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調整學習理論

本段首先探討自我調整學習理論之意義與內涵,接著說明自我調整 學習的內涵、策略,最後則探討自我調整學習之發展及相關研究之分析。

壹、自我調整學習理論意義與內涵

一、自我調整學習理論之意義

自我調整 (Self-regulated) 是基於社會認知理論進一步發展(Bandura, 1977) ,強調個體自身觀察或經驗到外在環境變化,並此調整其行為 (Hong, Hwang, Kuo, & Hsu, 2015)。自我調整強調個人預期效能 (Efficacy expectations) 對行為動機的影響外,同時注重主動建立目標、自我評鑑、

自我增強建立及維持行為的動機。而 Boekaerts (1999) 和 Corno (2013) 提 出自我調整是一種多為結構心理層次,涉及個體的認知、情緒、行為及情 境的多構面活動 (Boekaerts, 1999; Zimmerman, 2002)。且 Lindner和 Harris (1993) 指出自我調整學習的理論取向可說百家爭鳴,因此自我調整視為 認知、動機、感官、知覺或後設認知等領域交界點 (Alexander, 1995;

Boekaerts, 1999) 。

鑑此,國內外學者對自我調整意義,包括 Perry (1998) 認為自我調整 的學習者能覺察所面對問題及自我能力狀況、學習策略及適時運用策略。

王金國(2002)指出自我調整學習係指「以學習目標為導向,個人使用後 設認知監控,並調整其內在認知、動機與外在資源,以達成學習目標的歷 程。程炳林(2001)指出自我調整學習是學習者依據對特定工作的動機、

情感設定的學習目標,並以此監督、調整、控制自己的行動及認知,而提 高其學習表現。梁雲霞(2008)認為自我調整能促進學習者能自主建構、

31

投入有意義的學習。Zimmerman 與 Martinez-Pons (1990) 指出自我調整學 習成效被證明是成就的有效預測因子。

二、自我調整學習在教育意義

學 校 應 提 供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機 會 , 以 為 未 來 終 身 學 習 做 好 準 備 (Schraw, Crippen & Hartley, 2006),強調學習者的自我調整。而自我調整 學習是正式教育主要的教育目標 (Boekaerts, 1999) ,而自我調整是個體 控制其認知、動機、行為和環境,是優化學習和學習成果的重要關鍵因素 (Jansen, van Leeuwen, Janssen, Jak, & Kester, 2019) 。從 Zimmerman 與 Martinez-Pons (1990) 研究發現個體的自我調整學習與學業表現成正相關。

而 Evans 與 Rosenbaum (2008) 認為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認 知技能的習得,還包括自我調整技能的成熟。

而國內推動新課綱中強調「自主行動」核心素養,希冀個體為學習的 主體,強調自我管理並採取適切行動、學習方式,以及系統思考以解決問 題。因此,吳 清 山( 2017)將 個 體 自 我 調 整 學 習 視 為 自 主 學 習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utonomic learning),係指學習者在教師指導下,能依自 我的需求,管理與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方式、過程和時間,以促進學習 效果。而「管理與調整」就是自我調整學習的核心,即學 習 者 具 自 我 引 導 的 能 力 , 依 經 驗 到 及 觀 察 到 的 結 果 , 調 整 自 己 的 行 為 , 此 為 個 人 對 自 己 行 為 的 自 我 節 制 與 調 整 ( 林 建 平 , 2005; Choe, 2020) 。

貳、自我調整學習的內涵

Zimmerman (2002) 指出自我調整是個體在其自己的學習過程中,表 現具後設認知、動機和行為上積極參與的程度。Zimmerman 與 Kitsantas (1996) 研究自我調整的學習者具三個條件:動機、學習歷程監控與學習

32

33

綜上,綜整學者就個體自我調整學習的內涵層面,包括後設認知、動 機、目標設定、自我監控、認知、計畫策略及資源管理等,分述如下。

一、後設認知

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是自我調整的核心概念,程炳林(2002)

將自我調整學習的後設認知策略包括計畫、監控、修正三內涵。而 Chamot, Barnhardt 與 El-Dinary (l999) 認 為 後 設 認 知 策 略 包 括 計 畫 (Planning) 策略、監控 (Monitoring) 及評估 (Evaluating)。

