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概念與自我效能之相關實證研究

自我概念是一個人對自身與未來有關的各層面之認識與瞭解,而自我效能則是個人 對自身未來達成之信心程度;自我效能與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不同,自我概念就是 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藉由個人的直接經驗和他與重要他人之互動而得,自我效能是個人 與環境溝通的內在驅力,可以透過知識和技能的累積來處理遭遇的外在情境問題 (Bandura, 1977) 。

有關自我效能與自我概念的區辨,根據 Bandura (1997) 認為自我概念主要是在描述 個體理想我與現實我之間的調節、態度與行為等;而自我效能指的就是,個人對於自己 是否有辦法完成某項工作的能力判斷,亦即個人相信自己擁有多少能力的信念;他並指 出為何自我效能信念是相當重要的,其認為從理論上無法解釋為何有相同自我概念者,

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在研究中亦發現,不論個體的自我概念高低,效能信念對行為有 較高的預測力,且當效能信念作為預測因數時,自我概念便無法有效的預測行為。

而有關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性研究,楊淑萍 (1995) 的研究顯示,當青 少年對自己的評估是有價值、有能力,就愈能從事生涯計畫、生涯探索。林錦秀、溫崑 明 (2004) 研究結果發現,高職生的自我概念與其生涯發展有顯著相關。 Hargrove 等人 (2002) 研究中以 210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職業自我認定與生涯自我效能有高 度的正相關,其研究中所謂之職業自我認定意指個人對自我的目標、興趣與天賦,具有 一個清楚且穩定的圖像。郭蓓蓉 (2007) 以臺北市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生涯自

28

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有顯著相關。Laura (2007) 針對 253 位義大利的青年所做的 研究中,發現生涯尋找的自我效能與個人之生涯決定有關。

Urakami (1996) 針對大學三年級女生的研究,發現對人文學科的學生來說生涯決策 自我效能對生涯探索活動有顯著的直接效果,並且透過探索活動可以其預測職業或一般 自我概念。Gianakos (2001) 的研究中亦指出,個人對自己的工作表現及信心程度是生涯 自我效能的顯著預測因數之一。另外,國內自我概念及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多以學科 作為探討,如:沈珮綺 (2009) 及張鬱雯 (2008) 的研究為瞭解學生數學自我概念與數 學效能之間的關係,結果指出數學自我概念與數學自我效能兩者之間有顯著正相關。此 外亦有針對高中職學生研究其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的關聯,生涯自我概念 與生涯自我效能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對高中職生而言,生涯方面的自我概念及自我效 能,都是生涯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郭蓓蓉,2008;彭茲萍、張高賓,2010) 。林亨 華 (2003) 探討國小教師的自我概念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結果發現教師自我概念與其 教學自我效能呈現顯著正相關。

29

表 2-10

國內外學者有關自我概念與自我效能之相關實證研究彙整表

學者 年代 研究論述

Bandura

(1977a) 1977a

30

四、 本節小結

綜合上述研究及相關論述發現,自我效能一方面是自我概念發展的主要參考,另一 方面也是組成自我概念的主要成份,自我概念是自我效能的反應與結果,兩者互相影響 密不可分。是故本研究針對自我概念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理論,設計出專訪圍棋女職業棋 士主題及內容,探討兩者對於圍棋女職業棋士的行為與表現是否具有相互影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