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調整學習教學模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調整學習教學模式

從自我調整學習理論的發展可知,自我調整學習已非單一理論所組成,而是一個包 含多元層面且複雜的學習理論,而自我調整學習理論大致可框定為內在與外在兩種心理 層面,內在主要核心成份涵蓋訊息處理論所重視的認知策略與後設認知能力以及動機因 素,外在則以社會認知論所提及的自我調整貫串於行動前、行動中、以及行動後期。自 我調整學習相關理論建議的教學模組數量頗多,相關研究多是採用訊息處理理論或是社 會認知取向的學習模式。

目前國內學術界廣泛應用的是 Zimmerman, Bonner 和 Kovach(1996)提出「自我調整 學習四階段循環模式」(詳見圖 2-2-1)。此四階段依序為:「自我評估與監控、目標設定 與策略計劃、監控策略應用的過程(執行與應用)、監控策略產出的結果(理解與修正)」。

Zimmerman(1998)進一步針對「自我調整學習四階段循環模式」提供教學建議,每個步 驟提供具體做法,教師可循序推展,教導學生具備自我調整的學習能力。第一,自我評 估與監控階段:學生需監控課業學習的各個面向,包括讀作業、作筆記與準備考試。再 藉由每日作業讓學生自行發展技巧,以獲得有效與熟悉方法。持續一週,每堂課同學間 交換作業心得,經過課堂討論產出最佳策略,同儕互評作業與自我監控方式,互相建議 以改善學習方法。第二,目標設定與策略計劃階段:一週後,要學生感受自己接近完全 學到策略的程度。而老師對學生強調學習方法與學習結果的連結,並鼓勵學生追求更高 層次的自我評估。老師建議特定策略以改善學生學習方法,不論學生是否採用或學生自 己創造策略,學生都必須努力透過策略與目標改善成就表現。第三,監控策略應用的過 程(執行與應用)階段:要求學生監控所有新策略。老師不斷提供機會給學生應用新策略。

第四,監控策略產出的結果(理解與修正)階段:一旦學生已熟悉新策略,就進入此階段。

老師要學生監控自己策略使用的有效性,並鼓勵學生透過分辨對自己有效學習策略可促 進自己有最佳學業表現。老師並持續提供機會給學生產出最適合自己且最佳的新策略。

圖 2-2-1 自我調整學習四階段循環模式 資料來源:修改自 Zimmerman (1998)

然而受限於教育現場教學時數不足的困境,Azevedo 與 Cromley(2004) 發展三十分 鐘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訓練腳本進行教學,其研究發現大學生的認知發展成熟,連控制 組在沒有提醒使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條件下,都有自發執行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能 力。但如果經過系統的訓練後,實驗組採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比例大增,且學習的表 現較佳。Azevedo 和 Cromley (2004)的策略訓練腳本主要是教導一套自我調整學習策 略,介紹三十三種學習策略,乃是以研究發現大學生可能使用的五種認知策略為分類,

每一大類提出數種學習策略(詳見表 2-2-1),而這五類策略分別是計畫、監控、策略使用、

任務困難度與任務要求、以及興趣。例如在計畫階段,可行使的自我調整策略有:計劃 (提出學習的計劃)、目標(設定學習的目標)、先備知識(審視學習目標及任務,喚醒提取 自己先前所學的相關知識)、目標再循環(在工作記憶中,不斷反覆提醒自己要記得學習 目標)。

自我評估與監控

目標設定與策略計劃

監控策略應用的過程 (執行與應用) 監控策略產出的結果

(理解與修正)

表 2-2-1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表 自我調整學習

策略類別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 定義

計畫 (planning)

1.計畫(planning) 提出學習的計劃。

2.目標 (goals) 設定學習的目標。

3.先備知識 (prior knowledge activation)

審視學習目標及任務,喚醒提取自己先前所 學的相關知識。

4.目標再循環 (recycle goal in working

memory)

在工作記憶中,不斷反覆提醒自己要記得學 習目標。

監控 (Monitoring)

5.學得如何的判斷

(judgmentof learning) 能判斷自己讀不懂的地方。

6.有點知道的感覺 (feeling of knowing)

能知道自己曾讀過什麼,只是一時無法依據 要求想出內容。

7.自問自答 (self-questioning)

能提出問題然後,再讀一遍內容,以增進理 解。

8.評估知識內容

(content evaluation) 能監控內容與目標相關程度。

9.辨識訊息適當性 (identify adequacy of information)

能評估有用且適當的訊息內容。

10.監控歷程 (monitor progress toward

goals)

能評估是否已達到先前設定的目標。

策略使用 (Strategy use)

11.選出新訊息來源 (selecting a new informational source)

選擇使用各種不同的認知策略進行學習。

12.整合訊息來源 (coordinating

informational sources)

整合不同表徵形式的訊息。

13.閱讀新的段落

(read new paragraph) 選擇新的段落閱讀。

14.讀筆記 (read notes) 複習自己的筆記。

15.記憶(memorization) 嘗試背誦文字或圖表。

16.自由搜尋 (free search)