二、動機

自我調整學習論初期偏重策略使用、目標設定、自我指導等,後期漸 加入動機 (Zimmerman, 2008)。而不同研究取向動機,其概念定義略有不 同,諸如 Pintrich (2000) 提出動機信念 (Motivational beliefs) ,包括目標 對個人的價值,以及個人對成功實現目標的感知。Chamot, Barnhardt 與 El‐Dinary (2008) 是透過自我對話 (Self-talk) ,以創造有效學習的歷程。

Boekaerts (1999) 指出動機包括動機信念、動機策略及動機的調整策略,其 動機調整為學習是由內部資源驅動,且可以自我管理時,才能確保成功的 促進學習。

Rheinberg (2000) 等人研究指出動機受個人特質、外在任務的結構和 難度影響,即學習動機對自我調整的影響,學習動機的質量和強度取決於 個人和情況。換句話說,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動機狀態,會調整其初始 動機,形成學習期間動機狀態,而影響學習結果,如圖 2-5 所示。

三、目標設定

Bandura (1977) 研究,目標進程的遠近會影響個體行為結果,諸如目 標要避免籠統導致產生具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的特定行為。因此,Schunk

34

和 Zimmerman (1998) 提出近端目標以促進學習,諸如學生在算術動力 不足,以及算術動機低時,可透過為設定近端目標來幫助學習的。

2-5 學習動機框架及其對自我調整學習的影響

資料來源:Motivation and ac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Rheinberg, F., Vollmeyer, R., & Rollett, W. (2000). Handbook of self- regulation (pp., 502-529).

四、認知

Chamot 等人 (l999) 指出認知 (Cognition) 包括預測 (Prediding) 、 視 覺 化 (Visualizing) 及 摘 要 (Summarizing) 等 心 理 功 能 。 Boekaerts (1999) 擴充心理認知範疇,包括領域知識、認知策略及認知的調整策略。

而 Pintrich (2004) 將認知包括不同的認知,及後設認知策略。和自主學習 相關是為學習動機 (Motivation to learn) ,張春興(2004)指出學習動機 是引發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使學習活動趨向學習目標的內在心理 歷程,其也是個體對特定學習活動的選擇,以及努力持續進行該活動的強 度上 (Wolters, 1998)。

35

五、自我監控

教學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監管技能,即運用知識設定適切目 標,準確的策略過程和結果自我監控,以及更高的自我效能 (Zimmerman, Bonner, & Kovach, 1996) 。

六、計畫策略

根據 Zimmerman (2002) 與林宴瑛、程炳林(2006)將計畫策略分計 畫策略與調整策略,分述如下:

(一)計畫策略

Zimmerman (2002) 指出,自我調整的學習者與一般學生之差異,在 於是否具備覺察學習策略與學習結果之關聯。其中,計畫策略係指分析學 習任務、設定學習目標,並確保目標明確、計畫學習策略,評估學習策略 與學習任務。

(二)調整策略

調整策略是指學習者在自我調整學習歷程中所使用的各種策略及方 法,以監督、調整、控制自己的認知、動機、行為及情境(林宴瑛、程炳 林,2006)。

参、自我調整學習理論模式

一、自我調整學習循環模式

Zimmerman (2002) 提出,自我調整學習循環模式包括計畫與目標設 定、策略的實行與監控、自我監控與評估、策略結果的監控。易言之,自 我調整學習就是一個自我指導的過程。因此,Zimmerman 與 Kitsantas (1996) 、Schunk 與 Zimmerman (1998) 等研究整合出自我調整學習循環 模式 (Cyclic model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包括「自我評估與監控(評 估)」、「目標設定與策略計畫(計畫)」、「策略執行與監控(監控)」、

36

「監控策略使用的效果」四個相互關聯步驟,並形成一個不斷循環的系 統,如圖 2-6 所示。

圖 2-6 自我調整學習循環週期(The SRL Cycle)

資料來源:Self-regulated learning: From teaching to self-reflective practice.

