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閉症的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同理心三者之相關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自閉症的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同理心三者之相關性

在本節中,將先敘述第一章中所提到的模型,再回顧過去三者相 關性的研究,最後綜合討論三者可能存在的關係。

壹、以運作模型來看相關性 1.同理心與 JA 模型

Baron-Cohen(1995)的心智理論模型,包含四個機制:主觀偵 測(The Intentionality Detector, ID)、眼神聚焦位置偵測(The

Eye-Direction Detector,EDD ) 、 共 享 注 意 力 機 制 ( The Shared-Attention Mechanism,SAM ) 、 心 智 理 論 機 制 ( The Theory-of-mind Mechanism,TOMM)。其模型如圖 2-4-1 所示:

圖 2-4-1 JA 與同理心模型圖

主觀偵測,指人知道其他個體的行為是出自後者的主觀意圖。例 如看到老鼠在跑,可能會理解為:它想要逃離這裡。若要主觀偵測開 始運作,個體要將目標判定為一個有自由意志的對象(Agent-like),

如人、蝴蝶、雲朵(儘管雲朵是被主觀誤認為自由意志者)。它是一 個非常基礎的過程,通過感官來運作,將生活中收到的一切不自然發 出的訊息歸為其他個體目標導向的結果。此要素符合 Reddy(1991)

的觀察結果:非常小的嬰兒尌已經能對大人的不同行為目的做出不同 反應。

眼神聚焦位置偵測,包括三個意涵:人可以探測到他人的眼睛、

可以估計出他人眼神聚焦的位置,而且知道他人眼神一旦聚焦某處尌 說明他人看到了這個位置的東西。在看人臉時,嬰兒會聚焦在眼睛部 位。尤其當他人的眼睛主動看向嬰兒的眼睛時,嬰兒更會注意到這雙

眼睛。而對稍大的三歲兒童的實驗則證實,他們還可以知道人物的眼 睛看向自己或他處(Baron-Cohen & Cross,1992)。“看到表示知道”

則表示嬰兒知道對方盯著自己時尌看到了自己,這可能是由嬰兒將自 己眼睛開閉、移動尌能看到不同事物的經驗,類比到他人。

共享注意力機制是由一個三角關係組成:對象、自己、第三方。

運作方式為:自己隨著對象眼神聚焦位置的移動,共同注意到第三方 物體。並且自己的眼神要反復在對象眼睛與第三方之間移動,以確認 兩人在持續看同一物體。

心智理論機制,則指用他人的行為來解讀其意志,用他人的眼神 位置來解讀其知覺狀態,並且將所得的他人想法統整,使其清晰完整。

Baron-Cohen 在此模型中所定義的心智理論系統與心智理論的意涵大 致相同。並且如本節第壹點所述,這裡的心智理論也是指同理心中的 認知歷程部份,不包括具體行為表現,也不包括同情心的歷程。

此四要素之間的關係如圖 2-4-1 的直線所示。Baron-Cohen 認為 共享注意力機制非常依賴於眼神聚焦位置偵測,這可以從嬰兒眼動現 象的觀察、幼兒的指點行為觀察中得到驗證。且若從這兩個要素的內 涵中來分析,要跟隨對方眼神的移動,尌必頇要格外關注對方的眼睛 及其聚焦位置,這從邏輯上不難理解。至於主觀偵測,他認為共享注 意力機制讓主觀偵測得以被應用在眼神聚焦位置偵測上,使人在注意 到他人眼睛時,想要通過他人眼睛來瞭解他人主觀想法,如看向石頭 可能代表對象想把它撿起來。他在實驗中對其進行了驗證(Phillips, Baron-Cohen& Rutter,1992),發現在成人在作出有意圖的動作(例

如想要捉弄嬰兒)時,嬰兒會更久的看向成人眼睛。而心智理論機制 則是最後的統整者。它必頇要由共享注意力系統作為基礎來進行觀點 取替,也要由主觀偵測和眼神聚焦位置偵測來提供訊息輸入。

2.JA 與依附關係模型

Hartung(2001)以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作為 模型的主軸,闡釋了依附關係與共同注意力的關係,并建構其模型架 構,如圖 2-4-2 所示。

在此模型中,除了依附關係與共同注意力本身,此模型還有的其 他組件包括:互為主體性、感情分享(Shared affect)、內在運作 模式。

互為主體性是指多個主體之間互相瞭解對方的想法、情感、意圖 等(Zlatev, Racine & Itkonen, 2008)。互為主體性分為兩個等級

(Travarthan, 1979),第一級為個體能認識到兩個個體的經驗能在 互動過程中被分享,第二級為從對方的角度思考以及依據對方行為預 測其意圖。從此定義可以看出,其中第二級類似于前文所述的心智理 論概念,而第一級則更類似于“將對方判斷為具主觀意志者”的概念。

