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我導向學習

許多學者認為推廣自我導向學習是必要的(Dynan & Cate, 2009;

Ellinger, 2004; Farr & Brazil, 2009; Knowles, 1975; Pilling-Cormick, 1997; Smith, 2002; Stewart, 2007; Tews & Tracey, 2009; Tough, 1979;

Williamson, 2007; Zepke, 2002)。因為知識與技術在全球化、資訊化的 影響下都將變為短暫適用,學習成為每個人終生努力的方向,人們才 不至被時代潮流所淹沒,進而提高自我的競爭力。到底何謂自我導向 學習?如何評量個人是否具有自我導向的能力?本章節將探討自我導 向學習的目的和價值、自我導向學習之定義以及自我導向學習理論內 涵。

一、自我導向學習的目標和價值

Merriam and Caffarella(1999)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有三個漸進式 的目標,一開始,增進學習者自我引導的能力,接著,將學習轉用至 生活、職場及各種情境中,最後,透過自我導向學習,批判自己的學 習方式及成果,改造社會和生活的力量,促進理想的社會。

Ellinger(2004)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有三個目標。

(一) 增加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 鼓勵學習者獲取具體知識、內容和技術。

(三) 培養學習者有批判性回應和學習移轉之能力。

在自我導向學習的價值上,自我導向學習者可解決任何生命週期 之發展任務,且具有高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亦能有較高之問題解決 的能力者(Litzinger, Wise & Lee, 2005)。Smith(2002)認為企業鼓 勵員工成為有效能的自我導向學習者,不但員工可實現自我之目標及 表現外,對組織亦能有貢獻。而培訓課程人員或老師利用自我導向學 習,可使員工促進技術轉移的能力及終生學習的習慣(Zepke & Leach, 2002)。林月琴、張鐸嚴、黃恆及鍾紅柱(2003)亦肯定自我導向學 習者因學習而獲得知識和技能,能產生即時性的利益,滿足個人好奇 心和解惑問題,從學習內容本身獲得享受,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培育員工成為自我導向學習者,具有 下列幾項價值:

(一) 對自己之獲益

18

能將問題解決、具批判性思考、學習移轉之能力、達到學習目標、

成為終身學習者。

(二) 對組織之獲益

員工能有效工作,增加組織效益。

二、自我導向學習之定義

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SDL)由美國成人教育家 Tough 首先提出,1970 年以後即被廣泛使用(鄧運林,1995)。至今 學者對自我導向學習的定義仍相當繁多,各有不同主張,經整理後將 自我導向學習之定義、內涵可分為三種面向敘述,包括將自我導向學 習視為學習歷程、能力、個人特質。茲分述如下:

(一)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學習歷程

Knowles 於 1975 年將自我導向學習視為一種學習歷程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del),定義自我導向學習乃指個人自己或 他人幫助下,能診斷自我的學習需求、建立學習目標、尋找學習所需 人力及物力資源,選擇和進行適當的學習策略,最後亦能對學習結果 進行自我評鑑的一連串學習過程(鄧運林,1995)。Knowles 認為自 我導向學習包含七個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1. 注意環境、營造學習氣氛

Knowles 認為培訓者和學習者應重視學習之外在環境和個人內 在心理層面;外在環境包括學習之場所、空間、課桌椅安排、時 間管理、溫度、光線等因素。Knowles 建議以ㄇ字型安排坐位,

增加小組討論。在個人內在心理層面 Knowles 認為組織應營造出 相互尊重、合作、信賴、支持、開放、愉快及注重人性之學習氣 氛。

2. 學習者能參與設計課程

Knowles 認為若由教育者與學習者共同討論決定其學習內容,能 令學習者感受到自己為成員的一份子,進而更樂於主動學習。

3. 學習者能確認學習需求

學習者可透過自己從生活中歸納出自我學習之需求,可利用能力 模式,評估個人和組織間需求之差距,使學習者能確認目前和未 來學習目標。

4. 學習者能擬定學習目標

19

學習者應能分析自我學習之需求,了解每一項學習目標所需具備 之能力,以利達成目標。

5. 學習者能擬定學習計畫

學習者可透過教育者之協助,蒐集有效人力或是物力資源,運用 適當策略以達成學習目標。Knowles 提出之契約學習(learning contracts),能有效幫助學習者擬定學習計畫。學習契約是師生 雙方有共識,用以解決學習責任之歸屬問題,以學習者為中心,

與教育者是和諧、合作之關係。

6. 學習者能執行學習計畫

此自我導向學習階段,學習者能運用有效資源及方法,逐步完成 每一個目標。

7. 學習者能評鑑學習結果

Knowles 認為評鑑學習成效要注意質與量之評估,使學習者參與 自我評鑑,而契約學習能協助檢討學習目標達成與資源運用之情 形,作為下一次學習契約的參考。

除了 Knowles 所提出之自我導向學習歷程的七個階段,也有學者 如 Ellinger(2004)也認為自我導向學習乃人們能自主擬定學習計畫,

然後執行,完成計畫後再評估自我學習經驗,這種學習可能發生在學 校或企業內的學習,也是成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有些學者亦認 同自我導向學習乃一種學習歷程,透過學習者自主性和自律學習,將 知識轉化並分析、整合,以提高學習者的技能(Dynan & Cate, 2009;

