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調整策略教學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自我調整策略教學與相關研究

國內外以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教學融入學習者學習數位教材成效的實驗研究,以 Azevedo 與 Cromley 於 2004 年所進行的大學生學習「人體循環系統」最具規模。其自 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教案提供學習者自我調整學習訓練講義(包括以自我調整學習階段 表提供引導學習的架構、自我調整學習模式圖介紹學習過程中自我調整學習的運用、及 自我調整學習五類共三十三種策略的操作定義與先前研究參與者學習同樣課程所運用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範例),由 Azevedo 進行 30 分鐘的講述與範例教學,並於教學現場 回答所有學生的問題,實驗參與者計有 131 人,研究結果指出接受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課 程的實驗組大學生學習成效顯著高於控制組,但是沒有接受教學的控制組也能自發運用 多種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例如:目標再循環、辨識訊息適當性、選出新訊息來源、自由 搜尋有目標導向的搜尋、評估目標達成度、脈絡控制。而後續有 Greene, Bolick 和 Robertson (2010) 教導高中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 (區分為計畫、監控與策略使用等五類 共 29 種策略) 學習歷史知識 (1760~1771 年美國革命戰事),結果顯示計畫類策略(例如:

計畫、次目標、目標再循環)與高中生歷史思考學習成效有關,但策略使用類策略(例如:

推論、精緻化、重讀、摘要、讀筆記、畫圖、作筆記、記憶術、搜尋、整合訊息來源、…

等)則無法預測學習成果。

而國內有頗多相關研究,大多教導國小學童或國中生學習閱讀策略(例如:摘要、

筆記、架構、推論、略讀、提問…等) (王文君,2012;洪裕欣,1998;潘慧玉,2013) 以進行閱讀理解學習成效評估,但可能因為在國語文科目中教導與推動基本閱讀理解,

因此所教導的策略侷限於認知歷程的學習策略,較少提及與監控類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有 關的後設認知歷程的學習策略。

國內在監控類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研究多選擇在科學與數學領域課程實施,有些 直接教導策略,有些則是透過問卷或訪談方式引導與促發學生使用策略。研究結果多數 支持國高中生運用後設認知策略能有效提升科學概念理解學習成效。包括:周書宇 (2006) 不直接進行策略教學,而是以自編高中物理自我調整學習量表(包括動機類、行 動控制類、訊息處理類與後設認知類等四類共 17 種策略) 對 21 位高二自然組學生進行 一對一施測與個別晤談,透過兩次施測交叉比對分析歸納學生的自我調整策略,學期間 測量學生物理知識學習成效(高二物質科學物理篇期中考與期末考成績),運用行動研究

法,依據資料與事後訪談內容分析,發現高中生學習物理最常使用的基本「訊息處理認 知策略」(包括覆誦、精緻化與組織策略等),而此策略也對學習成效有最大影響。

許淑娟(2007) 的研究並未提供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訓練,乃是自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 量表(包括認知、後設認知與資源管理策略等),922 位國一生以自陳方式作答,探討其 自我調整策略與自然科學業成就(國一自然與生活科技生物領域第一次段考)的關係,結 果顯示國中生自陳學習生活科技內容時,使用自我調整策略以「後設認知策略」和「資 源管理策略」為多,且自我調整學習能力與成就表現有關。

另有著重檢視問題解決學習成效的研究,鄭守堯 (2012) 設計後設認知策略教學模 式,將學習策略融入國小六年級數學科課程中,包括教學實施步驟(一讀、二圈、三畫 或估、四算、五檢查,此五步驟皆有自我教導、自我提問、自我監控等後設認知成分),

與後設認知教學時程(活動前課程計畫、活動中監控與調整、活動後評估與回饋),訓練 學童運用於學習速度與等量公理的數學概念進行解題,以直接教學法進行範例解說,並 結合全班討論,提醒學生使用後設認知策略進行學習,實驗結果發現接受後設認知教學 的 32 位實驗組學童其數學問題解決學習成效顯著高於控制組。但眾多學習策略中,究 竟何種學習策略是最佳學習成效路徑,至今仍未有一定論。

