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相關研究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相關研究、介紹計畫行為理論及 探討其應用與研究。共分成三部分,第一節探討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相 關研究;第二節介紹計畫行為理論的概念;第三節探討計畫行為理論 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從相關數據瞭解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發展現況,再探討自 行車休閒運動的相關研究。

一、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發展現況

行政院於 2002 年起,將「全國自行車道系統計畫」納入「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從「地方性路網」、「區域性路網」

及「環島性路網」,逐步建構完整的運動休閒自行車環境,使民眾 有完備設施可從事正當休閒活動。在經過政府的規劃推動和地方民 間企業、團體的合作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在 2008 年引述蓋洛 普市場調查表示,台灣自行車騎乘人口從 2006 年的 33 萬人到 2007 年的 46 萬人,甚至到 2008 年將大幅成長到 70 萬人,而且其中有八 成比例將自行車作為休閒用途(經建會,2008)。

交通部統計處(2010)公布的「自行車使用狀況調查」顯示,全 台有半數民眾約 1,030 萬人(51%)在過去半年騎乘過自行車,這些 民眾每天騎乘者約 270 萬人(26.5%)、約 1,000 萬人(40%)一個禮拜 帄均騎乘 2.2 次。騎乘自行車目的六成都是休閒、運動、旅行為主,

如此推估下來,全台民眾在過去半年有將近三分之一(34%)的民眾

有騎乘自行車作為休閒運動目的的經驗。這些民眾中更是有約 160

10

年齡以 31~42歲佔42%最多;以 未婚者占大多數;月收入介於 20,001~60,000 之間佔59.8%。

2. 收入越高越有能力者、已婚有 (37.8%),薪資以 20,000~60,000 為主,教育程度以大專最多,

表2-1 自行車休閒運動相關研究摘要表(續) Thornley,

Langley, Rodgers, Ameratunga

(2010)

2008;施念怡、江昱仁、楊帄安,2009;Tin, Thornley, Langley, Rodgers, & Ameratunga, 2010)、和醫護人員(黎益承,2009)。

(二)研究變項:

因大部分的研究對象以遊客為主,所以研究變項主要以研究 自行車參與者對環境的知覺(林宏恩、古志銘,2009;陳冠璋,2006;

12

賴允荃,2008;Tin et al., 2010)、顧客滿意度(葉允棋、陳美燕,

2007)、涉入程度(林怡君,2008)、流暢體驗(施念怡、江昱仁、

楊帄安,2009)以及行為意圖(鍾欣成,2008;黎益承,2009)。

(三)研究方法:

使用的方法均以問卷調查法為主。

(四)研究結果: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將影響因素分為性別、年齡、婚姻狀 況、教育程度等不同背景變項作探討,以下就有關研究分述說明 如下:

1.性別

大多數的研究(林宏恩、古志銘,2009;施念怡、江昱仁、

楊帄安,2009;賴允荃,2008; Tin et al., 2010)在性別層面顯 示參與自行車休閒運動以男性為主比例較高,然葉允棋與陳美 燕(2007)的研究顯示在男女參與比率接近,無男女性別差異,

林怡君(2008)的研究更是指出自行車道遊客以女性居多。從以 上的文獻可得知在自行車運動男性參與的比率較高,然可能因 部分自行車道的騎程難度較低,所以女性遊客參與的比率會提 高。

2.年齡

大多數研究對象的年齡分布主要分為五個叢集,分別為「20 歲以下」、「21~30歲」、「31~40歲」、「41~50歲」和「50 歲以上」,從研究中可發現主要自行車參與者集中在30~40歲,

(林宏恩、古志銘,2008;賴允荃,2008;黎益承,2009;鍾欣 成,2008)。為了更清楚瞭解人生的各階段對行為意圖的影響,

本研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年齡劃分階段(阮芳賦,2009)

將44歲以下為青壯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歲以上稱為老 年人。同時考量結婚是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根據內政部 (2010)統計國人的帄均結婚年齡33歲作為一個標準,本研究擬 將年齡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32歲以下稱為青年階段、33~44 歲稱為壯年階段、45~59歲稱為中年階段、60歲以上稱為老年 階段。

3.婚姻狀況

研究對象婚姻狀況研究結果不一,有的研究結果以未婚者 居多 (林怡君,2008;施念怡、江昱仁、楊帄安,2009;賴允 荃,2008),有的以已婚者居多(陳冠璋,2006、葉允棋、陳美 燕,2007;黎益承,2009),而林怡君(2008)研究顯示婚姻狀況 在吸引遊客參與的自行車的行為意圖有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 發現已婚、小孩國中以下的遊客的吸引力高於未婚和已婚無小 孩的遊客,賴允荃(2008)也發現已婚有小孩者在休閒行為表現 總分較高,顯示婚姻狀況會影響自行車運動的運動行為。

4.教育程度

大多數的研究(林怡君,2008;林宏恩、古志銘,2009;陳 冠璋,2006;鍾欣成,2008)顯示參與自行車民眾的教育程度以 大學(專)為主,再者是高中職與研究所學歷,林怡君(2008)發 現教育程度在行為意圖的情形中有顯著差異,經過事後比較後 發現教育程度為研究所的遊客的「重遊意願」、「推薦意願」、

「停留意願」高於教育程度為大學、高中職的遊客,顯示教育 程度越高,其相關行為意圖越高。

具體而言,從自行車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民眾騎乘自行車的性別 以男性為主、年齡層主要分布在30~40歲,民眾的婚姻狀況研究結

14

果未婚或已婚皆有,參與自行車民眾的教育程度以大學(專)為主。

綜觀上述整理,透過政府與民間的推動計畫,國內的自行車休閒 運動已蔚為風潮,愈來愈多民眾將自行車運動作為休閒用途。而自行 車相關研究中在背景變項的結果並未有一致的看法,有待進一步探討 瞭解。因此,本研究考量將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變項納 入探討。巨大機械內銷事業部總經理何友仁說:「M型社會裡,中產階 級以上的人真的很迷自行車!」,參與自行車運動就成為白領階級追求 慢活健康的管道,重新建立起因為忙碌生活而與家庭、社會失聯的關 係。同時自行車打破中產階級的冷漠,牽起與社會互動的橋樑(盧昭 燕,2008)。所以本研究擬加入社會階級、社會互動情形、生活滿意度、

自覺健康狀況與熱衷程度等變項來瞭解對自行車休閒運動者的參與現 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