Tews & Tracey, 2009)。

(二)自我導向學習為一種能力

馬斯洛(Mezirow)於 1985 年提出自我導向學習不是一種特殊的 技術,它是成人用以改變生活之批判性自我回饋的能力。自我導向學 習是個體持續監督自我學習的過程,了解自己缺點並有意識的實踐自 我改善之能力,促進學習者的潛能發揮,並鼓勵個體持續學習,從學 習中獲得知識技能,應用且解決個人工作、生活的問題(Williamson, 2007; Stewart, 2007)。

Guglielmino(1977)在博士論文中,從 Knowles、Tough、Houle 等自我導向學習相關研究歸納自我導向學習定義為:「高自我導向學 習者具有進取、獨立、對自己學習有責任感、有高度好奇心、喜歡挑 戰、不怕障礙、有強烈學習欲望、能自我肯定、能運用學習技巧、能

20

運用時間安排學習、能計畫學習、能享受學習等能力。」

Guglielmino(1977)首先發展自我導向學習內在準備度量表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SDLRS),可評量自我導向學 習者擬定計畫、執行和評鑑學習結果等能力。他認為每個人皆具有自 我導向學習內在準備度,只是程度多寡之差異而已,自我導向學習準 備度較多者較容易進行自我主動學習,學習傾向較少者則較不易進入 自主學習,需要教師從旁督促。

Guglielmino 提出自我導向學習內在準備度有八個指標,分別為

(鄧運林,1995):

1. 對學習機會具開放性心態(Openness to learning opportunities)

2. 自認是有效率的學習者(Self-concept as an effective learner)

3. 學習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Initiative and independence in learning)

4. 能為自己的學習負責(Informed 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ne own learning)

5. 喜愛學習(Love of learning)

6. 具創造力(Creativity)

7. 對未來持正向樂觀之態度(Positive orientation to the future)

8. 具學習技巧有問題解決的能力(Ability to use basic study skill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ough 在 1979 年研究指出學習者在自我計畫學習(Self-planned learning)中展現 13 項決定性的步驟(Ellinger, 2004):

1. 決定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

2. 為了學習,決定具體的活動、方法、資源或設備。

3. 決定自己在哪裡學習。

4. 設定具體的學習期限(deadlines)或學習目標。

5. 決定自己何時開始學習。

6. 決定學習時間計畫表。

7. 預估個人目前所具備之知識和技能水平或欲進步之水準。

8. 偵測會阻礙之學習因素或發現不利學習的場所或資源等因素。

9. 獲取可利用之資源、設備及場所等。

10. 為了學習做準備,準備或調整學習所使用的空間。

21

11. 儲存或獲取必須之人力和非人力資源。

12. 為了學習,尋找出學習的時間。

13. 採取步驟增強個人學習動機。

(1) 注意達成學習目標之動機。

(2) 增加學習情境的愉快氣氛或活動之趣味性。

(3) 能感受到學習策略的效果。

(4) 能加強學習能力的信心。

(5) 克服學習困難或挫折。

(6) 由自己的努力,獲得他人的肯定。

雖然 Tough 的理論偏重在整個學習歷程之準備階段,但根據分析 發現這與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之意涵相似。

國內學者鄧運林(1995)也將自我導向學習定義為個人具有診斷 學習的需求、建立自我學習目標、確認學習所需資源、選擇適合策略 和評鑑學習結果的能力。將 Guglielmino 的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量表 轉譯為中文版,由國內的專家學者加以修訂,因素層面也由 8 個因素 減少為 6 個因素:

1. 學習者能喜愛學習。

2. 學習者能主動學習。

3. 學習者有效學習。

4. 學習者能獨立學習。

5. 學習者能創造學習。

6. 學習者學習動機的能力。

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量表通常使用在兩方面:一方面是透過實驗 及相關研究設計,探討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與其他個人變項間的關 係,例如:探討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與組織績效之關係、探討自我導 向學習準備度與學業成績之關聯(Stewart, 2007)。二方面是教師評估 學習者具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之程度,決定課程取向。例如:學習者 為高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教育者則為諮詢角色少介入;若為低自我 導向學習準備度者,則傾向採權威主導性教學(Ellinger, 2004)。

Dynan and Cate(2008)亦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量表,能了 解自己對自我導向學習內在的準備程度。較高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 者,具有較高的解決問題及創造能力,成功的企業家比一般人有較高 的自我導向學習傾向,他們喜歡規劃和執行自己的學習。

22

Knowles 認為自我導向學習,乃激發學習者之好奇心和學習欲 望,使學習者能自主學習,自我導向學習是由生活、工作或學習問題

Knowles 認為在自我導向學習中,學習者須接納自我導向學習的 價值,也要改進或增強學習中應具備之各種相關能力,建立並維繫和 諧、友善的良好關係,以獲得新知識之內涵、發展工作技能、改變態

Knowles 認為在自我導向學習中,學習者須接納自我導向學習的 價值,也要改進或增強學習中應具備之各種相關能力,建立並維繫和 諧、友善的良好關係,以獲得新知識之內涵、發展工作技能、改變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