回顧國內研究,在線上閱讀環境教導自我調整策略,結果並未全面支持自我調整學 習策略有助於數位內容教材的概念學習成效,研究受試者從國小學童、國中生、高中生、

大學生到成人都有。得到正向研究結果的有:王依然 (2010) 對 60 位大學生進行經濟學 失業與通貨膨脹概念的數位教材學習研究,對實驗組大學生實施「後設認知策略」教學 影片,閱讀數位課程前先進行十二分鐘的後設認知知識輔助教學影音課程(包括後設認 知定義說明、後設認知架構表、應用後設認知學習單元課程的範例:計畫步驟、先備知 識、目標、知識知覺、學習判斷、自我提問、摘要畫圖筆記、監督歷程、計畫時間與努 力),且將後設認知策略提示(影音內容約十分鐘,策略包括:做總結、筆記、運用記憶 法、激發先備知識、設目標)加入於五十五分鐘的經濟學數位內容(網頁形式的簡報串流 檔)中,在實驗組在看完教學影片後直接閱讀學習融入後設認知策略提示的經濟學數位 課程,結果顯示大學生有無後設認知策略會顯著影響經濟學概念學習成效。楊淇銘 (2012) 以 58 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地球科學土石流概念多媒體教材,對實驗組採取「反 思策略」進行土石流教學,教師運用反思學習法,在教學前透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習,

並要求學生於學習過程中經由問題情境練習「發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藉 著處理問題與反思的過程學到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自我學習),在十四節

課程五百六十分鐘的多媒體教學活動中,老師持續以反思學習法講解課程與運用電腦簡 報檔進行教學,並配合電腦提供反思策略的引導機制輔助學生進行學習,老師課堂示範 後由學生自行運用電腦操作學習,研究結果發現運用反思策略結合多媒體教材教學有助 於建構小五學童學習土石流概念。而不支持的研究有:張純瑗(2007) 不教導策略而是以 自然領域自主學習策略量表 (包括自我監控與規劃、自我增強與堅持、自我評估與信 心、尋求協助與支持等) 研究國小三年級學童於網路平台的自主學習策略與自然科學習 成就(小三自然科上下學期成績)的關係,結果顯示自然成績高低不同組學生在使用自我 增強與堅持、自我評估與信心的自主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存在,但自然科學習成就只與 自我評估與信心的自主學習策略有顯著正相關。

此外,亦有探討線上英文閱讀學習成效的研究,包括國一英文與大學生學習 TOEIC 字彙,多數主張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有助於英文學習成效(陳炎漳,2011;黃勝輝,2011;

黃威豪,2011)。

總之,如何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來提升數位教材學習成效的研究是教育與心理學者 相當關注的議題,而究竟在 Azevedo 所提自我調整學習的 33 種學習策略,是否已是一 套涵蓋完整的學習策略? 又細數其 33 種策略是否都適配於高中生或大學生學習不同科 目數位教材,仍有待討論。國內仍未有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教導一套完整的自我調整學 習策略以探討學習數位教材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將以大學生為主要對象,選擇圖文豐 富的科普知識內容與大學生熟悉的部落格 (Blog) 學習介面,探討大學生「情緒的腦機 制」多媒體教材的概念學習成效。本研究讓實驗組大學生接受四十分鐘的自我調整策略 教學,基於過去研究(Azevado & Cromley, 2004)建議大學生已自然習得局部的自我調整 學習策略,因此對大學生的自我調整教學不必從零敎起。研究者主張只要系統式的介紹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主要觀念,演示使用各項策略的範例,就可把大學生隱含的(implicit)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經驗提昇到認知能覺察(explicit awareness)的層級,原有片段的經驗也 可重組成有系統的策略,對學習成就會有正向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