不依據指定的特定目標或計畫,而是在多媒 體學習環境中自由搜尋資訊。

17.有目標導向的搜尋 (goal-directed search)

依據指定的目標或計畫,在多媒體學習環境 進行站內搜尋。

18.摘要

(summarization) 根據看或聽到的多媒體教材內容做出摘要。

19.作筆記 (taking

notes) 從多媒體教材複製文本。

20.畫圖表 (draw) 製作圖或表來幫助學習。

22.類推 (inferences) 根據所讀所聽或所看的多媒體教材內容做 出推論。

23.作假設 (hypothesizing)

對於超出閱讀過的訊息或聽聞過的內容範 圍,試著提出假設。

24.精緻化 (knowledge elaboration)

對於所讀所看或所聽的訊息結合先備知 識,進行精緻化處理。

25.記憶術 (mnemonic) 使用語文或圖像記憶術,幫助自己記住內 容。

26.評估目標達成度 (evaluate content as answerto goal)

陳述所讀或所看的內容適配於目標或次目 標。

27.找位置 (find location in environment)

陳述自己讀到哪邊。

任務困難度與 任務要求 (Task difficulty

and demands)

28.所需付出時間與努 力(time and effort planning)

能試圖有意圖地控制行為。

29.尋求協助

(help-seeking behavior) 學習者尋求答案或教學行為上的適當協助。

30.任務困難度 (task difficulty)

學習者指出任務或問題是困難的或容易 的,多媒體學習環境相對於使用書本學習是 否較為困難。

31.脈絡控制(control of context)

能使用多媒體環境增進閱讀或瀏覽訊息的 能力。

32.知識表徵形式接受 度 (expectation of adequacyof

information)

只運用某一特定形式的表徵訊息,即能充分 支持當前的學習目標。

興趣 (Interest)

33.感到有趣 (interest statement)

對於任務或該任務某個內容向度,有一定程 度的興趣。

資料來源:修改自 Azevedo 和 Cromley (2004)

此外,Azevedo 也建議教學腳本介紹 Pintrich 主張的「自我調整學習階段表」(詳見 表 2-2-2) ,學習者知道可依據此四個階段進行自我調整學習,將有機會在每一個學習階 段歷程中更能彈性運用四種相對應的領域策略。Pintrich (2004)指出,自我調整學習理論 不只重視認知 (cognitive) 因素,亦涵蓋個體的動機 (motivational)、情意 (affective)、行 為(behavior)與社會脈絡 (social context)因素。自我調整學習通用架構包含四個主要的階 段歷程,依序為「往前思考與計畫與活化 (forethought, planning, and activation)階段、監 視(monitoring)階段、控制(control)階段、反應與反省(reaction and reflection)階段」,與其 相對應的四種領域向度分別為認知、動機 (情意)、行為、與社會脈絡。此外,Greene 和 Azevedo (2007)發現大學生如果能了解訊息處理理論對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的觀點,將 有助於他們理解在哪一種心智運作歷程中適合採取相符應的自我調整策略,因此建議策 略教學內容可依據 Winne 等人所主張的訊息處理取向自我調整學習模式圖(詳見圖 2-2-2),以歷程圖輔助說明訊息處理觀點的自我調整是一個多層面的動態歷程。Winnie (1997, 2001) 主張自我調整的學習者在特定的情境中,會根據自己對工作特性的覺察、

對該工作的動機與情感,設定學習目標。並以此目標來監督、控制、調整自己的認知、

行動及情境。且依據自己觀察到當前的表現與先前學習目標的符合程度提供自我回饋,

以作為後續行動的參考,除了內在的回饋與監控之外,個體的表現亦會產生外在回饋,

影響工作的結構。這些複雜的自我調整行動可以增進學業表現(Winne&Hadwin, 1998;

Winnie & Perry, 2000)。

表 2-2-1 自我調整學習階段表 領域(Areas for regulation) 階段

(Phases)

認知 (cognition)

動機/情意 (motivation/affect)

行為 (behavior)

脈絡情境 (context) 1.往前思考、 資料來源:修改自 Pintrich, P. R. (2000).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B. Monique, R. P. Paul & Z. Moshe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pp.

454).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圖 2-2-2 訊息處理取向自我調整學習模式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 Winne& Hadwin (1998)

任務狀態

資源教學情境時間社會脈絡

認知或情意狀態

信念傾向動機因素領域任務學習技巧 與型態及方向知識知識策略知識

心智操作 技巧與策略

標準

A B C D E

外在評量

表現

反覆登錄最新狀況 認知系統 成品

A B C D E 階段 1.任務定義 階段 2.目標與計畫 階段 3.學習技巧 階段 4.適應調整

控制 監控

認知評估

A 完成目標 B 完成目標 C 比目標為低 D 比目標為高 E 未進行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