姻平權 運動跟婚姻制度一樣,它轉移了我們對於政府拒絕承擔社會福利,以及公共資源 縮 減 等 焦 點 的 關 注 , 婚 姻 與 家 庭 不 只 是 嗎 啡 , 同 樣 也 是 運 動 改 革 的 阻 力

(Zanichkowsky, 2013.6.26)。也因此Scot Nakagawa(2013.05.25)曾在 ChangeLab 刊登出一篇文章:“Why I Support Same Sex Marriage as a Civil Right, But Not as a Strategy to Achieve Structural Change”,當時正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審理「捍衛 婚姻法」(Defense of Marriage Act, DOMA)以及加州禁止同志婚姻的「第八號公 投」(Prop8.)違憲,文章中他認同「同性婚姻」應是作為一種「公民權」,然而 礎(王顥中,2013.6.29),這點也是被毀廢派詬病的與批評的。

相對於主流的同運論述,毀廢派仍屬邊緣,在苦勞網的專題以及座談後,這 股聲音似乎又消聲匿跡在媒體上,並無法被做更多的討論,而反同婚方也時常濫 用「毀家廢婚」一詞,直指「婚姻平權」毀廢了傳統的家庭觀與婚姻觀。台灣社

會主流意見仍以支持與反對兩者為大,但酷兒左翼派不失是一個重要的聲音,藉 由這主要三大陣營,描繪出同婚議題的大致輪廓,也可看出不同陣營彼此的矛 盾。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藉由網路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了解臉書使用者的檢舉行為與心態等 不同面向,深入討論臉書檢舉的行為背後的脈絡。網路作為一個觀察的田野,深 入某個社群搜集資料,如同觀察實體社會般,研究者可扮演不介入的旁觀者或是 介入的觀察者,研究者選擇何種角色,是否公開自己的研究目地、動機,也關乎 研究者在角色轉換間可能造成的倫理缺失(唐士哲,2004)。在觀察有表明被檢 舉的粉絲專頁、社團時,其貼文、留言都是公開的,然而如果要深入研究,以此 為研究對象,對於是否侵犯到使用者的隱私等面向是有疑慮的,也因此主要仍會 以訪談的方式了解使用者的心態,網路上的田野觀察為輔助。

關於選取受訪者的機制分為兩部分,首先初訪時在臉書相關社團、粉絲專頁 發放問卷,並用滾雪球的方式,找尋潛在的受訪者。在2017 年 9 月 12 日到 14 日進行問卷前測,總共回收了 259 份問卷,其中曾經檢舉過的有效問卷樣本共 91 份。另外也在 PTT 上跟議題、性別相關的版,像是臉書版、甲板(Gay 版)、

拉板(Lesbian 版)等發文,徵求自願的受訪者。截至 2018 年 4 月 6 日為止,總 共訪談了11 位有關切同婚議題,並且在 2013 年「多元成家法案」送進立院後到 現在,曾因此議題在臉書上檢舉過的使用者。

本研究原本想先藉由網路問卷初步了解使用者的臉書使用行為,以及為什麼 要檢舉的原因,但單憑問卷只能探索性的了解使用者的檢舉狀況,並無法有更深 入的討論,且深度訪談法可以直搗問題核心,找出關鍵的受訪者,因此,本研究 捨棄了問卷調查法的結果,專注於訪談與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