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自我認同的定義

認同(identity)一詞來自於拉丁文的「identitas」,意思為相同的。認同是一 種心像,代表人們和他人互相比較後,對於自身印象的描述與肯定(Kroger, 2007)。

關於認同的概念,有許多學者提出了定義,Erikson(1963)指出認同為個體於 成人階段中所發展出的個人特質,Mead(1934)則認為「認同」是個體透過社 會互動所得到之自我了解,而自我認同的概念即延伸自這些學者對認同的定義。

Erikson(1968)認為自我認同是一種自我綜合的行為,是個體在經歷時間

和空間的變化,或遭遇發展危機之下,尋求內在自我的一貫性(self-sameness)

及連續性(continuity)的能力,透過探索所處的社會環境,認同自己在社會中的 身份,並將過去、目前和未來的期望進行自我整合。意即個體在各階段藉由實地 的探索及實驗,認清自己在各種社會脈絡中的特定角色,了解自我的需求、愛惡 與動機,以此建立生活的理想並追尋既定的目標(張春興,1983;陳坤虎、雷庚 玲、吳英璋,2005)。而自我認同也是一種對自身的肯定,代表個體對自己有一 種清晰明確的自我肯定,能夠表達自身的目標、價值和信念的承諾(Waterman, 1982)。

11

許多學者認為「內外協調」是自我認同的重點,O'Brien(1988)認為自我 認同是個體能夠在對自身的意義及對他人意義之間達成協調一致。Adams(1992)

則指出自我認同為一個內化的控制系統,整合與區分外在社會的需求與個人內在 的需求。

而 Mead(1934)在自我認同的定義上,著重「角色扮演」(role-taking)的

概念,他認為角色扮演是取得自我認同的重要方式,透過對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學習、仿效,來獲得他人的回應與肯定,並達到自我認同。根據 Mead 的觀念,自我認同可分為預期性、反思性及適切性,預期性代表了個人在採取行 動前所預期他人的回應;反思性即是個人對自我的想法以及對自身行為賦予的意 義;而適切性則是個人對他人態度、價值等的回應,以及自我行為的調整

(Matsueda, 2006)。

此外,Marcia(1980)將「危機」的概念納入討論,Marcia 認為自我認同是

一種個人的驅力、信念、生活經驗等內在自我建構而成的動態組織,若自我的建 構發展得越好,則個人越能察覺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個人與他人的共通性,並在了 解自己的優缺點之下達到自我認同;但自我的建構若發展得不好,則個人越不清 楚自己與他人的異同,而越需要依靠外在的評價來達到對自身的認同 (張春興,

1983;江南發,1991)。Erikson(1968)也指出若個人難以取得自我認同,將不 易展現自身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易面臨挑戰與承擔責任,且易感到角色混 淆。

除了「內外協調」、「角色扮演」與「危機」的概念,也有學者也以「社會環

境」為論點來定義自我認同,江南發(1991)認為自我認同為個體認同於外在客 體,像是性別、團體及社會,並進行自我整合。Reich、Kessel 與 Bernieri (2013)

12

將自我認同定義為個體自我角色的觀點和社會脈絡下的關係,並將過去和現在與 行為和社會互相連結、影響和反思。陳坤虎(2000)則指出自我認同是當個體不 斷面對外在環境變化時,為了要保持自身的整體性,其內在心理狀態持續改變的 歷程。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本研究將自我認同定義為個體能在所處環境中知曉自 己的需求、理想及信念,擁有明確的自我肯定,並追尋既定的目標以呈現自我價 值。

二、影響自我認同的因素

Erikson(1980)認為自我認同包含了三個層面,即是個人認同、社會 認同與集體認同,而 Miller、Kreitman、Ingham 與 Sashidharan(1989)也以 Erikson 的理論為基礎,延伸自我認同三個發展層面的意義。此外,Cheek

(1989)亦用個人、社會兩向度來探討自我認同,並嘗試將集體認同納入自 我認同的概念中。根據以上學者對自我認同之討論,本研究將影響自我認同 的因素分為個人認同層面、社會認同層面及環境認同層面來探討。

(一) 個人認同層面

個人認同層面在 Erikson (1980)的理論中為「個人認同」,即反映個 體內在的心理傾向,例如:價值體系、生涯目標,而 Miller 等人(1989)則 是將個人認同視為個體內在的心理歷程,此心理歷程會影響個人的自我認同。

Cheek 認為個人認同是個體經由獨特、真實的自我經驗所塑成的私我部份,

反映了個體的自我或內在的心理狀態,與自我意識有關,包含了個人的主觀 價值、生涯發展、知識等,其概念包括了自尊、自我效能及自我評價,換言

13

之,個人認同是反映個體自我概念、獨特性和連續性的感受(Cheek, 1989)。

(二) 社會認同層面

社會認同層面在 Erikson(1980)的理論中為「社會認同」,即個體與環 境互動後所形塑出的認同,例如:個人名譽、受歡迎程度。Miller 等人(1989)

認為社會認同是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像是人際互動關係或是個人在團體中的 成就表現。Cheek 認為社會認同是個體與環境互動所形成的認同感,反映了 個體對於公眾的意識、自我社會角色,包含個人的榮耀、他人給予的回饋,

