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調整學習之意涵

早在 1960 年代中期,心理學典範由行為主義轉移到認知心理學取向,心理學的研 究也從觀察人類外顯行為的表象,深入至看不見的黑盒子裡,即人的認知思考運作歷程 (Walberg & Haertel, 1992)。教育心理學家追隨這股潮流,從早期的行為主義以教師為中 心關注教育現場的課堂佈置,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者的內在心智運作機制。此 時相關研究議題則偏重以認知取向為主,而備受教育領域重視的學習成效也是研究重 點,學者關注教導學生學習策略是否有助於學業成就表現。

有關自我調整學習理論,最重要的是認知心理學派訊息處理理論與社會認知取向的 觀點。1970 年代後期,學習策略的概念受到訊息處理理論的影響而逐漸擴大,由探討學 習者表現於外的學習行為,也擴及學習活動中個體所運用的各種認知策略 (cognitive strategies) (Gagne', 1985)。1980 年代以後,認知心理學興起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的 理論,此概念最早由 Flavell 於 1976 年提出,後設認知是有關認知的認知 (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 , 即 個 體 對 於 自 身 認 知 與 思 考 過 程 的 監 視 與 控 制 , 包 括 後 設 認 知 知 識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與後設認知經驗 (Metacognitive experience) 或規則(Flavell, 1976, 1981)。Brown 與 DeLoache(1978) 將後設認知研究延伸至探討自我調整對學習的 影 響 。 Brown (1987) 更進一步地提出後設認知包含認知的知識 (knowledge about cognition) 與認知的調整 (regulation of cognition),認知的調整也被視為是後設認知中最 為關鍵的能力。這樣的觀念受到許多教育心理學家的重視,逐漸將此概念擴展為「自我 調整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理論 (Zimmerman, 1986),而這類的研究至今已持續 三十年之久。其實早在 Bandura (1977)的社會學習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也闡釋自我 調整的概念,社會認知取向雖未直接提出自我調整學習的觀點,但也強調自我調整 (self-regulation)的概念。Bandura 主張學習不一定須個人親身經歷,透過社會情境中的觀 察,個體的行為亦可產生自我修正與調整。Bandura 提出雙重控制循環歷程 (dual cyclic

processes) 說明人類具有往前思考 (forethought)、自我反省 (self-reflective)、以及自我反 應 (self-reactive) 的能力,所以能夠對認知活動進行有效的自我調整 (Bandura &

Cervone, 1983)。Bandura 持續探究自我調整於學習歷程中對個體所造成的影響,直至 1986 年提出社會認知論,以交互決定論 (reciprocal determinism) 說明個體的功能運作表 現可由個人 (內在因素)、情境 (外在因素) 與行為此三個構面相互作用 (reciprocal interactions) 而成,自我產生的行為後果是一種自我調整機制,自我調整行為主要受到 自 我 與 環 境 兩 者 交 互 作 用 的 影 響 。 而 內 在 的 自 我 調 整 可 分 為 三 個 互 動 的 次 歷 程 (subprocesses),分別是自我觀察(self-observation)、自我判斷 (self-judgment)、與自我反 應 (self-reaction)。

綜觀自我調整學習理論的演進其實與當時的心理學學派有關,自我調整學習理論在 經歷認知心理學的訊息處理理論、後設認知理論與社會認知論的影響後,呈現多元面向 的複雜樣貌,並有逐漸擴大的趨勢,但各種取向的差異只是反映出著重的層面略有不同 (Paris & Paris, 2001)。根據 Zimmerman (2002)文獻回顧,1980 年代中期開始,有許多針 對教室情境中學業成就表現為主題的自我調整學習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 研 究,帶動了自我調整學習理論與模式的蓬勃發展。早期的自我調整學習與後設認知的概 念相近,自我調整被視為後設認知的一部分,主要指個體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運用能 力,偏重以認知作為探究核心來解釋個體的學習行為。直到 1980 至 1990 年代,當認知 心理學家開始重視人的情意面與行為表現的關係,不再只是侷限於學習者的認知因素,

