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地區的歷史概況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臺北地區的歷史概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二章文獻回顧

本章將爬梳臺北都會區的歷史脈絡概況,藉歷史的時間推進探討臺北都會區 人口變遷狀況,接著連結都市理論和人口密度模型的概念,介紹如何以都會區理 論推導人口密度模型,使研究者能夠藉模型估計的係數來解釋並瞭解都會區的人 口分布狀態。

第一節臺北地區的歷史概況

一、臺北都會區區位變遷史

自古以來,都市的形成大都市起源於水路交會處(如:港口),因為這樣可以 利用水運,便利交通,商品和勞務易於流通(于明誠,1992:85)。而自工業革命 以後,因鐵路、公路所形成的交通衢道,使得城市的行程可以不再依水臨海,指 使內陸照樣可以形成大都市,因此,以此來審視臺北地區的版圖發展,在清朝初 期,由於工業之震撼尚未蔓延到東方的中國,故而臺北盆地對外的交通聯絡仍然 是以水運為主,當時具有流通作用的河流乃為淡水河,故位於淡水河邊的地區都 有可能成為都市。當時位於淡水河之流和大漢溪北岸的新莊,除了擁有較少受到 番族侵襲的地利之外,不僅是桃園以南通往臺北盆地的必經要道,同時也是控制 淡水河口重要的交通樞紐,因此而成為臺北地區最早形成漢人村落之地。到了十 八世紀中葉左右,由於淡水河道的變遷,大型船舶無法出入,使得新裝的港口機 能逐漸喪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位於淡水河右岸(即:新莊對岸,大嵙崁溪與新店 溪交會點)的艋舺。

挾著位居臺北盆地水系網的中心地位,艋舺於是成為台灣北部的經濟與政治 中心:18 世紀末,艋舺雖被迫開港,卻反而因此而使商業機能更加地繁盛,不僅 博得「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譽稱,直至十九世紀初,以一直是北部最大的城市,

市區(章英華,1987:4-5)。

1頂下郊拼為在 1853 年發生於艋舺(今台北市萬華區)的分類械鬥。械鬥當事一為以泉州三邑人

為主的頂郊,另一則為以泉州同安人為主的下郊或廈郊。此械鬥,同安人落敗,並敗走大稻埕。

頂下郊拼影響層面極廣,除了造成人員傷亡,同安人的遷徙,及八甲庄(今老松國小,原為下郊)

付之一炬外,也間接促成大稻埕與大龍峒的開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域;1945年起,隨國民黨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的大量外省人移入,而居住在北部 的外省人在社經地位一般而言是優於當時居住於此的本省人,再加上臺北城內過 於擁擠等因素,因而使臺北都會區郊區化,1957年臺北縣人口年增率首度超越臺 北市,意味臺北都會區域形成;換言之,向來為都市中心的臺北市開始人口衰退、

擁擠程度降低,人口重心逐漸外移至臺北縣。

1960 中期以後到 1970 年代,政府發展輕工業以及出口替代政策使得大量來 自南部各地的城鄉移民移入臺北都會,臺北市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1967 年 7 月 1 日升格為直轄市,次年,將郊區原屬臺北縣與陽明山管理局的六個鄉鎮(景 美、木柵、南港、內湖、士林、北投)劃歸臺北市管轄;合計有 16 個行政區,

包括松山區、大安區、古亭區、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建成區、延平區、大 同區、中山區、景美區、木柵區、南港區、內湖區、士林區、北投區。1980 年 代及以後,台灣的人口遷徙主要是都會內部的遷徙。

1990 年,臺北市行政區再次重新劃分,將原來 16 區調整為 12 區,此次的 行政區重新劃分至今日尚未改變,目前臺北市共有 12 個行政區,分別為:中正 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 林區、北投區、文山區。調整內容為,將龍山區、雙園區及部份城中區、古亭區 合併為萬華區;將原古亭區、城中區大部份區域及小部份原大安區雙園區、新生 南路以西等地合併成中正區;將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成文山區;將建成區、延平 區併入大同區;原松山區光復南路以西及原古亭區羅斯福路以北劃入大安區;將 原松山區部份地方、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以北部份區域合併成信義區。如(圖 二-1)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圖 二-1 臺北市十二行政區區界整編圖(調整後)

資料來源:引自臺北市政府編《臺北市十六行政區暨第四期里行政區域調整資料第一冊》。

在 1950 年代,三重、板橋、永和、中和以及新店的人口成長率已經高於臺 北市的各區,這種高度成長除了三重之外,一直維持到 1970 末期,至 1980 年代 初期才緩和下來。在 1960 和 1970 年代,除了上述縣轄市之外,五股、泰山和鶯 歌同樣顯示相當的人口成長率,而在 1980 年代,樹林、汐止、土城和蘆洲繼起 為人口高成長地帶。在 2000 年後,根據 2007 年行政院主計處國內遷徙調查報告,

全國以臺北縣之居住人口最多,計達 387 萬 7 千人,占全國居住總人口之 17.38

%;另外,臺北縣在同一縣內進行遷徙之比率全國最高,達 75.88%,而未來一 年內計劃遷徙者計 54 萬 2 千人;預計遷往不同鄉鎮市區者,以遷入臺北縣及臺 北市居多,計占 38.61%。臺北市居住人口為 272 萬 2 千居次,占 12.20%,合計 臺北縣與臺北市之居住人口,高達總居住人口之 29.58%。此外,台灣人口分布 仍集中於北部區域(計 1,031 萬 5 千人占全台人口的 45.13%)。

臺北都會區人口成長的變遷,自 1950 年代開始,呈現由臺北市中心逐漸往外擴 散的都市擴張趨勢。陳紹馨於 1979 年對 1950 年至 1960 年十年間臺北市、附廊 與外圍之人口成長進行研究,發現臺北市的發展已達轉捩點,從民國 46 年(1957) 年以後,人口的高速增長地區已由中心都市移往附廊地帶,附廊地帶之人口增加

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與變遷有很大的影響(陳紹馨,1979;Barclay,1954.;陳寬 政,1981;章英華,1995)。