其概念包括受人尊敬、社會期望和他人的讚許,因此社會認同即是反映出個 體在社會中的關係與角色(Cheek, 1989)。

(三) 環境認同層面

而環境認同層面則是 Erikson(1980)理論中的「集體認同」,即個體之 重要他人或參考團體的期待及規範,例如:家庭、同儕、社區,Miller 等人

(1989)也指出集體認同即是個體會參照其重要他人或參考團體的規範、期 待來調整自我認同的標準。Cheek 認為集體認同是反映個體的重要他人之期 待或個體與環境的關聯,包含了同儕、家庭、社區、國家與宗教(Cheek, 1989)。 此外,De Munck(2013)也提到自我認同會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透過自 我與環境及文化的連結來調整自我認同。

三、自我認同的狀態與尋求取向

Marcia(1966)訪談了八十六名男姓大學生,並以「危機」的概念做為 衡量的指標,將自我認同分為四種狀態:認同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ant)、

認同未定型(Identity moratorium)、認同早閉型(Identity foreclosure)、認同

14

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而 Josselson (1987)的研究則是以女性為主,在 訪問六十二名女性大學生後發展出女性自我認同的四種狀態:自主定向型 (Identity achiever)、尋求方向型(Moratorium)、他主定向型(Foreclosure)與迷 失方向型(Identity diffusion)。此外,Berzonsky(1994)在兩位學者後提出了 自我認同的三種取向,分為訊息取向(Informational)、規範取向(Normative)

及混淆/逃避取向(Diffuse/Avoident),和 Marcia(1966)與 Josselson (1987) 提出的自我認同狀態有相似之處,以下整合三者論點做比對及討論。

(一) 依靠自身的力量尋求自我認同

Berzonsky 的訊息取向、Marcia 的認同定向型及認同未定型、Josselson 的自主定向型及尋求方向型,皆是個體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尋求自我認同的過 程。根據調查,認同定向型的男性多於女性(楊智馨,1997;黃慧雯,2002),

而認同未定型的女性則多於男性(楊智馨,1997)。

1. 訊息取向:個體主動積極地尋找、處理及評估,並且利用自我相關的訊 息來處理個體與自我認同的議題,個體會懷疑自我並加以反思,且願意 採取新的方式以及修正自我認同(Berzonsky, 1994)。

2. 認同定向型:個體在經歷探索後,了解自身所處的環境,經歷統合危機 的掙扎,對於未來已有堅定的承諾(Marcia, 1966)。

3. 認同未定型:個體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面臨統合危機的階段,對於未 來還未有方向,但仍有探索調和的動作(Marcia, 1966)。

4. 自主定向型:個體經歷認同危機或悖離父母期望,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主動面對懷疑、不確定性,並勇於嘗試錯誤(Josselson , 1987)。

15

5. 尋求方向型:個體否定父母給予的束縛,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在外在表 現活躍,但在內在充滿矛盾與衝突(Josselson , 1987)。

(二) 依賴他人的標準尋求自我認同

Berzonsky 的規範取向、Marcia 的認同早閉型、Josselson 的他主定向型,

皆是個體依賴他人給予的標準或社會規範來處理自己的認同問題。根據調查,

規範取向的男性多於女性(楊智馨,1997;黃慧雯,2002)。

1. 規範取向:個體面對自我認同時,會傾向採取符合規範以及身旁的人給 予自我認同的標準和期望,甚至用參照準則來處理認同議題或判斷狀況,

個體會依照規範來進行價值或信仰的調整(Berzonsky, 1994)。

2. 認同早閉型:個體未了解所處的環境且未經過統合危機的經驗,一切由 他人或社會環境來決定(Marcia, 1966)。

3. 他主定向型:個體未經歷危機而做出承諾,跟隨父母的期待,在價值觀 上參照他人的標準(Josselson , 1987)。

(三) 逃避面對自我認同

Berzonsky 的混淆/逃避取向、Marcia 的認同迷失型、Josselson 的迷失方 向型,皆是個體逃避面對自身的認同問題。根據汪佳佩(2006)的調查,混 淆/逃避取向的男性多於女性,他認為男性在升學或就業等人生過程中較少 反思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

1. 混淆/逃避取向:個體容易以拖延並逃避的方式面對關於個人及認同的議 題,較欠缺自省能力,容易受情緒影響,且對個人感受不具開放性

16

(Berzonsky, 1994)。

2. 認同迷失型:個體未能了解所處的環境也無探索的行為,對於未來沒有 思考甚至逃避自我認同(Marcia, 1966)。

3. 迷失方向型:個體逃避且未能達成對自我的認同,通常缺乏明顯的性別 分化(Josselson , 1987)。

四、自我認同的層面

Stokely (2014)指出外在樣貌會影響個人對自身的認同程度,Will (2016) 也提到自我認同包含對自身內在層面的認同,而 Lavoie (2015)則認為社會認 同與自我認同的關係密不可分。本研究整理歸納自我認同的各個層面,將自 我認同分為外在認同、內在認同與社會認同,以下分述。

(一) 外在認同:Ahnallen、Suyemoto 與 Carter(2006)的研究顯示外在對自我 認同的重要性,而 Giddens(1991)也指出外在與自我認同有重要的關聯,

因 外 表 是 他 人 用 以 評 斷 一 個 人 的 第 一 印 象 並 推 測 他 人 個 性 的 依據 (Stokely, 2014)。個體對外在的認同包含對性別、臉部樣貌、身材以及穿 著打扮的認同程度(Negrin, 2008)。

(二) 內在認同:內在認同包含對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人生目標等的

(二) 內在認同:內在認同包含對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人生目標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