也深入探討情意與動機等各個層面的影響力,許多學者同意動機信念對學習的重要性,

開始思考自我調整在認知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Henderson, 1986)。自我調整學習是一種 個體主動建構學習的過程,學習者僅有自我調整能力是不足以獲致良好的學習成效,若 想達到有效的學習,個體必須啟動自身的動機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付諸於行動 (Paris, 2001;Pintrich & DeGroot, 1990;Zimmerman, 1986)。1990 年代開始,自我調整學習理 論轉向以社會觀點的角度出發,強調的是個人於社會情境互動中受到重要他人的影響 (Zimmerman, 1995)。因此,自我調整學習是指在個人、行為、與情境的交互作用下,個 體運用各種學習策略進行有目的的行動,有動機且主動地投入自己的學習歷程,藉由自 身行為表現與外在環境的回饋,進行自我評估與修正以達到學習目標。

若進一步說明自我調整學習的概念,自我調整學習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西元 1976 年 Mlott 等人的文章中(Winnie, 2005)。而 Zimmerman(1986)所定義的自我調整學習最受

身的學習歷程。換言之,不僅強調個體在學習歷程中會對自己的後設認知策略進行調 整,同時也會針對自己的動機和行為進行調整,重視的是學習者自我調整策略的有效運 用,即個體在學習過程中有意圖地監視(monitor) 與控制(control) 自身的學習經驗,彈 性運用各種學習策略,根據學習任務設立階段性與合適性的目標,並對每次的學習表現 進 行 評 估 與 修 正 , 有 效 地 管 理 自 己 的 學 習 過 程 與 結 果 以 達 到 最 終 的 學 習 目 標 (Zimmerman, 1986, 2001, 2002)。由此可知,自我調整學習本身是一個多元且複雜的構 念,它是由許多心理學理論共同整合而成的概念。國內外學者對於自我調整學習的定義 有些許不同,但多半是因著重層面不同而使強調的重點有所差異。Zimmerman(1990)歸 納各類自我調整學習定義都具有下列三種共同特徵。第一,使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學 習者於學習歷程中會主動運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根據自行設定的學習目標使用特定的 策略與反應。第二,自我導向的回饋循環圈 (self-oriented feedback loop):學習者監控學 習方法與策略的有效性,能以多種方式反應與覺察自身的學習結果。學習者的自我調整 歷程仰賴學習成效的持續回饋。第三,策略選擇與行為反應之間的相互依賴:學習者能 理解學習結果的回饋,並知道如何使用有效策略進行學習,也能知道為何使用某個特定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策略或反應的理由。

而歸納自我調整學習的模式存在著四個共通前提假定(assumption)(Pintrich, 2000)。

第一,主動建構(active and constructive):依據認知觀點,個體於自身的學習歷程中是一 個會進行主動建構的參與者。即學習者透過外部環境脈絡與內在認知系統的交互作用,

能主動建構目標與有意義的學習。第二,自我控制的潛能 (potential for control):個體對 於自身的認知、動機、行為與學習時的脈絡環境,具有監視、控制、與調整的潛能。此 種潛能是天生的,也是可以發展的,但也存在著個別差異。此強調的是一種控制潛能的 可能性,而非指個體可以控制所有的自我調整學習活動。第三,目標設定 (goal, criterion or standard):個體會自行設定目標,以作為學習歷程該繼續進行或改變的參照標準。第 四,自我調整的中介過程 (regulationas mediators):個體的自我調整活動在個人與脈絡特 徵、以及成就表現之間扮演中介的角色。對此四個共通假定,Zimmerman (2001)主張應 更重視影響個體自我調整 (regulation) 的因素,強調不論是個體內因素(生物和發展層 面) 或個體外因素(脈絡) 皆可能對自我調整學習產生阻礙或提升的效果。Pintrich (2000) 研究學業表現,發現認知的調整似乎較能解釋學習者的表現,認知調整策略強調執行層 面,主要包括與計畫(planning)有關的策略、與監控和評估(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有 關的策略以及與調整(regulating)有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