Schunk, D. H., & Zimmerman, B. J. (199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二、社會學習論自我調整模式

Bandura (1977) 與 Zimmerman (1989) 提出社會學習論,強調個人、

環境和行為的相互因果關係,如圖 2-7 所示。其彼此相對強度和時間模式 透過(一)個人努力自我調整,(二)行為表現的結果和(三)環境背景 的變化。林清文(2002)提出,在個人自我、行為和環境三角因果互動中,

自我調整是指個人有意識而主動涉入影響行為的歷程。因此,Zimmerman (1989) 指出,理解自我調整學習須對情境變化和個人經驗等變項有敏感 度。

圖 2-7 自 我 調 整 功 能 三 元 素 分 析 (A triadic analysis of self-regulated functioning.)

資 料 來 源 : Model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Zimmerman, B. J. (1989).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p. 1-25).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37

三、自我調整學習導向三層模式

如圖 2-8 所示,自我調整學習分三個層次,每個層次代表學習自我調 整學習的不同角度。學習信息對於描述其自我調整過程的質量至關重要。

此處教師需要知道學生是否會在替代處理模式中進行選擇,選擇是自我 調整學習的關鍵要素 (Winne, 1995; Winne & Perry, 2000) 。第二層關鍵 要素是學生指導自己學習,是透過後設認知監管學習狀況,以一種可獲取 特定領域的知識和技能來組織學習。認為成功的學習者能將學習所獲得 的知識和策略迅速轉移到新的學習,並在此過程中修改和擴展這些學習 策略,包括使用後設認知技能,如定向 (Orienting) ,計畫、執行;監視、

評估和較正 (Brown, 1987; Weinstein & Mayer, 1986)。第三層是學生參與 致力於自我選擇的目標,參與學習活動,並致力於自我選擇與執行學習目 標,其根據自己的意願,需求和期望定義進行學習活動,以及達到自己預 期的學習目標而免遭相互衝突的選擇放棄 (Boekaerts, 1999) 。

圖 2-8 自我調整學習的三層模型

資料來源:Self-regulated learning: Where we are today. Boekaerts, M. (199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1(6), 445-457.

38

肆、自我調整學習與技能學習關係

新課綱課程規劃中,在高中階段出現自主學習計畫等彈性選修。而自 我調整學習論即為自主學習或自主行動的核心。但 Paris 與 Newman (1990) 認為學習者並非天生就是優秀的自我調整學習者,須藉由教學者提供示 範 、 教 導 、 淡 出 (Fading) 的 指 導 歷 程 , 讓 學 習 者 透 過 觀 察 、 鷹 架 (Scaffolding) 與逐漸獨立練習之間的交互作用,促進學習者發展出自我 監控 (Self-monitoring) 與自我修正 (Self-correction) 的技能,進而統整 知識與技能,以朝向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黃永和,2007)。

自我調整策略是個體能主動地在環境的訊息中,利用行為獲取訊息,

並能運用有效的策略,以促進完成其學習任務 (Zimmerman & Martinez-Pons, 1990)。在個體為學習動作技能,須獲取動作構成的記憶影像,而記 憶影像獲得的品質與完整性,則反應在學習工作所用的時間與歷程,並透 過經驗與練習,產生有效的回饋促進其動作的學習 (Keetch, Schmidt, Lee,

& Young, 2005)。因此,動作技能的獲取須從觀察中加以組織、轉換與決 策 (Singer, 1988) 。換句話說,內在的自我調整機制是獲取動作技能重要 的影響因素。

伍、自我調整學習相關實證研究之分析

為探討本研究主題之相關研究,乃搜集整理國內外學者專家,針對 自我調整學習之相關文獻,以了解其可能遭遇及解決之道,茲將相關性研 究結果,歸納整理如表 2-4 所示。

39

40

41 inquiry) ,探討在在SRL 的水平,探討學習態度

Cleary, Callan 與 Zimmerman (2012)

Cosnefro 與 Carré (2014)

Fontana, Milligan, Littlejohn 與

42

Jossberger, Brand ‐ Gruwel, Boshuizen 與 Van de Wiel

Maldonado-Mahauad, Pérez-Sanagustín, Alario-Hoyos 與 Kloos

Rusyaini Wan Mohd 與 Abdul Rahman

43

研究者 研究主題焦點 研究結果

Panadero, Jonsson 與 Botella (2017)

Pintrich 與 De Groot

Pintrich 與 De G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