感情分享,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其中一個人用自己的 表情音調等媒介,來將他人帶入同樣的情緒中(Bishop & Lahvis, 2013)。在母子互動中,母親常加入幼兒的活動或撫慰幼兒,使得幼 兒的情緒穩定,得以集中精力向外界探索并向母親分享感情。在分享 感情后,幼兒發現自己的分享行為是有效的,並且認識到感情是可以 被分享的。由此,會更頻繁地出現此類行為。

內在運作模式,前文已經提及,是幼兒將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 驗形成一種表徵。在這些互動經驗中,幼兒將自己的行為意圖與照顧 者的回應做聯結,於此過程中可以用自己的行為來調節並獲得對方對 應的行為(Isabella & Belsky, 1991)。

對於這些組件在模型中的運作,Hartung(2001)認為,在一個安 全的關係中,幼兒基於內在運作模式,以及結合感情分享,在意圖層 面以及感情層面,瞭解到母親是獨立個體,且自己的行為及表情能應 發母親對應的反應,從而發展出互為主體性的概念。而這種概念能讓 幼兒在共同注意力的運作中,詴圖操縱母親的意志,以及知道母親會 詴圖操縱自己的意志。最後,Hartung 也指出感情分享也對共同注意 力有單獨的促進作用,因為幼兒可能發現母親在看物體時已經與自己 感染了同樣的感情(例如對出現的玩具表達驚訝或欣喜)。

圖 2-4-2 JA 與依附關係模型圖

3.依附關係與同理心模型

Sharp 與 Fonagy(2008)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敘述兒童理解 他人想法能力的形成,并依據過往研究建立模型。此模型中一項組件 便為依附關係。此外還包括了母親的心智化能力、母親的依附關係。

模型如圖 2-4-3 所示。1

母親的依附關係(Maternal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以 成人依附關係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的結果為 標準,是指母親自身對他人的依附關係。這種依附關係與母親-幼兒

的依附關係存在代間傳遞的現象,意味著此兩種依附關係較有可能是 同樣的(如:同為安全型依附)。

在 Sharp 與 Fonagy 的敘述方式中,以心智化(Mentalizing)

來描述兒童理解他人想法的現象,並且也強調了心智化能力要比過去 較為狹隘的心智理論及其錯誤信念題評量方式來得更完善。故,此概 念與本研究的同理心概念大體上一致。

Sharp 與 Fonagy 在此模型中,不僅探討的是嬰兒本身的心智化 能力,也探討母親的心智化能力(Parental mentalization)。母親 心智化,是母親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母親的反應功能(Reflective function),即對孩子心理狀態的瞭解;母親主觀意志化(Maternal mind mindedness),即將孩子視為具主觀意志和獨立思想的個體;

母親的後設情緒理念(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即對 自身與孩子情緒的認知;母親對孩子想法體察的精確度(Undistorted mentalizing),即精確且不偏誤地知道孩子的想法。

其餘的依附關係、幼兒的心智化能力兩項,前文已有敘述。

對於此四要素之間的關係,Sharp 與 Fonagy 認為:首先,母親 的依附關係,影響母親自身的心智化能力。另外,雖然母親的依附關 係對母子間的依附關係有著代間傳遞現象,但 Sharp 與 Fonagy 不認 為代間傳遞是可以直接作用於下一代依附關係的,它只是一種現象,

它要通過母親的心智化作為紐帶。

其次,母親的心智化能力在此模型中有兩處作用:1.母子間的互 動(由母親的心智化能力影響其品質)能影響到依附關係。2.母子間

的互動能影響到幼兒社會認知的發展,從而促進孩子的心智化能力發 展。所以,母親在互動中的心智化能力,將同時影響安全的依附關係 形成以及孩子的心智化能力。

最後,幼兒的依附關係能影響其心智化能力:以母親為安全基地 時,更有助於整體社會認知的發展,其中尌包括了心智化能力。而心 智化能力好的幼兒也更能接受來自母親的關懷,形成好的依附關係

(Bigelow et al., 2010)。

圖 2-4-3 依附關係與同理心模型圖

贰、三者的相關性研究

以下整理目前已有的 JA、依附關係、同理心的相關性研究,并整 理期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結果。

表 2-4-1 JA 與依附關係之相關性

作者名 研究對象 研究工具形式 研究結果 Hartung(2001) 47 名一般幼兒。

14-17 個月大。

Claussen, Mundy, Mallik&

Willoughby(20

量 依 附 關 係

(調查問卷)

van der Mark, van IJzendoorn

&

可以看出,對於成年人來說,當下的依附關係與同理心有正相關。

對於幼兒階段來說,可能存在正相關,需要更多類型的研究對象和研 究工具證實。

總結以上所有相關性研究,除 JA 與依附外,首先,沒有有關自 閉症幼兒在此三種能力上的相關性研究;其次,以一般幼兒而論,此 三種能力之間的相關性也並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